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芥、防风挥发油抗炎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荆芥、防风挥发油抗炎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葛卫红[1]2002年在《荆芥、防风挥发油抗炎作用及其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荆芥防风是解表药中常用的一组药对,用于治疗感冒风寒湿邪等。本课题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应用现代分析技术、免疫组化技术、核酸分子原位杂交技术等现代高科技技术,在整体、细胞、分子等水平上,首次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了荆防挥发油的抗炎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 1.荆防挥发油对急性炎症、慢性炎症及过敏性炎症等8种常见炎症模型均有显着的抑制作用,显示其有较好的抗炎效果。 2.荆防挥发油对角叉菜胶致正常小鼠和去肾上腺小鼠足肿胀均有显着的抑制作用,能减少多种炎症模型的PGE_2含量,并且能抑制炎性组织中组织胺和5-羟色胺,抑制血浆中NO、总蛋白质含量和溶菌酶活力,恢复GSH-PX、SOD活性,但对大鼠肾上腺中VC及胆固醇含量无明显影响,提示其抗炎作用主要不依赖于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而与抑制炎症介质产生有关。 3.荆防挥发油能抑制佐剂关节炎大鼠血清中IL-2、IL-6的含量,升高其血清中IFN-γ的含量。说明其抗炎作用与细胞因子有关。 4.荆防挥发油能明显抑制急性肺损伤大鼠支气管上皮细胞中CD54的表达,抑制NF-κB p65的活化及阻止NF-κB p65 mRNA的转录增加。提示其抗炎作用与NF-κB p65密切相关,可能通过控制炎症反应的中心环节,使有害细胞因子的产生减少,保护机体免受外邪侵害,从而达到抗炎目的。

