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政党软实力的构建机制_软实力论文

全球化背景下政党软实力的构建机制_软实力论文

全球化背景下政党软实力的建构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党论文,机制论文,实力论文,背景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软实力是一种能力,即通过吸引,而不是以强迫或收买为手段来达到目的的能力。[1]对于政党而言,传统的硬实力主要表现为党员数量、组织体系、领袖素质和筹款渠道等方面;而软实力则体现在其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组织发展的包容力、对普通民众的亲和力、国内的社会动员和号召力以及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等方面。在全球化背景下,科技发展迅猛,社会变革激烈。民众表达诉求、参与政治的渠道日益多元,各国政党要适应形势变化,在硬实力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加强自身软实力建设,在国内争取广大民众的拥护,在国际得到各种政治力量的认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全球化背景下政党软实力建构的必然性

全球化背景下政党软实力建构具有的必然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政党软实力是政党应对激烈社会变革的必然方向

如今,科技革命加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各国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规模逐渐缩小,而数量庞大、形式多样、分界模糊的各种新中间阶层迅速增加,社会结构由所谓“哑铃型”社会向“橄榄型”社会转变。由于其所处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中间阶层群体往往具有注重实际、远离政治、希望稳定而惧怕激烈变革的倾向,这导致了政治冷淡情绪的蔓延,政党政治对公民的吸引力大大下降。同时,政党本身的官僚化造成了人们对政党政治乃至对政党本身的漠然。因此,一个政党面对激烈的社会变革,必须加强软实力建设,提高吸引力,调动广大民众的参与性和认同度,获得持续发展。

(二)政党软实力是政党迎接非政府组织蓬勃发展的客观需求

在民主政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民众与政府之间的沟通,主要是由政党来完成的。但是在人们的民主参与要求日益高涨的条件下,越来越多的新的沟通渠道被开发出来。各种利益团体、专业社会团体及其他形形色色的代表各种利益的非政府组织大量出现,很大程度上挤占了传统政党政治活动空间。非政府组织虽结构松散,但活动能力较强,影响面较广,通过著书立说、召开研讨会、举办讲座、引导传媒等方式来影响政府决策,对传统政党的政治影响力产生了较大影响。[2]政党过去表达民众意愿的作用日益受到挤压。因此,政党必须通过加强软实力建设,增强自身吸引力,平等地和其他非政府组织之间展开竞争,通过自身的竞争优势,争取更多民众的认可,获得持久发展。

(三)政党软实力是政党因应现代传媒迅猛发展的有效途径

迅捷的网络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大大提高,参与政治的途径更加直接。公民往往可以利用新闻媒介直接从事政治活动,而无须借助于政党。前德国社民党基本价值委员会副主席托马斯·迈尔曾说:“现代媒体实际上已经成为政党的最大竞争对手,它们和政党争夺受众,争夺对社会主流意见的主宰权。政党的一些传统功能已在媒体的冲击下丧失殆尽。”[3]正因为媒体对普通民众的强大作用,各国政党日益重视通过大众传媒塑造政党形象,宣扬政党主张,利用大众传媒充当选举工具,提高政党候选人的社会声望。因此,在信息时代,深挖政党形象内涵,加强政党软实力建设,对于政党直面现代传媒的蓬勃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全球化背景下政党软实力建构的主要内容

全球化背景下,一个政党的软实力应该是由这个政党的内在吸引力和其硬实力折射出来的魅力与竞争力所共同构成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政党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

约瑟夫·奈指出,软实力的根本在于塑造与影响他人偏好的能力。软实力来源于三个方面:文化、外交和政治价值观。而一个政党的核心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是其为之而奋斗的最高目标,它像一面旗帜,标榜政党形象,引领政党前进,是一个政党立党、执政的根本所在。一个具有崇高与务实、进步与科学、真诚与开放的政治价值观的政党对于普通民众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是一个政党软实力的核心要义,是一个政党吸引力的第一指标。

