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建议与发展_素质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的建议与发展_素质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的提出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质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素质教育从提出到全面推进有一个过程:1985年召开的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之后,教育界开展研究和探索有关素质教育问题的大讨论并在一些中小学开展教改实验;1994年召开的第二次全教会之后,素质教育开始在基础教育阶段进行区域性实验并取得初步成效和经验;1999年,改革开放后第三次全教会召开之后,实施素质教育作为党和国家的战略决策,进入国家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展开的进程之中。

一、素质教育的萌芽

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始终把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项根本任务。1985年5月, 邓小平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从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命运的高度,强调要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尽快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他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的责任。”① 同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此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和中共十三大报告中,都强调“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问题。这是素质教育的最初思想源头。

在邓小平讲话以及中央文件的启发下,理论界关于“素质”、“民族素质”、“劳动者素质”、“国民素质”的研究日益增多。研究主要涉及素质观念、素质与培养目标、素质与社会发展、素质与教育的关系等方面。教育理论界针对片面追求升学率和由此引发的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诸多弊端,开展了“端正教育思想,明确教育目标”的讨论。重点讨论了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提高民族素质等问题,并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作了一些分析批评。与此同时,为了解决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带来的问题,一些中小学进行了改革探索,涌现出“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和谐教育”、“创造教育”、“主体性教育”等一批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教改实验模式。这些研究、讨论和教改实验为素质教育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素质教育的提出与实验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教育工作者在学习邓小平讲话以及中央文件中,在纠正采用违反教育规律的手段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的过程中,很自然地把素质和教育联系起来,逐步地就产生了素质教育的概念。素质教育的概念开始是针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后来概括为针对升学教育模式,最后确定为针对脱离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采用违反教育规律的手段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那种“应试教育”的模式。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教育工作探索实践的积极成果。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为实施素质教育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从做好舆论宣传教育工作,到引导进行教育体制,课程教材,加强德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升学考试制度,管理制度,教育结构等方面的改革,做了大量工作。

1990年,《江苏省教育委员会关于当前小学教育改革的意见(试行)》中指出:“实施以提高素质为核心的教育,关键是转变教育思想,树立国民素质教育的观念。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学校和教师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开展素质教育的研究和讨论,并扩展到家庭和社会,唤起为中华民族的未来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公众教育意识,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和良好的改革环境,推进小学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这是第一次正式在地方政府文件中使用素质教育的概念。

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在总结广大教育工作者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纲要》中提到“素质”一词的地方有20多处之多,并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四个方面素质的要求。为了贯彻和落实《纲要》,中共中央于1994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同年8月,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增强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和迫切需要的素质教育。”这是第一次正式在中央文件中使用素质教育的概念。

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又明确提出,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这就以法规性文件的方式,确立了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地位。

为促进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一些省市率先在中小学开展区域性实施素质教育改革实验,并取得了重要经验。例如,湖南省汨罗市从1984年开始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 到1996年,他们已积累了一套比较系统、比较完整的经验,主要是:有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即政府要把每一所学校办成合格的学校,学校要教育好每一个学生;有科学的方法,市、乡镇、学校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管理体系;有扎实的作风,一直坚持扎扎实实、勤勤恳恳地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目标的落实而努力;建立有效的机制——教育督导评估,用科学的评估办法代替了单纯分数评价的办法,改变了“应试教育”的做法。1996年2月,《人民教育》、 《湖南教育》联合推出长篇报道,介绍了湖南汨罗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的经验。李岚清于1996年5月视察了该市,肯定了该市素质教育的经验。1996年6月,国家教委在湖南省汨罗市召开会议,推广该市实施素质教育的经验。

