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排气顺序对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需要静脉留置针穿刺的26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0例,对照组先排气后穿刺,观察组先穿刺后排气,比较两组的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炎的发生率5.38%低于对照组的11.53%,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先穿刺后排气,可显著提高穿刺成功率。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排气顺序;成功率。
【中图分类号】R47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4-0167-02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具有减少穿刺次数,减轻病人痛苦,保留静脉通路,为急救提供有力保障,保护静脉,有利于病人的活动和搬动等诸多优点[1],在心内科病房应用日益广泛。但是如何提高穿刺成功率,是护理同行一直探讨的问题。现将我科的探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11月,在我科住院使用相同药物需要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26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130例,观察组130例。其中男性145例,女性115例。对照组男性76例,女性54例,平均年龄71±1.54岁。观察组男性69例,女性61例,平均年龄73±1.23岁。两组患者年龄、病情、血管情况、操作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两组患者均采用威海洁瑞医用制品公司的24G直通型留置针和威海威高富森医用材料有限公司的6070Ⅱ透明贴膜。
1.2.2 两组患者取平卧位,均采用前臂静脉进行穿刺。对照组备齐输液用具,用无针输液接头连接输液器乳头和留置针,松动留置针针芯,排净空气备用。左手拇指绷紧皮肤压住血管远心端,右手拇指和食指持留置针的针座和针翼,所选静脉正上方60~70o进针,见回血后角度减小为5o再进0.2cm[2]。此时左手仍绷紧皮肤,右手拇指顶住留置针小叉向前送管,同时中指将针芯往后退[3],送管时,在皮肤外只留3~4mm长[4],然后松止血带松调节器,输液通畅后,撤离针芯,透明膜固定。
1.2.3 实验组常规排气至无针输液接头处,不连接留置针。留置针松动针芯后,根据所选血管的充盈程度,轻轻旋动肝素帽0~1/4圈,带空气穿刺[5],穿刺和送管步骤同对照组成功后用3~4cm长的无菌胶布固定,利用静脉回血排尽留置针内的空气(如果回血不畅,彻底旋松肝素帽),松止血带,反折留置针延长管(或者夹闭留置针),取下普通肝素帽,连接已排尽空气的输液无针装置,余同对照组。如果需要,可以将采血针插入普通肝素帽,连接真空采血管进行采血。两组留置针均留置72h[6]。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打开调节器,局部无肿胀、无疼痛为一次穿刺成功,退出重进针或局部肿胀疼痛均为失败。(2)观察局部静脉炎的发生率,静脉炎的判定标准:以穿刺部位及其血管分布范围内出现,条带状红、肿、疼痛为阳性,无类似表现为阴性。
1.4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见表1、2。
由表1、2可见观察组穿刺成功率96.15%高于对照组的79.23%,P<0.05。静脉炎发生率5.38%低于对照组的11.53%,P>0.05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 留置针先排气后穿刺,常发现输液器完全关闭,仍有液体断续冒出,有碍进针的视野,并易污染穿刺点,特别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时,容易对局部皮肤血管造成损伤和破坏,更易引起静脉炎[7-8]。
3 2 观察组留置针先穿刺后排气有以下几点优点:
(1)没有连接输液装置,输液器最低标准长度有120cm,穿刺操作更方便。
(2)留置针内没有液体冒出,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率。
(3)对照组留置针内充满液体,穿刺时回血会压缩液体,而另一端被堵住,留置针内的压力就会不断增加,从而阻碍了进一步的回血,再加上心内科老年病人多,老年人血管壁厚、弹性差,回血缓慢,而观察组留置针充满空气,回血时压缩空气增加的压力因肝素帽的松动被释放,从而使回血更畅,更有利于判断穿刺是否进入血管,而不至于因为回血不畅,继续进针刺穿血管下壁,导致穿刺失败。经多次用1ml注射器测量,除去肝素帽,本次探讨所用留置针的容积仅为0.25±0.02ml,只要穿刺成功,回血定能充满留置针,操作得当不会有空气进入血管内。
(4)留置针先穿刺后排气可实现一针两用[5]——开通静脉通路和采血两不误,既保护了病人的血管,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又节省了护士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综上,先穿刺和排气,操作方便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还可同时采血,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郑日媛,洪霞凤,蒋华琴.静脉留置针在老年病人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2005,6(6):133.
[2]李侠,杨水秀,余淑敏.改良后留置针穿刺技术在老年病人静脉输注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2,10(10):2833.
[3]裴华,张来华,葛文贤.两种静脉留置针送管方法对老年患者穿刺成功率的比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4):104.
[4]帅淑华.静脉留置针穿刺及冲管方法的改进[J].实用护理杂志,1998,14(10):541-542.
[5]陈丽燕,鄢丽萍,章慧敏.静脉留置针带空气穿刺法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4,21(10):66-67.
[6]赵改婷,高荣华,耿少英,等.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与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3):211.
[7]姜安丽,王玉玲,王红红,等.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42-443.
[8]戚红.封闭式留置针在头皮静脉输液中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0,15(2):78-79.
论文作者:曾建英,周自萍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8
标签:静脉论文; 对照组论文; 血管论文; 成功率论文; 肝素论文; 静脉炎论文; 发生率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