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多元化分工结构演进的海峡两岸合作新模式_国内宏观论文

构建多元化分工结构演进的海峡两岸合作新模式_国内宏观论文

构建两岸合作的新格局——论多元化分工结构的演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岸论文,新格局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当前两岸企业合作的特点与绩效

从1988年以来,台湾厂商到大陆投资设厂或合资办厂的势头持续不衰,两岸企业合作呈现空前兴旺景象,其特点是:

(一)投资迅速增长,投资区位多在大陆沿海

按照大陆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1991年台商在大陆实际投资4.7亿美元,1992年实投10.5亿美元,1993年实投31.4亿美元,但由于很多台商是以第三地(特别是以香港)名义来大陆投资,因此这个数字可能偏小。

据日本学者的资料,1990年台湾有关部门进一步放宽厂商赴大陆考察、参观等措施后,1991年台资在大陆的项目达3815件,金额逾34亿美元。①香港学者称,从1979-1992年,台商在大陆实际投资累计金额达38.6亿美元。②据台湾“经济部投审会”统计,1990-1992年间,经核准的台商赴内地间接投资案件9830件,累计金额超过35亿美元。据台湾“行政院陆委会”的估计,到1993年底,台湾实际流入大陆的各项资金,已达250-300亿美元。③由于对台资识别和界定上的困难,目前统计不准确在所难免,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到1993年底,在大陆600亿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中,台资仅次于港资而稳居第二。

外商在大陆投资集中于广东、江苏、福建、山东四省,1992年四省占全国外商直接投资总额67%。台资在大陆分布大体与此相似,广东约占1/3,其次是江苏和福建。据台湾“经济部投审会”1991年4月的资料显示,台资在大陆分布如下表:④

表1 台资在大陆的分布

地 区 企业数金额(千美元)名(按金额)

广东省411121,104 1

深圳市379111,682 2

厦门市27592,205

3

上海市78 87,032

4

广州市14955,996

5

福州市11944,903

6

福建省20442,415

7

北京市30 25,029

8

江苏省56 24,696

9

山东省46 18,081

10

(二)投资带动贸易,尤其台湾向大陆的“整厂输出”引人注目

从80年代开始,海峡两岸经香港的转口贸易突飞猛进,到80年代末期,大陆已成为台湾的第五大贸易市场,而台湾则成为大陆的第六大贸易市场。80年代在大陆市场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现象还比较明显存在时,两岸贸易呈现单纯的商品互补性质。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大陆市场供需形势的转变以及台资大规模进入,两岸贸易性质开始发生明显变化。除了越来越多的商品货物以外,台湾的“整厂输出”呈现明显增加态势。在台资带动下,制鞋业、橡胶和塑胶制品业、食品加工业和纺织业向大陆的出口更具有整厂输出特征,形成产业转移。在台湾对大陆出口最多的20项产品中,基本上都是原材料、各种专用机器设备和零部件。据香港海关统计,1993年台湾经香港输往大陆的大宗商品中,较上年增长明显的是钢材(205.7%)、机用工具(114.5%)、处理金属机械(104.2%)、各种通用机械设备及零件(80%以上),而纺织类消费品下降。这说明,随着台商到大陆投资的增加,台湾的厂商已将生产基地转移至大陆,向大陆出口的货物相当部分是自己的工厂设备和原料。与此相对应的是,大陆经香港转口到台湾的商品结构也有变化,初级产品和原材料比重明显下降,而电力机械、电器及其配件所占比重明显上升。这表明台商在大陆设厂或合资办厂所生产的半制成品和零部件开始向台湾回销。两岸贸易由原来单纯的互通有无,转向了由台资带动的、两岸企业分工合作的产业内贸易。

(三)大陆台商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形成大陆初加工和装配、台湾深加工和新产品开发的垂直分工结构

根据台湾“经济部投审会”资料,近几年台商在大陆的主要投资行业,以投资金额为序依次为电工、车辆(自行车)、制鞋业。其前10名如下表:⑤

表2 台资在大陆的主要投资行业

业别 企业数 金额(千美元)

