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城市内部结构研究进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进展论文,西方国家论文,内部结构论文,年代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本文以城市内部结构研究的三大学派为主要线索,论述了本世纪20年代以来城市内部结构研究理论、方法和研究内容的进展。
关键词 城市内部结构 芝加哥学派 社会区 行为学派 制度学派
城市内部结构的系统研究源于本世纪20年代的芝加哥学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西方国家已经历了人口由乡村向城市迁移的城市化发展过程。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城市地理及城市问题研究的重点已转向城市内部。目前城市内部结构研究是西方国家城市地理研究中最主要、最活跃的部分。
下面分学派、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简述1920~1980年西方国家城市内部结构研究的发展。
1 20~50年代
这一时期可概括为城市内部结构系统研究的初创时期。虽然在较早的时期已有学者对城市内部结构作过一些探讨,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直到本世纪20年代才有较多的著述(B.J.Berry &.F.E.Horton,1970)。特别是芝加哥学派的研究,标志着城市内部结构系统研究的开始。1925年伯吉斯(Burgess,E.W)提出了同心圆模式,用以描述解释城市中心向外围城市土地利用的功能分异。此后,贺伊特(H.Hoyt)、 哈里斯及乌尔曼(L.D.Havris &.E.L.Ullman)发展了伯吉斯的学说,分别提出了描述解释城市用地功能分区的扇形模式(1939年)和多核心模式(1945年)。由于上述学者当时均在芝加哥大学任教,故称之为芝加哥学派。同时,由于上述研究中引用了生态学的某些概念,如竞争、优势、侵入、演替等刻划土地利用变化的过程,故又称之为生态学派。芝加哥学派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后经一些学者加以发展用以解释欧洲(Mann,1965)和第三世界国家城市土地利用的功能分区(Mcgee,1971)。
这时期另一研究重点是城市社会区的研究。因为城市内部结构的特点不仅体现在城市土地利用的功能差异上,也体现在居住于城市不同地区的人具有不同的人口学特征(年龄结构、性比例、种族、受教育程度)、经济特点(收入水平、职业)和社会福利状况(健康和社会服务水平、住房条件等),即社会空间的分异上。社会区的研究由史云奇(E.Shevky)、威廉(M.Williams)和贝尔(W.Bell)开创。他们通过对美国洛杉矶(1949年)及旧金山(1955年)的研究指出:经济状况、家庭状况及种族状况是刻划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基本因素。原因在于:第一,工业社会中劳动分工越来越发达,职业分化也愈来愈复杂。职业分化成为阶层分化的基本原因;第二,家庭作为经济单元的重要性不断减弱,传统的家庭组织关系逐渐弱化;第三,现代交通及技术的发展增加了人们的流动性及居住选择的自由度,促进了城市人口在城市空间内的重心组合和民族、种族的隔离。
2 50~60年代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计量革命导致复杂的数学方法在城市内部结构研究中的应用。城市土地利用功能区的研究内容有新的扩展,其中城市商业土地利用显得非常活跃。
在城市社会区的研究中,多采用多种指标、多个样本,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寻找刻划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要素,并研究这些要素的空间差异,即风行一时的“生态因子”研究(Factor Ecology Study)。
城市土地利用的研究已不限于考察不同土地利用功能区之间的空间分异而深入到同一功能用地之间的差别。其中商业土地利用的研究显得尤为活跃。其研究有三个重点:一是刻划商业中心的特点,包括其功能和区位;其次,研究商业中心的地域结构;第三,确定商业中心的吸引范围。1961年格蒂斯(Getis )证明了商业总零售额随着离市中心距离的增加而减少。1963年贝里(B.J.L Berry )将克里斯特勒的中心地学说引入城市商业中心的研究,对芝加哥的商业中心作了详尽的分析,区分出区域中心、购物中心、社区中心和街道中心四级商业中心,指出城市商业中心与作为服务中心的城市功能类似。城市商业中心也存在着由低级到高级,具有不同功能和服务范围的等级体系及相应的六边形市场地域结构。1964年赫夫(D.L.Huff)将赖立(W.J.Roilly)的重力模式引入城市,提出了计算城市中同一等级商业中心吸引范围的概率分布公式。
居住用地的研究一直是城市土地利用研究的重点。芝加哥学派土地利用三模式就是基于城市居住用地的研究而提出来的。不同的是,这一时期居住用地已成一种专门的研究,且从多方面考察其特点,如联系居住建筑的物质特征(使用时间、房物型式及质量、住房密度等)和住户的社会经济特征(住房所有权、职业、种族),研究居住用地在城市的空间分布。
由于城市各部分土地利用状况不同,人口密度也不相同。从人口密度空间差异入手揭示城市土地利用特色也成为城市内部结构研究的组成部分。主要人物有唐纳、夏洛特(J.Tanner.1961 &.G.Sherot,1961)和纽仑(B.Newling,1969)。纽仑将城市人口密度空间变化的特点与资本主义城市发展阶段相联系,提出了不同发展阶段城市人口密度变化的模式。
同时,一些学者对城市内部工业区及工业用地也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影响城市内部工业区位的因素,如劳瑞、汉密尔顿、戈顿搏格(I.S.Lorry; 1963,F.E.I.Hamilton,1967,M.A.Coldberg,1970)。
