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论文_姚志芳

云南省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 650204

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相关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以我院随机抽取的12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研讨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针对相关因素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67%,比对照组的86.67%高(P<0.05)。治疗5d后,实验组的胆红素水平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患儿病情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降低患儿胆红素水平,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相关因素;分析对策;临床效果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为多见的症状,通常以测试其血清红素水平来评定黄疸程度。尽管绝大多数新生儿是在出生后出现黄疸,但临床上仍要警惕部分病理性黄疸发生。有学者研究发现,未经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一般含有潜在神经毒素,高胆红素血症往往提示新生儿患有其它疾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若长期未得到治疗,可导致新生儿发育不全[1]。本次研究以12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组的患儿进行不同的护理干预,收获了显著效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接诊的120例新生儿,例数选取时间为2017年6月~2018年5月期间,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男35例,女25例;胎龄38~42周,平均(38.62±2.53)周;黄疸出现时间为出生后2~12天,平均(4.8±2.0)天。对照组男34例,女26例;胎龄37~41周,平均(38.34±2.25)周;黄疸出现时间为出生后2~11天,平均(4.6±2.1)天。两组一般资料相比,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包含喂养、生活和相应治疗。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医护人员要向新生儿家长讲解黄疸的基本知识,包括其发生概率、出现时间、持续时间以及预后处理。病理性黄疸的出现,容易造成家长焦虑、不安,医护人员要安抚患者家长情绪,耐心回答家长提出的问题,消除患儿家长不必要的心理负担。(2)哺乳干预:新生儿出生后立即进行母乳喂养,可有效刺激患儿肠胃蠕动排便,同时还可为新生儿处理肠道菌群,降低胆红素在肝肠内的循环。新生儿出生后医护人员要鼓励母乳喂养,并选用正确姿势喂养。如果患儿出现母乳性黄疸应暂停母乳喂养,暂停期间内可使用吸乳器将乳汁洗出,保证母乳正常分泌,方便患儿在黄疸消除后继续母乳喂养。(3)病情观察:医护人员要严密观察患儿体温、呼吸、心率、喂养等病情变化,并记录好黄疸出现时间、进展和相关症状。观察患儿皮肤颜色、反应、吸吮力等,进而判断患儿胆红素代谢情况,同时警惕胆红素引发脑病,若出现胆红素脑病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救治。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1)治愈:黄疸症状完全消失;(2)有效:黄疸症状基本消失;(3)无效:黄疸症状无变化[2]。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与治疗5d后胆红素水平的变化。

1.4统计方法

用SPSS 17.0统计分析研究资料,(x±s)与(%)分别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由t与χ2检验。P<0.05,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67%,比对照组的86.67%高(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儿治疗前与治疗5d后胆红素水平的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五日后两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均有所下降,且实验组胆红素水平的下降程度明显要大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1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对比[n(%)]

3.讨论

相关数据表明:在新生儿中约有60%足月儿与80%的早产儿在出生一周内会出现黄疸症状,皮肤黄疸一般是积聚脂溶性胆红素所引起[2]。生理性黄疸和短期胆红素上升都属于正常表现,但病理性黄疸和连续上升的胆红素可能对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造成损坏,诱发多种新生儿并发症,甚至造成新生儿死亡[3]。因此,在新生儿黄疸治疗过程中,有效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不仅能改善患儿病情,还能降低患儿的高胆血红素水平[4]。本次研究表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67%,比对照组的86.67%高(P<0.05),说明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相关护理干预,临床疗效明显,利于患儿恢复。另一方面,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5d后两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均有所下降,且实验组胆红素水平的下降程度明显要大于对照组(P<0.05),说明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患儿的胆红素水平。

综上所述,通过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有效又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病情,降低患儿胆红素水平,对改善患儿预后意义重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许新春,陈枫,卢丽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4,35(09):948-949.

[2]古丽尼沙汗·吐尔洪,沙拉买提·依明尼亚孜.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7):240.

[3]任迎红,况丽.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6,34(S2):26-27.

[4]师艳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相关因素分析及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0):388-389.

论文作者:姚志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  ;  ;  ;  ;  ;  ;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论文_姚志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