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企业的首席信息官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官制论文,中国企业论文,首席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今社会,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初露端倪。信息和知识已经成为社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决定企业的不单单是固定资产与金融资产,更重要的是在于拥有信息和知识资产。而信息化迫使企业内部各自为政的情况必须改变,要求企业管理结构逐渐由自下而上的金字塔型转化为分布或网络式,同时,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也有很大的变化,今后三C结构将成为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这三C是指:CEO (首席执行官)、CIO(首席信息官)、CFO(首席财务官)。这便更需要高层管理者来统一规划和管理企业的全部信息资源,促使企业协调统一发展,因此,我国企业推行首席信息官(CIO)制已经是势在必行了。
一、国内外CIO的发展简况
CIO是英文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的简写,汉译首席信息官、首席信息主管、首席信息经理等。CIO是负责企业信息技术和系统, 并对企业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的高级官员。CIO 是随着信息资源管理热潮的兴起而诞生的,从20世纪80年代起,为确保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人们对信息资源管理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1980年,美国政府为克服联邦行政部门的文牍主义和官僚主义,节约办公开支,提高工作效率,制定了《文书工作削减法》,明确提出了“信息资源管理”(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IRM)的概念, 并授予管理和预算办公室以广泛的权力来制订和实施联邦政府的信息政策,管理联邦政府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为了从组织机构上保证和加强联邦政府各部门的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美国要求各部门都要设立CIO 这一新职位,并委派副部长和部长助理级官员担任此职,从较高层次上全面负责本部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这就是最初的CIO。
CIO的出现有效地改善了美国政府部门宏观层次的信息资源管理, 其成功经验促使一些大公司将这一职位连同名称和职能一并引入到企业管理中。1981年,辛诺(W.H.Synnott)和戈拉伯(W.H.Grube)在《信息资源管理:20世纪80年代的机会和挑战》一书中强调了在企业中设立CIO 的必要性,首次给CIO以明确的定义:“CIO是负责制定公司信息政策、标准,并对全公司的信息资源进行管理控制的高级行政官员。”实际上,企业CIO 最初出现在美国的一些最大的公司和企业集团里,由于设置合理,成效显著,其它大企业也竞相仿效,便很快在美、日等发达国家普及开来。1986年,美国《商业周刊》发表了一篇题为“管理领域的新星:迎接CIO”, 对这一职位在企业界的迅速崛起也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现在美国办有专门的《CIO》杂志,并建有CIO专业网站。
据20世纪80年代中期安达信公司对美国500家最大企业的抽样调查,有40%的大公司设立了CIO一职。 另据日本专修大学竹村研究室对以东证1部上市企业为中心的510家企业公司的调查,1988年有21.9%的企业设置了由常务董事以上级别的高级管理人员担任的CIO 职位(这一比例1991年已上升到37.6%)。排名世界前500家大企业的80 %以上都实行了CIO体制。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信息基础仍比较薄弱,信息化水平还较低,信息资源管理水平还较落后。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蓬勃兴起“信息热”以来,全民的信息意识大大增强,信息素质明显提高,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信息产业得到较快的发展,社会信息化的建设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宏观上看,国家信息中心、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信息产业部先后成立,国家信息中心起草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条例》已上报送审,即将付诸实践,该条例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及所属部门必须指定或设立专门机构统一管理其职员范围内的信息活动。”一些政府部委,如国家计委、中国人民银行、内贸部、交通部等系统都委派了副部长级干部专抓信息管理。从微观上看,一些工业企业,如首钢、攀钢、株洲冶炼厂、营口卷烟厂等,纷纷设立信息决策委员会、信息理事会等机构或组织,并派常务副厂长、甚至厂长(经理)担任信息主管之职。
