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若干理论探讨_心理健康论文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若干理论探讨_心理健康论文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若干理论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理论论文,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677(2006)03-0130-07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正方兴未艾,越来越受到高校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由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还不像学科教学和规范教育(道德、法纪等)那样已经成为相对稳定和广大教育者熟悉的教育形式,因而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尚待探讨。本文就我国当前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作初步探讨,为促进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推动其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深入抛砖引玉。

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地位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这是关系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能否持续有效开展的前提。从传统学校教育看,学校教育大致可概括为两类:一类是学科教育,如数理化天地生和语言等学科;二是规范教育,如思品、法制、纪律教育等。那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属于哪类教育呢?人们对此的认识见仁见智,有的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当成学科教育,注重心理学知识和方法的传授;有的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视为规范教育(如品德、纪律、习惯等),强调行为规范的形成;有的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视为问题矫正或精神治疗,重视个别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的矫正或消除。把心理健康教育看成学科教育或规范教育,其结果都将失去自身的独特性,弱化其功能的发挥。如果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局限于问题矫正或精神治疗,则又会失去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遍意义。我们认为,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待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更恰当,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它可以并且应该超越教育的具体形式来探讨教育的地位问题,素质教育中的任何形式的教育其基本目的都是提高学生的素质。学生的素质是一种复合结构,它主要由生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含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组成,其中心理素质既是素质的成分又是其他素质发展的中介和基础[1]。因此,以培养学生健全心理素质为基本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包括生理、科学文化和心理素质构成。学生素质的发展是有条件的:生理素质主要取决于先天遗传和后天生长发育的条件;科学文化素质主要靠学校文化科学教育(智育)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主要是学校德育和社会教化的任务。心理素质是通过什么途径来提高呢?这个问题过去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都没有回答,结合我国大学教育的实情,我们认为当前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即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为途径培养大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我们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是其心理健康的内源性条件[2]。健全心理素质主要是指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符合年龄特征,心理素质结构与心理素质功能相匹配,同时其心理素质系统具有开放发展性特征。培养大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就是要促使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各成分都得到健全健康的发展,使其形成正常的智能、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适应能力,为促进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三、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功能

教育的功能是为实现教育的目标服务的。因此,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应从其目标的要求出发。据此我们认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功能主要应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促进和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功能应促进和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运用现代心理科学,尤其是健康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针对大学生学习、生活、交往中出现的心理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咨询辅导、心理训练、教育渗透等),消除大学生的心理障碍或矛盾,使其处于心态平和、情绪稳定、珍爱生命、积极进取、思维灵活、是非分明、举止适度这样一种有利于正常成长的态势之中,首先是使大学生成为一个心理健全健康的人。

(二)开发智力促进能力发展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可塑性大,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有时一些儿童智力和能力的发展也会出现问题,若能及时给予心理辅导或训练,则有利于开发其大脑的智慧潜能,形成正常甚至超常的智能。

(三)提高德性修养培养良好品德

个体良好品德的形成不但与社会道德规范的教化有密切的关系,而且与学生对社会道德的认识、情感、态度和行为评价等心理因素水平紧密联系。此外,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从学生具体心理特点和需要入手,强调针对性、主体性与自我内化体验等策略方法可以迁移到品德教育之中,能提高学校德育的效果,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3]。

(四)培养主体性形成完善人格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尊重、理解、信任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优长与短缺、现实与未来,能更有针对性地确立人生目标,选择自己的成才道路,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学会处理与社会、他人的关系中,完善自我,促使其人格得到升华和完善。

(五)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和行为是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总是受良好的心理素质支配的,同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又可内化积淀为心理素质。人的心理素质一经形成,在相应情境中就会产生情景性条件反应,表现出与之匹配的行为,进而形成并表现为一定的适应能力。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根据大学生心理与行为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四、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应遵循素质教育的一般原则外,还应遵循自身的特殊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4]:

(一)活动性原则

活动性原则是指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通过创设活动情境,调动学生参与活动,促进主体将内外活动协调整合,进而达到形成健全心理素质的目标。活动是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成功实施的前提。活动是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人有目的地影响客体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活动对人的心理素质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但并非所有的活动对学生都有发展价值。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外部的行为操作和感性的实践活动,它表现为人的行为系列和行为模型,而不是单一的具体的行为动作。二是内部的心智操作活动,主要体现在对自己的认知,对一些心理和行为情境的体验与反思,对一些心理事件和心理现象的领悟等。大学心理健康教育采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不仅是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实效的前提条件,而且是区别于学科教学等其他教育形式的主要特征之一。

(二)情境性原则

情境性原则是指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创设互动式情境,以激活或唤醒学生心理活动,诱发行动愿望,使其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心理环境中得到培养和锻炼。情境具有移情与感染作用,各种形式的情境能够以自然、直观、形象等特点吸引学生感受事物,获得体验。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可以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协调认知矛盾与冲突,领悟事物或人生真谛。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情境作用主要有两种:通过创设或利用模拟情境,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活动,领悟主题,对活动产生真实的感受与情感体验;通过提供真实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达到入境入情。情境创设尤其是互动式情境的创设是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特色之一。

(三)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指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充分认识大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大学生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把大学生作为认识和发展的主体,充分发挥其能动性。大学生是自己心理素质发展的主体,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必须作用于主体才能产生效果;培养其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能力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的重要指导思想。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它更强调平等、尊重的原则,它不能用强制手段去逼迫学生,它要求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和发展潜能,发挥个体的主体作用,保证各种教育措施产生整合效应。故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能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心理健康教育成败的关键。因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比其他教育更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配合,自觉调控。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适应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生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现状和发展要求,这是对主体的适应,这是心理健康教育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基础;二是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一样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具体体现为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对人的素质的要求;三是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应从内容到方法重视学生适应性的训练,重点教会学生会学习、会生存、会交往和会做人。

五、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模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一种体现某种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和目标定向,促进其功能发挥的操作思路或范型。从学科划分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可以分为医学模式、社会学模式、教育学模式和心理学模式等。在信息时代,由于刺激源的丰富多彩,学生心理问题日趋复杂,以某一学科理论为依据的单一模式很难适应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需要探索和构建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经过理论探索和实验验证,学生心理健康培养模式不应是单一的模式,而应是一个模式系统。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出发,针对全面心理素质培养,可以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模式概括为整合模式[5]。整合模式是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多层次、多侧面、全方位出发,构建出适合各级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要求的基本模式。整合是指多方面的整合,如“学生—家庭—学校—社区”的整合;“生理—心理—个体经验”的整合;“专题训练—学科渗透—咨询辅导”的整合。本模式的基本内涵包括:以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为基本目标;遵循积极适应与主动发展两条基本原则;综合运用专题训练、学科渗透、咨询辅导等基本教育途径;有效发挥学生、学校、家庭、社区等基本教育要素的作用;着眼于“自我认知——晓理动情——行为导向——反思内化——形成品质”等学生心理素质形成的内部过程的基本环节;重点突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做人、智能发展、个性发展、社会性发展和创造性发展等方面的基本内容。

六、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基本结构

如前所述,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全心理素质,人的心理素质是一个结构系统,弄清学生心理素质结构是培养其健全心理素质的前提。所谓心理素质的结构,是指心理素质内部成分的构成系统。我们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成分进行的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素质是由认知品质、个性品质和适应能力三个基本维度构成[5] [6] [7]。

(一)认知品质(特性)

是个体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直接影响个体认知活动的机制和水平的人格特征因素。认知特性始终是在认知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因此我们也能在认知活动的过程中揭示认知特性的各个方面。人们认知过程是怎样展开的呢?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首先,人们的认知活动表现为对现实世界的信息反映,集中表现在对问题的知觉和分析;其次,认知活动表现为对信息的加工以创造出新的信息,集中表现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认知活动表现为信息加工的行为延伸,集中表现为解决问题方案的具体实施。与此同时,人的认知监控始终是与上述三种认知活动相伴随的一个独特的认知活动,对认知活动中的反映、创造和实践三个环节起着评估和监控作用,可以说是认知活动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环节。据此我们认为,认知品质主要包括反应性、创造性和元认知特性。