排名次

电工 242 102,748 1

车辆 202 78,923

2

制鞋 306 58,751

3

服务业62

56,472

4

塑胶制品 129 44,582

5

纺织 74

31,995

6

金属 85

30,400

7

农产畜牧35

21,378

8

体育用品 59

20,348

9

灯饰 67

17,566

10

据大陆统计部门资料,1979-1992年,台商在大陆投资的合同项目数为10034,协议投资额为84.72亿美元,平均单项投资额为84.4万美元。这些资料表明,台商在大陆设厂或合资办厂多为中小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通过投资,台商将劳动密集型的装配和加工转移至大陆,而将部分关键零部件生产、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留在台湾。在两岸投资关联企业中,两地工厂生产完全相同产品的占33%,而分别生产零部件或成品的垂直分工厂商达56%。有93%的厂商采取台湾接单、大陆出口的行销方式,68%厂商的财务由台湾母公司统筹,技术和产品开发80%由台湾提供,包括商情收集与研究,新产品开发与技术改进等。⑥显然,这是一种垂直分工结构。

两岸企业合作的绩效是主要的一面,体现了互惠互利:

对大陆来讲,首先是扩大了劳动就业,发展了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仅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一项,各类投资企业已近35000家,从业人员近250万人。通过吸引外资,解决了中小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缺资金、缺原料、缺乏产品销售市场问题。其次是改善了大陆产业结构,发展了非国有经济,从而强化了市场经济力量。台商投资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原则,必然有助于大陆产业结构优化,而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了大陆向市场经济方向的变化。再次,促进了大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目前大陆三资企业出口额已占全部出口贸易额的1/3。据大陆海关统计,1993年仅对外加工装配业务一项,进出口总值即达289.29亿美元,其中进口总值129.67亿美元,出口总值159.62亿美元,分别占当年大陆外贸进出口总值、进口总值、出口总值的14.78%、12.47%、17.39%。这里面包含着两岸企业合作的一份贡献。

对台湾来讲,首先是维持了出口贸易的增长。台湾经济严重依赖出口贸易,在近几年台湾对美国、日本和欧洲等传统市场出口减缓甚至下降的背景下,对大陆出口的增长确实是台湾出口维持增长和贸易顺差的重要支柱。据大陆海关统计,1993年大陆从台湾进口货值129.3亿美元,比上年增1.2倍;出口到台湾货值14.6亿美元,增长1.1倍。目前大陆已成为台湾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市场。其次是促进了台湾产业结构调整。台商将经济结构调整中应淘汰或应升级的劳动密集产业转出,这样就使留在台湾的厂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可用的资源,因此有利于台湾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自台商投资大陆以后,台商出口产品已有集中于中高技术产品的趋势。再次是台商投资大陆得到了实惠,就全体大陆厂商的台湾母公司资料来看,赴大陆投资后平均资本增加16%,员工人数减少9.7%,但营业额增加33.5%。⑦此外,在大陆设厂或合资办厂的出口利润也为台商获得或部分获得。

二、单一的垂直分工结构面临挑战

(一)台商投资结构与多数外商投资结构相似性强,使大陆吸引劳动密集型投资项目的有利条件有所变化

据有关资料,1991年大陆所有三资企业中的生产型企业,属于建材、冶金、电力、化工、石油等上游工业所吸收外资只占外商投资额的1/4。从企业数目来看,下游加工业的比重高达80%以上,而且多数是劳动密集型项目,如录音机、服装、箱包、塑料制品、鞋类、玩具、食品等等。从总体上看,投资在100万美元以下的生产型三资企业,绝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而投资额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工业项目中,轻纺工业等劳动密集型项目占到80%,电子工业项目中,约有70%为产品组装线。相当多的项目加工深度低,产品结构层次不高,据统计,1991年外商投资企业中,属于“两头在外”,即生产原材料大部分进口,加工复出口的企业占80%。

从每个企业平均外资规模来看,到1993年6月,台商的平均投资规模为91万美元,这个水平与1990-1991两年全部外商平均投资规模92万美元极为接近,低于1979-1992年外商平均投资规模92万美元极为接近,低于1979-1992年外商平均投资规模(121.6万美元)。如果按国别和地区细分,到1992年,台商的平均投资规模水平与港商最为接近,而港资在大陆外商投资额中占半数以上。可见台资结构与大陆外资结构相似性很强。

