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关系与东亚合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亚论文,大国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东亚地区起主要作用的有中、日、俄、东盟和美国等五个大国和力量集团,它们的政策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东亚力量结构和国际格局的形成与演变,也决定地区合作的进退与成败。本文试对当前大国关系对东亚合作的影响作一初步探讨。
一、合作是东亚大国的共识
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来说,东亚大国关系的性质具有竞争性。这种竞争关系在一定条件下会引起对抗,也会使合作成为可能。
近代以来,东亚大国之间几经冲突与对抗,合作与结盟,美、俄既是反法西斯的盟友,也经历了影响现代史的全球范围的两极对峙;日本侵略过东亚国家,也同俄、美发生过战争,现在又与美国结成军事同盟;俄罗斯历史上侵吞过中国领土,苏联时代与中国又经历了结盟和对立的历史;中、美曾是反法西斯的盟国,战后也发生过直接和间接的对抗。在现实中,东亚大国之间存在着经济发展程度、社会经济体制、政治形态、文化传统等多方面的差异,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也不尽相同。冷战结束,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在东亚地区,国际力量格局正处在一个寻求新的平衡的过程中。美国是惟一的超级大国,俄罗斯经济上处于转型时期而其拥有的核武器仍足以和美国对峙,中国、日本和东盟的地区作用正在不断扩大。可以说,在东亚地区聚集着除欧盟以外当今世界上的几个主要力量,彼此之间利益交错,力量碰撞,世界上的各种矛盾在这里几乎都可以找到。
尽管东亚大国关系中充满矛盾,有些矛盾甚至具有对抗性质,但自越战结束以来四分之一世纪的东亚却波澜不惊,实现了和平与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加强合作促进地区稳定与繁荣成为东亚大国共同的目标。
首先,各大国都要求加强东亚经济合作。近20多年来,东亚经济获得快速发展,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存关系不断加强。一些大国先后提出建立地区合作机制的设想,积极参与和推动地区合作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实现高速增长后,首先提出建立环太平洋地区合作的设想,导致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PECC)等地区合作组织的建立。80年代“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日本加快对海外投资,实现产业转移,促成东亚经济增长带的出现和东盟经济合作进一步发展。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都在加强,美国同东亚的经济联系迅速发展(1993年,美国与太平洋地区的贸易首次超过了与大西洋贸易),对地区经济合作态度转趋积极。1989年,包括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立,使东亚国家在环太平洋地区这一更大范围合作的基础上坐到了一起,为东亚地区合作积累了经验,这也可以说是东亚合作的一个阶段性成果。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的重创,使东亚国家认识到在经济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的情况下,为应付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必要加强在经济、金融领域里的合作水平,东亚货币调剂机制和东盟+3首脑会晤应运而生,加强地区金融合作和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建议也纷纷出台,东亚合作进入一个新阶段。
其次,各大国都要求维护东亚的和平与稳定。历史证明,要想经济发展与繁荣,就必须保持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只有用对话代替摩擦,合作代替对立和对抗,才能实现共同的利益。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变化,使东亚大国都在探索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大国之间不仅努力稳定双边关系,还在多边层次上开展对话与合作。尽管各大国的动机、目的不同,但多边安全合作的思想为各大国逐渐接受。东盟在地区多边安全合作方面,首先取得成果。1993年,东盟地区论坛(ARF)成立。以东盟地区论坛为核心,通过联系国和东盟客人等形式将中、日、美等国也纳入安全对话中来。1996年,中国和俄罗斯等中亚国家建立保证边境稳定的“上海五国机制”。日本和美国通过对日美安全保障条约重新定义加强了双边同盟。日本认为只靠日美同盟并不能保证日本的安全和国家利益,必须缓和东亚国家对日美同盟的疑虑,改善和深化同邻国的关系,融入亚洲中来;日本也把开展多边合作视作其国家主体性的体现,是摆脱“战后”,成为“正常”国家的外交象征。(注:参阅2000年1月日本首相小渊惠三私人咨询机构“21世纪日本的构想”恳谈会报告第六章。http://www.japan.org.cn)美国在与亚洲盟国的双边同盟基本框架完成后,也开始赞同和支持地区多边安全合作,希望进一步完善在东亚编织的安全网。(注:参阅美国国防部1995年和1998年《东亚战略报告》,见新华社华盛顿1995年2月27日电和1998年12月1日电。)