这一时期在研究理论上的重大变革是新古典经济学的某些基本原理,特别是土地经济学、地租理论被引入城市内部结构的研究。1964年阿朗索(W.Alonso)发表了《区位和土地利用》(Location &.Land use)一书,详细探讨了在完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地租与城市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城市土地利用的解释性模式。之后,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及地租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解释城市土地利用及内部结构的特点。
然而,上述研究有以下特点:第一,强调对功能区的研究。即注重空间单元某一方面的属性,将其看成均质区域,进而研究这些空间单元空间分布的差异和空间关系。其次,研究的重点在于刻划,描述不同功能区之间的差异及空间联系,对于其形成机制及原因的探讨则处于次要地位。第三,对城市内部结构原因的探讨往往借助于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从原理上加以解释。正因为如此,后来的某些学者将上述研究特点概括为新古典(经济学)的功能描述学派(neoclassic-
functionaldiscription approach,R,J.Johnston,1977)。
3 60~70年代
60年代中期,行为学派兴起,对城市内部结构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形成了新的理论基础并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
行为学派认为前述新古典经济学功能描述学派的研究基于人们具有规范、标准经济行为的假设,强调城市空间格局的描述及抽象模式的建立,忽视了人们进行区位决策的实际过程,没有考虑决策过程中人们是如何收集信息及对信息作出反应的,导致其许多理论、模式与实际脱节。
因此,行为学派强调对个体的人的研究。其对城市内部结构的研究又分为两大流派。其一,注重研究与空间格局和空间过程相关的个体决策行为,认为人的空间行为遵循一定的准则,强调通过证实调查识别个人行为的这一准则,并用数量方法建立相应的模式。其倡导者为普雷德(Pred,1967,1969)。其研究的主要问题有:第一,城市内部人口迁移。这种研究认为城市内部人口迁移的决策过程有三个部分,即决定迁移;寻求迁移地点的多种可能;对多种可迁往的地点作出评价。同时着重研究决策的上述三个方面及其影响因素(Brown &.Moore 1971)。第二,消费空间行为的研究。其观点是消费者的决策过程是一个从不同可能中进行选择的认知过程。消费者是否光顾某一商业中心,取决于顾客本身对商业中心的吸引力、距离(包括时间距离、实际的空间距离及意象距离)的主观意象及如何获得这些意象。其代表有凯特瓦拉德拉(Cadawallader,1975)、费灵顿(Fingleton,1975)、希格思(Higgs,1975)等。行为学派的另一主流则强调人作为思想者具有思维能力的特点。着重定性描述人们对城市空间环境的感知行为。这方面较早的研究有林奇(K.lynch,1960)对城市意象空间的研究。其认为,任何城市都由五种空间要素,即路径(path)、边界(edge)、结点(node)、区域(district)和地面标志(landmark)组成。通过对城市个体(居民)的调查可以识别上述空间要素及城市居民对其相互之间关系的理解,从而揭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特点。后来的研究者如段义孚(Tang,Y.F,1875)则认为城市的物质环境反映了其中居住、活动的人的思想、性格、价值观和感情等社会、文化的特点,研究个人性格、行为与家庭房物装饰之间的关系,进而发展到研究群体行为与所谓“文化景观”之间的关系。
4 70~80年代
70年代初期,制度学派兴起。到70年代后期,其风格逐渐成熟,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成为城市内部结构研究中的一大学派。1973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哈维(D.Harvey )发表了《社会公正与城市》((Social Justice and City》)一书,极大地推动了制度学派的发展,制度学派与前述两个学派的不同在于从社会制度的角度解释城市内部结构的特点。
这一学派抨击前述两个学派的研究不考虑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特点,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当作一个常数,在此基础上研究城市内部结构。认为社会制度是影响城市内部结构的深层原因,应该从社会制度的角度研究、解释城市内部结构的特点,其研究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①住房市场的研究。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特点源于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分析住房市场的特点及其运行机制才能揭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特别是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本质。其代表人物有邓肯(S.S.Duncan,1976)和科比(A.m.Kirby,1976)。 ②研究不同的当权者及管理决策人员在塑造城市空间格局中所起的作用。例如,研究土地拥有者,地产商和公共住房的管理人员。制度学派认为,上述当权者管理人员是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利益的代言人,如土地拥有者和公共住房的管理人员控制了住房的分配,而这种住房的分配是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和部分。因此,通过对这些“代言人”的研究,可以从社会制度的深层次上揭示城市内部结构的原因。代表任务人物有安布罗斯(Ambrose &.Collenutt)柯勒尼特,加里(Carey,1976)约翰逊(Johnston,1976)等。