(二)个性品质

从心理学角度看,个体的心理现象可以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三个方面。心理过程泛指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包括心理事件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加工过程。心理过程可以解剖为认知过程、意志过程和情绪过程。心理状态是个体的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出现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也就是心理过程中的一个相对静止的阶段,可以看作心理过程的特殊阶段。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的心理过程进行时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相应地,个体在知、情、意的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就分别是认知特征、情绪特征和意志特征。这样看来,个体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是心理现象的两个方面,有什么样的心理过程,就有什么样的心理特征。

伴随着人的心理过程,始终有心理动力过程和自我意识过程。心理动力过程就是促使心理活动产生,推动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成分。而自我意识过程就是在心理活动过程中,个体把自己作为心理活动对象的心理成分。这是人作为生命体,又高于其他的生命体的独特心理现象。因此,个性的心理结构主要包括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特征和自我意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的多种心理特征的一种独特的组合,如前所述,也可以分为认知特征、情绪特征和意志特征三个方面。个性倾向性特征是推动个体进行心理活动的动力成分中所表现的个体差异。卡特尔认为心理动力成分可以看作与其他心理特征成分一样,是构成个性心理结构的重要成分,并稳定地反映在人们的典型行为倾向之中。自我意识特征即自我特征,是个体把自己作为心理活动对象的心理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自我的大量研究都显示,自我特征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也是最核心的成分。由于认知特征是一种在认知操作的功能上有别于其他非认知特征的个性特征,因此,认知特征有必要单独抽出来作为心理素质的基本维度来进行专门考察(见前面的“认知品质”)。这样看来,这里讲的个性品质主要是由动力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和自我特征组成。

(三)适应能力

适应能力也称适应性,是个体在基本的心理素质成分(认知品质)和人格潜质(个性品质)的基础上,在其特定年龄阶段所处的社会生活背景中,通过与社会生活环境的交互作用,对外在社会环境进行学习、应对和防御,对内在心理过程进行控制、理解和调适所表现出来的习惯性行为倾向。在这里,个体内在的认知特性和人格特质是适应性习惯行为倾向产生的内在条件因素,外在特定性质的社会生活环境是适应性习惯行为倾向产生的外在条件因素,而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是适应性习惯行为倾向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我们认为,适应性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改变自身或改变环境,使自身和环境和谐协调的能力,它是认知因素和个性因素在各种社会环境中的综合表现,是最具衍生性的心理素质成分,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的心理素质之一。

根据上述认识可以认为,适应性或习惯行为倾向形成于个体与社会生活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表现在这样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对外在社会环境的学习、应对和防御等适应过程,二是对自己内在心理过程的控制、理解和调适等适应过程。当然,在很多情形下,这两个过程是同时出现的。但是,在个体的社会适应过程中,根据个体心理和行为在个体自我和外在环境之间的指向性程度的差异,我们还是能够把个体的适应性习惯行为倾向解剖成自我定向适应性和社会定向适应性两个方面来进行考察。譬如,享受孤独就是自我定向适应性,积极参与社交团体就是社会定向适应性。

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育途径是依据教育模式而选择的。根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模式的要求,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可概括为心理素质专题训练、心理咨询辅导和学科教学渗透等三种基本途径[8]。

(一)专题训练

我们的研究表明,心理素质专题训练过程一般应由“判断鉴别—训练策略—反思体验”三个彼此衔接的基本环节构成。

1.判断鉴别

判断鉴别是通过多种形式的心理检测和评估,让学生了解自己某方面心理素质发展的现状,自己是否具有该方面健全的心理素质,以此引起学生的认同感或缺失感,唤起情感共鸣或震撼,激活心理能量,思考问题根源,进而认识该种心理素质对自己学习、生活、交往及成长的意义,激发接受训练的积极动机。判断鉴别强调情境化、生活化,即鉴别一定要把学生置于具体、生动的情境之中,鉴别的内容一定要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

2.策略训练

策略训练就是针对判断鉴别中所发现的问题,提出若干解决该问题的具体而有效的方法和技巧,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和操作活动来感受、理解,进而选择。其步骤是:(1)引思:引导学生思考该方面涉及的问题,提高认识,转变思维方式、角度,确立新观念;(2)导行:通过活动参与,协调心理与行为;(3)激情:在思考、行动中唤醒其情感体验,发挥积极情感的动力作用;(4)强化:按照策略规定的方式、方法进行强化练习,掌握基本的思维过程、思维方法及行动方法。一次训练最多安排2—3种训练策略。策略训练在形式上强调操作性、主体性和教育性。具体形式主要有:(1)学生自己讲解;(2)角色扮演、角色换位;(3)讨论;(4)辩论;(5)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口头交流、书面交流、电话交流);(6)动手操作;(7)参观、访问;(8)教师辅导或咨询;等等。