杨旋[2]2005年在《荆芥挥发油抗炎作用的机理研究Ⅱ》文中指出荆芥为唇形科植物裂叶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干燥地上部分,是常用解表中药,具有解表散风、透疹之功效。荆芥挥发油含量高,是其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前期研究结果表明:荆芥挥发油(Sto)连续给药3d具有明显抗急性炎症作用,作用机制与影响花生四烯酸的代谢有关;药代动力学的初步研究提示荆芥挥发油单次给药,抗炎作用的达峰时间为45-60分钟。本课题以此为基础,为进一步明确、探讨荆芥挥发油的抗炎作用和机理,采用急性给药方式,观察荆芥挥发油对动物急性炎症模型的影响作用,同时采用大鼠急性胸膜炎和小鼠卵白蛋白哮喘模型探讨其抗炎机制。实验结果显示: 1.Sto抗急性炎症作用确实:Sto能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及花生四烯酸致大鼠足肿胀;Sto能减少角叉菜胶致大鼠胸膜炎模型的炎性渗出液,并降低渗出液中白细胞和蛋白质含量。 2.Sto抗炎作用机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Sto能抑制急性胸膜炎模型大鼠炎性渗出液和卵白蛋白哮喘模型小鼠肺组织匀浆中炎症介质PGE的生成,并减少卵白蛋白哮喘模型小鼠肺组织匀浆中炎症介质LTB4的含量,显着抑制花生四烯酸所致的大鼠足肿胀。 (2)抗氧化:Sto能抑制两种炎症模型动物炎症部位NO、MDA等自由基物质的生成。 (3)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生成:Sto能降低大鼠急性胸膜炎模型炎性渗出液中TNF_u、IL-1的含量。 以上结果提示Sto具有确实的抗炎作用,并对AA代谢过程中脂氧酶及环氧酶代谢产物的生成表现出拮抗作用,同时抑制自由基产物及促炎细胞因子的生成,其抗炎作用机理表现出多层次、多靶点的特点,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戴静波[3]2011年在《中药荆芥和防风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荆芥和防风为常用中药,主要成分是挥发油和一些水溶性成分。这两种中药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在常用的中药复方制剂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由于中药成分复杂,仅仅依靠一种成分代表一味中药是十分片面的。中药指纹图谱是中药鉴别和质量评价新方法之一,能够全面、综合地反映不同种类的或同种中药材由于产地、采收期或加工工艺的不同而造成的差异。中药指纹图谱的主要检测方法有色谱法、波谱法及其联用法。而色谱法因其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具有优良的分离能力,使指纹图谱可表达出中药复杂混合体系中不同化学成分浓度的整体状况,因此是目前采用最多的指纹图谱的检测方法。本文采用正交设计和SPSS软件对荆芥和防风水蒸气蒸馏法的提取条件进行统计分析,以便获得水蒸气蒸馏法的最佳工艺条件。本论文建立荆芥和防风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并结合系统聚类分析法对不同产地的荆芥和防风进行识别分析,为中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色谱条件如下:毛细管柱DB-5(30m×0.53mm×0.1m);进样口温度:250 ℃;检测器温度:250 ℃;气化室温度:250 ℃;FID检测器;流速2 mL·min-1。样品采用程序升温,指纹峰并用GC-MS鉴定。将得到的谱图输入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制定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中,分别以1号样品的谱图为参照谱图进行了相似度数据的自动匹配,分别建立了荆芥和防风的指纹图谱。指纹图谱的稳定性和重现性试验中的共有峰的相对峰面积、相对保留时间的RSD均不大于3%,符合指纹图谱的要求。荆芥和防风指纹图谱的建立,为这两种中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对全面控制荆芥和防风的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杨韵[4]2017年在《荆防消玫胶囊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制备具有祛风清热、透疹止痒功效的荆防消玫胶囊,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本课题选用荆芥、防风、赤芍、苦参等八味中药制成胶囊,用于治疗玫瑰糠疹。根据处方中各药味的理化性质、生物活性,将处方中各药味采取不同提取方法提取。防风、荆芥、浮萍用正交设计试验法,以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为指标性成分优选醇提取工艺;处方中其它药味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芍药苷、苦参碱为指标优选水提取工艺;以芍药苷、苦参碱为指标,采用壳聚糖絮凝法及醇沉法优选水提取精制工艺。以吸湿率和休止角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荆防消玫胶囊的成型工艺;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荆防消玫胶囊进行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结果:最佳醇提取工艺为10倍量70%乙醇提取3次,每次90分钟;最佳水提取工艺为12倍量的水浸泡1小时后煎煮3次,每次1小时;最佳水提取液精制工艺为水提取液浓缩至料液比1:4,用95%的乙醇进行醇沉,醇沉终浓度是70%,醇沉18小时;成型最佳工艺辅料配比为糊精2.4%、可溶性淀粉2.3%、微粉硅胶3.6%。结论:提取工艺、制备工艺较简便、合理、可行,提高了工艺效率及产物得率,为质量的可控性提供质量保障。

