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湖南常宁 421500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社区慢性病管理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糖代谢指标的改善作用。方法:在2016年1月-2018年3月期间选取社区糖尿病前期患者1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单盲的原则将这192例糖尿病前期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96例糖尿病前期患者行社区常规管理;观察组96例糖尿病前期患者行社区慢性病管理,观察患者糖代谢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行社区管理前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总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差异不显著;行社区管理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明显改善,观察组96例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总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两年糖尿病转化率为5.69%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年糖尿病转化率8.73%。观察组患者健康知晓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慢性病管理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前期患者糖代谢指标和糖尿病转化率,值得临床预防应用推广。
【关键词】社区慢性病管理;糖尿病前期患者;糖代谢指标;糖尿病转化率转。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可知,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公众健康影响非常大[1]。糖尿病的主要发病人群为中老年人群,但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逐渐引起社会重视,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2]。临床研究表明: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糖代谢处于异常状态,血脂水平也会受到影响,属糖尿病的高高危人群最终转化为糖尿病。因此要重视糖尿病前期患者糖代谢指标变化,本次研究探讨分析了社区慢性病管理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糖代谢指标的改善作用,现做如下报道。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期间选取社区糖尿病前期患者192例;根据单盲的原则将这192例糖尿病前期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96例糖尿病前期患者的年龄为49-74岁;其中男性48例,女性48例;观察组96例糖尿病前期患者的年龄为50-77岁;其中男性48例,女性48例;两组糖尿病前期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纳入标准: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选自两个不同的社区(宜阳和泉峰社区)高危人群,空腹血糖均在6.1∽7.0之间,192例患者均无其他躯体和精神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96例糖尿病前期患者行社区常规管理;由村(居)级建册,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每半年测量血糖、体重一次[3],并给予健康建议。
观察组96例糖尿病前期患者行社区慢性病管理,具体为:①糖尿病规范化管理,首先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的一般资料与临床资料进行了解并且进行健康档案的建立。之后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分组辅导,以此提升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并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获得患者配合。②组织社区健康志愿者,社区建立志愿服务小组,并且组织志愿小组进行培训,让志愿服务人员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从而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服务。③健康管理活动的实施,在对患者进行各项指标测量时根据患者指标水平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与运动指导,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此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与血脂水平。④分组管理召开健康促进会,招募6个志愿者,将96例高危患者分6个小组分别管理,每月分别召开小组健康促进会、每季召开全组促进会、每年全面体检一次,志愿者帮助患者制定阶段控制目标(减重、戒烟、限酒、控盐、合理膳食、加强运动等),阶段达标者给予记分、小礼品、全组会分享经验发言等鼓励。
1.3 评价指标
记录两组糖尿病前期患者接受社区常规管理前与社区常规管理后的糖代谢指标与血脂代谢指标[4];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与糖尿病转化率,在两年内观察糖尿病患者转化率。糖尿病患者诊断依据采用空腹血糖大于7.0mmol/L,确诊患者给予尽早降糖药物治疗。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并且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用()表示计量资料,用(%)表示计数资料,并且用P值对组件差异进行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糖代谢指标与血脂代谢
行社区管理前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总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差异不显著;行社区管理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明显改善,观察组96例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总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行社区管理前、后两组患者糖代谢指标与与血脂代谢对比
2.2 健康知晓率与糖尿病转化率
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7.92%(94/96)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87.50%(84/96)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两年糖尿病转化率为5.69%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年糖尿病转化率8.73%,(x2=6.2381,P=0.002)。
3.讨论
研究表明:在现阶段糖尿病属于严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该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并且逐渐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因此该病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卫生部将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作为重要任务之一[5]。
对糖尿病前期患者加强社区管理干预,从而控制空腹血糖和糖耐量与血脂代谢,降低糖尿病转化率[6]。在以往的社区常规管理中主要是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测量和记录,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预防比较被动。而社区慢性病管理首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康档案,并且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宣教,以此提升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招募并培训志愿者然后分小组管理高危人群,加强饮食、运动等干预,帮助患者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此促进患者血糖水平与血脂水平改善。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行社区管理前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总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差异不显著;行社区管理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明显改善,观察组96例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总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7.92%(94/96)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87.50%(84/96)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两年后后两组糖尿病转化率差异明显。根据研究结果可知,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较为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社区慢性病管理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前期患者糖代谢指标,有效预防其向糖尿病转化转,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诸萍媛.社区慢病管理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糖代谢指标的改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42):109-110.
[2]王翠捷,廖国杭,罗振,曾裕宏.临床药师参与社区慢性病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7,12(04):153-155.
[3]阎燕,杨忠伟,杨进江.社区慢性病管理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糖代谢指标的改善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3):3173-3175.
[4]吴基炳.社区慢性病管理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糖代谢指标改善的影响[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6,30(05):42-43.
[5]张春霞,张景云,王峰,李红瑜,李翠艳,陈珺,杨洁.社区慢病管理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糖代谢指标的改善作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04):111-112.
[6]王珍,张红,沈旭慧,金岿立,叶国芬.运用慢性病管理模式在社区开展糖尿病前期健康教育的体会[J].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10,31(02):55-58.
论文作者:欧琦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9
标签:患者论文; 糖尿病论文; 社区论文; 慢性病论文; 血糖论文; 指标论文; 两组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