3.反思体验

反思体验就是对训练中的心理感受、情感体验、行为变化、活动过程及效果等进行反思、强化、内化。强化训练效果,促进自我认知与评价。反思环节一定要强调“三自”即自觉、自发、自控。其目的是对训练过程、方式进行反思,将训练中掌握的方法、步骤延伸到类似的其他情境;对训练结果进行总结。反思体验内容以训练目标、内容为依据,考察训练目标的达成度。在形式上主要有:(1)针对问题,前后对比,发现变化,增强信心;(2)设计情境,实际操作,发现问题,掌握策略;(3)分析案例,由此及彼,归纳总结,促进迁移;(4)言语暗示,箴言提醒,自我感悟,形成观念。

(二)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的最简单的定义是“助人自助”。心理辅导虽然包括职业辅导等方面的内容,其含义比心理健康教育更为宽泛,但目前我国各级学校开展心理辅导的起因与工作重点却是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可以说,心理辅导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与学校教育目标是一致的。但心理辅导毕竟只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方面,其目标应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其重点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管理自己;认识、掌握周围环境,同环境保持适应,帮助学生解决面临的问题,应付危机、摆脱困难,增强应对环境与压力的能力和勇气;使学生能去除特殊症状、改善行为、化解负向的或冲突的思想与情感;指导学生自主抉择,承担起对社会和个人的责任;鼓励学生通过自我探索,寻求生活意义,认清自己的内在潜力与资源,充分发挥个人潜能,使其能过健康的、有意义的、充实的生活。

根据我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层次的理解,可以把上述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适应”处理的是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包括人际关系)问题,调整的重点是人的行为。“调节”处理的是个人内部精神生活各方面及其相互关系,调整的重点是人的内心体验。第二是寻求发展,就是要引导学生确立有价值的生活目标,担负起生活的责任,扩展生活方式,充分利用自己的潜能与机遇,发挥主动性、创造性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社会作用,过积极而有效率的生活。这两个目标中,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调适性辅导(adjustive guidance);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发展性辅导(developmental guidance)。简言之,这两个目标也就是要引导学生达到基础层次的心理健康与高层次的心理健康。

(三)学科教学渗透

学科教学渗透是指教师在进行常规的学科教学时,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将心理素质培养内容渗透在学科教学之中,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完善各种心理品质,特别是诸如情感、意志、个性品质等方面。

心理素质作为个体全面发展的一种重要素质,绝不是通过一门课程就可以培养出来的,它需要借助各个学科、各个教师的协调配合。学校中如果只有个别教师赞同并注重在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而其余的教师对此持怀疑或否定的态度,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就很难开展起来。各科教师对学生的影响都是巨大而重要的,只有教师全员参与,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内容,才能保证学生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

以学科教学渗透的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学生在进行具体知识的学习时,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教育和点化。并且,目前大学的课程设置多而杂,再单独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课有一定难度,且具有“人为”的痕迹,而学科教学渗透的形式则在不增加人力、物力及时间的条件下实现目标,符合经济、实用的要求。

学科教学渗透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但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不但需要他们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改变单调的教学形式,对教学内容有合理、科学的安排,而且要求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因此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广大学科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还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如何才能把握好这种教学形式,需要专业化训练和有目的、有指导的实践[7]。教师首先应在思想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进而找到与教材的适当切合点。其次,要营造和谐的、具有情趣的、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良好的教学氛围,这是实现学科教学目标与心理素质培养目标的前提条件。最后,在教学中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使他们在积极的活动中,既掌握有关的知识,形成相应的技能,又能有所反思体验和内化,逐渐形成健全的心理品质。

八、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基本策略

教育设计是教育实施的前奏,教育实施是把教育设计具体化、优化和现实化的过程。它们是同一教育过程中两个紧密联系的阶段。教师要将教育设计付诸实施需要制定或选择一系列的教育策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也不例外,有其自身的策略[9]。