第三,东亚地区主义上升为推动东亚合作注入新的动力。这主要表现为中、日、韩和东盟在东亚金融危机后进一步加强合作,东亚政治经济合作的东盟+3机制已经初步形成。东亚地区主义上升的原因之一是,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东亚大国首先是在中、日、韩和东盟之间达成共识,要在东盟地区论坛基础上推动东亚合作进一步发展。它们意识到东亚国家必须加强合作才能抵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保护本地区利益不受侵害,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参阅东盟——中日韩领导人非正式会晤发表的《东亚合作联合声明》,见《人民日报》1999年11月29日。)而美国在危机中并未投以援手的事实也激发了东亚国家合作解决自身困难的决心。因此,中、日、韩、东盟之间加强合作的要求超越了相互间的歧异和矛盾,在地区合作上迈出新的一步。东亚地区主义上升的原因之二是,东亚国家要反对美国的政治强权和减轻对美国的经济依赖。长期以来,东亚国家在经济上依赖美国市场,要承受美国的压力和指责。例如,持续不断的日美贸易摩擦使日本谋求贸易多元化,努力扩大对东亚的贸易,同时为了和美欧抗衡,成为世界经济三极之一,日本一直希望利用经济技术优势推动东亚合作,最终建立以日元为基础货币的经济贸易区。当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提出建立东亚核心论坛建议时,日本慑于美国的压力未能公开表示支持,东亚金融危机期间日本提出“新宫泽设想”和建立亚洲货币基金计划,中国和东盟国家也都为地区金融合作和贸易合作提出积极的建议,使东亚合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
二、美国的霸权与其他东亚国家的矛盾
从地理上说,美国不是东亚国家,但战后以来美国在东亚的军事存在和经济活动使其对东亚事务拥有重大影响,东亚大国关系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美国作为惟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和作用突出,美国的东亚政策是影响东亚合作的重要因素。
冷战时期,美国对东亚合作态度消极甚至反对,冷战结束后,同东亚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美日安保条约重新定义后,美国在东亚的地位得以巩固,对东亚多边经济、安全合作的态度趋于积极,但美国对东亚合作的支持是以其参与为前提的,因为美国担心东亚合作会削弱其影响,以至排斥其作用。而由于美国对东亚的巨大影响和政策目标与其他大国的利益不尽一致,美国的影响和参与将使东亚合作的进程复杂化。
首先,美国的东亚政策是不仅要在东亚保持存在和参与,而且要发挥领导作用。1998年美国的《东亚战略报告》表示,美国的亚太安全战略要体现和支持其全球安全战略,要决定国际环境、对危机作出反应、为难以预料的未来作准备。美国要利用21世纪初仍将在世界上处于优势地位的“特殊机会”,在塑造国际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注:见美国国防部1998年《东亚战略报告》,新华社华盛顿1998年12月1日电。)在东亚地区,美国要控制日本和中国的崛起,阻止日本同亚洲的联合,继续对俄罗斯保持牵制,从而保持现有的力量结构,保证欧亚大陆不会出现可以挑战美国的力量,维持美国惟一超级大国的地位。美国的这一战略虽然是要保持东亚的稳定,但东亚国家不会容忍美国作为东亚的领导者,或使东亚合作完全按着美国的意志发展。
其次,美国基本上继承了冷战时期在东亚推行的以双边同盟为基础的安全战略。在这种安全框架中,美国无疑居主导地位,美日同盟构成了美国东亚政策的支柱,通过美日同盟的军事威慑作用控制东亚国际格局的演变。这就是所谓“美国强制下的和平”(Pax Americana)。美日双方虽然没有确指防范的对象和范围,但这不能不引起东亚其他大国的担心,不利于东亚大国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而由于美日结成军事同盟,也使美日同其他大国之间难以保持平衡的关系。美国在东亚地区实行以双边同盟为基础的外交、安全政策与对欧洲实行的政策不同,这固然是东亚形势不同于欧洲,但美国的这一政策为在本地区建立切实有效的多边合作机制增添了难度,这也是东亚地区多边安全合作进展缓慢的一个主要原因。日本国内,包括执政的自民党政治家等许多人都认识到美日同盟对日本外交、安全的负面影响,希望扭转这一倾向,如建议要使日美中三角关系向正三角形方向发展和开展多边外交,逐步把日美同盟纳入亚太多边安全合作机制中,(注:参阅日本《产经新闻》,1998年5月8日;《朝日新闻》,1998年8月11日;《读卖新闻》,2000年1月7日;《世界周报》,2000年3月7日,第31页;《每日新闻》,2000年3月9日。)等等。
第三,由于美国在东亚政治、经济、安全领域的重要影响,使东亚大国同美国的关系既存在矛盾又相互依存,东亚合作很难摆脱美国的影响。
在政治上,美国不顾东亚历史和现实,总想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干涉别国内政,即使是对其盟国也不例外,不仅中国、东盟等发展中国家反对美国的强权政治,就是日本也不甘听命于美国。但是由于美国在国际政治中的主导地位和对东亚经济、安全领域广泛的影响力,东亚国家又要与美国保持良好而稳定的外交关系。比如,日本为提高国际地位要得到美国的支持,东亚国家为了经济、安全利益也要努力改善同美国的关系。
