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工程项目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小项目,它是一个非常科学系统的建筑工程,它事关建设单位的各阶层,并且关系到建设现场的每个工人,还有就是因为建筑周期过于漫长以及还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具有非常大的难度。建筑施工安全及其质量监督是极为关键的。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建筑质量监督
引言
我国的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在物质需求得到极大满足的情况下,人们对居住环境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居住功能,而是对建筑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国,建筑行业是非常关键的产业,从事建筑行业的人员也非常多,主要就是那些负责体力劳动的建筑人员,他们绝大多数是没有经历过专业的学习教育,在建筑初期也没有非常丰富的经验,自我保护的安全能力和意识不高,在日常生活中使得建筑过程中频繁发生安全问题,不但会给建筑人员造成了生命安全和经济上的财产损失,同样也妨碍了近代建筑产业的健康进步。
1.建筑施工安全
项目建设过程中会发生众多的人身事故,而且发生的原因也五花八门,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因为建设过程的安全监管和安全教育不充分所造成了安全事故;第二类,因为操作人员和机器两者的没有准确的匹配。所以,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也就是的事故产生的根本性原因。按照项目统计说明,因为员工操作过程中的危险行为所造成的危险事故大约是所有安全事故的7%。员工操作过程中造成的危险方式大体可以区分为:有自我意识的危险方式和无自我意识的危险方式,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大部分的危险方式都可以分为违规行为和违章行为。因此,从根本上提升安全监管和普及安全教育是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办法。因为现代科技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我国经济水平的落后,在机器、施工环境不能极大改善的状况下,努力控制建设人员的危险行为就发展成为当今降低危险事故的首要办法。
2.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我国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方面已建立起相对健全的监督管理体制,为建筑工程质量和品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不断发展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也仍存在一些问题,这其中既有建筑工程实施主体,即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方面的问题,也有外部,如政府部门、社会媒体等方面的原因,这些为进一步强化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指明了方向。参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主体的各单位单独执行监管模式是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模式存在的显著问题之一,各单位、各部门在各自的工作权限内进行独立管理,相互之间缺少沟通、交流,这就使得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孤立化,即使发现问题也难以得到有效解决。除了监管主体之间的单独作战、缺少合作外,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方法还没有实现现代化、数字化,以工程资料的管理为例,“任何一个工程项目的建立,不论是施工方、总承包方、监理方还是以后的业主方,都对工程项目的资料管理以及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格外看重,是每一个工程建设相关人士必须要注意和监督的重点所在”,因受建筑施工现场条件的限制,现在的建筑工程的资料管理远远没有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建筑工程资料的现代化管理也是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发展需要创新策略
3.1转变单一监管模式,实行多主体联合监管的新模式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周期长、工作量大、工作程序繁多、牵涉到的主体单位多,鉴于以上特点,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时要注意转变传统的单一监督管理模式,实行多主体联合监管的新模式。“多主体”是指进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单位和个人既包括政府相关部门、从事建筑施工生产的相关企事业单位,还应该包括建筑工程的使用者-广大人民群众及各方面有效的社会监督;多主体联合监管的模式除了在主体上要求多元化,在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实地监督管理时也要发挥联合作用,有效监督、有效沟通。多主体联合监管的实行要以施工现场为根据地,“各质量监督分管科室要对所管工程实行高、中、低的分级评价方法,并就相关质量监督文件、施工注意事项、隐蔽工程施工日期、质量监督检查办法及验收程序时间与工程参建方进行交底,增加监督检查次数及频率,在现场适时召开质量分析会,表扬高质量工程典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多单位、多部门之间要建立畅通的联系机制,能随时进行信息的交换、交流,及时解决工程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不仅仅是建筑部门的责任,亦是全社会的使命,“政府应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引导社会公众主动参与到公共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的队伍行列中,支持和引导其正确合理的参与行为”,人人都参与到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中来,建立全方位、综合性、立体化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新模式。
3.2实现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透明化、长效化
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管不仅仅是为了工程自身的质量,而且要通过对质量的监管来提高整个建筑工程建设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实现建筑工程发展建设的现代化。全面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要在之前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透明化建设,施工现场的进度进展、建筑材料的采购使用以及建筑工程的负责人等信息都要以公告栏的形式对外公布,这有利于外界对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监督。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的工作,要注意实现其发展性,即在工作开展中注意提升、从现有问题的解决中获取经验,同时要注意优化监督管理这一工作本身,“从监督信息化水平、监督工作闭合情况、监督工作规范性和严谨性、监督工作量和质量等方面,加强日常监督工作检查、督查及考核工作,并组织召开讲评通报会,及时通报考核情况”,只有全方位的切入才能使得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形成健全、科学且切实有效的模式,为建筑工程的质量提供保障,为建筑市场的有序发展保驾护航。
3.3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让“四库一平台”发挥更好的监督作用
“四库一平台”包含了信用库、项目库、人员库以及企业库,四库互相联通,“一平台”就是一体化工作平台,初步实现建筑市场“数据一个库、监管一张网、管理一条线”的信息化监管目标。建立“四库一平台”可以加强工程的动态监管,对工程项目现场、项目进展以及人员情况等进行监管,严格监管项目人员的构成,防止行业乱象的发生,确保工程保质保量的完成。为加强“四库一平台”的信息监管作用,应当强化信用,及时公开工程建设企业与注册人员等建筑时常关注的信用信息;加强信息监管,严查弄虚作假,加强已经入库项目信息的监督检查力度,健全常态化监管机制,通过随机抽查、定期检查等方法监管信息真实性等。
结语
建筑施工的质量安全是社会和公民自身安全、金钱财产安全的重中之重,各个部门、各个建筑行业的员工都必须采取非常重视的态度来对待,不仅仅是项目部门、监管部门需要采取重视,项目建设单位和我们其它有关的监督部门都必须采取高度重视程度。
参考文献:.
[1]叶菊妮.建筑施工危险源安全评价及管理[J].大科技,2013(10):49~50
[2]马兵.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探讨[J].建筑安全,2013(02):39~41
论文作者:王富生,张广益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
标签:建筑论文; 监督管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质量论文; 主体论文; 质量论文; 工作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