2001年9月14日,由国家信息中心主办的“2001年中国CIO/信息主管高峰会议”在上海正式拉开帷幕。这次会议汇集来自海内外众多首席信息官、技术官及参与企业IT建设的高层管理人员,这次会议是国内难得一见的CIO盛会,它围绕“CIO:企业变革家”和“CIO :战略家”两大主题展开的精彩演讲,为人们展示了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冲击和诱惑。另外,有关期刊设有CIO专栏,如《IT经理世界》就设有专门的CIO栏目。不少网站也开辟了“CIO论坛”。这些都表明,我国企业的IRM 与CIO体制建设,已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但必须承认,CIO体制在我国的企业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有关人员对前不久在上海召开“CIO 商业会议”的与会人员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在这次会议上,发放15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03份,约占68.7%。在调查中发现,许多信息中心主任或IT经理都认为他们是CIO, 但如果根据国外通用的标准来衡量,他们又不是西方意义上的CIO。因此我们只能说他们是具有中国特色的CIO。但不管是中式CIO 还是西式CIO,能否承认自身作为CIO的角色认定,无疑最有可能显示在自己的名片上。在会议期间,只有7人对“您的名片上是否印有‘CIO/信息主管’字样”作了肯定答复,约占5%。是否在名片上印“CIO/信息主管”字样涉及到CIO本人和CEO对CIO角色的认知和肯定, 被调查的我国CIO大多数没有在名片这样重要的交流工具上表明自己的身份, 或者说明他们并不认为自己就是CIO,或者对于真正的CIO还有一些模糊的认识。
《IT经理世界》的栏目主持霍国庆先生也就“中国企业内部究竟有没有CIO?”等问题于1998年4月初赴深圳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走访了深圳石化综合商社信息广告有限公司、金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亚科希资讯公司及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信息电脑中心等5家企业,在调研过程中, 霍先生通过各种关系所了解到的唯一冠以“CIO ”头衔的是中国振华(深圳)电子工业公司的钱光祖先生,他也是该公司的项目协调人。就上述5家企业而言, 其信息部门的负责人都没有在自己的头衔中添加“CIO”,这表明他们与CIO之间还有距离。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前沿阵地,是与世界先进的企业制度接轨较快的地区,深圳企业CIO的设置情况如此, 我国其它地区就可想而知。霍先生在深圳之行中发现,即使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但极少企业的信息管理能够发展到为企业战略服务、参与企业战略设计的层次上,因此大批名副其实的CIO的出现,应当说还要假以时日。
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目前的信息主管绝大多数为部门级信息主管,通常称为信息中心主任或信息部门经理,他们发挥的职能还停留在技术层,真正进入公司决策层,专门或主要负责公司信息管理事务的副总裁级信息主管尚未出现。所以,只能说我国企业真正的CIO 体制刚刚才起步。
二、CIO在企业中的地位和职能
1.CIO在企业中的地位
企业建立的CIO体制是否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合理确定CIO在企业的地位。 我国目前的信息主管绝大多数为部门级的信息主管,通常称为信息中心主任或信息部门经理,真正进入公司决策层、专门或主要负责公司信息管理事务的副总裁级信息主管(CIO )尚未浮出水面。
信息经济的崛起,促进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时又对信息管理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技术在横向领域的扩展,使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促进了信息的产业化与产业的信息化并引起信息保密、信息犯罪等一系列新的管理课题。信息技术在纵向领域的深入,使人类对信息技术处理手段,经历了电子数据处理(EDP)、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DS)和智能专家系统(ES)的发展阶段, 信息处理也逐步由服务参考上升到战略决策的高层管理。
纵观发达国家企业经营管理中,20世纪信息管理职位的设立也伴随信息技术处理手段的深入历经以下变迁:(1)50年代计算中心经理; (2)60年代电子数据处理(EDP)经理;(3)70年代信息系统(MIS)主任;(4)80年代首席信息经理(CIO)。
信息管理职位由电子数据处理的基层管理者到管理信息系统的中层管理者,再到利用智能专家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进行企业人、财、物各类资源进行统筹管理的CIO,这不同的发展阶段信息职位的更迁, 一方面体现了企业经营中信息管理职位由基层到高层的上升,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信息管理思想在企业经营中作用的增强。
国外专家曾指出,能否真正把信息看作企业的宝贵资源并有效地加以开发和利用是20世纪80年代企业经理所面临的新挑战。因此,造就了CIO这一新型高级信息主管的职位, 并且成为决定企业经营与竞争胜负的核心人物。CIO的兴起,标志着在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中, 信息主管的职权范围已经超越单纯信息处理技术性质的部门经理的狭小范畴,成为直接对最高经理决策者CEO负责,协助企业的高层决策、 制定企业长远发展规划、沟通最高决策层与各分支机构之间信息联系的技术专家与经营专家集于一身的综合管理者,因此CIO被认为是企业的核心人物。 这是由于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把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到了关系企业生存发展乃至振兴的至关重要的位置之上。