(二)政党组织发展的包容力和对普通民众的亲和力

政党的组织发展包容力主要是指政党冲破传统意识形态束缚,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广泛吸纳各阶层新生力量,扩大群众基础,寻求最大限度社会支持的能力,是一个政党海纳百川、自我更新、不断壮大、优化队伍的重要保证,也是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政党对普通民众的亲和力被认为是政党对待普通民众的温和度、关心度和亲近度三者的集合,是政党争取民心、稳固地位、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构成政党软实力的关键一环。

(三)政党国内的社会动员和号召力以及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政党的社会动员和号召力体现于重大危急关头。一个政党对于广大民众和各种社会团体的有效动员和调配能力,是凝聚共识、共克时艰的重要政治保证。

国际影响力也是政党软实力的重要构成。可以理解为一个政党通过综合运用多种外交手段和各种国际政治力量进行多层次、宽领域的对话与合作,进而增进理解、超越分歧、扩大影响,在国际舞台上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有气度、有责任的大党的能力。

三、全球化背景下政党软实力建构的有益经验

面对日新月异的全球化进程,世界各国政党紧扣实际,采取了诸多有效措施全面提升软实力,积累了许多值得思考和借鉴的有益经验。

(一)淡化意识形态,扩大社会基础,增强政党的包容性

面对社会发展的多元化趋势,各国政党逐步淡化意识形态,积极调整党的社会基础和成员构成,大力吸纳各阶层新生力量,寻求最大限度的社会支持,以增强党的包容性,强化软实力建设。

德国社民党,在经历二战后几次大选的失败后,于1959年提出了《哥德斯堡纲领》,确立“中性”理论以吸引更多的社会阶层,尤其是中间阶层,实现了从“工人党”向“人民党”的转型。1989年又通过《柏林纲领》,强调建立一个“自由、平等、没有阶级和特权的团结互助的社会”。在1998年竞选纲领中又提出,邀请一切社会力量与之合作,从雇员、手工业者、自由职业者、科技人员直至企业家。德国社民党人施罗德曾说:“我既非左派又非右派,我就是我”、“有用的就是正确的实用主义。”[4]发展中国家一些主要政党,如印度国大党、越南共产党等也都纷纷适应时代变迁,积极迎合各种不同利益需求的民众,最大限度地扩大其政治支持基础,让党变得更加开放和包容。

(二)重视以人为本,关注百姓生活,增强政党的亲民性

政党利益实现途径的社会性决定了其立党必须以人为本,以亲民、爱民之心提升政党的吸引力,达到强化自身软实力的目的。在具体的实践中,主要有以下两种典范。

一是注重代表人民利益,促进自由、民主、平等社会的建设。越南共产党党章规定,越南共产党的目的就是要把其建设成为一个“源于人民、属于人民、为了人民”的党;墨西哥革命制度党沦为在野党后,提出把党建设成为组织上包容的、政治上民主的、与民众事业一致的政党;还有一些政党强调人民优先、福祉为本。以人为本成为许多政党凝聚民心的一面旗帜。

二是注重体察民情和民生。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规定,党员议员每周必须安排一个晚上走访选民、一个晚上接待群众上访。他们一般在周日晚上访问选民,走街串巷,逐家敲门,向选民说明来意,有问题、有建议就记录下来,无问题递张名片则离开;周一晚上为选民接待日,议员在选民支部办公室接见来访选民,切实为民众排忧解难。

(三)整合多种资源,优化运作模式,增强政党的吸引力

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政党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优化运作模式,吸引社会精英和普通民众,建立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政党。一是更加多元化的工作模式。以色列内库德集团设立了专题支部,引进“项目党员制”,吸引更多的党员参与党内讨论和决策。二是更加开放化的工作模式。德国社民党设置了许多主题论坛和对话平台,为社会精英参与党内工作铺设更多、更快捷的渠道,强调应将党的组织结构向社会开放,党内生活向社会公开,允许非党员参与党的政治生活。三是更加网络化的工作模式。德国社民党结合网络发展,启动了“红色电脑”计划,即将本党的12500个基层组织全部联入内部信息网;同时启动了“红色手机”计划,即经过5~6年的努力做到通过手机向所有党员发布信息。