1997年9月, 国家教委又在山东省烟台市召开了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作了重要讲话。教育部部长朱开轩作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主题报告。会议进一步总结推广了汨罗、烟台等地大面积推进素质教育的经验,交流了全国各地实施素质教育的经验,进一步提高了对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并对在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作了全面部署。1997年10月29日,国家教委颁发《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意见》强调:“在中小学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由此,掀起素质教育实践的区域性高潮。全国首批建立了十个素质教育实验区,一些省市也建立了省级素质教育实验区。

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要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推行新的评价制度,开展教师培训,启动新课程的实验。尽管此时的素质教育仍然定位在基础教育阶段,但却拉开了素质教育从典型示范转向整体推进和制度创新的序幕。

与此同时,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对素质教育的内涵、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国民素质的构建、中小学素质教育目标的确定、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结构、运行机构、督导评估等等方面作了大量研究,有的已取得较好的成果。这些都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大量理论和实践依据。

三、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在世纪之交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环境下,培养和造就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但是面对新的形势,我国在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诸方面都是相对滞后的,远远不能适应面向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尤其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升学竞争还在不断加剧,这就使广大青少年难以得到全面发展。为了尽快改变这种状况,进一步唤起教育界内外对实施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成效,提高教育质量,从而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党和国家作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决策。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并召开了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了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了素质教育的内涵,以及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举措。由此,素质教育开始作为党和国家的战略决策,进入国家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展开的新阶段。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是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和江泽民提出的“四个统一”(即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揭示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决定》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② 这就概括了素质教育的重要特征:(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这就要求政府和教育部门,应该依法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条件和受教育机会;学校和教师,则要努力使每个班和每个学生都得到平等健康的发展。(2)素质教育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位,即全面发展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等;同时要努力使素质教育的方方面面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3)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 学校都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重要地位。(4)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各级各类学校要培养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性;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5)素质教育要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各级各类教育都要坚持因材施教,坚决克服用“一个模子”来培养人才的倾向。

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措施主要有:(1)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2)要进一步完善教育经费拨款办法,明确提出中央政府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的投入,并提出教育成本的分担机制。(3)要加强学校党的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模范带头作用。(4)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党和政府的领导,要依靠法制和制度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保证。(5)实施素质教育要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中,并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同时要建立政府、社区、家庭、学校相互支持、相互协作的机制,形成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终身学习体系不断完善的系统的良好社会环境。

四、实施素质教育的成绩和问题

从1999年召开改革开放以后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到中共十六大召开,再到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素质教育已提升为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和法律规定,成为国家意志的体现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素质教育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传统观念仍需转变。据我们关于素质教育的调研表明,在总体上,大多数教育局长、校长、教师和家长都表示赞同实施素质教育。③ 正是由于有了这些转变, 才使一度大行其道的“应试教育”受到广泛的批评。但是,传统教育观念仍根深蒂固,观念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主要表现为,我国传统文化中“望子成龙”、“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等思想仍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社会。有些家长根本不管孩子应该学什么、适合学什么,认为只要考上好学校就行,分数越高,素质就越高。有些地方的党政领导对辖区内学校的评价主要以高中考成绩为依据;相应地,校长对教师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家长对学校的评价都围绕考试成绩做文章,从而导致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因此,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树立素质教育观念,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政府应负的重要责任,加大政府推进素质教育的力度。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实施素质教育历史紧迫感和职业责任感。媒体也要加强这方面的舆论宣传,正确引导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树立新的人才观,在全社会造成重实际、重素质的好风气,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