CIO作为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与以前的信息管理职位有很大的不同。 过去,企业中从事信息工作的人员大都处于从属或配角地位,他们经常被称为决策的“参谋”、经营的“耳目”,信息中心的负责人充其量也只是一个部门级领导。CIO职位的出现, 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种情况。1994年,加拿大对信息管理人员需求现状进行了一次调查,其中关于信息管理人员在企业中应处于何种位置的问题,有75%的人指出,最高级的信息管理人员可以处在总裁、总经理的位置,或是在总裁之下、部门业务经理之上的位置,即置于企业的高级管理层。 这表明, 人们对CIO 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有了相当明确的认识,对企业信息管理的系统结构和人员角色有了较为清晰的划分,从而形成了以CIO 为首的企业信息化新体制。
今年3月,Cisco公司CIO 彼得·苏维克先生表示:“在企业高层决策会议上,CIO应该有一个重要的座位, 这个位子最好在首席执行官的右边。而且,在董事会里,CIO也应该有重要的地位。”
我国企业CIO目前所处的位置充其量也就是信息中心主任, 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CIO。由于一些企业的信息中心主任对CIO出现的背景、意义以及CIO的实质了解不够,因而认为自己就是CIO。笔者认为,对于个人而言,这样理解并无不可,但从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大业的角度认识,这种理解可能会延缓甚至阻碍企业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更有甚者,还可能使企业失去跃变的机遇;这种理解无疑也会使这些信息中心主任失去至少是延缓进入企业最高决策层的机会。因此,我国CIO 必须实事求是地分析和确认自己目前所处的位置,并尽量实现从目前的位置到目标位置的位移。
由于目前,我国各行各业的企业信息化的水平相关较大,按照诺兰模型的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论,有些企业的信息系统处于控制阶段,有些企业的信息系统处于集成阶段,有些企业的信息系统则处于数据管理阶段,因此,在我国企业建立的CIO体制中,将CIO定位于什么样的地位,不能强求一律,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但不管如何定位,有一个基本的原则是必须遵循的,即CIO 必须由以往从属的部门经理的服务配角上升到企业高级决策经营层的信息主管,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CIO体制。
2.CIO在企业中的职责
企业CIO是负责制定企业的信息政策、标准、程序方法, 并对企业的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的高级行政管理人员。企业CIO 作为一个跨技术、跨部门的高层决策者,应充分利用企业内外可加控制的信息资源来不断完善企业的信息基础结构,并注意协调好企业管理与信息技术的关系。在传统的管理体制下,管理与技术是相对封闭的。管理者大多不知道信息技术究竟能够为管理决策做些什么,而信息技术人员只是从技术标准和设备性能来考虑问题,不大清楚企业的目标,也不能有效地支持决策。CIO则是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有意识地选择和运用信息技术, 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充分发掘和有效利用来促进管理机制的变革和业务结构的调整甚至重组,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决策水平,增强企业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的快速反应能力。CIO的主要职责是:
(1)参与企业高层管理决策。作为高层管理人员,CIO应运用其信息优势,有效地参与企业的重大决策,帮助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寻求企业的竞争优势,强化企业的竞争实力。CIO 不只是负责信息资源管理范围内的决策活动,而且必须参与讨论企业发展的全局问题。为此,要求CIO 必须对影响整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各方面问题都有相当全面和清楚的了解。
(2)制订企业的信息政策与信息活动规划。CIO应该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及时制定或修订企业的信息政策和信息活动规划,以实现行政管理的战略意图。当企业管理策略发生变化时,CIO 要及时投入信息技术力量和必要的资源条件来响应这种变化,使企业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策略与管理策略更加协调一致。
(3)管理企业的信息流程,规范企业信息管理的基础标准。 作为信息管理专家,CIO要主持拟定企业信息流程的大框架, 建立信息管理的基础标准,如数据元素标准、信息分类代码标准、用户视图标准、概念数据库标准和逻辑数据库标准等,抓好数据重组工作,改造杂乱无序的数据环境。企业信息化的实践证明,只有以数据集成为基础,以总体数据规划为中心,面向信息流程进行应用系统开发,才能取得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动权。
(4)负责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规划与宏观管理。 作为企业信息系统的直接领导者,CIO对信息系统的开发计划、运行管理、安全管理、 人员配备、经费预算等要进行宏观控制和协调,统筹考虑系统建设的硬件、软件和应用问题。同时,代表本单位与信息系统开发者、技术设备供应商打交道,建立与信息技术服务商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并根据企业的业务和管理需要,对他们提出的信息技术“全套解决方案”进行审议,行使否决权。