(四)重视网络技术,广辟宣传路径,传播政党的良好形象

全球化背景下各政党普遍重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改善党的形象。早在1999年欧洲大选期间,英国绿党就利用互联网展开竞选活动,其网站上提供了79个政党官员的电子邮箱,并且采用网上党员的形式进行党员招募和动员;此外,该党网站还提供政党会议的细节内容供人们浏览。绿党网络宣传的这种公开性和参与性受到了广大普通民众的欢迎。[5]2005年的英国大选调查显示,有18%的人认为,互联网帮助其作出了更明智的选择,19%的人称互联网帮助他们下定了决心,或是坚定了最初的选择,或是作出了改变[6]。

各政党也高度重视电视、新闻报纸等其他传播媒介对于政党形象的传播与塑造。德国社民党提出要把党从“新闻报道的对象”变成“影响新闻报道的主体”,把拥有“适合媒体社会的交流能力”视为党的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成为联邦总理实际上就是走一条“媒体制造”的道路,由于他良好的媒体形象打败了对手拉封丹成为社民党的主席而被称作“媒体总理”。目前,欧洲一些社会党开始组织实行庞大的培训和训练计划,以提高全党与媒体打交道的本领。有些政党的主要的内阁成员都聘用了“新闻形象顾问”,不少政党还加强了对全党新闻工作的指导和协调以维护党的“统一形象”。

四、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软实力建构的主要路径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应当积极应对全球化挑战,与时俱进,不断提升党的软实力,统筹兼顾好软实力和硬实力建设两个方面。这对于我们党实现可持续发展,长期保持执政地位,更好地引领人民完成和平崛起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具有重要意义。其软实力建构的主要路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软实力建设上升为党的基本战略之一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各项工作的指导方针,加强党的软实力建设必须始终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清醒地认识到,党的软实力建设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它需要经过长久的投入、提炼、更新,需要全体党员的共同参与及配合,更需要具有战略眼光的规划和引导。应当克服急功近利和功能主义的浮躁思想,不做缺乏长远性考虑的事情,始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软实力发展思路,恰当统筹兼顾好党的“软、硬实力建设”两个方面,结合实际,放眼未来,做好软实力建设规划。将软实力建设上升为我们党的基本战略之一。

(二)整合各种社会阶层的利益,扩大党的自身包容性

在社会各阶层结构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一个政党能否在巩固原有阶级基础的同时,赢得新兴社会阶层和群体的大力支持,关系到这个政党事业的兴衰成败。为更好地迎接全球化、信息化新挑战,我们党必须适应社会阶层结构剧烈变动的要求,进一步增强整合社会各阶层利益的能力,关注和引导新的社会阶层的需求,把各个社会阶层紧密地团结起来,持续不断地把新生社会阶层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为党的肌体注入新鲜血液,巩固党的执政基础[7]。同时要尽一切可能,最大限度地把各个社会各阶层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发挥出来,不断扩大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包容性,切实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

(三)在危机中彰显党作为民族脊梁的英雄本色,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

一是要在面对危机时,快速反应,时刻将人民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在国家、社会、民族遇到重大危机之时,党员干部要冲在第一线,以果敢的决策、沉稳的指挥、妥当的措施,应对危机,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做全体人民值得信任的民族脊梁。

二是在面对危机时,应对沉着,显示出大党的智慧。党的执政能力在关键时刻经受住了考验,一个进步、强大、成熟的执政党正以自信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我们党在国内的社会号召力和影响力得到了空前的增强。

(四)综合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增强党良好形象的传播力

一是要综合运用各种传媒途径,塑造党的良好形象。我们党的各级宣传部门应当借鉴西方政党“政治市场营销”的理念,通过传媒手段,塑造党的各级领导的媒体形象;塑造党组织的标识、颜色、宣传语等的展示方式。改革党的各级报纸、刊物,增加新闻评论、民生、民智的版块,增强可读性,让普通民众乐读。以各种传播媒介的综合运用,对民众产生积极心理影响,塑造良好形象。

