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恭喜,你家孩子考上xxx重点大学了,以后你就跟着享清福吧……"
"考的是xxx高职,以后只要自己好好干,有个技术也不错,……"
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和口吻,说明了什么?结果不言而喻。
曾经,我国的教育体制以应试为中心的,举国倡导精英式教育。在这一教育体制下,教育者关注的是少数成绩拔尖的学生,而大多数的成绩一般或成绩不好的学生却被忽视了。这种"唯分是举"的应试教育的思想至今仍在中国有很大影响。人们普遍认为上中职的,不如上普高的;上普高的,不如上重点的;考上高职的,不如考试本科的;考上本科的,不如考上名校的。
中职生的岁数正常是在15---18岁之间,在人们的心中,"中职生"一词,经常与"不求进步"、"不思进取"、"后进生"、"落后生"、"差生"等贬义的标签相挂钩。某些人认为: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一般是被"高中"淘汰学生,是基础教育的失败品,自主学习能力差,长期被家长、老师所忽视,甚至是在家长、老师的训斥声和冷漠的眼光中"混"过了难熬的初中时光,可谓度年如日。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极其缺乏自尊和自信,他们往往抱着无所谓、混日子的态度,被家长逼到中职学校来。他们同时也没有理想和追求。因此如何帮助中职生重新树立自信和自尊,如何帮助中职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并促使他们向着这一目标奋斗前行就十分重要。
在中职教学实践中,面对于中职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我认为首要的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和乐于接受情绪状态。一旦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了兴趣,就会产生持续地想学习它、研究它的动力,从而极大地提高学习的效果。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由各种不同的动力因素组成的整个系统所引起的。那么,如何激发中职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呢?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抓住教育契机,树立自尊和自信
苏霍姆林斯基说:"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学生心理最敏感的角落,是学生前进的潜在力量,是学生前进的动力和向上的源泉。"
对于学习能力欠缺的中职生来说,我认为在他们的心灵深处,同样蕴含着进取奋发的心理需求。这要求教师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准确的教育契机。假如还未走进他的心灵,就想让他达到你所期望的标准,显然是不行的,犹如"强扭的瓜不甜"一样道理,有时不仅扭不动,还会起到相反的负作用。因此在教育契机还未出现时,我们要等待,当最佳教育契机来到时,哪怕只是闪电般的那么一瞬间,也是转化他们的最佳时机。因为,此时捕捉住契机,最易走进学生的心灵,此时的教育,他们更容易接受,教育的效果也最好。只有如此,他们才会在心灵上与教师产生共鸣,从而信任老师;惟有这样,教师才能逐渐唤醒他们的自尊和自信,继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动机。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识记知识点,也是十分必要的。在每次新课结束后,我都会要求学生识记相应的知识点。大部分同学都能够认真地完成任务,只有少部分同学还是完成不了。尤其是学生李某某,每次让她提问她,她总是为自己找各种理由来推脱。
"老师,你不要看我,你看我,我就紧张"/"老师,我都会背了,你一来,我一紧张,又忘了"/"老师,我背给同学听吧,"/"老师,我就笨,背不掉"……
她说着说着脸色开始变了,眼睛开始红了,头也低了下去,我再坚持,估计她就要哭了。我意识到这个时候不能把她逼的太紧,因为这个时候还不是最佳的教育时机。如果逼的太紧,有可能适得其反,会使她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会与老师"杠"上,双方都下不了台。于是我就对她降低要求。让她读2遍,再背出来。但在她读书的过程中,我惊奇地发现她的普通话非常好。我意识到教育的契机来了。抓住这个契机,我丝毫没有吝啬对她赞赏:"哎,你的普通话说得非常好!应该是二级甲等以上吧?"她自豪地说:"我小的时候就参加过专门的培训,还上过电视,当过主持人呢!我准备以后考播音主持专业……"我没有说太多,但对她竖起了赞赏的大拇指。于是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她朗读,并对她的朗读给予赞赏。在课后,我时不时地找她聊天,有意地向她请教一些关于播音主持的知识,目的是让她从以前的成功中重新找回自信。几次聊天后,我感觉到对她的教育可以更深入一步了。我在看似不经意情况下,亲切对她说:"当主持人这么难的事,你都可以成功;现在背书这么简单的事,对你来说肯定应该是小意思了。"此后,她不再给自己不愿背书找借口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再后来,她主动找我说:"老师,现在我觉得背书也不是想象得那么难,背着背着,我的脑子似乎也变更灵活、更管用了,记的也快了、时间更长了……"惊诧之际,我没有忘记引导:"熟能生巧嘛!原本,让你们背书,是让你们理解:识记,是一种学习的基本方法。希望你们能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养成积极、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树立学习信心,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马卡连柯说:"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及时准确捕捉学生的优点,抓住教育契机、及时引导、鼓励上进,从而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绪,进而以点带面促进学生整体进步。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个人只须有一次成功的经历,他的内心就会孕育追求成功的无穷力量和勇气。是以,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取长补短,不断增强学习的信心,教师还要毫不吝啬地把自己对学生的欣赏、支持和鼓励及时地给予他们。中职生的学习成绩虽然不很理想,但我相信:经过努力,他们的学习成绩会比自己以前有所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也会比以前增强!
