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度创新为保障,区域推进课程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程改革论文,制度创新论文,区域论文,为保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11-0004-06
山东省潍坊市坚持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载体,大力开展制度创新,着力创造适合每个孩子成长的教育。自2001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新课程实验区、2005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中考改革试点市之一以来,我们初步探索形成了区域推进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一是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改善课堂生态,实现学生学习的轻负担、高质量;二是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增强课程选择性,激发每个学生成长的内在动力;三是遵循管理规律,科学配置权力资源,让利益相关者参与管理监督,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保驾护航。
一、区域推进课程改革,创设可选择的学校课程体系
课程是学生赖以发展的主要载体,高质量的教育必须有高质量的课程作保证。高水平的课程区域推进是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载体,落实教育质量的均衡发展必须抓好高水平的课程均衡化。
(一)课程区域推进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思路
所谓学校课程体系,是指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经过校本化、生本化改造后重建的新课程与学校自己开发的校本课程、选修课程融为一体的课程结构系列,包括课程目标、内容、方法、实施、管理与评价的整个系统。课程区域推进的基本要求是所有学校(不分类别、不管条件如何)都必须做到课程方案(包括总方案和分门别类的子方案)、课程改革(或开发)计划、教学设计(备课活动和教学案)、课程实施、管理与评价五落实。课程区域推进的基本思路是先分类指导改革,再区域推进改革,然后通过评优树先、激励评价制度、督学责任区制度和督导评价制度保障改革的区域推进。
(二)国家、地方课程改革的实施
根据课程区域推进的要求和思路,我们首先做的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生本化改造。在课程区域推进中我们主要抓了三方面工作。
第一,横向整合国家课程(小学主要是科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主要是物理、化学、生物和政治、历史、地理)与地方课程(主要是安全教育和环保教育),删减重复内容,融合交叉内容,同时进行增补、重组和整合,由此减少了课程内容的21%,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独立思考、自主创新的空间。
第二,探索学科教学规律,回归学科教学本质。例如,语文教学以“海量阅读”和体验感悟为着力点,推行语文“主题学习”改革,用“教材只是个例子”的思想作指导,用不多于1/3的课时教学课文精篇,用1/3以上的课时进行课内大阅读,用1/3左右的课时教学写作;每学期设7-8个主题,每个主题设一个单元,每个单元配以8-16万字的课内大阅读资料。这一改革经过几年探索日臻完善,已经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语文教学的成功改革引发了文科各学科的革命性变革,英语、政治、历史等学科相继变革教学结构,重组教学资源,探索体现本学科特色的改革之路。
第三,课程内容与方法的生活化改革。我们逐一梳理与生活资源和社会资源对接的学科知识点,组织学生在生活中搜集相关资源,使这些资源进入课程,实现生活资源、社会资源与教学内容的对接。其做法多种多样,可以布置与新知识相关的“前置实践作业”,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预先体验感悟;也可以把相关资源选编成册,与课本内容同步进入课堂。同时,课程实施过程生活化。我们建立了大课堂观,让室内课堂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场所,使学生走出教室学习学科内容,如小学写作课紧密结合生活、生产活动进行,涌现出“看(观察)作文”“种(种植)作文”“养(饲养)作文”和“访作文”等系列改革,使学生写作前先体验、感悟生活,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习作“无病呻吟”的问题。
(三)活动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开发
我们以“励志修身”“体验感悟”“实践探究”等为主题,开发了560多种校本课程,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打造了以参与、体验、感悟为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潍坊市有90%以上的中小学开发了10门以上的校本选修课程,其中近1/3的中小学开发的校本选修课程接近30门。
二、调整教学关系,区域性推进课堂改革
(一)课堂区域推进的意义、基本要求和基本策略
