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研究论文_蔡云锋

如何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研究论文_蔡云锋

天津天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 300384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住宅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如何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做好质量管理工作,使建筑工程的质量不断提高,需要施工人员十分重视的问题。本文从建筑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出发,对影响工程质量管理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粗浅提出了的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措施

1.质量对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建筑行业是一个庞大、复杂、系统的基础性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工程建设行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施工队伍、建材生产企业及其他相关企业也随之大量增加。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认真负责地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才能真正搞好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在工程项目的建设中,要实现投资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质量居首位,起主导作用。

工程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本行业自身发展,同时也影响了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建筑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使用年限较长,是百年大计,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对工程建设十分重要。

2.建筑工程质量的特点

2.1影响因素多

建筑工程质量,受设计水平、材料好坏、施工方法先进与否、技术措施是否到位、人员素质的高低、工期等多因素的影响。

2.2质量波动大

一般的工业产品都有固定的流水作业线,规范的工艺要求、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环境,而建筑产品的单件性、生产的流动性决定了建筑工程质量容易产生波动,波动较大。

2.3质量隐蔽性

建设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隐蔽工程特别多、时间产品特别多、工序交接交叉多,因此,工程质量存在很大的隐蔽性。如果在施工中不及时进行质量检查,不做好质量的事先和事中控制,事后就只能从表面上检查,很难发现内部存在的一些质量问题。

2.4终检的局限性

工程项目建成后,不可能像一般工业产品一样靠终检来判断产品质量,或将产品拆卸、解体来检查其内在的质量,因此,工程项目终检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问题

3.1材料问题

建筑设备、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工程的基础,有些建筑材料根本没有达到标准或者违规使用这些问题都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有些施工企业施工机械设备过于陈旧、落后,同时缺乏对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导致设备损坏,导致施工中存在严重的质量和安全隐患,严重制约了建筑工程质量。

3.2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我国目前部分工程施工企业的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主要是一线作业的建筑工人,大部分是农民工,他们的质量意识差,缺乏应有的知识,操作技能不高,而这些企业的管理人员偏少,并缺乏综合管理素质,甚至有些工程项目的领导对建筑质量方面的律、法规、标准、规范也缺乏了解和重视。加之市场竞争加剧,很多企业节约开支,大幅度减少了员工培训,造成从业人员素质很差,最终导致工程质量不高。

3.3管理体制不全

我国现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制是在旧的管理体制上,逐步改革完善形成的,部分行业还存在着政企不分的状况。由此形成的局部封闭管理和内部监督体系,难以实行严格、公正的质量监督,不利于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些政府部门执法不力,导致行业内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得不到遏制,使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群众和社会的监督制度还没形成,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严重不足。

3.4质量意识淡薄

建筑行业质量管理由于涉及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相关部门等各方利益,所以在工程进展过程中,受诸多复杂因素影响,导致各方只注重自己的利益而忽略了对产品质量的严格要求,整个建筑行业的质量意识相对淡薄,对于出现的一些问题缺乏严格的执行准则和力度,也极大的影响这工程的质量。

4.如何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4.1强化训练,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施工人员素质的高低具有直接的联系,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越高,对于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所有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大多数都来自与农村,接受专业技术以及科学知识教育的机会不多,因此建筑企业应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再教育,这样既能够提高他们的法律质量意识,又能够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正确的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实现“规规矩矩办事、安安稳稳拿钱”,进而创建一支综合素质高的建筑施工队伍,以此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和整体质量。

4.2严格选择和使用材料

加强对工程单位的各个管理部门培训工作,使其兼容技术、经济、法律、管理于一体的高素质管理部门,防止利益的驱动下的不负责任,统一所有部门经济目的。控制工程造价,除了加强工程单位的素质工作外,还要在建筑材料上严格选择和运用,保证工程质量达到标准前提。要提高建筑材料质量,工程单位应加强建材市场的考察,对建材产品提出的更高,尽可能选择应用质量优良、安全环保的新型建筑材料,淘汰不利环保、落后、危及建筑安全的材料,保证建筑材料质量。此外,健全建材市场的管理机制,对不符合要求的厂家有相应的处罚制度甚至清退出建材市场的制度。

4.3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健全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体系,通过建立和完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明确施工部门的自身责任,保障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和控制工作能够及时并且是到位的。施工的单位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特征,建立适用性强的管理体系,提高质量管理的水平和效率,通过针对性分拆管理措施,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4.4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必须强化企业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必须牢记“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心系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心系工程质量关系企业的生存发展,心系自己的职业道德与神圣职责,牢记科学规范地完成本职工作是合格的员工基本要求,工程质量人人有责。

4.5认真整理工程建设资料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做好工程建设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做到详实、准确、规范。在工程施工现场检验完成后,及时整理好资料,并且上报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务必要建立基本资料和技术档案,建立和完善所有资料贮存、调用、传递和管理系统,并且各种资料要分类登录和存放,以便快捷查阅、使用。还要建立健全所有施工日志、大事记、项目进度记录和专业技术记录。对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及时进行采集、整编和管理,为工程质量检验、项目验收及后期的维护、管理提供准确的资料。

4.6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和监管力度

我国的《建筑法》成功地构筑了我国建设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但从实施至今,《建筑法》也逐渐显露出缺乏适应性、过于原则化、可操作性不强等弱点。鉴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特殊性,国家必须从长远角度出发,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做法,酝酿制定一部《建筑工程质量法》,并在此基础上,颁布实施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法规细则,从根本上为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奠定一个更加坚实的法律基础。

结束语

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需要全员参与,全员控制,做到工程开工前有策划,同时根据以往类似工程经验制定预控措施。施工过程中,彻底把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同时要不断掌握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这样才能使企业在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方面,不断地完善、提高。

参考文献:

[1]魏亚峰.探究如何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5):1796-1796.

[2]王新杰.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996.

论文作者:蔡云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0

标签:;  ;  ;  ;  ;  ;  ;  ;  

如何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研究论文_蔡云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