(5)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有效的信息技术支持。 管理和技术是企业发展的两大关键。在当今时代,管理问题相对而言是比较稳定的,技术热点则变化得非常之快。作为信息技术专家,CIO 必须密切注意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分析新技术对经营管理与竞争战略的影响,以便及时作出快速反应。
(6)评估信息技术的投资回报问题。面对眼花缭乱的信息技术, CIO必须注意研究信息技术的投资回报问题, 在信息技术投入和企业管理效益之间寻求某种平衡。这是一个CIO 能够在现代企业日趋激烈的技术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条件。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和可用性都是毋需置疑的。但是,如果脱离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盲目地、片面地、甚至是赶时髦地去引进和实施这些新技术,而不考虑其投资回收期和成本/效益关系,就会把自己置于被动境地、丧失在高层管理决策中的地位。
(7)宣传、咨询与培训。 作为分管信息技术部门和信息服务部门的最高负责人,在运作层次上,CIO 要帮助信息人员以及企业各部门的业务人员和用户转变观念和认识,并对他们的意见、询问和求助都给予很好的反馈,同时,CIO 还要负责企业全体人员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教育与培训工作。
(8)信息沟通与组织协调。CIO一方面是企业高层管理决策者与信息部门的联系人,他负责把行政管理的策略、意图和实施方案等传递给信息部门,同时又把信息部门的成果、生产能力和发展方向报告给行政管理班子;另一方面,CIO还要承担整个企业各部门、 各环节之间以及内外环境的信息沟通与协调工作,实现企业的协同作业和信息资源共享。
随着现代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CIO 的职能也在不断变化着。美国《CIO》杂志5月的封面文章中说,现在,企业的CIO 要负担着双重的职责——除了要对企业的IT系统负责外,他要越来越多地在企业内部以一个风险投资家的身份出现。在一些中型的企业中,CIO 要利用他们的技术背景和商业的知识为企业的投资提供支持。
三、CIO的素质要求
美国信息产业协会(ILA)在20世纪70 年代末曾为信息经理制定了明确的职业标准要求。其中规定,信息经理的一般工作职责包括“规划、设计、完善、安装、运行、维护和控制人工信息系统和自动化信息系统;在不同管理层次上为团体用户和个人用户提供信息管理方面的建议和帮助”。为此,要求信息部门的经理应具备以下一些素质:(1 )具有广博的多学科和交叉领域的职业技能,能运用信息科学的理论基础为各种层次的管理者和用户服务;(2)具有一种或多种信息技术专长;(3)具有经济方面的,规划预算信息密集、资本密集、劳动密集产品的基本知识,以及在各种竞争性组织资源之间及内部进行权衡的能力。
CIO 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职能决定了他应该具备比信息经理要高得多的素质要求:一个合格的CIO 必须是管理与技术两方面的全能型人才,他不但要对信息技术有着充分的了解,还应熟知企业的业务过程;同时,他还应具有从战略的角度审视信息技术在企业长远发展中的作用的能力。而且总的来说,CIO 的组织管理水平比其他信息技术才能更重要,这似乎有悖于传统信息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二者职责的不同。传统信息管理人员的工作重点是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和传播,信息经理的主要任务是控制企业内部的信息流动,与之相应的是要求他们具备相当扎实的信息技术知识和信息系统开发能力。 CIO的工作重点在于通过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企业内外的信息资源来强化企业的竞争优势,改进高层管理的战略决策活动。因此,经营管理与决策能力对于CIO来说显得更为重要一些。日本曾对CIO适任者情况进行调查,在有效回答的259家企业中, “计算机专业出身且通晓经营者”从1989年的17.1%提高到1993年的31%,“非计算机专业出身而通晓计算机者”却从46.1 %下降至27.1%,另外,“已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的CIO任职者比例变化不大(1989年为33.9%,1993年为34.8%)。这表明不懂计算机的人不能成为CIO,只懂计算机的人也不能担任CIO, 理想的CIO应是兼具经营管理与信息技术两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计算机专业出身且通晓经营者”比重升高及“已是企业高层管理者”比重居高不下说明经营管理能力对于CIO来说尤为重要。综上所述,CIO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是:
(1)管理经验。作为一个高层管理者,CIO必须对本行业的发展背景有全面的了解,对企业管理的目标有明确的认识,对经营决策和竞争环境的基本情况有充分的掌握,并且有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
(2)知识面。现代CIO是一种集信息管理、信息技术、工商管理等知识于一体的复合性人才,因此CIO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面。 不仅要通晓信息技术,而且应精通信息管理、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应具备为企业经营管理与竞争战略发展的需要推荐与开发新技术的能力,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动向及其对企业的影响有敏锐的洞察力,富有远见和技术创新精神。
