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保险业在全球通货收缩格局下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保险业论文,通货论文,格局论文,在全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全球通货收缩的主要特点
所谓通货收缩是指一种经济运行状态。在这种状态之下,相对于总供给来说,总需求不足,并形成一个较大的缺口,形成商品和劳务价格的连续下降,货币供应量连续下降,与此相伴随的是经济增长速度的连续下降。严重的通货收缩会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出现负增长,这种状况就是通常所说的通货紧缩。现阶段全球范围的通货收缩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全球经济增长率下降。金融危机并非只发生在个别国家,而是波及到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够超脱于危机之外。受金融危机的影响,1998年,欧盟11国集团经济增长率下降1.5%,平均失业率高达11.8 %,是美国失业率的两倍。预计1999年,七国集团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将下降到2.3%左右;拉美经济将下降1.5%;亚洲金融机构不良债权增加,造成金融机构惜贷现象加剧。
(二)商品价格全面回落。全球农产品、原材料、主要工业制成品的价格已经跌落到50多年来创记录的低水平。1998年末,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生猪的价格已经跌落到20年来的最低点;全球有色金属市场价格普遍下跌,跌幅在23%至40%之间。铁、钢、化工、石油、计算机等产品价格也都大幅下跌。
(三)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以资本、技术输出为主要贸易手段的北美、欧洲等西方大国(以西方七国为代表),面对价格和利润下跌的前景,积极鼓励各大跨国公司调整市场结构和产业结构。如美国在亚洲地区的收购额1996年为58亿美元,1998年提高到486亿美元; 欧洲国家在亚洲地区的收购额也从1996年的22.4亿美元,猛升到1998 年的900亿美元。他们严格控制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输出,尤其是在航空航天、防务、通信、计算机等领域。通过这些措施,他们可以控制高技术市场的垄断租金,并把通货收缩的一部分负担转嫁给发展中国家。
(四)高风险性增加。目前全球经济的回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美国经济的增长,特别是美国股票市场的繁荣。因此,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它表现为:第一,美国经济究竟能够吸收全球多少过剩产品。由于日本、欧洲需求不振,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国家的外贸出口对美国的依赖程度加深。以对美出口占各国出口总额的百分比为例,1998年,泰国为22.3%,马来西亚为21.7%,中国为20.7%, 韩国为17.2%,都是历史最高水平;第二, 美国股市的繁荣究竟能够持续多久。目前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成份股的本益比约为24倍, 过去十年平均值约为13倍;美国股市1998年周转率为80%,过去十年平均值为55%。如果全球其它地区的通货收缩抑制了对美国高新技术产品的需求,美国股市的实际利润、预期利润必定会急剧下降,过高的本益比、周转率有可能形成泡沫经济的后果;第三,日本、欧洲经济的恢复前景如何。日本财政投入经济的资金达到创记录的8300亿美元,但是回升的力度不够;欧盟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仍有很大的改进余地,但行动迟缓。这些因素使现阶段的国际经济走势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风险较大。
二、对保险业发展的影响
一个通货膨胀或者通货收缩的经济,可以改变商品、劳务、资本三大市场的经济格局,同时也可以改变风险市场随机风险的概率分布,从而对保险公司的业务和财务产生重大影响。
