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化与区域发展的互动关系_信息化规划论文

论信息化与区域发展的互动关系_信息化规划论文

论信息化与区域发展的互动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互动关系论文,化与论文,区域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信息化的内涵及外延

近几年信息化的观念已渐入人心,对信息化的定义也众说纷纭。若从区域发展的角度,信息化的内涵应是指信息的利用非常广泛,信息产业(含信息工业、信息服务业、信息开发业三大版块)高速发展,逐渐成为区域的主导产业。信息化的外延应是指一个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从以物质与能量为经济结构的重心,向以信息为经济结构的重心转变的过程。通过这样一个渐进的过程,最终实现区域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演变。

信息化不仅是单纯的信息产业化、通讯现代化,而是一个以信息资源为前提,以信息装备为条件,以信息通讯为关键,以信息消费为动力的多层次的系统工程。不论是内涵意义上的信息化,还是外延意义上的信息化,它都需要在具体区域中实施而无法脱离特定空间领域,它的推进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区域发展基础之上,否则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式的炒作。信息化对应的是区域整体及区域内各个领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的能力,代表的是区域发展的现代化水准与潜力。因此信息化与区域发展是紧密联系、无法分割的,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十分强烈,将两者结合起来研究有利于明确信息化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也有益于制定科学的区域发展政策,以推动信息化的进程。

2 信息化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

2.1 信息化将更新、节约、替代区域发展的资源要素

工业化时期,区域发展是以大规模地消耗原材料、能源、资金和人的体力为基础的,区域内这些实物型资源的储量和品位往往决定着区域发展的能力。信息化时期,区域发展的资源要素将转向以人的智力和物化在产品中的信息为基础,知识与有效信息成为最有生命力的战略资源,成为一切生产活动、经济社会生活都离不开的要素。信息化除了丰富区域的资源类型外,还对工业化中的传统的实物型资源具有明显的节约和替代作用,例如:电话、传呼机等通讯技术的发展减少了人们面对面的交流,缓解了交通压力,节约了人力资源和动力能源;再如:电子转帐系统、电子货币的出现和普及加快了区域资金的周转速度,减少在途资金,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信息化使得区域的资源要素软化、优化、无形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实物型的资源对区域发展的瓶颈作用,拓宽了区域发展的空间。

2.2 信息化将增强区域产业的区位自由度

传统的区位因素主要是原料、燃料、运费、劳动力、资金、市场、集聚,而信息化给传统的区位因素注入新的内涵,使得区域产业的区位选择随之变化:产业发展更多地需要智力资源、信息资源、社会资源,这类资源不遵循边际效益递减规律,在有限的自然资源衰竭时依然丰富,流动快捷,产业区位选择的自由度由此而增强。

2.3 信息化将优化区域的产业结构与增长方式

在经济体制一定的前提下,区域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也就是产业结构从以劳动密集型、能源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向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化。信息化中兴起的信息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较大的需求收入弹性和较强的产业创新能力,因而被认为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成长为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其次,信息化将为区域内的传统产业提供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持和科学的管理手段,使传统产业中的技术含量增高,产业内部结构优化。

2.4 信息化使区域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70年代,针对区域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枯竭等严重问题,人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模式,它是一个兼顾经济、社会、生态三维一体的区域发展目标,体现了人类对未来永续性发展的关切。但是,由于传统工业化采取的“三高”模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难以避免,于是区域往往面临着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两难抉择。在信息化进程中,以信息、知识为基础的技术密集型、清洁型、低耗能型的产业将逐步取代传统的劳动密集型、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大大节约了不可再生的实物资源,减轻了自然界的压力。信息化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在于从生产、服务、流通等各个环节省略许多无谓的消耗,形成真正的“直接经济”。区域的高速发展再也不需要以美好的生态环境作为代价,信息化使区域可持续发展从理念成为现实。

2.5 信息化将丰富区域开发的战略和模式

区域发展在空间开发战略上采用过平衡发展战略、不平衡发展战略、梯度推移战略;在开发模式上采用过增长极模式、点轴模式、网络模式、地域综合体等。而信息化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这些固有的开发战略和模式:首先,区域发展的主要投入要素:知识、智力、有效信息通过网络自由地在区域内、区域间传递,使得地理位置、空间距离以及土地、资本、体力等有形的生产要素在开发中的制约作用减弱,这样大大提高了梯度推移的速度,一些能较好把握信息化机遇的落后地区还可以进行反梯度推移。其次,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网络化的形成将促进区域内先进技术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区域内的增长极不仅是强大的工业系统,同时也是创新中心和信息集聚中心,通过信息化,增长极的扩散作用将大于极化作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逐步缩小,最终将实现区域发展的“公平”与“效益”。最后,信息化将增强区域的产业关联度和经济依存度,促进区域内的各类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合理配置,为区域一体化奠定物质基础。

3 信息化浪潮中的区域发展对策

3.1 区域应为信息化营造优良的外部发展环境

信息化既然从诸多方面推进区域的全面发展,以至于成为当今区域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那么区域就有责任为信息化进程营造优良的外部发展环境,以发挥信息化的各项积极作用。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信息产业和信息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地域发展极不平衡,又处于世界信息化的压力与冲击之中,为缩小与发达国家信息化差距就更要从区域发展规划、区域产业政策、区域法规建设等方面入手,采取赶超策略的中观干预模式,引导、扶持信息化发展。