(3)经营头脑。CIO的工作必须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来确定技术方案,以使信息管理系统为企业发挥最大的效益。CIO 的工作必须以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为目标,因此,CIO要有精明的商业经营头脑, 应了解信息技术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在哪些方面能为达成这一目标起到关键作用,能够把信息技术投资及时转变成对企业的回报,方可为自己在企业中树立起公认的有重大贡献的角色形象。
(4)信息素养。CIO应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和较高的信息素质,能够为企业高层的战略决策发挥信息支持作用,特别是对来自外界环境的大量模糊、真伪并存的信息,应有高度的判别能力和挖掘信息价值的艺术,才能使自己的决策能力达到战略决策的水平。
(5)应变能力。 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和急剧变化的竞争环境,CIO要有强的应变能力,能够抓住瞬间即逝的机遇, 对各种变化作出迅捷及时的反应。CIO还应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能承担起来自技术和环境变化的压力,具有敢于迎接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勇气。
(6)表达能力。CIO必须具备良好的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能够把看起来是莫测高深的信息技术向高层管理决策者和基层业务人员都解释清楚,消除企业中的“高技术恐惧症”。特别是对于非技术型用户,要尽量避免采用技术性术语。
(7)组织协调能力。作为企业信息流的规划者,CIO要善于协调企业内部各层次、各部门、各环节的关系以及企业与其协作伙伴的关系。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广泛的亲和能力,善于对话和沟通,能够适应企业的文化和传统, 使信息技术与管理体制相得益彰。 西门子亚太地区CIO德斯阳认为, 西门子出类拔萃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良好的信息及知识管理,从而能够不断增加公司及顾客的价值。他的多年职业经验告诉人们,CIO必须与其他部门的执行官和谐共处, 如理解领导者的商业策略、优化顾客最佳利益、确定知识范围等,才能处理好商业和技术中的变化因素。
(8)领导能力。CIO要有领导威信和支配企业信息资源的权力,能建立一个有效的信息资源管理班子,既能指挥信息部门的工作,也能对企业的信息政策和策略起领导作用。总之,CIO 应该是一个兼具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一个高瞻远瞩、极具洞察力同时又脚踏实地、从实际出发的领导者。
(9)洞察力。作为现在企业的CIO必须有敏锐的洞察力,具有很强的信息分析能力。Ron Ponder是AT&T公司(解体前)的高级副总裁和十几个首席信息官(CIO)的负责人, 他曾经告诉记者:随着我们转变到一个以信息为基础的经济时代,公司正变得越来越依靠信息技术和基于信息技术的策略来满足客户,这种新的竞争形势很快成为公司基础结构的一部分,由于CIO所处的位置, 他们的洞察力会成为晋升到高级领导层的主要因素,关键决定因素是CIO 如何利用业务洞察力技巧和信息技术知识及专长制定出业务策略使公司走向成功。
(10)竞争意识。现在企业处于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环境之中。因此,作为企业信息资源管理高层领导的CIO 必须要有很强的竞争意识、不断进取和创新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先进性,促进企业信息管理水平的优化。
(11)职业道德。现代CIO必须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即敬业精神。一方面要严守机密,具有职业节操;另一方面要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经验,能充分显示CIO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四、推进我国企业CIO体制的建议
目前,我国企业的CIO体制仍处在零星的自发性探索阶段, 还未达到系统推广和建设阶段。 笔者认为, 为了在我国企业逐步推进和实施CIO体制,当前必须要解决好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大力加强CIO的宣传,提高企业管理者对实施CIO体制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
目前,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已经认识到企业建立CIO 制度的现实意义,在出台的相关政策里也明确提出了积极推进企业CIO体制的建设, 有些省份已经开始启动企业实施CIO体制的相关项目,这是可喜的一面。 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现在我国不少企业管理者对CIO 认识还比较模糊,对实施CIO体制的重要性也还认识不足。 