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酷的公司都有这N个共同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都有论文,共同点论文,最酷论文,全世界论文,公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互联网行业目前仍是全球公认的最值得期待的行业,它诱人的魅力在于无限的潜力和能够创造出意想不到的价值。互联网行业没有单枪匹马,本就是一个大的生态,有不同的圈子和派系,就如同自然界不同的种群、群落一样。在这个生态里常常有人风生水起,同时也会有人黯然神伤。 环顾全球那些最酷的互联网公司,它们有的是长青的龙头,还有的是扶摇的新贵,它们看似在从不同角度发力,但实质上却有着非常多的共同点。 目标光明,获得投资 众所周知,在互联网企业创业初期,资金绝对是一道高高的门槛。不管是风险投资人还是天使投资人,融钱、融物和融人脉都是必不可少的。 看国内阿里巴巴1999年首期500万美元天使基金,2000年获得日本软银的注资2000万美元。李彦宏1999年携120万美元风险投资回国创建百度,2000年DFJ、IDG等国际著名风险投资公司为百度投入巨额资金。看国外2005年Facebook获得AccelPartners的1270万美元风投,2006年又获额外投资2500万美元。Google于1999年被包括Kleiner Perkins公司和红杉资本在内的投资者注资2500万美元。1976年苹果成立当年,乔布斯遇到麦克·马库拉,麦克·马库拉注资9.2万美元并和乔布斯联合签署了25万美元的银行贷款。 不管是国内外,任何时间,各大企业都得到了当下的资金支持。当然自己本身的前期投入也是无可厚非,首先承担风险的还是自己。 但值得留意和思考的是,多数成功的企业,获得的第一笔投资都不是很大。而光明的目标才是这些企业未落成沧海遗珠的主要原因。 先免费后盈利的模式 所有站得住脚的企业的盈利的模式无非这几种:广告投放、合作盈利、电子商务、增资服务。谷歌等大部分互联网网站通过精准投放已经把广告盈利模式做得很成熟了,但颠覆和创新的盈利模式更能让企业具有黑马特质,甚至大多数企业都是从摸索中成就了自身的一枝独秀。 小米开创了不依靠硬件盈利的先河,盈利模式通过米聊等卖服务,当然饥饿营销也是其中一种,别人模仿的话只是皮毛而已。360起步时靠免费杀毒普度众生,腾讯QQ、微信免费,亚马逊赔钱满足极致客户体验,后期他们都成功地找到了稳健的盈利模式,这些企业没有开始的免费,是绝对没有后面收益的。 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抄袭商业模式表面上来看最省劲,但效果很差劲。起初需要抓住的是共性,此后就要寻找自己的特性了。 有一些点睛之笔的好运气 虽然说命运不是运气,而是自己的选择,但是更多成功的互联网企业都交到了一些好运。 BAT最大的共同点就是起步时间上的契合,他们都创始于上个世纪末,而新纪元的中国改革开放已经成熟,互联网行业和经济都发展迅速,也可以说它们赶上了好时候。同样幸运的还有近两年的黑马,美国的沃尔格林公司(Walgreens)。近几年医药电商已被推向风口浪尖,中国的政策讨论至今未完待续,但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却在鼓励有资质的公司在网上提供药品销售服务,这直接导致沃尔格林利用其线下7000多家实体店实现线上线下联动,交易额达到716亿美元,完胜亚马逊。 Facebook的扎克伯格曾经同意以11亿美元的价格将Facebook出售给雅虎,而最后一刻被雅虎放弃。 运气不过是天赐的机会,而它给企业带来的绝对是点睛之笔的优势,但是运气一直是建立在自己本身价值的前提之上的。俞敏洪说:我现在从来不对自己的未来做任何预测,也不让任何人对我的未来做预测,我认为未来就在我的手中,哪怕明天我的生命就没了,但是它今天依然掌握在我的手中。 一个神一样的切入点 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叫万事开头难。百度的市场份额多起初也不是由于搜索技术出名,而是因为百度有MP3搜索。小白用户肯定不会说:我在用一个搜索引擎,使用了高级的搜索技术,而是有一个免费听歌下歌的网站叫百度,结果百度2001年首创了竞价排名商业模式,从而吹响了进军互联网巨头的号角。 阿里巴巴本来以免费开店著称,但由于店家太多就需要有排名优化等增值服务,估计马云也没有预计到一个看似像网上摆摊的网站现在居然变成了最赚钱的电商网站,就这样找到了独霸天下的商业模式。 