杨文婧[5]2010年在《连翘—荆芥挥发油不同活性部位的抗炎作用及其纳米乳的制备》文中提出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连翘和荆芥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抗炎、解热、镇痛等作用,两药配伍使用,如连翘荆芥汤,临床常用其煎剂治疗粉刺、痤疮、皮肤溃疡等病症。连翘和荆芥作为本方中的主药,通过配伍后具有比单味药更好的抗炎作用,然而其挥发油虽然同样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却因为刺激性较大且不易保存因而较少应用。因此本论文在中药药对理论指导下,主要针对连翘/荆芥挥发油在抗炎方面的作用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1.将提取的连翘挥发油和荆芥挥发油分别采用硅胶柱层析法按照其不同极性,将连翘挥发油分段分离为5个组分,荆芥挥发油分段分离为4个组分,并通过GC-MS检测分析了挥发油原油及其分离后各组分所含的主要成分。2.研究了挥发油原油和其分离后不同活性组分对小鼠二甲苯性耳廓肿胀及大鼠角叉菜胶性足肿胀的影响。结果发现挥发油分离后各组分抗炎作用效果不同,其中连翘挥发油分离5号和荆芥挥发油分离3号显示出一定的刺激作用,同时发现连翘以及荆芥挥发油原油相对于其分离后的各组分药效最强。3.考察了连翘荆芥两药共煎后所得的挥发油(VOD)、连翘荆芥两药单煎后所得的挥发油混合物(VOH)以及剔除挥发油中有刺激性的组分后,将剩余组分重新混合后的重组挥发油(VOZ)对小鼠二甲苯性耳廓肿胀及大鼠角叉菜胶性足肿胀的影响。发现抗炎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VOZ>VOD>VOH。4.综合分析了所做的全部抗炎实验结果以及挥发油的GC-MS,认为连翘和荆芥挥发油发挥抗炎作用的物质基础应该与其所含的蒎烯成分有关(包括α-蒎烯和β-蒎烯)。连翘和荆芥在共同煎煮过程中,药物之间的化学成分可能发生了相互作用和变化,使其中蒎烯成分的含量有所增高。5.由于连翘油与荆芥油对皮肤有较大的刺激性,并有刺鼻的气味,临床难以直接应用,因此将VOZ制成纳米乳制剂,并最终确定最佳处方为吐温-80/无水乙醇/肉豆蔻酸异丙酯/水体系,且当吐温-80与无水乙醇为3:1,挥发油加入量为空白纳米乳中油相质量的5%时,形成的纳米乳区域较宽,稳定性良好。研究VOZ与其纳米乳制剂的急性毒性后发现,VOZ纳米乳降低了挥发油的刺激性,LD50从6.4ml/kg增加到15.9ml/kg,使其更便于用于临床。