二是高等教育规模扩大,质量有待提高。从1999年高校扩招开始,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逐年增长。到2002年,在扩招后的短短三年里,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到15%。这标志着我国已开始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门槛。到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21%,普通高校招生504万人,是1998年的4.7倍。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极大地增加了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缓解了高等教育长期形成的“供求”矛盾和压力,使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愿望不断得到满足,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但是,在高等教育规模大发展的同时,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主要是:连年“扩招”,学生数量快速增加,但高等教育投入增长跟不上规模发展,由此造成不少高等学校的办学条件赶不上招生发展需要,使高校生均师资、仪器设备、实习场地、教室、宿舍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时,高校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方式、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进一步转变;高校教师队伍水平亟待提高;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较大压力;等等。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要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根据高校办学的质量标准和实际办学条件,确定招生增长幅度和在校生的规模。同时,还要调整和优化高等教育的结构,包括学科结构、类型结构、层次结构等,使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更加科学、合理,从而产生更大的效益。总之,高等教育只有始终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并建立起能够主动适应社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的机制,才能进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三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突出问题仍需解决。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并两次召开中央工作会议,对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进行了部署,使学校德育的重要性日益凸现。教育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两个文件精神,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师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青少年思想品德状况也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如意志力薄弱、缺乏爱心和尊重生命的意识、缺乏团队精神等。同时,学校的德育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少数地方和部分学校对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还重视不够,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在有些学校还没有得到认真落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形成,一些工作措施还没有落实到位,还需要我们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重要进展,课程计划亟待落实。在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课程教材的改革是关键环节。但是,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明显陈旧落后,且过于强调理论基础知识而忽视实践活动,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并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克服单纯为升学的应试教育的弊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基础教育的课程更好地反映时代的要求,1999年教育部全面启动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促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变化。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计划难以落实,题海战术、反复考试盛行,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一些教师由于不能有效地应对新的教育教学方式产生了职业倦怠等。因此,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必须继续推进课程改革,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要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注重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五是招生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逐步推进,升学竞争压力仍居高不下。长期以来,招生和考试评价制度一直是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瓶颈”。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育部于1998年启动了新一轮高考改革。新一轮高考改革坚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的原则,对高考科目设置、高考内容、高考形式、录取方式和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已有十六个省进行了分省命题改革,五十三所高校进行了扩大招生自主权的试点,单一形式的统考统招模式开始得到改变。但是此次高考改革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考指挥棒“指挥”高中,左右初中,对小学甚至幼儿园的辐射或导引作用。此外,评价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体系也不够健全。尽管教育部门已开始认识到全面发展对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并开始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但仍有一些人把升学率作为衡量教育质量高低的唯一标准,而且升学竞争的目标不断提高,许多学生、家长都把升学的目标定位在重点大学。因而,有些中学校长因为其任职的学校没有学生考上北大、清华而被撤职;当一些学校努力为学生减负之时,一些家长却努力为学生加负,并对学校和教师施加压力也就不足为怪了。要扭转这种局面,必须加快高考制度改革。

此外,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是素质教育的最终实践者。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校长和教师队伍是实施高质量的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在新课改中有两百多万名教师参加了各种培训,通过校本教研,促进了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社会用人制度对于实施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改革用人制度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积极和加快改革社会用人制度,会给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宽松环境。要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形成使用人才重全面素质、重实际能力的良好风气。

综上所述,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虽然各级政府和教育系统下了很大力气来推进素质教育,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就全国范围来看,素质教育发展并不平衡,在一些地方的应试教育仍有愈演愈烈之势。2005年6月, 按照中央领导关于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批示精神,教育部与中宣部、人事部、社科院、团中央等部门联合进行了素质教育的系统调研。调研表明,推行素质教育还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其主要原因是:传统文化的影响和一些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不到位;教育评价体系不健全,特别是中、高考制度改革缓慢,制约了素质教育的推行;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依然突出,导致素质教育难以整体推进;新课程改革与现行考试内容与形式没有配套,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推行;国民教育体系不健全,不能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教育督导制度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教师队伍素质、结构和数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的;推进素质教育的社会环境有待改善;等等。由此可见,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当前,必须从振兴中华民族的高度认识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下大力气解决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关键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教育改革和创新促进教育的健康发展。

注释: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20—121.

② 中国教育报.1999—6—17.

③ 朱小蔓.对策与建议: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85.

标签:;  ;  ;  ;  ;  

素质教育的建议与发展_素质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