Facebook是从大学宿舍里诞生的,但起初这个想法竟然源于Mark同时放上两张哈佛大学的学生照片,然后让大家评论出入气更高的是哪一位,结果无心插柳柳成萌。 踏准“三上”节奏:顺势而上,果断至上,速度跟上 很多公司在互联网历史中添上浓重的一笔之后却销声匿迹了,他们提供了好的创意却被后来者居上。比如国内的饭否,明明是微博界的绝对创始人却在2009年底关闭整顿505天,在此关键期间成就了新浪微博的迅速壮大并成长为行业巨头,饭否错失良机也只得望洋兴叹。 对于果断不止于快,还旨在一种直面风险的勇气。奥迪5000意外加速导致多人伤亡,于1987年召回25万台汽车,此后数年奥迪销量遭到重挫,1991年销量跌幅达83%。1993年奥迪果断发布复兴营销计划,在电视上为一款售价39000美元的敞篷车做广告,随后起死回生。 互联网行业更新速度快早就老生常谈,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稍出闪失就容易一蹶不振。比如56网在2008年视频网站整顿时关闭30天后元气大伤,先被人人收购后又被搜狐收购,再也不复当年的盛景,盲目扩张、没有创新,也没有跟上互联网的节奏,是他们山穷水复的症结所在。 专为消费者创造价值 那些价值在10亿美元以上的创业企业都专注于为终端消费者创造价值。包括国内的互联网龙头们也都在想尽办法笼络消费者的心。 谷歌提供搜索引擎,Facebook帮助用户相互联系,LinkedIn为用户提供职场平台,Pandora为用户提供音乐服务,Zynga为用户提供游戏。当下中国的很多企业都在鼓励消费者加入到产品制造环节中,或者由消费者自己对产品进行定位和定价。这样的举措可以不断吸引新用户的关注。古人防民之心胜于防川,现在互联网企业创造消费者口碑的要诀就是,专注地为用户创造价值。 消费者至上永远没错。 有魅力的CEO CEO是一个企业最重要的人,他首先要做到对自己所在行业和企业深深的热爱,因为CEO的工作时间绝对占据生活中非常大的一部分,其次才是所谓的雄才大略。 Facebook的扎克伯格与Zynga的Pincus就是对产品狂热的死忠粉,他们往往亲身参与产品开发的方方面面,以保证消费者手中的产品就是他们想象中的那样,而“为发烧而生”正是国内小米的产品理念。 另一方面就是亲力亲为,很多CEO亲自参与面试,雅虎的现任CEO梅耶尔亲自面试每一个员工,小米加入的所有员工都需要经过雷军的面试,谷歌CEO拉里·佩奇要亲自批准每一次招聘。CFO都花至少五分之一的时间吸引顶尖人才。李彦宏说互联网公司办公室、服务器会折旧,始终在增值的就是公司的每一位员工。 CEO的个人魅力也会成为整个企业追随的目标,乔布斯在苹果公司内部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暴君”,但是他为员工带来的荣誉感也是无与伦比的,因此有些被炒鱿鱼的员工听到他的死讯都会哭。 信仰和使命凝聚成企业团队文化 提及企业文化很多公司并没有注重,它其实是将领导层的精神辐射到每一个员工形成企业的凝聚力。百学须先立志,只为了工作而工作、为了赚钱而赚钱的员工谈何创造性和突破? 各大互联网公司都有自己的使命。Google官方的使命为“集成全球范围的信息,使人人皆可访问并从中受益”。阿里巴巴的3个理想是:为1000万企业生存,为全世界1亿人创造就业机会,为10亿人提供网上消费平台。腾讯的使命为:通过互联网服务提升人类生活品质。Facebook社交的使命:令全世界更加开放,保持连接。亚马逊是将节俭纳入企业文化,成本压缩是亚马逊成功的基石。 实现使命的最佳方式是建立一家强大、有价值的公司。而这些公司无一例外地实现了曾经看似痴人说梦的愿景,而企业文化是造就成功的不二法宝。阿里的核心价值观是团队合作,共享共担。或许只有这样的团队才能达到凡人做非凡事的境界。 成功在于用心一也 有人做电商,有人做搜索引擎,但是跨界却很难带来成功。布林说,早在网络工作的最初阶段,他们就决定专做“搜索”,“搜索”关乎于信息,只有它才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真正的变化。“百度论语”说:专注如一;雷军说:七字诀第一是专注。所有的企业现在都在做减法,提炼出属于自己的产品灵魂,做加法的也是在一种产品成功之后的散发。 互联网圈企业可以不再单一靠研发一个产品去渗透市场、扩大市场,但是不专一做一个类型产品的企业成功的屈指可数。至今全球销量最高的手机不是iPhone也不是三星,而是诺基亚的1110。