杨文思[6]2008年在《“肺主皮毛”理论的文献研究》文中指出“肺主皮毛”理论源自《黄帝内经》,书中多处记载肺与皮毛的关系,对两者间的生理病理联系给予了详细的描述,但后世医家对此阐发甚少。肺通过宣发卫气温养皮毛,同时在呼吸功能、水液代谢及防治未病等方面需要“皮毛”对肺的辅助。肺部疾患或直接反应于皮毛,或影响皮毛之功能;病发于“皮毛”者提示可能有肺部的病理改变,也表明可以通过治肺来治疗皮肤病。在皮肤病中,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多见。据统计,皮肤过敏约占全部过敏性疾病的50%;另外,在全部皮肤疾病中约有半数属于过敏性或与过敏有关的皮肤病。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包括荨麻疹、血管性水肿、接触过敏性皮炎、药物性皮炎、湿疹、多形性红斑等。因此,研究“肺主皮毛”理论对于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本论文针对文献资料采用横向梳理的方法,对“肺主皮毛”理论的内涵和实质以及临床意义进行深入探讨。论文正文从理论研究、实质研究、临床指导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治疗及抗过敏中药及复方的药理作用等四个方面对中医学“肺主皮毛”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文献研究。第一部分是“肺主皮毛”理论的文献研究。通过整理和分析自《黄帝内经》以来历代医家关于肺与皮毛的论述,从肺与皮毛的生理功能角度说明“肺主皮毛”的生理内涵;从肺与皮毛的病理表现说明“肺主皮毛”的病理意义;归纳两者的关系以阐释“肺主皮毛”理论概念的具体内涵,即肺通过宣发卫气从生理病理两个方面对皮毛行使主宰作用,影响皮毛的功能活动;同时皮毛的生理病理亦能影响和反应于肺。针对现代对“肺主皮毛”理论的认识较为单一,重申了“肺主皮毛”理论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此部分的文献考察和概念解析是继续本课题的理论铺垫。第二部分总结关于肺与皮毛的现代研究。通过肺与皮毛在免疫功能、生理功能、病理影响等方面的实验研究,发现组胚学认为肺与皮毛都由外胚层发育而来;免疫学认为黏膜免疫系统免疫反应可发生于肺系和皮肤黏膜中,两者在机械性防御和化学性防御方面关系密切;两者在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两方面亦密切相关。证实了两者在生物进化、组织结构、生理病理、免疫反应上有着“天生生就”、相辅相成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探讨两者在微观医学和交叉学科中反应出的功能特征,以阐发“肺主皮毛”之实质,从而为研究“肺主皮毛”理论奠定客观的物质基础。第叁部分以临床常见变态反应性疾病中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如湿疹、荨麻疹及药疹为例,归纳其病因病机为脏腑不调、外邪内合,卫表不固、外感六淫,内伤情志、气血失和,禀赋不耐、伤于药食及遗传体质、接触异物五个方面。总结在临证中常见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湿疹、荨麻疹及药疹的辨证分型。分析“肺主皮毛”理论指导下本类疾病的治则治法,包括疏风宣肺法、清里解表法、补气固肺法及滋阴润燥法四大类。研究“肺主皮毛”理论对临床的指导作用及如何运用其指导进行具体的辨证论治。并列能说明此问题的名家临证医案,以加深对“肺主皮毛”理论临床运用的认识和理解,拓展其临床实用价值。第四部分为临床常用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且能够反应“肺主皮毛”理论治则之方药的现代药理研究。选取疏风解表类及清热解毒类方药以体现“肺主皮毛”理论的指导意义。荆芥、防风、蝉蜕、黄芩等内服外用对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都有较为明显的疗效,能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对抗过敏介质、改善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复方以过敏煎、消风散、麻杏石甘汤、玉屏风散和银翘散为例,主要免疫作用包括抗组胺作用,改善血清IgE值,抗过敏及免疫抑制作用如抑制Ⅰ型和Ⅳ型超敏反应,影响免疫细胞如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调节Th1/Th2平衡,有双向调节作用,且毒副作用小。单味药和方剂的药理研究,有助于临床用药组方。从临床中药学的角度肯定了“肺主皮毛”理论具体运用于临床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语与讨论部分从文献和实验两方面分析了对“肺主皮毛”理论的总体认识,并结合临床研究探讨了“肺主皮毛”理论对于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指导作用。附录一通过对属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荨麻疹,进行关于中医治疗方面的文献整理分析。总结荨麻疹的病因病机为六淫侵袭、兼挟为病,脏腑不调、七情内伤和禀赋不耐、内外合邪叁大类。对治疗本病的古医籍进行分析,结合时间纵轴,发现对本病的治疗早期以外治为主;至宋金元时期重视脏腑辨证;明代注重内外兼治;而清代为集大成时期,重视辨证论治。现代以赵炳南、朱仁康等名医为代表,根据老专家的经验归纳了本病的治法方药。通过说明“肺主皮毛”理论在临证治疗荨麻疹时的应用情况,体现其临床价值。附录二为论文选题前对过敏性疾病中医治疗的文献研究概述,体现了从肺论治和从风论治过敏性疾病的实用价值。综观全文,可以得出:“肺主皮毛”理论指肺与皮毛在生理病理方面关系密切,肺主皮毛的功能活动,皮毛反映且辅助肺的功能活动。“肺主皮毛”是中医基础理论中对肺与皮毛关系的高度概括,两者在微观结构、免疫反应、治疗用药等方面关系的研究能够指导临床实践,尤其是对治疗皮肤病中的疑难病如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具有指导作用。通过研究“肺主皮毛”理论为中医理论现代化及中医药研究客观化提供思路。

