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摘要: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促进社会发展、弥合社会问题的力量,发挥着其重要作用。营利部门作为社会的重要力量,其企业社会责任(CSR)在促进社会发展中起着独特作用,但究其组织使命与性质,很难做到专业和“全身心”投入。在这种现实情况下,社会企业呼之欲出。2015年,我国7家企业或社会组织被认证为“社会企业”。本文从运作模式、绩效等方面对社会企业进行综述。
关键词:社会企业;文献综述
社会企业源于西方,是一种混合型组织,有学者称之为hybrid organization。学术界普遍认为,法国经济学家蒂埃里•让泰是最早定义社会企业的,他认为社会企业不是“以人们衡量资本主义经济的办法即工资、收益来衡量的,它的产出是把社会效益和间接的经济效益结合在一起的”。欧洲大陆和美国分别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定义社会企业的,欧洲的研究将其并入“社会经济”中;而美国将社会企业纳入“市场经济”来定义,并着力于企业家精神。“社会企业”概念在目前的学术研究中主要可划分为获取收入、社会创新和理想类型三大主流学派。尽管什么是社会企业,学界尚无统一定义。但是我们可以明确的是社会企业与商业企业和社会组织有着部分同质性,也存在很大的异质性特征。
一.社会企业的分类
关于社会企业的分类多是从组织目标和实践来进行分类的,苏塔•金•奥特将其分为创业支持、市场中介、就业、有偿服务、服务补贴、市场联动和组织支持七种类型;Kim Alter从组织动机出发将社会企业划分为使命无关型(Mission—Unrelated)、使命相关型(Mission—Related)、使命中心型(Mission—Centric)社会企业;雅克•迪夫尼和金信阳将东亚国家与地区的社会企业发展模式分为商业化的非营利组织、就业整合类社会企业(WISE)、社会合作社、非营利—营利组织间的合作、社区发展类社会企业这五种形态;我国学者严中华将社会企业分为就业型的社会企业与创业型的社会企业;学者苗青基于社会企业的生态群,将其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基于股东关系、基于雇佣关系、基于供求关系和基于赠予关系的社会企业。
二.社会企业运作模式
关于社会企业的运作模式,学术界多将其与市场企业作比较,有学者认为两者有相同部分。丁敏(2010)提出社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包括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两部分,一方面实现社会企业的价值活动创新,此外还要有相关制度来评估该社会企业模式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影响力。同时她还提出了社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演进机理(详见图1.2);学者谢家平(2016)基于商业模式的三维体系,重新构建社会企业的商业模式(详见图1.3);学者时立荣(2014)基于一种路径:市场和社会之间不仅存在冲突关系也存在着协调关系,协调关系不是自动生成的,需要一种转换机制帮助才能完成,企业家的社会创新性思维就是这一转化机制的关键媒介,详细描述了投资型社会企业的运行模式。立足于我国现实基础,我们可以将社会企业运作模式界定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模式、社会福利企业模式、注册的公益组织模式以及未注册的草根机构模式这四类。
三.社会企业绩效
社会企业属于市场化企业和社会组织之间的“中间地带”,学者们普遍认同其有“双重底线”、“双重目标”,与之对应有着“双重绩效”,认为社会企业的运营既能够创造经济价值,又能够创造社会价值,是一种经济与社会相结合的行为。需要明确的是,社会企业的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一种融合的价值理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社会企业双重绩效追求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的有效融合,共同服务杜会,促进社会福利的整体增加。德鲁克曾预言其有可能成为后资本主义时代发达经济体中真正的“增长部门”。Herman和Renz(1999)认为社会企业是多维度的,因此需要采用多维指标对其进行测量。鉴于学术界对社会企业的界定以及绩效评价方法存在较大区别,社会企业绩效评价相应的有不同的方法。关于社会企业绩效评价的方法并不多,国外经典的绩效评估模式大多借鉴传统的商业企业绩效管理工具,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关于社会企业的绩效评估都包括其自身运转的可持续性和社会使命实现程度这两个构面。目前主要有下几种评价方法:(1)基于平衡计分卡(BSC)的绩效评估模式;(2)基于社会投资回报(SROI)的计量模型;(3)基于影响机制的评价模式;(4)基于APC理论的绩效评估模型。
四.社会企业的困境
美国杜克大学教授格里高利•迪兹的文章《公益创业的含义》中强调社会企业的最大特点是有社会使命,同时把社会管理方法与企业管理方法进行创新性的结合。但是社会企业作为不同于社会组织和商业组织的新地带,其想要实现的目标是社会效益,但在实现方式上可能是商业化的运营模式,基于此社会企业可能存在一系列的困境。社会企业作为非营利组织发展的一种新的方向,其所遇到的困境和非营利组织的困境不尽相同。
国外关于社会企业的困境研究多集中在组织使命和定位上,特别是社会企业家精神下的使命偏离,使命漂移的困境。我国研究中关于社会企业困境主要集中在政治合法性、社会认同和资源筹措,以及内部资源短缺等方面。我国学者韩青妍(2009)认为中国的社会企业面临着社会认同困境、法律困境、实践困境和人才困境。学者刘小霞(2012)从内部与外部讨论社会企业的合法性困境,她认为,我国社会企业在行政合法性、社会认知合法性和法律合法性等方面都遭遇困境。学者王世强(2013)将我国本土的社会企业与国外成熟的社会企业作对,指出中国的社会企业面临社会认知、法律框架、政策支持等外部困境及自身能力不足等内部困境。学者沙勇(2014)认为本土的社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社会和企业双重目标平衡困难的问题,同时整体大环境缺乏为社会企业服务的金融生态网络。学者陈雅丽(2018)认为,当前我国社会企业发展的困境主要是权利机制上的合法性困境、动力机制上的资源性困境、能力机制上的专业化困境、治理机制上的规范化困境和参与机制上的淡漠化困境。
五.结语
社会企业作为一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组织形式,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它的出现将很好弥补当前非营利组织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在资源获取、组织独立性上优于非营利组织的其他形式。与此同时,政府购买服务可能会存在财政供给不足导致服务质量下降的情况,社会企业作为“自给自足”的组织形式将很好保证服务质量的持续性,变政府“输血”为自主“造血”。尽管其存在一些可见的困境,但我们还是可以预测到社会企业将是未来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苗青.社会企业链接商业与公益[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2]黄承伟等.我国社会企业发展研究述评[J].学习与实践,2013.5.
[3]王世强.推动社会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3.2.
[4]时立荣等.投资型社会企业运作模式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14.1.
[5]沙勇.社会企业理论审视、发展困境与创新路径[J].经济学动态,2014.5.
[6]谢家平等.发展异质性、现状定位及商业模式创新[J].经济管理,2016.4.
[7]陈雅丽.我国社会企业的特征、缘起、困境与路径[J].探求,2018.1.
作者简介:章洲,(1995年—)男,本科学历,兰州大学硕士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服务管理。
论文作者:章洲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9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社会论文; 企业论文; 困境论文; 组织论文; 学者论文; 模式论文; 使命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9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