在安全上,东亚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有些在走向缓和,但未最终解决,有些则有逐步扩大之势;东亚力量格局也处在变化之中,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在东亚还没有一个有效的地区安全机制的情况下,一些国家希望美国继续留在东亚并保持与美国的军事同盟和军事合作,尽管这会损害一些国家的安全利益和牺牲部分主权。
在经济方面,美国是东亚重要的资金、技术提供国和商品出口国。以东亚金融危机前的1996年为例,美国对东亚的贸易占其对外贸易的三分之一以上,投资是其对外投资的七分之一。(注:美国联邦调查局:《美国统计概要》,1999年版,第789页。)日本是美国对外投资的几个主要国家之一,仅次于英国,与德、法并列,而日本对美投资占其对外直接投资的40%,对美贸易占其对外贸易的四分之一以上,其中对美出口占其出口的三分之一。(注:参阅日本总务厅统计局:《日本统计月报》,2000年10月号贸易与国际收支部分。)中国则是美国对外投资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据美方统计,1990年美对华直接投资仅为3.5亿美元,1998年增至63.5亿美元,即增长了17倍。(注:美国联邦调查局:《美国统计概要》,1999年版,第805-808页。)中国对美贸易占对外贸易的六分之一,其中对美出口占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注:《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第583-585页。)美国对东盟投资和相互贸易也占相当比重。近年东亚区域内贸易虽然有较快增长,但还不能摆脱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美国与东亚的经济、贸易关系表明,美国必须保持其在东亚的经济利益,而东亚国家也必须保持同美国的经济、贸易往来。美国为保证其经济利益,除继续维持其军事存在和政治影响外,还要运用一切手段扩大对东亚的市场准入。美日贸易摩擦难以解决的原因之一就是美国要求日本放宽管制,解除有形和无形的贸易壁垒,扩大对日本的市场准入。美国对华“接触”政策的一个主要目的也是要保持和发展同中国的经济、贸易关系。美国新任国务卿鲍威尔虽然不承认美中“战略伙伴关系”,但仍然重申两国是“贸易伙伴”。(注:鲍威尔在美参院听证会上阐述布什政府对外政策,法新社2001年1月19日电。)对东盟国家,美国也是不断施加压力,迫使其加快贸易自由化进程。因此,美国坚决反对东亚形成封闭的、排他的地区贸易集团,对日本要在东亚建立日元区的计划也持消极态度。而东亚国家在推进地区经济合作时,则不能不考虑美国的反应和照顾到美国的利益,坚持地区合作的开放性原则。1992年东亚核心论坛的建议因美国的反对而胎死腹中,东亚国家在建立货币调剂机制时也坚持表示这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体制内的补充措施,是地区自我支援机制,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原则并不相悖。
三、中、日、俄、东盟关系中影响东亚合作的因素
如前所述,除美国与东亚国家的矛盾外,在中、日、俄、东盟关系中也存在着许多历史的和现实的矛盾,这些矛盾过去曾制约了东亚合作的进展,今后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仍将对东亚合作产生不利影响。下面仅从中日关系、俄罗斯与中、日关系和东盟与中、日关系三个方面略作探讨。
1.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对于东亚合作有重要影响。很难设想东亚合作没有中国和日本或者没有其中任何一方参加,只有中日合作才能保证东亚合作顺利发展。
中日建交以来,中日关系的发展基本上是顺利和健康的。随着两国相互依存关系的加强,中日关系需要进一步深化才能保证今后继续健康地发展,保证在东亚合作中更好地配合和协作。当前中日关系中的主要问题是需要加强两国的对话和沟通,增进相互信赖。历史问题是影响中日关系的一个重要问题。日本承认侵略中国的历史是中日建交的政治基础,但日本国内一直不断有人否认对外侵略的历史,这使中国和亚洲人民对日本未来走向产生疑虑。围绕历史问题的争论,也给民众之间的感情带来不良影响,给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造成阻力。中国还担心日本是否会根据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介入台湾问题,妨碍中国的统一。中日两国未来的发展也是彼此都十分关注的问题。中国经济发展很快,这使中国必将增强对地区事务的影响。而日本作为经济大国也要扩大在国际政治和安全中的责任。这有可能加剧中日竞争关系,影响两国的合作和两国关系的协调发展,因此中日之间必须本着互信、互利的原则发展两国关系。
