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思想政治创新教学论文_黄林

浅谈新课标下思想政治创新教学论文_黄林

(渠县静边职业中学 渠县 635200)

当代高中生是在改革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接受新事物快,喜欢以灵活多样的眼光和心理去审视新事物,希望社会变革和进步,有着强烈的参与意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传统的教育模式对他们已经失去了吸引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创新中寻找一条适用于当代高中生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就高中政治课创新教学谈一孔之见。

一、营造互动教学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因此,讲课前做到“身心放松”,轻松自如地进入学习状态,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前提。教师可提前两二、三分钟进入班级,或组织学生齐唱活泼健康的歌曲,或播放轻松愉快健康的歌曲音乐,或静坐一分钟深呼吸等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之前身体、心理得到放松,消除疲劳和紧张,处于和谐状态,以便集中精力,充满信心地听课和自学。例如在学习《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时,先播放歌曲《越来越好》:“房子大了,电话小了,感觉越来越好;假期多了收入高了,工作越来越好;商品精了,价格活了,心情越来越好……”欢快优美的歌曲使学生们精神振奋,接着顺势导入新课:“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从根本上得益于我国生产的发展经济的腾飞,那么生产和消费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这一关系又会给我们什么启示?这就是今天我们共同探究的主要问题。”这种“身心放松”方式紧紧扣住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水平和身心特点,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经过这样课前的热身,学生对新知识充满了好奇心,学习热情普遍提高。

二、启迪学生创新思维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许多基本理论是我们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好材料。比如:哲学常识》第二课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其中第三点就是要有创新精神,坚持与时俱进,促进新事物的成长。我引导学生从哲学理论入手理解创新的必要:因为发展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要想发展必须站在上升、前进、发展的立场上去促进旧事物的灭亡,创造新事物。在当今世界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形势下,“展是硬道理”已成各国的共识,要发展就必须创新。我向学生介绍《新思路比资源更重要》的典型材料:杜仲原是我国四川、云南等地的一种树,其树皮是名贵的中药材,日本在10多年前才开始种植,现却将我国弃之不用的杜仲叶开发加工成杜仲茶,具有利尿等多种功能,时下已成为日本市场上最受欢迎的茶饮料并销售到中国,取得了极佳的经济效益。我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在中国人眼里不屑一顾的东西到了日本人手里却身价倍增呢?难道中华民族不如日本大和民族吗?这些问题像一束飞向夜空的灿烂的焰火在学生心里燃起思维的火花。我及时点拨:我们中国人并不比日本人差,我们缺少的仅仅是一种意识——创新。日本人在自身资源匮乏中找到了比资源更宝贵的东西——创新品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学们你们作为21世纪祖国的建设者难道不应从日本人身上汲取那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创新精神吗?这种带有感情的激励既唤起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也启迪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三、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格局,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电子网络等引入课堂,能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能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创设让学生思维层层展开、步步深入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特别是现代网络的高速发展,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教师应熟练掌握和应用网络信息,教会学生使用网络远程技术来收集资料、整理数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体验中培养创新的能力。例如:教学沙尘暴的治理、环境污染等问题时,我建议学生多看“今日说法”“焦点访谈”节目,有时我会把一些精彩节目录制下来,拿到课堂上与他们一同分析、探讨,还鼓励学生在网上与网友谈论有关这方面的问题。

四、增加开放性作业比重

作业的创新首先要直面传统的书面作业的弊端。由于受到高考指挥棒的无形影响,传统的书面作业存在着“教师一味地拿教材或练习册上题目考查学生,对书本上知识点掌握程度的原题当作业”的现象。为此,作业的创新就要结合实际情况,在传统书面作业基础上增加开放性作业比重,使之更贴近于学生的真实生活,使学生能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有一种说的欲望、一吐为快的欲望。进而,通过学生作业来了解学生,并根据学生作业来备课,安排教学重点难点,使教学知己知彼、有的放矢。比如,在讲“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教师布置这样一份作业:“请你评价一下自己的消费观,并说说你评价的依据是什么?”由于这种作业形式具有较大的开放性,与传统作业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它没有标准答案,能使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如实回答,有话可说,甚至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这样的作业改变了传统作业的封闭性、答案单一性,很受学生欢迎。因此,学生能积极主动热情地完成作业。

五、改进教学评价机制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现在的教学评价也发生着根本的转变:教学评价不单是甄别和选拔的手段,更重要的功能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教学工作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要适应这种教学评价的转变要求,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就要以是否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欲,是否增强了学生的创造欲来衡量和要求自己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的一言一行,将评价的重心转移到注重教学过程上来。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单纯由教师评价学生的做法,让学生也成为评价的主体,重在民主参与,目的是让学生认识自我并正确认识他人。具体做法是在课堂中针对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之间相互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这样做可以使各评价主体处于平等的地位,各评价主体都能进行自我反思,也可促进各评价主体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各评价主体之间的了解和理解,形成积极、友好、民主和平等的和谐课堂氛围。

总之,创造力是人人都有的,只有将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宝贵资源积极开发出来,才能培养真正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因此,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对祖国未来的期盼,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除旧布新,改革旧的教学形式,建立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新的教学形式,还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使之滋长创造欲望、启迪创造思维、训练创造智能、磨砺创造意志。

论文作者:黄林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11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6/7

标签:;  ;  ;  ;  ;  ;  ;  ;  

浅谈新课标下思想政治创新教学论文_黄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