简述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常见问题及措施论文_杨操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文章以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常见问题及措施为研究对象,首先简单介绍了岩土勘察工程设计的重要性,随后对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最后提出了一些岩土非工程勘察设计应对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设计;问题与措施

前言

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设计的先决条件,通常需要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数据报告来决定工程整体结构、基础设计等,对于整体工程建设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然而当下在实际进行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工作开展中,依然存在一些常见的问题,因此为保证岩土工程勘察设计质量,有必要通过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一些针对性应对解决措施,有效提升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工作开展质量水平。

一、岩土勘察工程设计的重要性分析

岩土工程勘察是工建筑程正式开展建设前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通过对工程建设所在的地质进行专业的分析勘察,从中获取实际地形地貌、地下水位、地质岩土风化层厚度等数据信息,从而为建筑基础施工设计提供良好的参考指导,为建筑顺利建设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不仅如此,岩土勘察报告同时也是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能够对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产生直接的影响,并且决定整体建筑工程的工程量,不断加强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保障岩土勘察结果的客观准确性,能够有效节约建筑建设成本,从根本上提升建筑工程建设的质量水平[1]。

二、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常见问题

(一)岩土工程勘察依据不够充分

一般而言,在实际开展岩土勘察工作过程中,应以行业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以下简称“规范”)为依据进行,需要深入施工现场,全面了解建筑所在位置的地质信息,并分析周边建筑规模、基础形式、埋深等,从而为建筑基础设计提供有力的参考。但在实际开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过程中,部分勘察单位出于节约成本考虑,没有对施工地区的岩土地质进行充分的勘察,最终提交的勘察报告缺乏完整内容, 数据不够精确,没有充分体现周围建筑的荷载情况,从而难以为后续建筑工程设计建设提供有效参考,最后还要重新进行补勘,导致工期延误,反而增加了成本,得不偿失。

(二)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工作开展没有充分考虑实际情况

当下在实际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开展过程中,部分勘察人员没有充分结合实际情况考虑,过于依赖经验与主观意识,规范应用不确切,不利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水平提升。例如在进行“危险地段划分”岩土勘察过程中,现有某挡土墙高9m,周边分布建筑物众多,整体结构为衬砌结构,由于该挡土墙年代久远,需要对其进行加固处理,有效保障安全。在场地内没有发生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情况下,实际勘察时却将其定性为“危险地段”。这种定性并不合理,因此从实际情况来看,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是7度,并且从以往该地区地质发展情况来看,尚未出现过破坏程度较大的地震,并不具备5级以上地震构造条件,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2010)中针对“危险地段”的认定要求,因此在勘察时不能将其定性为“危险地段”。但在场地内仍存在陡坎,因此结合实际考虑,应将其定性为“不利地段”。

(三)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相分离

如今随着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应用,有效推动了我国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发展与进步,尤其是在CAD技术的应用下,使得我国岩土勘察设计工作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下我国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受相关部门条块分割影响,岩土工程实际勘察与设计工作往往各自为政,分散作业,再机加上岩土工程勘察专业分工精细、各种新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不断应用,从而获得的岩土工程勘察信息越来越复杂,导致设计人员往往很难深入理解岩土工程勘察的信息,二者在工作开展方面脱钩比较严重,并且实际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也很难全程参与到设计中去,从而严重限制了岩土工程勘嚓成果向设计成果的转化。另一方面,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信息化、数字化程度较低,岩土工程设计软件功能性单一,难以满足实际设计要求,设计软件较为封闭,不同设计软件很难实现数据信息的无缝对接,岩土工程勘察在资料提供方面多以表格、图纸、文字性描述为主,这同样增加了设计人员理解岩土勘察信息的难度。不利于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整体工作质量水平的提升。

三、岩土非工程勘察设计应对措施

(一)进一步明确岩土工程勘察依据

明确岩土工程勘察依据,是保证工程勘察结果准确无误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实际进行岩土勘察过程中,需要以结合当下所具备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化信息,完成岩土工程勘察纲要的制定,从而在勘察纲要的指导下,顺利完成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开展,岩土工程探勘纲要作为纲领性文件,不仅是勘查工作开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勘察工作重要的实施依据,因此要求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循勘察纲要,做好相关勘察工作的开展,并以纲要中提出的规范要求为依据,做好岩土数据的采集分析,并对这些数据资料进行统一的整合。然后针对所采集的地质工程勘察数据信息,需要结合现场实际,做好逐一审查,特别是针对现场施工场地地质情况的稳定以及施工注意事项报告的整理资料,应着重加强审查工作,在确保准确无误后,再考虑下一步工作的开展[2]。最后,还需要立足于施工现场,做好对周边建筑规模的了解,加强对场地岩土地质性质分析,合理的做好地层分层,综合考虑勘察内容,促使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内容深度和广度得到有效提升,从根本上提升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工作开展的质量与水平。

