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438300
摘要:当前,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应运而生,在建筑设计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以,必须植入更为领先的绿色生态设计理念,创新各项新型技术,将节能降耗理念贯彻到底,促进建筑实现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就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策略
1.绿色生态设计理念的提出
传统建筑的设计理念逐渐不能满足人类的基本生活需求,而我国的房地产建设市场需要往绿色生态方向继续发展,每年所谓的生态建筑需求仍在不断出现,而可以利用的资源却显得相对匮乏,这时就需要将绿色生态理念引入建筑设计当中去,尽量减少和高效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尽可能充分利用目前可再生的能源。为了确保现有建筑设计在物质与精神功能上均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提出了绿色生态的建筑设计理念。根据不同建筑类型(主要是小区密集型建筑和别墅独立型建筑)的使用需求,我们将在下文中进行分类探讨其在建筑中的相关应用,对设计方向做出正确的指引。
2.绿色建筑中生态节能的设计原则
2.1和谐原则
对于绿色建筑中生态节能的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更要满足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求。绿色建筑中节能设计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满足人们的健康、舒适的要求,给人们带来高质量生活,因此绿色建筑中生态节能的设计一定要考虑自然、人类及社会间的和谐发展。
2.2适地原则
对于绿色建筑中生态节能的设计应符合适地原则,即建筑的设计要和社会的经济条件及自然条件相适应。其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场地的需求,还要满足当地的环境条件,因此绿色建筑应有一定的侧重点。如需考虑到建筑物内的不同方位来进行节暖节能、墙体隔热、遮阳等设计。
2.3经济原则
绿色建筑中生态节能的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做到降低能源消耗、节约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我国现已提出节约能源,节约土地,节约材料,节约用水,保护环境这些倡议。
2.4高效原则
与传统建筑相比,绿色建筑不会牺牲人们的安全和健康,而是使人们的安全、健康和绿色建筑中生态节能的功能互相协调,以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和节能环保的标准。绿色建筑还应适合人们的消费水平,拒绝过度浪费,建筑的设计人员要在绿色建筑的系统中融入一些科技手段,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秉持高效原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要点
3.1明确不同建筑物的用途
建筑的种类不同,其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也有很大的不同。建筑的使用目的不同,用途也不尽相同,在进行住宅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使用目的,依据建筑物的不同遵循不同的使用原则。例如办公建筑物的设计与居住建筑物的设计在设计原则上就有不同之处,对于住宅类的建筑应当把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放在首位,同时还要考虑资源回收的问题。由于住宅楼会有较大的用水量,因此居住建筑物需要考虑的重点内容就是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水资源,这就要求在进行绿色生态建筑物的设计时分析比较不同用途的建筑物。
3.2使用洁净能源,利用再生资源
传统建筑设计采用的生产工艺方式较为粗放,污染也较为严重,不符合现代绿色生态建筑的内涵,应当不断更新和完善绿色建筑的工艺,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材料。如可以将热回收式空气源热泵空调、光导管自然采光系统、生态污水处理系统等多项绿色建筑工艺运用其中,从而大幅提升整体节能效果。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采用清洁的生产技术,如外墙可以采用膨胀聚苯木板保温系统,窗户可以采用中空玻璃加断桥铝合金,顶层处理中可以加入了挤塑聚苯板,上述材料隔热性能优越,能够大大提高供暖制冷效率,降低能耗。积极采用诸如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尽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免造成资源的浪费,从而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3合理利用材料
绿色建筑系统内部一个最为重要的机制就是科学合理的利用材料,回收旧建筑材料,避免造成材料和能源的浪费以及污染物的直接排放。对于建筑拆迁过程中产生的废旧建筑材料,如钢、地板、木、砌等,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将其进行处理和转化,再次利用到新的建筑工程中。要科学合理的使用建筑材料,建筑的材料尽量采用环保节能型的材料,同时注重使用可再生材料,实现生态住宅建筑的规范化,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成本,减少建设的投资,还能够减少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保护生态环境,为城市居民营造一个绿色舒适的环境。
3.4做好建筑物的“表皮”生态设计
所谓“表皮”,是指能够改变建筑室内外具体居住环境的保护结构,它能够调节人们居住环境的实体环境具体包括外建筑物墙体、以及许多能够共同改善建筑的附加构造等。过去的建筑主要关注“表皮”和对高层建筑的装点作用和建筑表皮的视野等。而现代高层建筑更加注重高层建筑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也更多的关注表皮的支撑与控制功能,比如关注墙体有毒物质的释放,环境的烟雾污染、有机结合物质的污染等因素,而自然光、水、温度、来风等,将全心全意的为人们打造一个舒适安心的生活环境。
3.5其他生态技术
(1)空间布局:场地内建筑物的布置,需根据当地的地理、气候、周边环境等条件,尽可能的按照南北向布置,并进行计算机模拟建筑日照分析以及建筑室内外风环境分析,让建筑处于最佳的自然采光、自然通风位置,降低建筑的采暖、空调和照明系统负荷,提高室内舒适度。
(2)建筑设计保温: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保温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新型外墙及屋面保温材料的应用,降低了建筑对能源的消耗,使得建筑更加节能。外门窗是建筑能耗散失的最薄弱部位,其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较大,其中传热损失为1/3,冷风渗透为1/3。因而在门窗的选用中,外门窗的材料应以热工性能优良的产品为主。在建筑围护结构满足节能设计规范的要求下,应尽量考虑建筑外墙的垂直绿化以及屋面的水平绿化。垂直绿化是指利用植物材料沿建筑物立面或构筑物表面攀附、固定、贴植、垂吊形成立体空间的绿化方式。垂直绿化能够降低太阳对建筑物的直接照射,有效地减少太阳热辐射。屋面绿化能够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提高屋面隔热性能,并为人们提供生活休憩场所等积极作用。
(3)自然植被:景观设计中植物选择应当以乡土植物为主。乡土植物是本地区自然界长期演变,经过优胜劣汰的植物,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生态群落。乡土植物拥有顽强的生命力,不仅能够很好地适应当地的土壤、温度、气候等自然条件,而且对于当地常见病虫害具有较强的防护功能。乡土植物已经适应了当地的自然条件,移栽后易成活,具有适地适树的生长特性。资源丰富,在景观设计中可就地取材,价格低廉,极大地降低了人力、物力成本。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是当前现代社会中最受人们欢迎和关注的一种建筑,绿色建筑的生态节能设计对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进步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何烨.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J/OL].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10)
[2]黄红健.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化模式及策略[J].居业,2017(10):46+48.
[3]刘江涛.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运用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7(02):21-22.
论文作者:刘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物论文; 生态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节能论文; 材料论文; 绿色生态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