二是要积极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加强党的形象传播。我们党要深刻认识到互联网是政治信息传播的有利途径,是社会意志表达的管道,是深入了解民意的手段。我们党不应满足于建立现有的静态介绍性网站,而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的平民优势与互动特点,与公众进行全方位的互动沟通,听取意见,以资执政,提高自身形象传播的广泛性与及时性。

三是要加强对各级党务工作者与媒体沟通能力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我们党的各级工作者与媒体打交道的专业化水平,增强他们对于政治传播中媒体重要作用的认识,提高他们在媒体中树立自己政治形象的能力和技巧[8]。

四是要不断完善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目前,中央组织部、中纪委、中央统战部等7个中央直属机构已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要进一步扩大和完善这一制度,选择优秀人才充当新闻发言人,让该制度建立在我们党的各级组织上,通过新闻发言人做好各级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沟通和互动工作。

五是要继续扩大党向媒体和公众开放的力度。近年来,我们党进一步扩大了对媒体的开放程度,2007年9月20日,中纪委也首次向外国记者敞开大门,邀请他们实地参观访问,答疑解惑,介绍中国共产党的反腐思路,这些都受到了国内外传媒的一致好评。同时,要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公众开放日”为范例,注重党的各级组织向公众的开放程度,广泛设立党史博物馆、党史陈列室等免费公共设施,供公众参观。通过党组织向公众的开放,增强党对于公众的亲和力与吸引力。

(五)做有责任、有气魄的世界大党,扩大党的国际影响力

一是继续在传统的国际外交领域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增大自身话语权,做有责任、有气魄、有影响力的大党。要利用朝鲜半岛核危机等重大国际事件发挥我们党优势,从中斡旋,协调各方利益,积极化解矛盾;要继续深入、持久开展对于广大亚非拉地区国家和政党的支援与建设,广泛开展合作,主动引领政府减免贫困国家债务;在地球气候变化、世界能源短缺等国际性问题上,表明自身立场,勇担责任,以艰辛的付出,让世界人民感受到我们党追求和平、积极建构和谐世界的诚意,塑造一个具有良好形象的世界大党,在国际社会赢得更多的话语权。

二是扩大与世界各国政党、民间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交流与合作,传播执政理念,提升我们党价值观念的吸引力。近年来,我们党与外国政党党际交往日益密切,中央领导率党代表团出访多达50余次,有近200个外国政党的主要领导率团访华。[9]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党际交往的工作面,在保持与共产党、工人党、社会党、工党、保守党等传统政党发展关系的基础上,积极与绿党等新兴政党建立良好的合作基础。创造条件举办国际政党论坛、沙龙、年会等交流活动。同时要加强与国外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的沟通与交流,要用外国人听得“进”、听得“懂”、感兴趣的语言阐述和宣传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塑造形象,增强我们党的价值观念在世界政党中的吸引力和影响面。

三是做好我们党的文化外交工作,积极构建海外传播媒介,增强我们党在世界舞台上的文化影响力。“文化外交”主要是指对外新闻传播和文化教育交流,在美国称之为公共外交实施软实力的具体手段和方式。为做好文化外交工作,我们党要有效整合各种资源,积极做好党的外文传媒建设工作。新建、改建、扩建、巧建党的外文版网站,占领网络传播高地;办好《人民日报》海外版、《环球时报》英文版、《今日中国》英文版等报纸刊物;努力提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英语频道的传播魅力:加强新华社等通讯社的海外传播报道能力,传递我们党的声音。总之,要通过各种方式改变工作思路,以热爱和平,亲近善意的姿态,培育我们党的海外宣传媒介,扩大我们党在国际空间中的文化影响力。

标签:;  ;  ;  ;  ;  ;  ;  ;  

全球化背景下政党软实力的构建机制_软实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