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市人民医院 621700
【摘 要】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病人术后肺部感染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我院收治的外科手术患者11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中常规护理,观察组术中采用手术室护理模式护理。比较两组肺部感染发生率及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和物质生活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后肺部感染率、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和物质生活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验室护理可加强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术后;肺部感染
临床手术后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是肺部感染[2]- [4]。因为术后患者常常身体虚弱免疫力低下易被病菌侵袭,院内感染性肺炎多发。患者身体虚弱,感染肺炎可能带来严重后果,手术室护理是新引入的一种针对手术室中手术期间的新型护理方式,旨在在术前及术中杜绝传染源及感染途径的传播,在各种疾病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研究用于手术患者护理中对于预防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参与研究与护理的是我院110例经医生确诊需要手术的病人,都是在2017年7月-2017年12月期间入住我院的。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在24-67岁之间,平均为(38.0±6.0)岁。观察组患者的年龄在25-68岁之间,平均为(39.0±6.0)岁;通过比较,所有病人的临床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一定可比性。
排除标准:(1)患者对于本次研究的方法不能够接受的。(2)患者本身患有其他的疾病影响本次研究需要测量的指标的。(3)患者不符合诊断标准的。
纳入标准:(1)经我院医生确诊患有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2)在阅读同意书的情况下自愿参加研究并签写同意书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该组患者采取临床常规的护理方法(1)鼓励患者家属正确对待患者,给予患者心理支持。(2)实验室检查结果对患者身体机能的检测有非常重要的提示作用,需按照检验科要求收集患者的血、尿、便等标本并及时送检。(3)定时观察患者基本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等。(4)电解质的测定可以提示患者的内环境情况血中各种心肌标志物是反应心脏功能的良好指标,应根据心脏功能的变化随时调整药物,维持患者正常心脏功能的恢复。(5)在对患者口腔及皮肤等的护理中,要认真仔细动作柔和,注意患者的身体状况,观察有无皮肤破损、口腔出血等情况,定时更换床单被罩保持清洁。(6)仔细核对患者的药物使用时间、剂量、次数,指导患者口服及注射药物。
观察组:在临床普通护理基础上使用实验室护理。(1)术前护理:责任护士准备术中所需的各类手术器具及设备,将手术室、手术设备、手术机械、术中一次性用品进行彻底消毒,为手术患者做好个人清洁及消毒,为手术做好准备。(2)术中护理:责任护士在手术室迎接等待病人、给予病人心理安慰及核对患者信息接入手术室内。协助医生建立静脉输液通道、麻醉、接尿管等前期准备,操作过程中保持无菌状态。在术中时刻谨记无菌原则,如发现医生或护理人员违反应立即纠正。(3)术后护理:术后彻底清洁手术室,整理好手术器械、检查各类手术器具是否完好,手术耗材及时清除,再次对手术室进行消毒。
1.3 观测指标
1.3.1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
统计在术后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患者数,根据严重程度分为三个等级。
重度感染:出现意识障碍、血压降低、少尿无尿,胸片显示双侧及多肺叶阴影的患者。
轻、中度感染:患者经诊断显示出现了肺部感染的情况,但生命各项体征稳定,仅有少量症状出现,经治疗后很快康复。
无感染:患者术后无肺部感染的情况出现。
1.3.2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生存质量评分采用生存质量核心量表(QOL -C30)进行评价,包括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及物质生活,分数越高,生存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20.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表示,计数资料(%)表示。两组资料都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2结果
2.1观察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调查结果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肺部感染率(%)
注:与对照组比较发现,aP<0.05,差异显著
3讨论
随着国家对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护理事业也在不断优化中进步。实验室护理是护理学的重要分支,实验室护理的重点是向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使患者在手术中得到最好的护理体验[6]。需要手术患者多敏感,也会出现不良情绪和睡眠障碍,本研究中的实验室护理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手术,有助于患者减小心理负担更好接受手术。通过患者术前术中对手术室以及对各个步骤的严格控制,严格遵循无菌原则的手术过程,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在手术后因为病人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极易受到病毒的侵袭而患病,特别是老人及儿童、重症别人等免疫力低下人群,手术室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患者死亡率和院内感染发生率,保障手术及患者安全。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后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和物质生活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而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者干预后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和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干预者,这一结果提示,优质护理干预更有助于使手术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通过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下降,观察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说明手术室护理可以有效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后期恢复。
综上所述,实验室护理能提高手术患者提高生存质量的同时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可用于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学娟.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4(2):40.
[2]施芬城.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妇产科手术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J].中国处方药,2014(4):132-133.
[3]杨玲,唐丽.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3(2):124-125.
[4]倪红红,黄迪君,陈金玲.预防老年患者腹部术后肺部感染的综合护理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4):6174-6176.
[5]许治国.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89-90.
[6]杨玲,唐丽.手术室护理千预对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3,01-11(2):124-125.
[7]孔令珍.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肿瘤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4):35-36.
[8]张学娟.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4(2):40-40.
论文作者:文传凤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7
标签:患者论文; 肺部论文; 术后论文; 手术室论文; 手术论文; 感染率论文; 功能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