投资结构相似,形成资源利用与产品销售的同构性竞争,从而部分抵销了劳动密集型投资项目的有利因素。由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多用于出口,因此出口扩大必然受到国际市场容量的约束。一些产品受配额限制,扩大出口已无很大潜力。还有一些产品如自行车、打火机、塑料编织袋、小屏幕电视机、照相机等,出口已受到国外反倾销指控,对企业造成一定损害。还有些产品,市场容量已趋于饱和,产品需要更新换代。

在大陆的资源利用上,如银行贷款、税收、原材料供应、熟练劳动力和管理人员等方面,外商企业与大陆企业也存在一定程度由产业同构性带来的竞争。特别在出口利益的分配上存在一些矛盾。如1991年大陆外贸企业出口许可证管理商品227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出口许可证管理商品仅11.7亿美元,占5.2%,但1992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大陆外贸出口比重即达25%,一部分出口商品,特别有许可证管理商品,外商投资企业与外贸供货厂家在货源、出口市场上都存在矛盾,有的产品搞了合资生产就停止或减少了外贸供货,直接影响了国营外贸部门的出口利益。

正是由于存在上述问题,大陆有关部门近两年来,在吸引外资上开始强调改变地区倾斜政策,试图通过全方位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到大陆腹地投资,以减轻沿海地区的产业同构性竞争;同时辅以产业政策引导,希望在中上游产业和中高技术部门吸引资本与技术较为密集的投资项目。沿海地区若干地方政府对低层次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进入也作了某些限制。

(二)台湾本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大体告一段落,今后两岸企业合作需要寻求新的途径

80年代初,台湾工业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8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廉价劳动力优势丧失,台湾致力于改善工业结构,发展资本与技术密集工业。到1990年,在制造业生产总值中,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工业比重已达56.2%,劳动密集型工业比重已下降至43.8%。随后,1991-1996年的六年经济建设计划中规定,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工业将继续上升为62.1%,劳动密集型工业继续下降为37.9%。台商到大陆投资,将劳动密集型工业转出,与本岛工业结构调整正相一致。现在六年计划已过去四年,预计产业转移已趋于尾声阶段。据台湾学者1992年对2965家中小企业调查,在未来经济结构调整中,企业欲采取的各项转型战略,海外投资方式只占8%,而其中向大陆投资只占其58%。⑧由于中小企业是产业转移的主要对象,因此从此项调查中可以看出未来台湾中小企业向大陆转移的趋势将减缓。

另从台湾出口产品结构来分析,1994年1-4月出口呈现明显负增长的产品有调制食品、饮料、塑胶制品、成衣、鞋帽、雨伞、羽毛制品、人造花、人发制品、陶瓷制品、家用电器、钟表、玩具、家具等,这些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其出口厂家多已转至大陆,本岛可供出口量已明显下降。⑨随着台湾对大陆产业转移趋缓,加上大陆1994年经济增长速度比上年放慢,需求有所下降,由台商投资带动的两岸贸易超常规增长有回落趋势。据大陆海关统计,1994年1-9月,台湾与大陆的进出口贸易只比上年同期增长16.2%,其中从台湾进口的增长只有11.9%,对比1993年比1992年增长1倍以上的形势已见大幅趋缓。

(三)根据世界市场的供需状况,未来大陆出口增长将以机电产品为重点,从而引起进口需求结构的变化,现有两岸垂直分工结构将不适应新的形势

目前大陆第一大出口商品是纺织品,1993年占出口贸易额28%,出口额居世界第一,占世界市场比重很大,已受到国际市场配额限制。从发展趋势看,机电产品将成为大陆第一大出口商品,承担外汇收支平衡、支持进口增长的责任。在机电产品中,大陆拥有一批技术含量较低,但比较优势较高的传统出口产品,但由于这些产品处在市场生命周期的衰退阶段,出口已不可能大量增加;另外一些产品,如手工具、黑白电视机、收录机、缝纫机、自行车、手表、电风扇的出口数量,已位居世界前列,在低价位市场区间处于垄断地位,但这一区间的市场容量不大,发展空间较小,虽然仍有出口潜力,但未来增长速度也将减缓。目前国际市场上容量较大,代表产品结构调整方向的是以高技术为基础的资本与技术密集产品。