(一)对保险行业商业周期的影响。通货收缩作用于资本市场将会引起证券资产的贬值,从而减少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甚至出现投资亏空。因此,一般而言,通货收缩时期,通常也是保险公司追求承保利润比较紧迫的时期,保险公司将会提高费率、设法降低业务成本和管理成本,以求增加承保利润。根据“贝斯特保险报告”估计,经济增长率每下降1%,保险费率将上升1.5—2%, 大型保险公司以工资成本为主要指标的管理成本将下降4—6%。降低成本的主要方法是实行技术、险种和管理制度的创新。对于那些不适应这一创新潮流的中小保险公司,则很难逃脱被淘汰的厄运。这种淘汰机制通过业务规模的相对缩小、资本利润率的下降、资本准备金的转移发生作用。由众多中小保险公司在业务繁荣时期的恶性竞争导致的费率的过度下降,这时会相对回升,但由于业务规模的限制,中小保险公司很难获得承保利润。同时,资本市场的收缩还使他们的资产贬值、投资收益下降、偿付能力恶化,只有较少数中小保险公司能够承受通货收缩的冲击,保险市场又周期性地进入调整时期。
由通货收缩导致的保险市场的调整,必定会出现这样几种现象:其一,保险市场的格局发生很大的变化,保险集团和保险公司更加积极地兼并和重组,进行市场扩张;其二,保险市场的资本准备金总规模回落到正常水平,费率也相对回升;其三,发达国家过剩的保险资本更加积极地进入发展中国家的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增加了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的外部压力;其四,各大保险公司更加积极地追求承保利润,使保险技术、管理技术创新速度加快。
(二)投保人特别是大企业的保险需求发生很大变化。通货收缩的经济会使企业发生不同程度的支付困难和偿付困难,在双重困难的压力下,企业保险需求的内涵会发生很大变化。第一,企业的风险预期将会低于正常水平,预期的损失也会比保险人估计的数字小,他们投保的愿望会降低。第二,如果保险费的支付给企业带来较高的付现成本,在最大可能损失难以转化为最大可信损失的情况下,企业将转向自保或者其他转移风险的方式,而不愿意选择商业保险。第三,大企业在通货收缩时期,一般会超额动支专用风险基金,或者扩大自保公司的职能。美国500家大企业中一半以上的企业建立了专业自保公司, 这些专业自保公司根据商业市场费率的高低,调整自己的业务量。1998年英国大企业交纳的全部保费中的52%流向自保公司。第四,通货收缩时期,为了节约保费开支,大企业总是尽可能扩大自担风险的限额,只购买超额损失保险和法定保险,或者聘请安全工程师、防损专家,压缩了商业保险业务。第五,企业投保的业务结构也发生很大变化。企业往往只投保法律和商业合同规定的保险项目,导致适用保险的业务量在通货收缩时期大大减少。
(三)保险公司的商业环境、法律环境相对恶化,经营成本上升,管理难度增加。通货收缩时期市场上的大量抛售,形成股票、债券、房地产价格的大幅下跌。保险公司的保单,本质上不过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有价证券,公众一般的信用危机不可避免地转化为保险信用运行的困难,表现为,第一,投保人的投保愿望、投保需求降低,保险公司业务量下降,展业成本上升。第二,与新保单销量减少相伴出现的是退保增多,同时银行利率回升会减少寿险保单的利差收益,相对降低寿险保单的预定利率。寿险保单退保增加到一定程度,可能会严重冲击寿险公司业务和财务的稳定。第三,应收保费增加,同时坏帐风险、诉讼风险、偿付能力风险也相应增加。第四,保险诈骗案件增加,保险公司赔付率上升,承保利润损失增大。
三、发达国家的主要对策
(一)追求承保利润,但不放弃投资收益。从全球范围考察,中小保险公司的平均承保利润,大致在-5—2%之间, 大保险公司的承保利润大致在-1—6%之间。 由于全球性的大保险公司大都具有经历多次经济危机的经验,它们无一例外地积极追求承保利润,以保险业务为主,谨慎地从事投资业务,不放弃投资收益,而很少出现承保亏损问题。这是各大保险公司经营战略方面的共同特点。
(二)积极开拓海外市场。通货收缩时期,大保险公司在开拓海外市场方面表现出更加积极的态度,这不仅仅只是过剩保险资本的要求,还有其它多种原因。第一,是稳健经营的需要。因为,只有走出国门,才能在世界范围内尽可能多地积累同质风险单位,从而可以更精确地把握风险发生的概率,实现业务、财务的稳定。第二是竞争的压力。通货收缩时期发达国家在保险市场上的业务竞争更加剧烈,在海外保险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技术垄断租金。
