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转课堂的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论文

基于翻转课堂的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论文

基于翻转课堂的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张振忠

(68003部队,甘肃 武威)

摘 要: 汽车构造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是学习其他后续知识的基础。但是,当前的很多学校仍然沿用的是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没有引起重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都有待提高。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汽车构造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翻转课堂在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的应用,希望学生能将学习中遇到的疑难带入到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进行充分的交流,进而有效提高汽车构造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翻转课堂;汽车构造;教学改革

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不足,尤其是在当前的技工学校中,汽车构造作为汽修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授课时总是忽略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别,采用固定不变的教学方法,这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极为不利的。再加上很多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在课程的学习上总是感觉吃力,无法跟上教学的节奏,学习效率非常低。基于此,本文对翻转课堂在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重点研究,将关键知识点汇集到一起,利用网络平台让学生在课前完成学习,并将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带到课堂上来与老师和同学进行充分的交流,希望借此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1]

一 翻转课堂概述

翻转课堂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模式,最早起源于美国,经过近些年的推广应用已变得非常成熟,可为我们技工学校的教学改革提供很好的借鉴。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根据课程内容提前制作好各种电子素材,学生则可以在课前自主完成知识内容的学习,并带着学习中产生的疑问到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同时完成老师准备的课堂作业。一般来说,完整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即“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前者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授课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后者则是教师帮助学生将学到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在传统模式下,知识传授主要是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讲解来实现的,知识内化则主要是通过做作业等方式来实现。翻转课堂的提出,则是在根本上实现了变革,可以利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在课前完成知识的传授,等到了课堂上,则由学生与教师共同完成知识的内化。总体来说,翻转课堂充分利用了现代互联网技术,并将学生放到教学的主体地位,实现了动态化评价学生的学习等[2]

1932年12月29日,由蔡元培、宋庆龄、杨杏佛等人发起组织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在上海成立。1933年1月17日下午,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上海分会在中央研究院成立。1月31日下午,经过杨杏佛、范文澜以及其他进步人士的努力,北平分会也在南河沿欧美同学会成立。“胡适、成舍我等9人当选为执行委员,范文澜为候补执行委员。”[5]20会议讨论北平分会会章,决定以同盟总会所制定的分会章程作为北平分会章程,要求废止国民党的《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呼吁释放平津各地被非法拘押的政治犯。要求查办擅杀《江声日报》经理刘煜生的江苏省主席顾祝同。

(一) 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网络平台,下载各种汽车构造资料,并制作微视频,与课程中的关键知识点结合起来。在正式上课前,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观看教师制作的微视频,提前做好相关知识的学习与了解,同时记下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以及各种学习中的疑惑。

(二) 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教学改革中,我们提倡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一直以来都难以实现,在翻转课堂中,真正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授者而是变成了知识的引路者,成为了学生与知识之间的沟通渠道。如此一来,学生才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体,他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情景中,并借此完成自身知识体系的构建。

(三) 动态化的评价学生学习

在翻转课堂中,不管是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不再是进行灌输式的教学,而是通过引导、鼓励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以及与他人的交流来获取知识。同时,在完成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动态化的评价,并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相应的反馈,这样做能使学生充分了解到自己的学习状态,教师则可以借此对之后的教学工作进行适当的调整。

二 基于翻转课堂的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汽车构造,主要讲的是现代汽车的构造、运行原理,是后续知识内容学习的基础。当前,很多院校对该门课程的教学多是采用的传统模式,这对于那些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很容易就会产生“太难了”的想法。为此,本文通过分析汽车构造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翻转课堂在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的应用。

(一) 选择知识点

翻转课堂,需要学生在课下完成有关知识的学习,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之外通过观看视频来学习呢?事实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技术已广泛的应用到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教师完全可以通过QQ群、微信群等构建专门的学习平台,以充分发挥翻转课堂的作用。在进行网络学习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观看习惯点击相关视频,对于已经了解的部分可忽略不看,对于难以理解的部分可以反复学习;同时,学生也要随时做好记录,尤其是其中有疑问或是不好理解的内容,等到了课堂上再通过交流讨论去理解[3]