以往中日合作只限于双边关系,随着东盟+3机制的启动,中日如何在多边领域进行合作是摆在两国面前的一个新问题,但与此同时,东亚合作也为中日两国在多边领域里进行合作提供机会,通过合作也将会进一步深化两国关系。令人高兴的是,中日双方对东亚合作都抱积极的态度。因为两国的未来都离不开东亚。中国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日本也要把东亚作为持续发展的依托,中日两国加强合作,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保证东亚的稳定与繁荣,因此中日两国对于推动东亚合作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现在中日两国都愿意为推动东亚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发挥积极的作用。中国总理朱镕基去年访日时说:“中日同为本地区大国。中国重视日本在地区经济中的影响和作用,愿在东亚合作框架下,与日方加强协调,推动东亚合作在重点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为亚洲崛起做出应有的贡献。”(注:朱镕基在日本经济团体午餐会上的讲话,见《人民日报》,2000年10月15日。)日本前首相森喜朗在今年国会上发表的施政演说也说:“为了21世纪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繁荣,必须同中国构筑相互协作、稳定的协调关系。我决心以‘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为基础,为了新一代,向构筑地区和世界的日中关系迈进。”(注:森喜朗在日本国会上的施政演说,见日本《读卖新闻》,2001年2月1日。)中日两国在地区合作上的共识,将为双方进行更密切的合作奠定基础。
毋庸讳言,由于相互依存关系的加深和地区作用的扩大,中日之间发生摩擦的频率会增加,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就会给双边关系和地区合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首先,为使合作顺利发展,中日双方要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可以预计,在中日关系中合作与竞争并存,但合作大于竞争,是目前和仍将是今后中日关系的主要特点。中日双方除了可以通过加强对话和协商解决出现的摩擦和矛盾外,随着地区多边合作的加强,多边领域将为双边摩擦和矛盾提供新的更妥善的解决方式和解决途径。其次,中日两国应当在双边关系中建立互信、互利机制。中日相互信赖、相互尊重对方的利益,是实现中日关系和东亚合作继续向前发展的保证。日本以其经济地位和经济作用,在东亚合作中将扮演重要角色;中国参与东亚合作也将推动经济进一步开放,为地区经济发展发挥更积极的作用。随着中日经济的发展和地区合作水平的提高,两国在维护地区和平与发展方面的共同利益将进一步扩大,这反过来也会推动中日关系向一个新的高度迈进。
2.俄罗斯与中国和日本的关系
俄罗斯因国内问题还没有参加东亚经济合作,对东亚的影响主要是在安全、战略方面。俄罗斯参加东盟地区论坛的活动,关注东亚局势的发展,努力通过外交活动维护自身利益。目前,中俄关系发展顺利,两国已经重新划定有争议的边界,与原独联体国家建立上海五国机制,两国即将签定新的睦邻合作条约。中俄两国在推动世界多极化,反对美国研制和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方面具有一致的看法。俄日关系因领土问题未能解决,一直没有进展,俄罗斯希望日本扩大投资,日本也希望利用俄远东地区的能源和资源,俄日在经济合作方面有巨大潜力。日本利用俄罗斯国力衰弱之际,积极争取收回“北方领土”,频频向俄示好,并积极与俄开展安全对话,主动拉俄参加东北亚安全合作,希望促进东北亚战略平衡。俄、日与美已在民间层次上进行北太平洋安全对话。
3.东盟与中、日关系及其在东亚合作中的作用
东盟同中、日都保持较好的关系。在经济上,东盟与日本关系密切。自80年代以来,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东南亚最大的投资者,东盟是日本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日本则是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与中国在贸易、投资、经济合作方面进展较快。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给中国和东盟合作带来新的更大的机遇。
在安全领域,东盟与中、日之间开展积极的安全对话,但对这两个大国未来的发展和地区作用抱有一定的疑虑,因此希望美国的军事力量继续留在东亚,起“平衡轮”的作用。东亚金融危机后,曾在越战后退出东南亚的美国军事力量又再度返回,一些东盟国家加强与美国的双边军事合作和军事安排。
在东亚多边合作中,东盟首先实现了次区域的经济、安全合作。东盟各国虽然在合作的方式、方法上有不同见解,但对以东盟为基础推动东亚合作则意见比较一致。由于东亚大国之间存在矛盾,所以东盟在东亚合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主导作用。东盟认为,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东盟投资区已经启动,希望以此为基础,扩大到中、日、韩三国,进而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在安全方面也希望以东盟地区论坛为基础,扩大地区多边安全合作。但东亚金融危机后,东盟经济恢复较慢,各国恢复的程度也不一致,印尼等一些国家政局动荡,从而削弱了东盟的政治、经济作用。而东北亚的韩国经济恢复较好,日韩合作加强,中、日、韩有可能建立东北亚自由贸易区,这将使东亚经济和合作的重心北移,削弱东盟以往在东亚合作中的主导作用,但东盟在东亚合作中的独特作用仍然值得重视。
标签:中日关系论文; 东南亚国家联盟论文; 日本军事论文; 抗日战争论文; 美国军事论文; 日本中国论文; 东亚历史论文; 东亚文化论文; 中日文化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