杨敏[7]2005年在《川薄油的部分药效学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川芎、薄荷是临床常用于解表的药对,二者配伍可以体现辛平解表的治法,通过文献考证及预实验认为挥发油是二者发挥疗效的主要部位,关于两者挥发油对于表证的治疗还未见报道,本课题在中医药基础理论指导下对川芎、薄荷挥发油(川薄油)抗炎、镇痛、解热作用及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药效学研究表明:①川薄油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蛋清致大鼠足肿胀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②川薄油可显着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以及升高热板仪致小鼠疼痛的痛阈。③川薄油可显着降低啤酒酵母致大鼠发热的温度。以上结果说明川薄油有良好的抗炎、镇痛、解热的作用。 药效学有关机理研究发现:①川薄油的抗炎作用不是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而是通过减少环氧酶途径产生的脂类介质前列腺素E_2(PGE_2);降低自由基NO的含量,升高SOD的含量;抑制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②升高外周5—HT及降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含量,有利于其镇痛作用的发挥。③川薄油的解热作用与抑制下丘脑前列腺素E_2(PGE_2)、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的升高,抑制血清中的IL-1β含量的升高有关。 本课题,通过文献考证、实验研究提出了川芎的解表作用,并证明川芎、薄荷解表的主要药效学基础是挥发油,首次将川芎与薄荷两药的挥发油配伍组成辛平解表解表处方,这对中药感冒制剂5类新药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临床意义。

吴正[8]2016年在《麻黄的应用源流及其配伍规律研究》文中认为目的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以麻黄的配伍规律为核心主线,结合古今文献,系统总结现代医家运用麻黄治疗各类疾病方面独特有效的经验,揭示麻黄常用配伍结构、技巧规律、与高频次药物的配伍方法、应用规律、作用机理和影响其配伍作用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运用麻黄提供参考。方法 以知网数据库为依据,查阅数据库中2003年至2014年各类期刊、报纸、会议文集等,逐篇进行检索,总结归类,筛选出含有运用麻黄配伍治疗的临床资料文献。经筛选本文最终获得可供统计的含麻黄配伍方剂共计780首。利用Excel软件按方剂的来源、组成、用法用量等归类建立数据库,进行频数统计,获得麻黄运用的有效信息。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与麻黄配伍的中药共计366种,累计与麻黄配伍使用次数9161次。与麻黄高频配伍药物分别有:苦杏仁(4.17%),细辛(3.03%),桂枝(2.67%),半夏(2.67%),制附片(2.12%),黄芩(2.11%),白芍(1.90%)等。药类依次为:补气药12.17%(去甘草为5.95%),止咳平喘药11.87%,发散风寒药11.67%,清化热痰药5.79%,清热解毒药4.49%,温化寒痰药4.28%,活血药4.20%,温里药4.16%,发散风热药4.05%,利水消肿药3.96%等。现代麻黄常用剂量为10g或6g,其次为5g和3g,多数医家成人处方的麻黄用量低于15g。现代医家不仅充分发扬了历代拓展的功效,而且借鉴麻黄现代药理研究结果,使其使用范围扩大,不仅常规应用于各种呼吸、心血管、肾脏、风湿免疫疾病,还用于多种皮肤病、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妇科、神经系统、肿瘤疾病等的治疗。结论不同的配伍环境决定了麻黄的功效发挥方向的不同,通过适当的配伍可以突出应用其某一方而的功效,提高药物应用的准确率,提高临床疗效。经统计,麻黄高频配伍的药类及中药依次为补气药(甘草,白术,黄芪,去甘r草则位次降两名)、止咳平喘药(苦杏仁,桑白皮,紫菀,紫苏子,款冬花,葶苈子)、发散风寒药(细辛,桂枝,防风,生姜)、清化热痰药(桔梗,浙贝母)、清热解毒药(连翘)、温化寒痰药(半夏)、活血药(川芎)、温里药(制附片,干姜)等。现代医家普遍用量偏小,可能与药典中具有法律效应的用量规范有关。

