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血液透析室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目的:对血液透析室(血透室)医院感染管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CNP)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对2015年-2016年血透室收治的3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2015年1月-12月的155例患者纳入对比组采取常规专科护理模式,2016年1月-12月的160例患者纳入探究组采取CNP模式,对比分析两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探究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14%,低于对比组的6.07%,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血透室开展CNP护理,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发生,提高临床效果,临床意义重大。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血液透析;医院感染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5-0179-02
血液透析室是严重肾脏病症患者治疗的重要场所,患者病情危重,机体免疫力低下,在血透中易出现医院性感染,不仅影响到临床效果,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威胁[1]。CNP是一种全面性、系统性的新型护理模式,依照既定护理计划,为患者设定护理内容或路线,可有效提升临床效果。本文主要对我院血透室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进行回顾性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5年-2016年血透室收治的3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的血透时间在3个月以上,每周透析2次。排除肝肺功能不全、心脑血管病症、免疫性疾病、意识障碍等患者。将2015年1月-12月的155例血透患者作为对比组,男女患者比为30:25;26~75岁,平均(45.1±4.2)岁;慢性肾衰62例,肾小球肾炎41例,肾病综合征24例,糖尿病肾病15例,高血压肾病8例。将2016年1月-12月的160例血透患者作为探究组,男女患者比为32:28;28~73岁,平均(43.8±4.3)岁;慢性肾衰66例,肾小球肾炎43例,肾病综合征23例,多囊性肾病16例,糖尿病肾病12例。两组基本信息、病情、透析实际等方面无明显性差异(P>0.05),具备比较性。
1.2 方法
对比组实施常规专科护理,包括病情观察、健康宣教、用药指导等方面。探究组采取CNP模式,由血透室医护人员根据血透的护理实际,结合以往血透室医院性感染发生原因,查阅有关文献,并咨询医院性感染相关的专家,制定针对性护理路径,具体方案:
(1)透析前1d: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并介绍透析室环境、主治医生及责任护士的基本情况;严格落实血透室空气消毒制度,每天夜间用紫外线进行消毒;向患者说明血透原理、作用、流程及注意事项,特别是要告知血透后感染预防知识,提高患者的认识;协助患者完成相关检查,签订血透同意书,登记建档,安排透析日期。
(2)透析当天:检查患者血管、深静脉置管等情况,准备好血透材料、防护物品;设定好透析机相关参数,检查各路导管通畅情况,严遵无菌原则操作,选定血管,尽量做到一针见血,穿刺成功后妥善固定,避免脱落,应用一次性透析材料。血透中,每1h监测患者血压、脉搏、心率等体征变化,密切注意透析机的运行情况,严密监测患者的动脉压、静脉压、漏血等情况,观察血透液浓度,温度控制在36.0~36.5 ℃。
(3)透析1~3d:血透完成后,密切注意患者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记录好动、静脉压迫时间,严密监测穿刺口皮肤颜色、温度等情况,注意敷料情况,如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进行处理;对透析所有物品严格按照医院性感染管理要求进行处理。严格控制陪护人数,除了急危重患者外尽量不陪护,降低陪护人员引起院内感染的风险。给患者或其家属留下血透室联系卡,明确告知回家后的注意事项;指导患者用药、饮食、运动。对于中心静脉置管者,嘱其家属管理好留置导管,严格执行无菌原则。对穿刺位皮肤严格消毒,及时检查深静脉插管部位肤色、有无红肿,以减少感染发生。同时,指导患者做好呼吸道、血管通路等日常护理。嘱患者科学饮食,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到院诊治。
1.3 观察指标
根据《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诊断和处理临床指南》对血透室医院感染进行诊断,包括皮肤感染、导管性感染。
1.4 统计处理
应用SPSS 18.5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以例数(%)表示,通过χ2检验,P<0.05表示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本研究中,探究组医院性感染发生率为2.14%,低于对比组的6.07%,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血透患者医院性感染发生率比较[n(%)]
3.讨论
医院性感染是临床血透患者常见的一个并发症,有较高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研究报道,血透患者医源性感染发生率远大于一般住院治疗患者[2]。一旦出现感染,不仅影响到血透效果,还会增加患者痛苦,甚至造成死亡,对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临床研究表明,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和减少医院性感染[3]。
VNP是一种基于患者为中心,以临床科研为依据的规范性强的护理模式,也就是根据临床护理需要,结合患者病情,制定科学的护理路径表,把不必要护理内容剔除,增加针对性、实效性护理内容,规范每项护理操作,以使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可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流程开展全面护理的目的。本研究中,探究组患者根据临床血透流程,加强医院性感染预防护理,医院性感染发生率为1.25%,显著低于常规专科护理对比组的5.16%,与秦玉霞等人的相关报道基本一致[4]。
综上而言,在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中开展CNP模式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医院感染防控质量,值得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吴袁剑云,英立平.临床路径实施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3.
[2]严艳,黄芝.预防血液透析置管感染中临床护理路径的意义[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21):2978-2980.
[3]蒋美珍,谭伟,彭军香,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2011,8(9):196-197.
[4]秦玉霞,安颖,蔡国梅.临床护理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2,12(1):54-55.
论文作者:魏晓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9
标签:患者论文; 医院论文; 路径论文; 性感论文; 血液论文; 情况论文; 病情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