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福民
望奎县人民医院 1521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厄贝沙坦采用不同给药时间用于高血压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共94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在入院后均给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晨给药组和夜给药组各47例,晨给药组的给药时间为上午8∶00~9∶00,夜给药组的给药时间为20∶30~21∶30。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晨给药组47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后,显效患者13例(27.7%),有效15例(31.9%),无效19例(40.4%),总有效率为59.6%;夜给药组患者中,显效患者21例(44.7%),有效患者18例(38.3%),无效8例(17.0%),总有效率为83.0%。夜给药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明显高于晨给药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使用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时,夜间给药能够更好地降低患者血压,在血压控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值得在临床上大力应用。
关键词:高血压;厄贝沙坦;给药时间;临床疗效
厄贝沙坦是临床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常用药物,具有良好的血压控制作用[1]。为了探讨厄贝沙坦的不同给药时间对于高血压治疗效果的影响,现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共9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比不同给药时间的治疗效果,得出厄贝沙坦的最佳给药时间,很好地实现了研究目的。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于我院给予厄贝沙坦治疗的高血压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本文选取对象均经过临床诊断及检查后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所有患者均符合WHO的1、2级高血压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①研究前15 d内未服用其它降压药物;②继发性高血压患者;③并发严重脏器性疾病的患者;④对厄贝沙坦过敏症状严重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晨给药组和夜给药组各47例,晨给药组47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年龄42~68岁,平均年龄(57.4±2.3)岁;夜给药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43~71岁,平均年龄(59.1±3.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高血压分级水平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以口服厄贝沙坦的方式进行治疗,口服剂量为150 mg/次,1次/d。晨给药组患者的服药时间为8∶00~9∶00,夜给药组患者于20∶30~21∶30服药。使用血压监测仪器以1h为间隔,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并做好记录,
1.3疗效判断标准[3]显效: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后,舒张压下降水平≥12 mmHg,下降后的舒张压水平<80 mmHg;有效:舒张压下降水平<12 mmHg,且下降后的舒张压水平亦<80 mmHg;无效:经上述治疗后,患者的血压水平无明显变化,或变化程度未达到有效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将本次研究中选取的9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分别于不同时间给予厄贝沙坦药物治疗。其中晨给药组47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后,显效患者13例(27.7%),有效15例(31.9%),无效19例(40.4%),总有效率为59.6%;夜给药组患者中,显效患者21例(44.7%),有效患者18例(38.3%),无效8例(17.0%),总有效率为83.0%。夜给药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明显高于晨给药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厄贝沙坦是一种II型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它不仅能抑制血管紧张素受体的合成,使患者血管得到有效扩张,还能降低患者体内血管加压素的分泌,从而达到降压的治疗效果[4]。高血压患者大多表现出明显的血压晨峰现象,血压晨峰会对患者的心、脑血管等多个器官造成功能性损伤,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发生心肌梗死,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幅降低。因此,医护人员应选择合适给药时间,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晨峰现象,从而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进一步优化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夜给药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0%,远高于晨给药组,这充分说明夜给药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明显优于晨给药组。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高血压患者夜间的II型血管紧张素水平较高,夜间给予厄贝沙坦药物治疗,能有效扩张血管,在血压升高前降低II型血管紧张素的水平,使患者的夜间血压水平降低,减小患者的昼夜血压波动,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同时,夜间服药更易被患者接受,患者忘记服药的几率也较小,相较于晨间服药具有明显优势。
综上所述,临床上使用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时,可采取夜间给药的方式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使厄贝沙坦的降压效果得到更好发挥。
参考文献:
[1]施锋杰.不同给药时间厄贝沙坦对血压的影响观察[A].浙江省医学会内科学分会.2012年浙江省内科学年会论文集[C].浙江省医学会内科学分会,2012,13(02):246-247.
[2]黄良燕,周如明.不同给药方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32(02):178-180.
[3]陆永灵.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3,18(07):3584-3585.
[4]王翠,李文健,魏策.不同时间服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对高血压患者晨峰血压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8(16):21-23.
[5]Makaritsis KP,Handy DE,Johns C,et al.Role of the α2B-adrenergic receptor in the development of salt- induced hy-pertension[J].Hypertension,1999,33(1):14-17.
[6]Asaria P,Chisholm D,Mathers C,et al.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health effects and financial costs of strategies to reduce salt intake and control tobacco use[J].Lancet,2007,370(9604):2044-2053.
论文作者:董福民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9
标签:患者论文; 给药论文; 血压论文; 高血压患者论文; 高血压论文; 时间论文; 水平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