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慈医疗集团神经外科
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颅脑损伤病人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脑外科住院的72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并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 观察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颅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给予优质护理使其焦虑情绪得到缓解,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对提高其成活率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颅脑损伤;围手术期;优质护理
颅脑损伤是指患者头部由于直接或间接的受到外界暴力所造成的损伤,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创伤性疾病,患者多病情严重且变化较快,且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较高,故临床护理质量要求也较高,因其对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优质护理是近年来护理领域兴起的新思维和新观点,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运用实证,对患者实施最佳的护理【1】。本文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脑外科住院的36例颅脑损伤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优质的护理模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的72例颅脑损伤患者中男43例、女29例;年龄18-57岁,平均年龄37.5岁。致伤原因:车祸伤57例、打击伤7例、脑挫裂伤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合并颅底骨折6例。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如下:①转变传统的护理理念:护士长组织全科护士认真学习《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标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要求护理人员耐心观察并主动询问,体会患者的感受与需求,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实际需求和建议,切实为其解决实际困难,在日常的护理过程要从细节入手,真正体现优质服务。②术前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肢体活动情况,及时判断患者是否出现休克、脑疝;配合医生完成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及必要检查,并对术前的各项辅助检查认真向患者家属讲解其目的及注意事项。③术后护理:1)生命体征的观察: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脉搏、血压、呼吸、瞳孔及肢体运动的情况,血压变化可反映颅内压的改变,若血压逐渐升高、脉搏缓慢、呼吸深大,提示颅内压升高。2)体位选择: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选择合适的体位。抬高床头15~30º使其处于脚低位;当患者处于休克状态或伴有脊髓损伤时可采取仰卧位;对于有意识障碍或肢体瘫痪的者应当定时翻身,且每次翻动幅度不宜过大,翻身时要注意保持肢体功能位置。3)环境:病室保持安静,光线较暗,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并将温度控制在18~20º,湿度40%~60%。4)心理护理:因颅脑损伤多由突发意外造成,治疗效果难以预计,疗程长且花费多,可使许多患者及家属产生负面情绪,从而影响患者的依从性,故心理护理要充分调动患者及家属的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清醒时多向其解释、安慰,并鼓励患者有康复的信心,正确的引导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接收治疗。5)功能锻炼:过渡期时应协助患者在床上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并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给予康复训练。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并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调查。
1.4统计学处理
本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样本率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病死率比较
观察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意识和医疗服务需求不断的提高,传统的护理服务已不能充分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求。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显得愈发重要,其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人性化护理模式运用在目前护理工作中,优质护理要求护理人员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以专业知识为其提供有针对性、最优质的精密护理服务,同时强调人文关怀,注重人性化护理,仔细、耐心、体贴的关怀患者,使患者充分感受到护理人员的温暖【2】。实际临床护理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心、熟练掌握各项专业技能及默契的配合意识。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因颅脑损伤患者发病急、变化快而复杂,在诊治的过程中护理环节至关重要,优质护理在不同时间段制定相应的、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使患者焦虑情绪得到缓解,可有效改善其预后,对提高患者的成活率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蔡红.优质护理对临床护理的挑战及进展[J].护理与研究,2004,18(6):945-955.
[2]田先,田会娟.预见性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安徽医学,2014,18(8):1600-1602.
论文作者:姜国萍,葛鸿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4
标签:患者论文; 颅脑论文; 损伤论文; 对照组论文; 死亡率论文; 家属论文; 统计学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