落实新课改、推进新课改的主渠道和主战场在课堂。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形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质量效益不高的主要根源。2004年,我们曾对初中、高中学生进行过样本为1895人的随机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教学中,有30%以上的学生通过自学就能基本掌握书本中的知识和方法,有近20%的学生听不懂教师的讲解,有76%的学生对教师过多的讲解不满意。美国学者爱德加·戴尔(E.Dale)提出的“学习金字塔”告诉我们:当人们一次性学习知识时,单靠“阅读”大约记住10%;单靠“听”大约记住20%;但通过“说”能记住70%,通过“做”能记住90%。因此,推进新课改,落实“三维目标”,必须从改变“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方式的课堂教学做起。
课堂改革的基本要求是,按照新课改提倡的“自主、探究、合作”的要求,从本地实际出发,借鉴国内最先进的教学模式,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即教师通过学生独立自学、交流互助、全班讨论、巩固提升等基本环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课堂的时空还给学生,把学生思维权、动手权、观察权、体验感悟权、创新权还给学生。
课堂区域推进的基本思路是典型示范、抓点带面、分类指导、分层推进、评价引领、督导保障、持续跟进。潍坊市教育局和各县市区教育局连续四年把课堂改革作为教育系统的1号工程和重大项目,坚持常抓不懈,上级抓下级,一级抓一级,每级都做到目标明确、职责到位,首先做到不留一个空白乡镇,最后发展到不留一个空白学校。同时,我们制定了课堂达标标准和四年达标规划,从学校、乡镇到县市区每年都根据发展规划从实际出发制定自己的年度目标,并作为上级督导评价的目标。
(二)课堂区域推进的主要成果
课堂均衡推进取得了特别明显的成效,到2009年底,全市实现了课堂改革不留一个空白学校,其中85%的学校已按标准验收达标。
概括起来讲,新型课堂努力实现了四个改变:
——变教师讲为主为学生学为主;
——变学生听为主为学生“说和做”为主;
——变学生个体封闭学习为互动交流开放学习;
——变教师的讲堂为学生的学堂,使教师成为课堂主持人。
新课堂较好地遵循了教学规律,有效地把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落到了实处:
——保证了每个学生都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起点;
——保证了每个学生都能解决属于自己的学习问题;
——保证了每个学生在分享他人问题和成果的同时生发新的智慧;
——保证了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充分的情感体验和不断增长的自信,使学习成为学生喜欢的事情。
推进课堂改革不仅达到了“减负增效”的目的,使学生课外负担明显减轻,教学质量显著提升,而且更有价值的是,师生的生命状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学校面貌为之一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得到了有效落实。
首先,改变了学生生命状态,提升了学生生命质量。以30所不同类型中小学的1260名不同年级、不同类型的学生为样本的调查显示,推进课堂改革的效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课外作业量明显减少。小学中低年级基本不留书面课外作业;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每天作业时间,小学高年级不超过1小时的达99.6%,比改革初提高了66%,初中不超过1.5小时的达93%,比改革初提高了62%,如图1所示;其他学科都基本不留课外书面作业。
图1 课堂改革前后课外作业量与成绩变化
第二,教学成绩和能力水平显著提升。如图1所示,课堂当堂认知目标检测达成度为88%,比改革初提高了24%;单元目标检测达成度为86%,比改革初提高了21%。如图2所示,课堂上能够积极有效地交流、表达、争论的学生达83%,比改革初提高了76%;课外能积极主动收集、整理信息(图书、网络、报刊、访谈、调查等)的达68%,比改革初提高了56%。
第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效落实。如图2所示,课堂上能多次提问、质疑的学生达89%,比改革初提高了62%;自信感强或自信心明显增强的学生占84%,比改革初提高了46%;对学科学习有兴趣的学生达86%,比改革初提高了31%;对新型课堂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学生达92%,比改革前提高了48%。
图2 课堂改革前后学生能力、情感变化
其次,改变了教师的职业态度,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充满生命活力和智慧生成的课堂,改变了教师的学生观,也带走了部分教师的职业倦怠感;随时面对学生挑战的课堂,极大地激发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和热情。有的老教师说,“新课堂让我重新找回了做教师的感觉”;有的新教师说,“课堂改革使我看到了做教师的价值”;有的中年教师说,“学生的潜力怎么估计也不会过高,每节课上学生都会给你若干精彩,每节课都会从学生那里获得新的东西”。图3所示是对不同层面的300名教师进行抽样调查的统计结果。