企业管理者是企业的决策者,他们的CIO意识较低,必将严重制约企业CIO体制有效和顺利实施,因此,在我国企业要推行CIO体制, 当务之急是要提高行业和企业管理者的CIO意识,要通过各媒体,多渠道多途径地进行CIO的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企业管理者及广大员工对实施CIO 体制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管理水平,为企业实施CIO 体制建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CIO体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因此, 我国企业要加快自身的变革,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尽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要进行企业务流程的重组,积极进行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重塑企业文化,全面实施企业管理信息化,优化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为企业实施CIO体制建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另外, 要变革传统的信息管理体制,以决策支持式的CIO 体制取代传统的部门隶属或者平行的信息管理体制,充分发挥信息管理对企业战略决策的支持作用,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3.加快对CIO人才的培养和培训
CIO是那种既懂得企业管理和业务,又懂得信息技术, 且身居决策层和高层领导地位的复合型人才。我国目前许多高校都设有信息管理专业和MBA,但无论从学科设置还是培养目标来看,都不能适应对CIO人才的要求。因此,我国的教育界要积极探讨现在CIO 人才的培养教育模式, 借鉴发达国家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经验, 优化现有的信息管理专业和MBA的课程体系建设,构建多种形式的CIO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和培训一批现代的CIO人才。
4.国家要尽快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推进企业CIO体制的实施
在宏观上,国家有关部门要积极制订我国企业CIO 体制实施的方针、政策或者规范,积极推进企业CIO体制的实施。一方面, 国家的有关部门应尽快全面制定适合于我国的有关信息资源管理方面的政策和法律,这些政策和法律将为在微观上实施CIO 体制提供政策和法律的依据和保障;另一方面,国家及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机构要尽快出台推进企业实施CIO体制的项目,创造我国企业实施CIO体制良好的外部环境。
5.尽快建设和普及行业信息协会,走上行业协会管理的道路
各部委及所属行业,尽快建立专业信息协会组织,全面规划和负责本行业内的信息资源管理,并在所属企业中积极推广CIO体制。 各行业信息协会在推行CIO体制时,应负责具体筹划和提供所需的政策、 技术、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服务,使全行业内的CIO体制能够统一协调发展。
6.加快CIO的研究,为我国企业CIO体制的实施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目前我国已有不少学者致力于CIO的相关研究, 据清华同方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检索,1998~2000年,共有CIO的相关研究论文27篇, 就论文研究内容来看,国内学者的研究多数偏重于CIO的宏观研究, 而真正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从微观角度来研究企业CIO 体制的并不多,因此,目前的CIO研究应该着重于CIO的微观方面研究,如我国CIO 的组织机构设置,CIO的汇报机制,CIO的地位与具体职责,CIO 体制与企业竞争力等方面研究,探讨我国企业CIO体制的理论和实践, 为我国企业CIO体制的实施提供理论上和方法上的指导。
7.试点探索,逐步推进
具有真正意义上的CIO体制在我国企业界还属于新事物, 因此构建适合我国企业的CIO体制模式还有一个探索的过程。尽管在企业CIO体制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可能借鉴发达国家的一些做法,但我国企业与发达国家的企业模式还是有些差别,所以,绝不能照搬照抄,我们可以选择一些行业的重点企业进行试点,探索实施CIO 体制的实施方法,积累经验,找出适合我国企业模式的CIO 体制实现方式,然后,扩大企业CIO体制实施范围,逐步推广,促进我国企业CIO体制全面、有效地实施。CK
[1]胡小明,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2]广东省信息中心,广东省信息协会.广东省企业信息化情况调查报告.计算机世界,1998.7.13
[3]程岩,企业信息管理中的CIO,国外情报科学,1994(3)
[4]马费成、王槐,情报经济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
[5]卢太宏、唐金秀,信息管理地位之变迁——CIO意味着什么,情报资料工作,1991(5)
[6]王槐,信息资源讨论会综述,情报资料工作,1993(5)
[7]邱效兰,CIO分析,情报探索,1997(4)
[8]徐学菁,论CIO制度与现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情报理论与实践,1999,22(1)
[9]陈建新,中国企业需要CIO,中国信息导报,1998(9)
[10]党跃武,组织信息管理中的CIO管理体制, 四川图书馆学报,1999(3)
[11]岳剑波,信息主管(CIO )在企业信息化浪潮中的地位和作用,情报资料工作,1999(3)
[12]谭朝晖,中国CIO之我见,IT经理世界,1999(2)
[13]霍国庆,CIO:怎样为自己定位,IT经理世界,1999(15)
[14]霍国庆,CIO深圳行,IT经理世界,1999(3)
[15]赵国良,现代企业制度论,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6
标签:信息资源管理论文; 信息技术的发展论文; 管理职位论文; 决策能力论文; 信息发展论文; 信息系统规划论文; 工作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