但是由于中途转型,现在却每况愈下,只希望曾经的辉煌在任何领域都能做到用心一也,锲而不舍。 而现如今索尼、微软、黑莓、雅虎、惠普、英特尔它们都处在主营业务正被新的业务代替的危险阶段,不知道这些企业会不会辜负曾经的辉煌? 对时间有耐心 在过去的5年间,美国共产生了38家市值突破1亿美元的科技创业企业。所有企业上市的平均发展时间为6.9年。即便科技行业虽然有着传统产业无可比拟的发展速度与机会,但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如果创业者想要取得耀眼的成就,需要有长期奋斗的心理准备,同时发展有长期奋斗意愿的团队。 网易就是一个“再坚持一下”一步登天的例子。曾经网易做游戏盈利日渐稀薄,公司的5个高管和投资人,聚在一起在江边吃了最后一顿散伙饭。第二天丁磊说:我再坚持一下,转做社区。后来不仅功成名就,连游戏竟然也起死回生了。 中国的企业昙花一现的状况远多于其他国家,我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平均寿命仅7到8年,欧美企业平均寿命40年。IBM、诺基亚一百多岁,索尼、惠普、思科、英特尔、苹果都是长寿将军。而相同年代起家的中国企业早已冠名“老字号”,绝不会出现在互联网上了,据统计全球长寿企业排行100中国企业无一在案。 科学遇上想象,互联网遇上创新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纵观苹果的创新指数长期居全球第一,Facebook每隔几个月就会举办一次黑客创新大赛,Google要求工程师们每周都花一天时间在个人感兴趣的项目上,硅谷更是变成了创新的代名词,也由此奠定了世界上遥不可及的地位。 异想天开也是给生活增加了一分不平凡的色彩,阿里巴巴和腾讯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创新,百度2014年就砸70个亿用于研发。当然创新思想不是研发部那些人的专有领地,互联网也会衍生出很多新的机会,这不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对于大公司来说是理所当然的。 未来N+i 成功公司的共同点还有很多,这里只是泛泛盘点,纸上谈兵也终觉浅。1999年阿里巴巴创立B2B网上贸易平台选择服务于全球。亚马逊一开始的目标就是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书店。谷歌一开始的目标就是帮助全世界使用各种语言的人获取信息。Facebook 2005年就扩展到加拿大、英国、墨西哥、澳大利亚、新西兰。所有的人和企业归根结底还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宽。 至今很尴尬的是我们中国的企业,甚至延伸至亚洲最酷的互联网公司至今业务仍少有开创性。李彦宏创建中国式谷歌、马化腾效仿ICQ设计的QQ聊天工具、中国自己的eBay是淘宝、仿照亚马逊的是当当,还有Facebook和YouTube的兄弟姐妹数不胜数,仿照硅谷的中关村永远人头攒动,有财富和有价值也不是充要条件,如果现在为时尚早,就希望未来N+i的特性由我们自己创造。 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界,成功的企业不在少数,不成功的企业自然更多,原本的一些看似经营不错的互联网公司往往因为迟迟没有找到盈利模式而难以为继,过早的收费“赶走”了用户,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内容监管,以及没有及时跟上互联网转型浪潮等原因而退出了人们的视线。 华为荣耀总裁刘江峰最近正式离职,从这么高的平台离开时他说:“我终究是想到新的空间去闯荡一下,等多年以后回想今天时,我不希望后悔我不曾尝试,错过了又一次浪潮的到来。” 时至当下我们看到各行各业拥抱互联网的步伐,也看到本属于互联网圈人从其他产业链寻求突破。比如阿里员工已经有约160个人现在已经成了其他公司的CEO,还有腾讯系百度系甚至人人系和阿里系一样做着细分和颠覆的工作。虽然未来最伟大的亮点可能都不是他们,或一定不是他们,因为新江湖不会重复,但这些互联网公司如出一辙的行为告诉我们行业规律都是一样的,找准方向都能做最酷的公司,做最棒的自己。世界上最酷的公司有这些共同之处_互联网论文
世界上最酷的公司有这些共同之处_互联网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