由图3可以看出:对现行师生关系满意和基本满意的教师比例达96%,比改革初提高了43%;产生职业倦怠的教师比例大幅降低(工作无热情、态度不积极、不进取、无追求),现为12.6%,比改革初降低了28%;职业认同度(有兴趣、有自豪感,感到能实现自我、成就自我)达到4以上(认同度分为1-5)的教师占82%,比改革初提高了42%;幸福指数达到7以上(幸福指数分为1-10)的教师达73%,比改革初提高了36%;基于问题研究已成为工作常态的教师达62%,比改革初提高了48%。
图3 课堂改革前后教师职业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变化
最后,在严格规范办学行为的情况下,确保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从2002年实施课程改革起,我们就严格规范并落实了初中、小学上学时间规定,学生早上7:30前不准到校,8:00前不准上课;下午放学时间不晚于社会下班时间;非住宿生严禁到校上晚自习;全面落实学生、教师双休日制度。从2008年起我们又严格规范高中学校作息时间,所有中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比过去减少了1/4左右,教育教学质量不但未受到影响,反而年年都有提高。
三、科学配置行政资源,紧紧围绕素质教育大力开展制度创新
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是一场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由此涉及到的政校关系、教与学关系、管理与评价关系的调整与重构,不会自发产生,必须依靠制度创新强力推进,才能形成全员参与变革的工作新格局。为此,我们坚持以学生成长需求为导向,科学配置教育主管部门的权力资源,重点实施行业监管、制度保障,确保教育部门所拥有的对学校的评价权、对校长的任用权、对学生的招录权、对教师的激励权等全面导向素质教育,为推进课程改革保驾护航。
(一)改革校长选拔任用制度,让教育家办学
从2004年起,我们开始推行校长职级制,取消学校的行政级别,全市935个有行政级别校长的档案由组织人事部门移交教育部门管理,校长任命全部由教育部门归口管理,实行职级制和任期制,确保让懂教育的人办教育,阻断了传统的行政官员担任中小学校长的路径。作为对校长职级制的深化和完善,2009年我们又改变由教育部门一家直接任命校长的做法,对新任校长全部实行遴选制,由教育部门、教育专家和学校教师代表共同组成遴选委员会来确定校长人选。这种校长“去行政化”的改革带来的最大变化是,校长不再纠缠于各种社会关系不能自拔,可以心无旁骛地办学。从2001年开始,每学期第一天,潍坊市、县两级教育局局长以及有关教研人员深入学校听课已经成为“铁律”,再加上日常不间断的听课、评课甚至兼课,教育行政部门已经牢牢把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动权。应当说,潍坊市这些年之所以能够实现素质教育与质量提高“双赢”的局面,与校长一心一意研究教学、聚精会神抓好育人密切相关。
(二)改革招生考试制度,让“指挥棒”促进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之所以举步维艰,根源在于教育部门唯分数是举的人才选拔、评价方式。我们从2004年起在全市全面推行了以“多次考试、等级表达、综合评价、诚信推荐、多元录取、社会参与”为主要内容的中考改革。这一改革主要包括四个转变。一是考试次数由一次变为两次,初二学生可自愿参加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的考试,如果对某门学科的考试成绩不满意,可以到初三毕业时再考一次,选择最好成绩作为毕业和升学的依据。二是考试成绩由分数表达变为等级呈现,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将语文、数学、英语等10门学科考试成绩依据正态分布规律,分别转划为A、B、C、D、E五个等级。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用等级表达、名次概念退出中考后,总分掩盖下的优势被张扬出来。2005年城区有48.8%的考生至少有一个学科获得了A等,一大批学生受到了成功激励,从分分必争的极端追求中解放了出来。三是将用学科成绩无法呈现的各方面表现,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认定并纳入录取考核内容。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包括道德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六大领域的日常表现和标志性成果。所谓标志性成果,是指能够反映考生综合素质发展状况的各项实证性材料。确有某方面才能,但无标志性成果或者难以形成标志性成果的学生,可参加“能力展示”。综合素质认定结果与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成绩等值对待,作为高中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初中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取得的标志性成果急剧增加。此外,普通高中招生逐渐加大对特殊才能学生的推荐录取力度。初中学校的“偏才”“怪才”,如果在某些学科或某方面有特殊才能,经初中学校推荐、公示后,再由特殊人才招生专家组进行面试或测试,结合初中学校推荐意见、学生成长档案择优录取,这促进了特殊学生的衔接培养。四是下放招生权力,将过去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划线录取的做法,改为在教育部门监督下,由各高中学校自主、多元录取,促使高中学校走个性化发展之路。实行高中学校自主招生后,高中学校着眼于学校发展的优势和个性,各自形成了不同的录取标准(如表1所示),充分体现了学校发展的多元化追求。
我们的中考改革,将学生从对分数的极端追求中解放出来,使学生课业负担明显减轻,大部分学生找到了成长的自信与快乐,学校呈现出生动活泼的育人局面。实践表明,只要教育部门用好考试这一“指挥棒”,学校素质教育就会纲举目张,呈现出惊人的创造活力。