信息化在层次上可以划分为产品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产业信息化、国民经济信息化、社会生活信息化。根据我国实情产业信息化是目前发展的重点。因此区域应通过市场机制、政策优惠、观念引导等举措,推动区域各个产业部门积极主动地发展信息化,充分发挥信息化对区域发展的“倍增器”和“催化剂”作用,缩短区域的工业化进程。

在发展信息产业时,区域不但要扩大信息领域对外开放度,加强与其他区域的合作,还要在区域规划中为本地区民族工业留下应有的市场空间,以庞大的信息市场拉动区域内信息工业、信息服务业和信息开发业的发展。此外,区域还应该逐步完善有关信息化的法律法规,用法律手段规范信息产业的市场行为,保护公平竞争,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推进区域内外信息资源的共享。

3.2 区域应借助信息化推动区域的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水平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区域发展的目标之一,但是,在我国却存在着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突显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区域发展的协调与稳定,随着信息化浪潮的到来,信息化对城市化的影响更不容轻视:它不但是城市化新一轮的动力源,而且还是城市化质量与水准的体现,可以说,没有信息化的城市化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化。因此,区域一定要把握住信息化这个契机,通过信息化有效地推动城市化,以达到城乡一体化的最佳区域发展状态。

城市是区域人才流、技术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聚地,是信息网络节点,也是区域信息化的增长点。城市一方面要利用信息化的改造功能,使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换代,扩大城市规模,提供更多的就业职位,以吸纳区域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方面要建立发达的信息传输体系和各种具有动态性和权威性的数据中心,使城市不仅向区域提供先进的产品,更重要的是向腹地提供贸易、金融、交通、科技、人才等各类市场信息和技术支持,增强自身在区域中的中心辐射、扩散功能,带动区域内的小城镇和农村的共同繁荣。通过这两方面的努力,不仅可以实现非农人口增加、地域景观改变的“显性城市化”,而且还有助于农村接受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这种“隐性城市化”。

加速中国城市化的根本出路不仅在于城市的内涵与外延发展,而且还在于农村的自我发展。我国农业资源禀赋先天不足,必须走资源集约型的道路才能可持续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科技在农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发达国家此比例为70%-80%,而我国只有35%),并建立以遥感技术为主要手段的灾情监测系统,为农业生产的防灾、减灾服务。同时运用信息化手段提供、预测各种农产品的市场商情,使农业生产与市场紧密联系,扭转小农经济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与现代市场脱节的局面,使得农业摆脱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困扰,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必将增强对剩余劳动力的自我“消化能力”,从而为“自下而上”的城市化模式奠定了物质条件。总之,只有遵循城乡一体化的信息化发展道路,才能避免重蹈工业化中的二元经济的覆辙,也才能防止信息化中的“数字鸿沟”的出现,真正达到城乡交融的区域平衡发展。

3.3 根据区域发展的差异因地制宜地进行信息化建设

中国区域发展的特征是区际差异显著,地区发展不平衡,而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决定着不同的信息化规模、方向和重点,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各个区域的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制订相应的信息化战略,因地制宜地推动区域的信息化进程。

东部沿海地区宜选择“率先展开,全面推进”的信息化战略。东部沿海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有着良好的工业化基础,可以提供信息化进程所需的软、硬件设施,在这一地区率先、全面地实现信息化已成定局。目前应发挥信息化对区域经济的知识效应、倍增效应、调整与升级效应,推动区域内增长极的培育和创新体系的形成,将信息工业和信息服务业分别培养成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的主导产业,逐步完成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的转化。我国正在大力发展的“上海信息港”、“数字北京”、“广州信息网”、“深圳信息化”、“珠江三角洲信息高速网络”在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建立信息资源不断采集、补充、传递的良性机制,成为国内外信息交流的汇集点,以带动全国的信息化建设。实力雄厚的科技园区,还要自觉承担信息化中的关键性技术、战略性技术超常规自主开发的任务,以保证中国的信息化安全、高效地进行。

广大中西部地区宜选择“存量改造、增量发展”的信息化战略。这些地区有一定的工业化基础,但是产业结构的先进程度不够,经济效率低下,因此要使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协调促进,重点发挥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的功能,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节能降耗为重点,推动生产过程的自动化、设备的智能化、管理的扁平化,从而将国有企业的“夕阳产业”变为“朝阳产业”,并使得区域内的支柱产业保持长久的生命力。中西部的一些经济发达城市,如重庆、西安、武汉、成都可以依托高素质人才优势增量发展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这些产业虽然目前对区域经济影响有限,但是代表了未来产业进步的方向,前景广阔,应规划为区域的潜导产业,以适应21世纪全球信息化和西部大开发的要求。

老少边穷地区宜选择“滚动开发,打好基础”的信息化战略。这些地区工业化基础薄弱,实施信息化确实困难重重,但是也不能埋头搞工业化,置信息化于不顾,毕竟信息化有可能成为落后地区跃升发展的契机。目前这些地区的信息化任务应该是在有限的资金和资源条件下实施“滚动开发”:先运作投资少、见效快的信息化项目,等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再投入投资规模大的项目,循序渐进地推进。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上,不要盲目追求“一步到位”的高起点,例如:不必一下建成宽带、高速、大容量、多媒体的信息传输通道,没有“信息高速公路”,在“信息中速公路”上让信息资源有效转播,也能部分满足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为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与观念支持。

标签:;  ;  ;  ;  ;  

论信息化与区域发展的互动关系_信息化规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