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彬 徐康
山东省新泰市人民医院 手术麻醉科 271200
【摘要】目的:比较两种麻醉方法对食管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对40例择期行食道部分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对照组)20例,全凭静脉复合麻醉。b组(复合组)20例,静脉全身麻醉合并硬膜外阻滞。结果b组全麻用药明显少于a组,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呼吸恢复情况、术后肺部并发症留院时间均优于a组。结论:静脉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应用于食道部分切除术是一种比较优越的麻醉方法。
【关键词】食道癌手术 静脉麻醉 硬膜外麻醉
1.资料与方法
1.1 选取40例ASAⅡ级食道癌患者,术前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正常。择期行世道部分切除术,随机分为两组
1.2麻醉方法及处理:两组病人术前禁食10-12h,术前晨0.9%Nacll500ml洗胃,胃肠减压。麻醉前30min肌肉内注射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0.1g a组入室开放静脉后开始全麻诱导,采用地西泮0.2mg,硫喷妥钠5mg,芬太尼四有课琥珀胆碱1.5ug一次静脉注射行气管内插管已经低1%普鲁卡因和0.06%瑚珀胆碱混合液行麻醉维持。低速约40-100滴每分钟先快后慢根据麻醉深浅追加流喷妥钠氯酚合剂维持血压在平常血压上下20%的范围心率60-100次每分钟,b组入室开放静脉后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分次注入1.2利多卡因10-15ml,待麻醉平面达到T2-T10后开始全麻透导。方法同一组,以静滴1%,普鲁卡因和0.06%虎珀胆碱混合液维持麻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低速约40-60每分钟与硬膜外腔注入1.2%利多卡因5-8ml.必要时追加硫喷妥钠,预算合计,维持血压在平常血压上下20%的范围心率60-100次每分钟。术后20例病例均留置硬膜外导管镇痛,吗啡两毫克每日。连续3天注意观察呼吸变化慎防迟发性呼吸抑制的发生保留导尿术中均以机械通气控制呼吸。
1.3术中,术后监测及观察项目,用多功能监测仪无创连接监测ECG,SPO,BP,T,尿量,术中静脉麻醉药的用量,并发症和留院时间。
2结果
对照组有16例,后躁动不安咳嗽排痰能力差复核组术后咳嗽排痰好,为坚持发性呼吸抑制带有四例病人有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经对症处理后逐渐消失。
3.讨论
岳父和英模外族相比较全凭静脉麻醉组中全麻药物的大量使用导致术后清醒时间延长,而不是麻醉性镇痛药的大量使用抑制呼吸中枢至八卦时间相应延长另外单停机,出现术后低肺容量综合征,更导致,低哑败血症高碳酸血症,出现代偿性呼吸做功增加,然后增加以至于对照组术后长时间靠面照相才能维持SPO:>96%,术后镇痛不足时,使病人躁动的原因之一同时疼痛刺激激发感情中枢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甚至心率失常,心肌耗氧增加,以加重低氧血症造成恶性循环影响病人归转,而复核组中硬膜外阻滞减少了术中全麻药的投入,减轻了全麻药对呼吸的抑制,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术后清醒,拔管早。而良好的术后镇痛,改善了膈肌功能,降低了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和严重性,降低了术后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硬膜外阻滞和术后镇痛减轻了围手术期的应急反应有效地维持了围手术期的免疫功能,促进了伤口愈合,降低伤口感染率,所以减轻了住院的时间,但是我们还体会到应注意全麻合并硬膜外阻滞对心血管系统功能的潜在抑制,对外围性体温调节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以及吗啡术后硬膜外麻醉镇痛有迟缓性呼吸抑制,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尿潴留等并发症,故应同时加强对循环,呼吸功能的监测和管理,对并发症的处理,这对危重及有心肺疾病的病人尤为重要。总的来说,在食道部分切除术麻醉中,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麻醉方法。
参考文献
[1] 何亮;钱燕宁;陈宇;陈平;林桂芳;;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换瓣手术病人术后血浆皮质醇、血糖及术后恢复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年02期
[2] 孙来荣;沈宗丽;朱月清;黄凤伦;钱燕宁;;不同麻醉与镇痛方法对老龄食管癌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3] 潘宁玲,王汝敏,刘家文,杜新民,刘国凯,潘贤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抑制上腹部手术应激反应[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0年10期
论文作者:刘淑彬 徐康
论文发表刊物:《名医》(学术版)2016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6
标签:术后论文; 全麻论文; 硬膜外论文; 静脉论文; 呼吸论文; 抑制论文; 方法论文; 《名医》(学术版)2016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