根据课程内容,制作微视频以及学习任务书是教师必须重视的一个环节。利用音、视频等比较动态化、生动化的教学形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而通过视频对汽车构造进行比较直观的展现,也可以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在制作视频前,教师先要收集完整的资料,并做好课件,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微视频的制作。在视频的制作过程中,要确保声音清晰、语速平缓,同时适当增加文字说明。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汽车各部件的运行原理图。

(二) 制作微视频、学习任务书

有个顾客和她说,那边店铺的裁缝是个男的,现在会踩缝纫机的男的可不多见。李萍正在裁一条牛仔裤边,一剪刀下去,差点剪歪了。晚上关了店门,李萍特意走到马路对面的裁缝店。

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学生可以在课前进行各项知识点的学习,课堂上则可以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沟通交流。交流的内容既可以是遇到的各类疑难问题,也可以是学习成果的展示等。通过互相间的交流,能够使那些看起来比较难的问题变得容易理解,进而成功的攻克知识上的疑难点,并对课程内容做到系统性的掌握。此外,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可以选择那些比较典型的知识点让学生分组讨论,也可以利用发散性材料去引导学生拓展思维。

(三) 构建网络学习平台

在汽车构造这门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是非常多的,若是不加选择的进行教学,教学效果很难保证。为此,我们可以将其中比较关键的知识点挑选出来进行翻转课堂教学,而对于其他比较简单易于理解或是不要求掌握的内容则仍以课堂讲授为主。比如,有关“配气机构”的学习,对于配气机构概念、原理等这些理论性强、容易理解的内容,无需进行翻转教学。

(四) 课堂上进行疑难点的互动交流

宝宝说:“爸爸妈妈,请你们在帮我挑选东西前,好好查一查有关的安全标准,避免买来有安全隐患的物品,减少对我的伤害。”

(五) 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完成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后,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支持学生更加深入的去探索、去思考,并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向同学们进行充分的展示。在进行汽车构造相关内容的学习时,可针对“课前学习是否完成”、“课堂上互动是否积极”、“小组合作是否默契”等进行考核,同时将“自我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等结合起来,对其学习成果进行全面的评价,以使学生真正了解到自己的学习状态,教师也可以据此对教学内容做出相应的调整[4]

(六) 翻转课堂的实践效果

实践表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显著提升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效率获得了明显提高。此外,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后,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变得更加集中,上课开小差、打瞌睡的情况明显减少,学生交作业也变得更加积极了。更重要的是,课堂氛围不再那么沉闷,而是变得轻松、愉快。如此一来,学生即使遭遇疑难问题,也不会气馁,而是与老师、同学们积极地讨论,通过互相间的交流去学习、理解。而且,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入,对问题的解决能力、动手实践能力都得到了增强[5]

三 结语

总的来说,通过对汽车构造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翻转课堂模式在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的应用,能够深刻的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学生置于课堂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进而显著改善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但这种模式还远未完善,还有许多待改进之处,而且也不是适用于所有的课程内容,教师应结合要讲授的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灵活的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将其与传统的教学理念相结合,做到优势互补,如此才能实现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完善,教学质量才能得到不断的提高。

根据以上交流中出现的问题,作者重点观察和收集学生在遇到这三种突出问题时所采取的反应和方法,并根据Dornyei和Scott(1997)的交际策略分类,总结出学生经常使用的7种交际策略。

参考文献

[1] 陆超.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汽修实训教学中的探索——以“气缸磨损的检测”项目为例[J].交通职业教育,2016(1):39-41.

[2] 翟静.基于翻转课堂的汽车色彩学与面漆调色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1):67-69.

[3] 王钰斌.基于微课的汽车构造翻转课堂设计[J].时代农机,2017(10):189-190.

[4] 张学艳,于增 信.《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5(52):104-105.

[5] 李洲稷,程广伟,陈智勇.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汽车构造课程改革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0):97-99+104.

本文引用格式: 张振忠.基于翻转课堂的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67):72-73.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67.036

作者简介: 张振忠(1977-),男,汉族,甘肃庆阳,硕士,教研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教育信息化。

标签:;  ;  ;  ;  

基于翻转课堂的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