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文素养提升的大学生文学教育的实践与思考论文_杨书睿,郭济,许海东

基于人文素养提升的大学生文学教育的实践与思考论文_杨书睿,郭济,许海东

武警警官学院 杨书睿 郭济 许海东 610213

摘要:本文阐述了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情况,我们提出了通过文学教育提高大学生文学素养的对策:一是加强重视文学教育熏陶,二是合理地设置课程,三是进一步重视文学作品教育,四是完善人文素养教育体系,五是进一步改革考核模式。

关键词:人文素养;大学生;文学教育

一、引言

人文素养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文化素养。它是一个人所拥有的一切人文知识的总称,是人文知识内化所形成的人文精神。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指大学生群体所具有的人文知识、体现的人文精神、形成的人文思想、大学生所采用的人文方法和行为方式、大学生的人文精神。识字突出了大学生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如道德修养、心理素质、生活态度、审美标准、文化品位等。人文素质是高校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人文素质与大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学生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他们对语言文化知识的掌握和审美能力。人文素质深厚的大学生精神健康,积极向上,乐观开朗,自信开朗,充满活力和积极活力。

二、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情况

1.重视程度普遍不足

尽管多年前就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建设的思想,但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强调人文素质教育远远不能满足相关要求。在许多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成为了专业课的辅修部分,许多教师和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都缺乏准确的认识和定位,也没有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在学生成长成熟的过程中发挥着怎样一种作用。此时的人文素质教育整体效果差、学校和教师在人文素质培养方面投入的时间和资金相对不足,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教师也无法将人文素养中涉及的相关内容以知识网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在一些理工科学科中,人文素养的教学时间大大缩短,导致学生在历史、文学、艺术欣赏等方面的能力不足。

2.课程设置不合理

部分高校开设的课程缺乏科学、系统的安排,在课程设置、综合评价、知识体系建设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在一些师生看来,人文素质教育逐渐成为专业课程的补充和调整。课程的边缘化直接导致了人文素质培训课程的教学地位。另外,一些学校虽然开始了相关课程,但缺乏教学思想上的指导与师资力量上支持的人文素质课程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需要学校真正把人文素质的培养工作重视起来。学生在被动、机械地完成相关知识的记忆时,很容易产生逆反和厌烦心理,从而加深他们对人文素质培养课程的厌恶程度,影响他们的人文素质水平提升。

3.人文素质教育与校园环境脱节

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充分体现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而生活和学习环境又对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起到了非常积极和重要的作用。对大学生来说,校园氛围与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同样能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让他们在放松和娱乐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从某方面来看,校园文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与拓展,它在人文素养教学活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情况下,部分学校对校园文化氛围的建设工作不够重视,许多学生选择在空闲时间里上网或宅在寝室,而这不仅削减了他们的课外活动空间,也不利于他们养成人文素养积累的习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学校现有文化建设缺乏总体规划和技术指导,文化建设内容相对单调,活动过于单调,不利于丰富校园文化氛围,也不利于学校文化建设的综合培养。齿状学的识字能力。

三、文学教育提高大学生文学素养

1.加强重视文学教育熏陶

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容忽视。如果大学有文化背景,学生的道德品质就会受到微妙的影响。高校可以通过文学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通过无声的润泽事物来实现人文素养教育。这方面的文学教育是高校文学底蕴沉淀的体现,也是最为重要的人文教育方式之一。课堂文学教学当中需要做好逻辑叙述,确保教室可以阐释文学作品当中的各种概念,从而丰富阅读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理地设置课程

课堂教育可以说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合理的课程设置直接影响课堂教育的效果。通过生动有趣的形象教育,可以有效地弘扬先进文化和人文精神。高校应当将通识教育课程当作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把通识教育的课程同专业课程并重,通识教育课程当中设置必修课、选修课,让学生在课程选择方面具备人文素质教育所需的必要性与必须性,并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机动性。课程设置需要从高校的具体情况出发,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围绕学生专业来确定课程的学时与门类。

3.进一步重视文学作品教育

当代高校对这些具有实用价值的课程往往十分重视。在大学课程中,文学历史作品被边缘化,导致大学生对文学历史的一般认识、审美趣味和情感取向的弱化。要想改进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需要建立健全教学机制,让大学生可以在熟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接受文学熏陶。这是因为大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需要从文学作品当中汲取营养并且慢慢领悟,并不是一蹦而就的。

4.完善人文素养教育体系

人文素养与科技进步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人文素养,即使科学技术继续进步,社会文化也会衰落。没有科技进步,人文素养就不能促进社会进步。因此,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高校需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他们能够继承道德素养,将人文素养与科技发展结合起来。通过完善高校课程体系,凸显人文素养在大学生评价当中的比重等,确保人文素养教育连贯性。

结语:目前,大学生的文学教育相对薄弱。从家庭到社会,从小学到大学,从主体到客体,文学教育被边缘化,学生对文学教育有着天然的向往。文学教育是培养精神、提高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今天,我们非常重视科学技术教育。如何使科学教育与文学教育同等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取得良好的成绩,是各教育机构、教学主体和教育研究者正在探索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董海燕,林晖,朱笑祎等.音乐欣赏与文学教育的对接及其对人文素养的提升研究[J].老区建设,2013,(16):34-36.

[2]付玉东.论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新疆高校文学教育的指导意义[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8,27(1):26-30.

[3]雷水莲.以"文学教育"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兼谈对文学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丽水学院学报,2011,33(3):106-109.

论文作者:杨书睿,郭济,许海东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9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3

标签:;  ;  ;  ;  ;  ;  ;  ;  

基于人文素养提升的大学生文学教育的实践与思考论文_杨书睿,郭济,许海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