制度学派关注的另一大问题是阶级冲突,将阶级、公正的概念引入城市内部结构研究,认为城市当中的许多问题源于不同阶级(阶层)之间的不平等。热衷于研究城市当中的儿童、老人、妇女、低收入阶层及城市社会经济状况对他们的影响。
总之,到70年代后期,城市内部结构的研究已形成了新古典经济学——功能描述学派、行为学派和制度学派3大学派。 虽然后来新发展的学派均对以前学派进行了批判,但并未导致原有学派研究的萎缩和停滞,因为3 个学派对揭示城市内部结构某一方面的特点都显示着较强的生命力。各学派的追随者继续在各自的领域开展研究,呈现3 个学派共存的局面(R.J.Johnston,1979)。
但在实际的研究中,几个学派的研究出现了交叉和融合的现象。一些学者由一个学派转向另一个学派,一些学者在坚持自己学派观点的同时又接受了另一学派的观点。约翰逊(R.J.Johnston,1979)以制度学派为基础,提出了一个包容3个学派观点的研究范式。 其主要内容涉及到3 个概念, 即过程(Process )、要素(element)和空间格局(Pattern)。过程是决定性的变量,指社会结构及其运行机制, 如资本主义社会的体制及其运行机制。过程对个体及团体行为均产生约束。要素是一中介变量,在特定的过程即社会结构中运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要素可指各种机构的决策者,或是城市中的居民。空间格局是地理学研究的中心,指各种现象空间分布的差异及特点。
三者的关系是要素在过程中运行,而空间格局则是要素运行的结果。但这并不意味着过程决策要素的运行,而要素运行决定空间格局的绝对关系。三者之间是一种辩证关系。例如,空间格局有时也会影响到要素的运行。我们认为新古典经济——功能描述学派长于从总体上、较宏观的层次上刻划、描述现实城市内部结构的特点。社会制度是城市内部结构形成的宏观的社会、经济基础,人们在特定社会、经济环境中的社会实践活动塑造了城市内部结构的特点。因此,要理解城市内部结构就需要研究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的人及团体决策行为的特点及其与城市内部结构之间的关系。
来稿时间:1994年12月。
PROGRESS IN CITY STRUTURE RESEARCH SINCE THE 1920s Ouyang Nanjiang
(Center of Urban & Regional Studies, ZhongshanUniversity,Guangzhou 510275)
Key words:City structure; Chicago school; Social area; Behavioral approach; Institutional approach
Abstract
The progress of city structure in terms of its schools,methodology and contents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during 1920—1980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The period from the 1920sto the 1950s is the early times of city structrue study. Thestudies of the Chicago Schools
about
the
residentialvariation in 1920 marked the beginning of city structure study.The studies from the 1950s to the 1960s are characterizedby the use of complicated quantitative method in
citystructure. Social area analysis via
ecological
factoranalysis was a typical example. Urban land- use study hadextended to the variation winthin the same land-use function,of which commercial land use gained a lot of attention.Another fundamental change was that some principles of neo-clas sic economy,especially the land economy and rent, wereintroduced to explain the city structure. During the periodfrom the 1960s to the 1970s behavioral approach was raised.There were two main strands to this work. The first studiedindividual's decision-making process about location choice,and the second focused on the individual's perception to theworld.The birth of institution al approach was in the early1970s,which argued that the main determinant of locationbehavior is institution,particularly the economic power, andemphasized the study of housing market, power- holders indetermining the urban socio-patterns and the class conflict,leading the study of city structure into a new stage. By the1980s three types of work coexist within the current corps ofcity structure study.
标签:经济学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