90年代后期,大陆对进口需求将十分旺盛,随着经济结构变化和人民消费水平提高,对原材料、先进技术设备、新型消费品的进口需求很大,需要大量外汇购买。为此,大陆的出口增长目标必然将以发展世界市场容量大的机电产品为重点。由此将引起进口需求结构的变化。而在大陆“复关”以后,大陆市场更加开放,进口结构的变化和需求满足,将更多地在世界范围内按比较利益原则去实现。在这种新形势下,两岸垂直分工结构形成的贸易结构将使台湾处于不利地位,可能丧失大陆市场份额。

(四)国际跨国公司相继向大陆投资,将使大陆工业生产日趋高级化、国际化、形成对台湾出口产品的竞争威胁,动摇两岸垂直分工结构

从1993年以来,大陆吸引跨国公司的投资已见明显成效,美国、日本、西欧的一批跨国公司已相继涌入,世界上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已有100家在大陆投资设厂。大陆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高新技术项目已由前几年10%提高到1994年30%以上,项目资金增密。1994年新批3万家外资企业,外资项目平均投资额由1993年的180万美元增至220万美元。跨国公司进入大陆日益把大陆市场、劳动力和廉价高科技人才纳入自己的生产体系,这些企业在大陆生产的中高技术产品,在大陆内销市场和生产低成本支持下,在国际市场上也极具竞争力。而台湾在劳动密集型工业转至大陆后,岛内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便受到跨国公司在大陆生产的产品的竞争威胁,从而必将动摇两岸形成未久的垂直分工结构。

鉴于这种危机感,加上岛内已失去下游产业的市场需求,台湾的中上游企业和资本技术密集企业必然要求参与大陆投资,开拓大陆市场,以应付国际跨国公司的竞争。事实上,已不排除这些台资以第三地名义进入大陆投资的可能性。这预示着,两岸企业合作向新的分工结构层次演进已势在必行。

三、多元化分工结构--开创两岸企业合作新格局

从理论上说,目前两岸这种垂直分工结构是以要素禀赋相对差异和利用要素的强度差异作为基础的,反映的是赫克歇尔-俄林(H-O)新古典贸易学说中生产要素比例和资源配置理论。但这种理论框架,早已被战后半个世纪以来世界贸易和国际经济交流、合作的丰富实践所突破,地区分工和国际分工的理论已经得到很大发展。因此,两岸学者可以从区际与国际贸易理论以及国际资本流动的最新理论发展中得到借鉴和启发,由此来探讨两岸企业分工合作的重新构建,从而促进两岸经济共同发展。

笔者认为,从两岸各自的和共同的经济利益考虑,改变现存单一的垂直分工结构,代之以多元化分工结构,构建两岸企业合作新格局,既有理论依据,也有现实可能,其主要内容将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垂直分工结构虽然面临挑战,但仍有继续存在的合理性和正常发展的可能性。大陆劳动力资源丰富,地价低,尤其是广大内地开发利用尚很不够,充分利用充袷的生产要素仍是取得比较优势的重要方式。从大陆扩大就业面,调整产业结构(特别是广大内地和农村)的利益角度考虑,仍要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从台湾方面考虑,劳动密集型工业转移的高潮虽已过去,但余波未息,仍会持续适度发展,或以新的形式发展。例如近年来台湾玩具工业向大陆转移后,台湾玩具出口受到大陆出口的竞争,使台湾出口急剧下降。为了扭转这种形势,台湾玩具工业正在采取“台湾-大陆-墨西哥-美国”的生产组织形式和出口战略,即用台资和技术,在大陆生产组件,运至墨西哥组装,再利用美墨自由贸易区,进军美国市场。

第二,大卫·李嘉图的古典分工理论是以不同商品的生产技术差异导致生产成本的相对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利用不同商品的生产技术差异开展分工以取得比较利益也应成为两岸企业合作的一种方式。为此,台湾和大陆应在世界贸易自由化浪潮推动下,互为开放制成品市场,使两岸企业充分按照比较利益原则各自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从而扩大两岸之间的进出口贸易,形成产业间分工或相同产业内不同行业间的横向同水平分工。如同过去港台企业之间存在某种横向同水平分工,各自集中于几种要素密集程度相似但生产技术差异的产品生产。这种横向同水平分工可以在要素密集程度不同的各个产品序列中展开,从而拓宽产品分工领域,扩大贸易范围。

