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近几年来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也成为了相关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筑工程采取的材料质量是否能够满足工程要求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使用效果。为了能够确保工程的质量达到标准,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相关工作人员就必须对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检测,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本文在分析影响材料质量因素的基础上,对其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探讨,从而使建筑的质量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关键词: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控制措施
一、影响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因素
就我国目前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现状来看,能够对材料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环境温度和湿度对材料检查的影响以及加荷速度对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两个方面。因此,检测人员在对材料质量进行检查的时候,一定要对这两方面给予高度的重视。
1.1环境温度和湿度对材料检查的影响
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根据建筑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施工季节不同,所面临的温度和湿度也有一定的差异。因此,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就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对施工中所涉及到的材料质量进行控制,充分考虑周围环境温度和湿度对材料质量检测的影响,尤其是对一些容易受环境温度和湿度影响的材料,更是要给予高度的重视,比如说环境温度和湿度对水泥凝固过程产生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温度越高,水泥凝固的时间就越短,反之,凝固的时间就会延长,只有恰当的温度控制才能保证水泥强度的合理性。因此,工作人员一定要结合工程所处环境的实际情况,来对影响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法,尽可能将影响将至最低。
1.2加荷速率对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不同材料在检测的过程中,都会有不同的标准和加荷速率,检测人员如果都按照一个标准来对材料质量进行衡量的话,势必是不合理的。因此,在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的过程中,要结合具体材料的检测标准采取科学合理的检测措施,不能够对加荷速率进行随意更改,以此来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控制措施
(一)材料进场前的质量控制
认真阅读与工程材料有关的文件,如工程设计文件、施工图、施工合同、施工组织设计等,熟悉文件对材料规格、型号、品种、强度等级、生产厂家与商标的规定和要求。
仔细查阅所用材料的质量标准,了解材料的应用特性。基本性质与适用范围,必要时向业主对主要材料、设备、构配件的选择提供合理建议。
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应商。掌握与材料价格、质量、供货能力相关的信息.选择可靠的供应商不仅有助于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而且可获得质优价廉的材料资源。对业主供应的材料。应及时提供信息;对承包商供应的材料,要及时对订货申报进行审检、论证,报业主同意后方可订货。
(二)材料进场检查
为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必须进行检验。建筑工程使用的材料、器具、设备等必须具备质量合格证,其规格、型号以及其技术性能指标检测报告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有进场材料必须报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并按要求采取试样进行试验,对于试验不合格的材料必须清理出现场,严禁将不合格材料用于建筑工程。
当建筑材料到达施工现场后,应该检查其规格、型号、性能指标、数量、产地、外观质量等是否与采购合同要求及样品一致,若有偏差,则要求返回。对于重要的材料、设备,需要特别关注的产品,应该派人到生产现场进行监督、控制。比如采用商品混凝土,就必须派技术人员到商品混凝土厂内进行监督其生产过程,监督其是否按照配合比设计要求进行配料;检查其水泥、砂石材料是否符合要求;检查其搅拌时间是否符合要求等,确保混凝土的拌合质量。
(三)强制性检测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确保结构的安全性,防止质量通病的产生,严禁任何的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建设。根据设计及国家、行业规范要求以及地方主管部门的规定,需要进行项目检测。常规检测项目有:主体结构(梁、板、柱)混凝土标号及钢筋数量检测,竣工后房屋空气质量状况检测,钢筋抽样检测,混凝土试块检测,加气块两项性能(外观质量及强度)检测(非必检测项目),瓷砖性能检测,铝合金门窗三性检测等,这些项目都是强制性要求必须检测的项目。
(四)检验测量设备的控制
对检测设备控制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其正常运转,并提供准确的测试数据。首先,我们建立了完整的设备台帐,使检测中心及施工现场的检测设备和仪器处于有效控制状态,便于管理、调配和更新;同时给每台设备或仪器建立各自的登录卡,登录其检定情况,明确其性能状态,并按要求定期送检定部门检定、校准,有效地控制其检测精度和准确性。新购置的设备和仪器应先经有检定资质的计量检测部门进行检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在经检定合格的设备和仪器的相应部位上贴上合格证,并标明有效期、编号、检定人等信息资料。当材料标准变更而需更新配套的检测设备时,应在新标准实施前完成新设备的购置、安装、调试、检定等全部准备工作,以便顺利完成新旧标准的交替。
(五)随机抽测材料送检实行密码管理制度 抽测送样只有编号,只明确必要的样品信息(规格、等级、设计强度等),以便于检测软件判定。不得体现与工程项目、检测机构等相关的信息,试件随机送检测机构,试验人员按任务单提取试件检测,不得设立任何特殊标记。检测直接通过加密接口报质量监督机构。通过以上措施,实现了对建材质量的有效控制,抓住了工程质量的源头管理,提高了检测中心的自身业务水平,杜绝了未检测或已检测不合格的材料用于工程中,有效地实现了对工程质量的监督、促进作用。
(六)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系统的开发利用
目前,工程检测管理软件在单位质量检测上面的应用并不完善,而仅仅是成为代替手工操作的工具而已,所用软件有些系统功能较差、有些功能不全面,严重影响着工程材料的检测效率和结果。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所需软件系统应具备能够准确并及时为各级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提供准确依据,能够通过网络及时传送给相关部门,有效地提高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更好地实现工程质量控制的目标。对所有工程的编号、名称、委托单位、联系人、监理单位、见证单位等信息进行登记,信息将在收样管理、报告编制等子系统得到调用。该系统应实现钢材焊接、钢材力学、混凝土抗渗、混凝土抗压、混凝土抗折、混凝土配合比、水泥土、砂浆、砂浆配合比、砂、烧结多孔砖、烧结普通砖、石试验、水泥等多种试验类型的收样管理、报告发放管理。对于每种试验项目,系统均有独立的收样窗口,显示各自试验项目的收样信息。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从根本上加强建筑材料质量已经成为了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首要任务,设计人员应该根据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对材料的相关信息进行严格规范,并且要在施工之前对相应的材料进行检测,从而避免不合格的材料流入施工现场。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巍.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探析.科技资讯.2009(9)
[2]时晓艳.建材质量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8)
[3]郭和平.谈建筑施工前材料检测与试验.建材与装饰.2008(5)
论文作者:马效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材料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材料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质量检测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