二、"亲其师,信其道"
人格感染法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用情绪营造氛围直接感染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人格特质和个人修养,诸如:平易近人、关心他人、热情开朗、有幽默感、待人真诚、公平公正等。教师们只有具备这些人格特质,才能在课堂教学及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会赢得学生们的信任。加强教师自身的学习和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是教师熟练掌握运用人格感染法的唯一途径。"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就是这个道理。
"同言而行,信其所亲;同令而行,行其所服。"在教学实践中,我就注重培养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并且我深刻地认识到师生交往是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师生关系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知识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获取,但教师的任务不仅教书还要育人,教师应该用人格影响人格,用情感唤醒情感,老师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当学生失败的时候,我和他们进行情感上的交流,言语上的鼓励;当他们成功的时候,我和他们一起分享成就和喜悦;当他们犯错误的时候,我耐心细致地和他们分析原因,拨正他们前进的方向;在他们因赢得一点儿成绩而骄傲自满的时候,我会是他们的"清醒剂"。我愿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体验学习,激发兴趣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把教师的要求转变成学生的需要是改变教学的最高境界。"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激发学习兴趣,诱导学习动机,是智力的开发钥匙。
体验学习是一种基于学习者自身的实践过程,获得直接经验的学习方法,一般可分为直接体验和模拟两种。体验学习其特点表现在:体验是对具体的社会事物或情境的亲身经历;在体验的背后,往往有某种模拟示范;体验学习的价值不在于学会某种方法和技能,而在于每个学生从活动中获得的对于社会生活的真实感受,这种真实感受是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 。
在我的一次教学中,我通过和学生商量、讨论,确立了"不爱学习、玩手机、花钱大手大脚"三个情景剧主题,在准备情景剧这个过程中,我完全放手,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在表演中感受、学会了换位思考。在课后总结,我对学生们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智慧、能力大加赞赏,通过学生的自评和学生的互评,学生们也很满意他们的表现。虽然他们也认识到在某些环节存在着不足和瑕疵,但是丝毫没有影响他们投入下一节课的热情。
四、合作学习,发掘潜能
合作学习一般是小组成员就某一特定的内容,共同研究、思考、发现、解决和创造的实践过程。在实际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它突显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体现了学生学习的活动性;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是充分激发学生潜能的过程。
在教学中,我摈弃了传统的教师讲解、提问,学生倾听、回答、练习的教学模式;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交流等活动完成如何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机的学习任务;每位学生都极参与,对小组负责,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聆听他人的观点,不要嘲笑他人;在适当的时间内变换合作对象,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同学,增强合作能力;最后学生还需要经常总结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收获与体会。
在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有很多的方法,例如探究学习、自主学习、问题解决学习等等。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注意引导他们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活学生的思维,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好奇心,强化学习兴趣,享受学习乐趣,继而转变为职业志趣,并将兴趣、乐趣、志趣转化为学习的内在动机。
技能大赛上,我们的学生能沉着冷静、积极思考应对策略;运动赛场上,我们的学生英姿飒爽;演讲比赛上,他们口若悬河;文艺晚会上,他们多才多艺…… 相信我们的学生必将会树立有效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意识,重拾学习的自信,转化为自主学习的行动,不断提高自身的实力。
参考文献:
1、俞国良,李媛主编.《心理健康教学参考书》(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
2、俞国良主编.《心理健康》(修订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8
论文作者:张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5
标签:学生论文; 中职论文; 他们的论文; 教师论文; 契机论文; 老师论文; 我就论文; 《中国教工》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