薛远亮[9]2011年在《闭合性骨折中药外治文献证治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系统整理闭合性骨折中药外治的古今文献,总结闭合性骨折中药外治的渊源发展和应用方法,对比分析古今闭合性骨折中药外治方药的运用规律,初步探讨闭合性骨折中药外治的作用机理。方法:建立古代、现代闭合性骨折中药外治软膏、膏药、外洗、药熨和摩捈10个方剂数据库。用频数分析的方法分别对以上各类药物的使用频数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出相应的高频药物,并对高频药物的四性、五味、归经、功用等进行频数分析,从药性理论角度分析用药的特点。将中药复方中的药物根据是否使用该药进行分类,该方若含有此药计为“1”,若无此药计为“0”,输入SPSS 17.0软件包,对全部高频药物采用组间连接的方法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合专业知识确定类的数目,选择较理想的分类。结果:各种骨折外治方法高频药物中药味以辛味、苦味、甘味为主;药性以温性、寒性、平性为主;归经以归肝经、脾经、心经、肾经的药物为主;多用具有活血化瘀、温里、解表、补虚、理气等功用的药物。聚类分析得到的药物组合每组大多有以上各类药物组成。结论:中医骨折药物外治多用解表、理气和芳香类和辛香走窜的药物以透表达络、引药入里到达病处。药物到达体内一部分直接聚集到骨折部位以消肿止痛;另一部分刺激骨折部位周围的穴位,通过经络系统调节相应脏腑的功能;还有一部分进入血液循环发挥和内服药物相似作用。通过对高频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还可将骨折外治药物分为含有挥发油类、含生物碱类、含微量元素类、镇痛止痛类、镇静类、促进血肿吸收骨痂形成类、减轻炎性反应类、提高免疫类、局部麻醉类、利水消肿类、及促进凝血、止血类等新类别。

朱顺英[10]2005年在《多种植物挥发油成分分析和抗菌活性及岩白菜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GC-MS对18种植物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并采用了滤纸片法和微量法测定了它们和3种纯品(蒿酮、对聚伞花烃和1,8-桉叶素)的抗菌活性。 定性分析是采用了3种不同极性的毛细管柱,通过Xcalibur工作站NIST 98系统谱库和挥发性成份的GC-MS定性谱库对被分析的组分的质谱进行检索,并与相关文献的质谱对照,另外,通过与正烷烃化合物的保留时间比较,采用线性插入的方法挥发油中各成分的保留指数,与GC-MS定性谱库和文献报道的化合物保留指数进行比较,进一步确认各化合物。定量分析按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化合物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 在对挥发油进行定性分析时,由于采用了非极性、弱极性和极性毛细管色谱柱,挥发油的不同极性成分能较好的分开,提高了检出率及检出化合物的可信度。在使用质谱库进行检索的同时,采用保留指数进一步确证,结果更加可靠。 同时本文讨论了长瓣马铃苣苔中的生物活性组分岩白菜素的分离和初步鉴定,还探讨了岩白菜素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以及它的电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和热分解动力学过程。

参考文献:

[1]. 荆芥、防风挥发油抗炎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 葛卫红.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2

[2]. 荆芥挥发油抗炎作用的机理研究Ⅱ[D]. 杨旋.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5

[3]. 中药荆芥和防风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D]. 戴静波. 浙江工业大学. 2011

[4]. 荆防消玫胶囊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D]. 杨韵.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7

[5]. 连翘—荆芥挥发油不同活性部位的抗炎作用及其纳米乳的制备[D]. 杨文婧. 西北大学. 2010

[6]. “肺主皮毛”理论的文献研究[D]. 杨文思.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

[7]. 川薄油的部分药效学及机理研究[D]. 杨敏.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5

[8]. 麻黄的应用源流及其配伍规律研究[D]. 吴正.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6

[9]. 闭合性骨折中药外治文献证治规律研究[D]. 薛远亮.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

[10]. 多种植物挥发油成分分析和抗菌活性及岩白菜素的研究[D]. 朱顺英. 武汉大学. 2005

标签:;  ;  ;  ;  ;  ;  ;  ;  ;  ;  

荆芥、防风挥发油抗炎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