(三)转变教研部门职能,让教学指挥权切实掌握在课改专家手中
以应试教育为取向的教学育人方式,不仅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创新人才的培养,而且让为数众多的教师陷入职业倦怠之中。究其根源,与长期形成的以应试为取向的教学研究机制密切相关。为确保教研部门切实转变到素质教育轨道,担负起课程改革组织者、引领者和行动研究者的使命,我们对教研员实行了选聘制、任期制,打破终身制,用制度保证教研队伍始终是课改领域的先行者。我们先后面向全国公开招考高水平教研员20名、副院长4名,建立了“基于问题解决,致力创新共享”的以校为本、校院一体的新机制,每年面向学校和一线教师征集教育教学中的突出问题,从中筛选出最突出的、共性的问题进行立项,开展重大教育教学问题行动研究,采用公开招标的方法由学校认领攻关,创新成果全市共享。其中,破解微观问题的命名为“金点子案例奖”,破解重大问题的命名为“创新奖”,推广成绩突出者命名为“燎原奖”,特别优秀的表彰为“潍坊市政府教学成果奖”。
我们还开展了以“培训券”为主要内容的师训机制改革,让培训提高都基于每个教师的自身发展需要,成为广大教师喜闻乐见的主动追求。我们采用“市场准入”的办法,先后引进了6家教师培训机构,各培训机构精心制订“菜单”供学员选择。市教育局给教师发放“培训券”,让全市干部教师自主选择培训机构、自主选择培训内容、自主选择培训形式和时间。市教育局根据各培训机构累积的“培训券”和“满意度”测评结果发放培训经费,大大提高了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针对性。
(四)改革对学校的监督评价制度,让利益相关者参与解决办学育人中的突出问题
学生和家长是最关心学校、最希望学校办好的群体,也是最能感知学校办学状况的利益主体,但他们却对学校和教师的办学育人情况没有监督权、评价权,成为最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为此,我们将学生和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满意度情况纳入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让家长和学生的意见能够影响到校长、教师的去留。“久治不愈”的不平等对待学生甚至侵害学生利益的现象大幅度减少。
办好每一所学校是教育管理部门最重要的职责,但受传统体制影响,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之间职责不清、管办难分,导致教育管理部门在对学校的管理和指导上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不作为甚至乱作为的情况时有发生,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突出障碍。为切实履行好教育管理部门对所有学校的行业监管责任,促进学校依法自主办学,我们将全市4000余家学校和办学机构划分为195个督学责任区,将市、县两级教育管理部门的业务人员、教研员聘请为督学,每个责任区由两名督学负责,依法对学校规范办学、安全稳定、教育教学管理等进行经常性随访督导,确保重大教育决策的贯彻落实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同时,我们将原来由教育管理部门直接组织对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改为委托中介评估机构独立进行,让学校自主选择评估的项目和时限,放手让学校特色办学、多样化发展。我们对普通高中学校开展的“规范办学行为、课程设置、课程实施、教育质量、办学特色”五项重点督导评估,就是采用这样的办法,并将评估结果在当地媒体公布,依靠社会参与和监督,彻底改变了以升学率为唯一标准评价学校的做法,促进了高中学校全面走上实施素质教育的轨道。
(五)改革部门工作运行机制,聚集全社会教育资源破解热点难点问题
要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营造良好的素质教育环境,必须转变部门职能。为此,我们着力实现两个转变:第一个转变是部门工作从大权独揽转变到以学生健康成长为本,重点实施行业监管、制度保障,让利益相关者参与管理与评价;第二个转变是部门工作从重点关注教育系统内部事务转变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统筹各类教育资源,全面开展便民、惠民服务。为实现这两大转变,我们推行了项目管理策略。对社会有需求但单纯依靠部门自身干不了、干不好的事项,全部确立为重点工作项目实行跨科室、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聘请专家逐一组建项目团队,购买服务,聚集全社会资源攻关破解。项目管理主要包括四个环节:一是项目立项,由各项目组制订“项目计划书”,主要内容包括要解决的问题、达成的目标、标志性成果、保障措施、参与人员、完成时间,由局办公会审定确立;二是督查点评,建立完善的月调度、半年督查机制;三是展示考核,年终逐一对项目达成度进行展示考核;四是提供经费保障,实施项目预算单列制度,“钱随事走”,每个项目都单独编制经费预算,主要用于聘请专家、外出学习、调查研究等,项目主管拥有经费支配权。经过近几年的探索,项目管理已经成为全局工作最主要、最有力的抓手和推动力量,实现了由局部创新、个体创新到全员创新、群体创新的转变。
标签:新课程改革论文; 课程评价论文; 教师评价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教学评价论文; 课堂管理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学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