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技术及施工现场管理问题论文_张雯

浅析建筑工程技术及施工现场管理问题论文_张雯

泰安市安居房地产有限公司 山东省泰安市 271000

摘要:当前国内建筑行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日常施工中却仍存在能够影响到施工质量的问题。该类问题既体现在施工技术方面,又体现在现场管理方面。施工周期长、投资大是建筑施工的特点,也正因为如此现场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会造成极大的浪费。随着行业形势的不断变化,建筑施工工序也在日渐复杂,这就需要在优化工程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现场管理,解决好其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各项技术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现场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行业的竞争也日益加剧,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建筑施工企业一定要不断创新施工技术。只有确保施工技术的科学性、规范性,才能够有效地减少建筑施工中事故与质量问题的发展,以完好的建筑质量去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1常见的建筑工程技术分析

1.1地基处理技术

地基部分的施工是保证整体工程质量的关键,它将直接影响到上层建筑是否牢固。地基施工环节若存在纰漏,整体工程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因此要重视建筑地基的施工,以提升质量为原则恰当的使用地基处理技术,必要时也应当对地基进行适当的改良。具体来说,实际施工中以下两种地基处理技术较为常见:首先换土垫层处理法。这种方法能够提高地基的载荷,有助于提高建筑施工的整体稳定性。通常情况下主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首先应该将地基底面下一定范围之内的软土层挖去,之后将强度较高而且压缩性较低的材料填入其中,再经过分层夯实之后地基的承重能力就能够得到显著提高。填充材料的选择是这一处理方法的难点,只有选择那些强度较高、压缩性较低的材料才能够保证处理的效果。其次砂井堆载预压处理法,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软土以及冲填土地基。在含饱和水的软土层、填土层之上用钢管打孔,之后打入一定距离的管井,还需在井中灌入透水性良好的砂,这便形成了能够排水的砂井。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筑物的预压堆载就能够达到加速地基排水的效果,这一方法有助于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对提升建筑施工的质量和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2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建筑的混凝土施工过程当中,其施工技术的创新主要侧重于对混凝土水化反应中产生的热量温差予以降低,因为温度的变化会导致混凝土出现收缩反应,造成混凝土产生裂缝。现如今,在建筑的施工中,混凝土的浇筑方法一般是采取塔式起重机或是混凝土泵进行浇筑,具体的浇筑实践工作会分层按计划展开,让混凝土能够分层次地匀速上升,并且尽量在低温室外环境下开展。为了将表面所渗出的水分清理干净,在其彻底凝结之前要展开多次振捣与压实,以降低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概率。尤其是在冬季施工过程中,由于室外温度偏低,为了防止混凝土凝结,还需增添保温材料,确保混凝土质量完好。

1.3钢筋施工

钢筋是建筑骨架,针对它的施工技术管理优化要以安全、稳定为准则。在选择好钢筋材料后,要对钢筋的焊接、绑扎、搭接、布设等技术内容进行分析,看钢筋材料在搭接与锚固长度校核过程中,是否满足建筑工程图纸设计规定要求,保证做好相应的钢筋材料质量检查,在记录备案后,才允许其投入到现场施工中。

1.4预制桩施工技术

进行建筑工程的桩基础施工时,施工人员首先认真参考施工设计方案,了解桩基要求,随后以此为基础进行提前预制状结构,进而使得在后续的实际桩基础施工中,通过在建筑工程内部结构将预制桩打入进去,进而使得建筑工程能够拥有良好的支撑体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在预制桩施工技术当中会使用两种预制桩,即混凝土和钢管预制桩。在此次建筑工程当中使用的是混凝土预制桩,在打桩时可采用的打桩方式众多,包括振动打桩、水冲打桩等,而施工人员通过对现有的预制桩打桩技术进行依次比较,发现振动打桩和锤击打桩虽然工作效率比较快,但因具有较大的振动所以会随之产生较大的施工噪音。而水冲打桩虽然相比之下更为安静,但其施工效率也要慢得多。故而在结合具体工况之后,此次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当中选择使用了静力压桩施工技术,即通过运用静力设备本身重量所带有的重力和桩架配重基本相同,从而对预制桩产生一种反作用力,进而在土层中将桩基完全打入进去。静力压桩的噪音相对较小,且具有良好的压桩效果,对减少混凝土和钢筋使用量也具有积极的帮助作用,因此采用静力压桩的方式一方面可有效完成预制桩压桩工作;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对建筑工程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2做好建筑工程技术及施工现场管理的措施

2.1将材料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所谓的建筑房建工程就是将各种建筑材料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因此材料的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实际的施工质量。近年来建筑施工技术有了相应的革新和发展,新型的材料和技术也开始源源不断的涌入建材供应市场。很多的建材供应厂商为了确保自身收益,会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以此来更好的适应行业发展的主流。因此为了避免因建筑材料问题影响到最终的工程质量,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材料的管理和审核。在进行采购时工作人员应该对供应厂商的生产资质和产品质量进行对比考察,在确认准确无误后再签订相应的供货合同[4]。当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时,管理人员还应该定期对施工材料进行复检,定期对其进行清盘。

2.2技术管理措施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必要的技术管理是不可缺少的,为做好建筑工程技术管理,首先应重视技术管理标准的构建,只有在完善的管理标准下才能让各项工作的开展进行的更加顺利。所以,建筑施工企业在每个工程开始以前都需要对技术管理标准作出规定,做好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管理培训,不断增强他们的制度意识,且重视奖罚机制建设,同时及时纠正不正当行为,并将技术管理工作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强化个人责任意识,一旦出现技术管理问题就要追究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同时,在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还需要加大对施工图纸的审核,施工图纸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施工建设进度。在审核图纸的过程中一定要由专业人士负责,了解图纸中是否存在不合理之处,若存在则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并及时更正错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施工建设。此外,在施工中也要加大对技术管理的重视,相关部门应做好技术交底,各个部门应及时沟通,尤其是在开展下一阶段施工中一定要重视技术交底,且加大对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视,在实际施工中还需要加大对天气因素的重视,全面检查工程质量。避免影响工程质量。

2.3加强对控制管理工作

控制管理工作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1)在施工前认真检查审核施工设计方案,如果发现问题,及时协商解决;(2)根据施工需要提前做好施工材料的选定,在购买建筑材料的时候不仅要追求质量,还要做到经济实惠;(3)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适时做好各部门调节工作;(4)在施工完毕之后,一定要进行严格的全面检查,要有规范的合格评定。

3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建筑事业的快速发展,我们的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和提升,一个好的施工现场管理对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有着推动的作用,这一点就再次证明了现代施工管理是施工企业生产与经营能力的综合体现,一个企业要想在世界之林中立足就要本着信誉为基础、质量为动力来推动企业的进步。同时作为相关的管理人员要始终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吃苦耐劳和敬业精神,希望我国的建筑企业可以发展的越来越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文祥.浅析建筑工程技术及施工现场管理问题[J].江西建材,2018(01):212~213.

[2]史建华.浅析建筑工程技术及施工现场管理[J].江西建材,2017(10):293~294.

论文作者:张雯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3

标签:;  ;  ;  ;  ;  ;  ;  ;  

浅析建筑工程技术及施工现场管理问题论文_张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