第三,当代国际贸易理论从生产技术动态变化的角度提出了分工的新理论。美国学者弗农(R·Vermon)就是从生产技术变化的特点中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并按产品的不同生命周期提出了比较利益动态变化的观点,形成了技术进步条件下的分工理论。按照这一理论,台湾某些已处在标准化阶段或成熟阶段的中高技术产品,正在或即将丧失比较利益优势,也可转移至大陆生产,利用大陆内销市场和低成本的优势,一方面返销台湾,使台湾得到消费者利益;另一方面借助大陆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保持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观察美、日、欧某些跨国公司在大陆投资生产的产品即是采用这种战略。此外,台湾还可以利用大陆廉价科技人才的优势,降低新产品研制开发阶段的成本,从而建立新产品储备优势,避免产业空洞化。这种分工结构是建立在双方技术共同进步的基础上,更有利于两岸经济发展。

第四,以默瑞·坎姆(Murray C·kemp)和保罗·克鲁格曼(Paul P·krugman)为代表的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另一个新流派认为,6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大增,同类产品之间贸易量大增,即国际贸易大量发生在要素密集程度相似的产品之间和要素充袷程度相似的国家之间的新现象,所依据的分工基础并不是由生产技术不同和资源配置不同产生的比较优势,而是依据由产品差异化导致的垄断竞争,以及厂商生产不同产品的规模经济。由于工业产品的多样性,任何一国一个地区都不可能囊括一个行业的全部产品,从而使国际分工成为必要,而分工的合理性则是依据不同产品在不同区位生产的规模经济。

这个理论对于两岸未来的产业分工也是很有启示意义的。从平均水平看,台湾工业生产的技术水平、资本密度比大陆工业高,但大陆的工业体系相当庞大,工业内部的生产力发展很不平衡,既有与发达国家堪匹敌的高技术和高资本密度的工业和产品,也有与19世纪相羞不多的工场手工业。这个特点决定了大陆可以用多种形式与任何一种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或地区进行分工和合作。因此,台湾的中上游产业和中高技术产品也同样可以与大陆开展分工合作。实际上,台湾在未来的经济结构重组中,遇到土地利用、矿产原料和能源供给、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制约,必然会使一部分中上游产业或中高技术产品生产向海外转移以寻求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也必然会使其中一部分投资流向大陆。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大陆是较为理想的投资场所,由于大陆具有内销市场的支撑力量,有利于企业实现规模经济。同时,由于大陆的工业门类相当齐全,也有助于企业实现外部规模经济。按照产品差异化和厂商规模经济原理构建的两岸分工方式,不仅将使两岸的技术交流和产品贸易得到扩大,而且也将增强各自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由此充分说明,允许台湾中上游产业和中高技术产品生产部门向大陆投资设厂或合资办厂,在经济上是合理的,符合两岸产业界的共同利益。

注释:

①池田哲夫、胡欣:《台湾经济结构重组及其发展前景》,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第163-164页。

②曹云华:《中国在亚太的经贸关系》,载香港《经济导报》,1994,2364,转引自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TF5,1994.7,(以下简称资料TF5)。

③史岩:《去年台湾与内地经贸关系的发展》,载《香港市场》,1994,496,引自资料TF5,1994.7。

④刘邦典:《两岸经贸交流的回顾与评析》,载《台湾经济研究月刊》(台北)1994.3,引自资料TF5,1994.6。

⑤刘邦典:《两岸经贸交流的回顾与评析》,同上。

⑥⑦陈文鸿、朱文晖:《两岸经贸关系面临转折》,载香港《明报月刊》,1994.7,引自资料TF5,1994.9。

⑧孙盈哲、吴建台:《以全方位角度分析我国(台湾)中小企业活动现况》载《台湾经济研究月刊》,1994.1,引自资料TF31,1994.4。

⑨王淑姿:《剖析我国近来出口表现欠佳之原因》,载《台湾经济研究月刊》,1994.6,引自资料TF5,1994.5。

标签:;  ;  ;  ;  ;  ;  ;  

构建多元化分工结构演进的海峡两岸合作新模式_国内宏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