(三)探索保险业务和银行业务、产险业务和寿险业务兼营的新机制,降低业务经营成本。银行和保险相互兼营始于寿险,近年来发展到非寿险。在通货收缩时期,兼营业务发展很快。1998年,欧洲主要国家通过银行销售的寿险保单收入的比重分别是:法国60%、英国21%、德国15%、意大利16%;非寿险保单的比重分别是:法国10%、德国8 %、荷兰16%。英国有17个银行隶属于保险公司,法国9 家保险公司拥有12家银行。此外,美国和日本到1998年已经完成保险经营体制改革,允许同一保险公司兼营产寿险业务,或者通过建立子公司的形式进行产寿险业务的兼营。
(四)适应市场需求,创新保险品种。为了应付通货收缩时期激烈的市场竞争,大保险公司纷纷推出保险新品种以抢占市场份额。1998年,美国和欧洲就全球变暖、气候反常、恐怖活动、治安问题推出了20多个新险种。美国设计出许多特种保单,比较成功的有“婚礼意外保险”、“收养子女失败保险”、“变额人寿保险”,日本开办的“严重慢性疾病保险”被称为“划时代的大型新保险商品”。
(五)应用新兴技术,降低管理成本,增加承保利润。最引人注目的是,保单走上信息高速公路,美国独立保险人协会发表的“21世纪保险动向与预测”调查报告认为,新技术特别是Internet网和www 网将把保险业的交易推向革命化的进程,今后10年内企业险种的31%、个人险种的37%的交易将应用Internet网来完成。据推算,1998年美国保险行业承保利润的80%来自新技术租金。在通货收缩时期,竞相使用新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大保险公司节约管理成本的重要方法。
四、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对策
在全球通货收缩的风险面前,我国经济的基本要素仍然比较稳健,但也存在不少矛盾和隐忧,面对比较困难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我国的保险业可以创造条件,有所作为,主要对策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树立保险行业信誉,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在保险需求缩小、保险信用运行困难的条件下,采取多种措施稳定现有保户、潜在保户和一般公众的信心就非常重要,这些措施包括:整顿和规范保险市场、改进保险产品和保险服务、加强宏观调控能力、增强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开发新技术和开办新险种等等。
(二)效益为先,稳健经营。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十分可靠的基础之上。在发展规划方面,不搞不切实际的高速度;在经营方面,不允许出现乱贷款、乱投资、乱融资、乱担保等违法违规现象,不允许超越授权权限进行经营活动;在管理方面,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恪守稳健经营原则,实现我国保险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保险市场开放与发展民族保险业并重。现阶段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使我国保险市场的开放具备了一定的必然性,但是保险业作为我国经济体系中的新兴产业,不能缺少一定程度的政府保护,政府保护的内容应该集中于增强大型民族保险公司的国际竞争能力,提高其适应并使用国际先进保险技术的能力,这是民族保险公司应对各种经济风波,特别是通货收缩风险的有效方法。
(四)开发新险种,运用新技术,推动管理创新。保险公司技术和险种的创新,一方面对传统的保险市场和结构产生重大冲击,特别是对经纪人、代理人等中介机构的冲击;另一方面可以显著提高保险公司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增强保险公司克服通货收缩风险的能力。可以预言,高新技术将使保险业和保险市场发生越来越深刻的变革,民族保险业必须能够适应这一变革。
(五)促进两岸三地的交流与合作。两岸三地保险业的交流与合作,就其技术与经济内涵而言,具有一定的国际性,有利于各方提高保险技术和管理水平,降低成本,增强国际竞争能力,克服通货收缩的不利影响。只要以中华民族的利益为重,以整体利益为重,两岸三地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内地与台湾的交流与合作,就可以迈出实质性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