(一)和谐互动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整体优化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营造和谐互动的气氛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措施。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实施和谐互动策略,主要应从两个方面着手:(1)营造和谐气氛。其操作要点是:教师以尊重、平等、爱与关怀的态度对待学生,无条件接纳学生;教师实行民主领导和民主管理;激发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多向交往与合作学习。既然心理健康教育不把知识传授作为首要教育目标,那么,教师完全可以放下“担心学生学不到知识”的思想包袱,精心研究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改变传统课堂中师生单向、双向交往的狭隘和低效局面,实现师生之间全通道的多向交往。实现多向交往的关键在于,教育活动的内容、形式和难易程度要适合全体学生,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师生共处于一种心理期待和认同的情境之中。采用分组教学、合作学习的形式是实现师生间多向交往的有效办法。合作学习的主要方式有:游戏竞赛法、成绩分阵法、切块拼接法、小组探索法和共同学习法。合作学习的精髓是“积极的相互依存与个人的责任相统一”。

(二)行为改变

行为矫正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在帮助学生更新认识、端正态度、调节情绪和调整行为方式方法的训练过程中,教师必然要借助心理学中涉及行为塑造或行为矫正的方法和技术,实施行为改变策略。这一策略主要包含三方面的技术。(1)学生自我管理。教师控制学生行为的总方向,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实现行为改变目标。具体方法包括示范、督促、强化和指导。主要步骤是:教给学生改变行为的原则、方式、方法和技巧;学生制定、实施和修改自我管理的计划。(2)行为练习。学生通过实际练习掌握行为改变的方法。实施步骤是:交代行为训练的目的、环节和要求;控制练习时间,提供技术指导;提供独自练习的机会。(3)矫正不良行为。教师引导学生认清不良行为的危害,分析引发不良行为的诱因(刺激源),提示、指导不良行为的改善措施,学生制定合理的矫正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作出调整和修改。实施本策略应以强化理论为指导,分别对不良行为和正确行为给予恰当的正强化或负强化,同时把它们与行为塑造技术结合起来。

(三)体验内化

研究表明,体验内化在学生心理素质形成过程中起关键、定向的作用。当前在一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行为训练、轻体验内化”的倾向。有些训练活动表面上热热闹闹,实质上由于忽视学生对训练内容和策略的体验与内化环节,致使训练效果不佳。本策略的内涵是在学生积极参与训练活动和了解、接受训练策略的基础上强调对内容和策略等的反思体验的过程,保证内化的效果。在实施本策略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操作要点:(1)视体验为学生心理素质形成的重要环节。它是训练策略传授与练习迁移的发生和巩固的环节,是实现从教师“言传”到学生“意会”的顺利过渡。(2)强调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体验应是学生的积极主动的体验,避免消极被动的体验。(3)明确体验活动的外部行为与内部过程之间的关系,通过布置适量的外部操作任务或提出恰到好处的问题把握学生感受、体验与反思的方向,借助外部活动促进、深化内部体验。

(四)合理监控

合理监控策略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为了保证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完成既定的训练任务而对训练的全过程积极、适度、主动地进行计划、检查、反馈、评价、调节和控制所作出的教育谋划。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合理监控策略突出地体现在教师对训练活动进行设计和开展的“三导”技术上,即编导、引导与开导技术。(1)编导。教师依据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实际选择训练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编辑活动的具体步骤,控制活动的进展,组织并指导学生做好活动准备。(2)引导。在训练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两点”:一是“点醒”学生的缺失和不足,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深入活动的程序之中;二是及时“点拨”。教师应适时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多层面领悟策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感受、体验与反思。(3)开导。当学生被疑难问题卡住难以深入问题的核心时,教育者要选择适当的时机,采取恰当的方式,给予必要的点拨和开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寻求问题解决的办法,使训练活动得以顺利进行;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对训练策略的领悟,还要画龙点睛式地予以“点化”,策略训练的关键之所在,就是使学生把掌握的策略性知识条件化,促进其策略的迁移。

标签:;  ;  ;  ;  ;  ;  ;  ;  ;  ;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若干理论探讨_心理健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