(二)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岩土勘察工作

在实际进行岩土勘察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现场实际情况,并从设计的角度对其进行计算分析,从而根据结果来对施工现场中地质情况进行一个准确合理的判断,保障岩土工程勘察数据获取的准确性与全面性。比如在针对于灌注桩基础施工中,灌注桩桩端的持力层一般设置在风化岩中,在实际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为保证灌注桩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效果,一方面要对该地质基岩坚硬程度进行判断分析,另一方面,还应结合实际考察,了解判断该岩体是否较为完整。其中在判断基岩坚硬程度时,需要依靠相关实验进行。具体来说,先进行岩芯取样,然后再对岩芯进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然后根据实验结果来判断基岩坚硬强度,虽然在具体实验过程中,岩芯实际取样数量不同,但整体实验操作大同小异,因此最终能够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与代表性。但在判断岩体完整度时,当下需要根据《规范》 来进行判定,但这种判定方式属于定性判定,受各种实际条件影响,因此最终在判断结果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性。为保证岩土工程勘察结果合理性,在实际进行勘察时,还可以结合实际,借助“完整性指数”指标,实现对岩体完整度的定量判定。

例如在某项公路桥梁工程中,桥宽25m,长210m, 车辆通行设计为双向四车道,在进行桥墩修建时,这一构件属于桩基,并且直径较大,通过实际勘察发现,在持力层中,桥墩包括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岩石,一种是微风化板岩,单轴极限抗压强度是 56. 5MPa,岩块压缩波波速3496m/s;岩体压缩波波速是3320m/s。另一种是微风化岗岩,这一岗岩的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为 61.4MPa,岩块压缩波波速3021m/s,岩体的压缩波波速为2533m/s。通过借助完整性指数 ,完成相关的计算,最终得出微风化板岩是 0.457,在岩石完整度判定方面,属于“较破碎” 范畴;而微风化花岗岩是0.689,在岩石完整度判定方面,属于“较完整”范畴,二者岩体基本质量等级有着非常差异明显,因此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提高对这种差异的重视程度。

(三)推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一体化发展

所谓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一体化,就是充分利用当下现有的互联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GIS技术、CAD技术等,通过进行相关计算软件的开发,利用各种信息软件将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联系在一起,实现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流程数字化,加强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的沟通,实现信息资源无缝对接、共享,最终达到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一体化发展的目的。通过建立一个由各种计算机设备、软件组成的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一体化系统,将整个岩土工程所有数据集成在一起,有效打破以往勘察设计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局面,能够实现勘察数据信息化采集,各种图文勘察资料数字化处理,从而便于不同专业进行统一的数据应用,使得岩土工程勘察设计联系更加紧密,有效提升岩土勘察设计工作效率。在系统具体建立实施方面,以岩土工程勘察设计DataBase管理系统为核心,该系统通过借助各种数据采集手段,实现数据的统一采集,同时采用统一编码,确保信息格式的一致性,然后将这些信息存储在岩土工程勘察信息数据库之中,进行统一集中管理,便于不同专业在开展CAD工作时进行应用。总体而言,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一体化系统包含四大模块,分别是数据采集系统、岩土勘察信息系统、岩土工程勘察设计DataBase管理系统、计算机管理系统,具体概略工作流程图如图一所示。通过该系统,有效的将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联系在一起,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工作开展水平[3]。

图一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一体化系统概略流程图

四、总结

综上所述,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是开展建筑工程建设的基础,在保证建筑质量、降低建筑成本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我们提高对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重视程度,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问题,提出一些针对性解决方法,推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工作实现更好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徐丽萍.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常见问题与对策分析[J]. 居业, 2015(6):39-40.

[2]裴赢, 裴环.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常见问题与对策分析[J]. 技术与市场, 2018(1):137-137.

[3]张亦凡.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一体化模式的发展对策解析[J]. 工程技术研究, 2019(3):200-201.

论文作者:杨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  ;  ;  ;  ;  ;  ;  ;  

简述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常见问题及措施论文_杨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