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某工程起于东岳二路,沿线跨江南大道、跨越长江,穿西坝区,跨越三江,跨沿江大道,止于西陵二路,全长3229.681m。大江桥为2塔3跨悬索桥结构,主跨跨径为250m+838m+215m,其中悬索桥西坝侧锚碇设在中下游,设计为圆柱型重力式锚碇,采用地下连续墙作为基坑施工时的支护结构和防水结构。西坝侧锚碇为全桥重点控制性工程,其地下连续墙施工工期紧,技术难度大。
二、施工方案和技术控制要点
1.低压注浆施工
(1)注浆点布置
地下连续墙注浆深孔共6排,其中外侧4排,内侧2排,孔深22米。外侧深孔距地下连续墙中心线0.9+1+1+1布置,外侧孔每排200个,按照等角度布置;内侧深孔距地下连续墙中心线0.9+1.2m布置,每排176个,按照等角度梅花形布置。注浆材料采用PO42.5水泥浆液掺速凝剂或膨润土,浅孔及内侧深孔配比为水:水泥:速凝剂=1:1:1.1%,外侧深孔配比为水:水泥:膨润土=0.8:1:0.1。
(2)注浆工艺
同步注浆工艺流程:放线定桩位→复测→引孔钻机就位→桩机调平→导管钻进(若遇到导管没有进尺就进行冲击钻进)→拔出钻杆、冲击器→再次导管钻进→钻到设计深度终孔→下注浆管→拔出导管→封孔口→注浆→补浆→封孔。
(3)技术控制要点
测放桩位的过程当中必须实现对设计图纸的严格遵守。钻机也需要准确对位,允许有偏差存在,最大不得超过十厘米。水泥是施工过程当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在使用之前相关部门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检验,检验结果合格后才能真正投入使用,严禁不合格材料在施工中进行使用。钻机钻进是该工程所涉及到的主要施工环节,调平钻机是保持导向架垂直的重要手段,倾斜度必须低于1.0%。
注意提高对水灰比以及外加剂掺量的重视程度,在严格控制的基础上实现对注浆质量的保障。注浆过程当中也需要结合工程实际,科学控制注浆压力以及注浆流量,到达预定目标后立即停止注浆工作。
2.导墙施工
(1)施工方案
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操作,明确开挖过程中的施工边线,对导墙的长度和模板的安装标准进行掌握,结合实际情况做好混凝土的施工作业,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2)技术控制要点
放坡以及排水都是导墙土方开挖时所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最大限度避免坑底出现积水。在开挖过程中也要时刻注意高度问题,不可对基底土体造成影响,砂性土是导墙墙后土方回填时所采用的主要材料。回填后还要继续进行夯实,导墙平面轴线与地下连续墙平面轴线之间有一定的偏差存在,但是最大不可以超过十毫米。导墙顶面高程允许误差也在十毫米范围之内,导墙分段设置与地下连续墙号槽段位置需要存在0.5米以上的距离。
3.地下连续墙施工
(1)成槽
施工导墙施工完成后,根据设计图纸测放出槽段边线,进行成槽施工。以下以I期槽为例进行说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旋挖钻引孔槽段边线放出后,按照孔位进行旋挖钻引孔施工。引孔深度约为19m,具体深度以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引孔由正循环旋挖钻施工,钻头直径为1.2m,钻进至岩层为止。
(2)成槽机洗槽
该工程使用的成槽机抓斗抓取最大范围为3m,宽度为1.2m,采用两抓抓取孔间土层。旋挖钻引孔施工完成后即可开始成槽机抓取土层和卵石层。技术控制要点如下:
成槽机在运行一段时间后,确定达到规定的深度后,将泥浆输入到槽内,要对泥浆数量进行控制,要超过导墙顶面的30cm。在挖掘的过程中,接头部位需要保持在竖直的状态,将倾斜度进行合理的控制,还需要对相邻槽段的中心线深度进行控制,避免出现大幅度偏差的情况。槽底高度要按照设计标准进行确定,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各个环节的质量进行控制,同时做好监测工作,对于存在的质量问题要及时发现,对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解决措施后再进行后续的施工作业。
4.钢筋笼加工制作及吊装
钢筋进场之后首先需要经过较为严格的检验,然后将设计图纸作为主要依据下料。下料尺寸必须实现与设计图纸以及规范要求之间满足的状态,钢筋以及端部弯钩角度和长度都需要充分考虑到图纸以及相关规范的需求。直螺纹丝头以及焊接接头的应用范围为钢筋连接,在不断实验过程中该种方法已经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下放导管的导管仓是钢筋笼制作所必须满足的要求,进而促使混凝土灌注需求不会受到破坏。
5.混凝土施工作业
混凝土灌注施工时,应用垂直导管法,结合具体的施工情况,确定好导管的型号。本工程应用了两套导管进行混凝土的灌注工作,导管在应用之前需要进行水密性试验,确定没有问题后才能应用到实际施工中。导管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应用翻板支撑,将其固定在墙上。导管在进入孔内之后,需要一直放到底部,这样可以掌握槽的深度,然后对导管进行固定。在灌注之前,还需要对浆液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如果不满足相关需求,需要进行重新操作,混凝土的用量需要按照设计标准进行确定。
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方案,是通过对市场调研和施工场地的深入分析来进行确定的,运用了多种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实现机械设备合理配置和应用,达到了理想的施工目标,整体的施工效果比较高。成槽过程没有出现质量问题,对施工质量进行检验,结果均符合要求;施工效率比较高,有效缩短了施工工期,降低了成本的投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较高。
结语:在进行地下墙成槽过程当中面临透水以及易塌陷地层等威胁。帷幕施工是改善上述现象的主要手段。不仅可实现对地基稳固性的提升,同时也可提供一定的止水屏障给后续基坑施工工作。在制定地下墙成槽施工方案之前,必须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调查,结合实际实现对先进机械的合理使用,进而促使工程实现对预期效果的获取。在节约成本以及改善浪费材料现象方面,该项技术所起到的作用不可替代。相关技术部门以及工作人员必须提高对该项技术的重视程度,在施工中结合工程需求对其进行科学使用。
参考文献:
[1]祝长春,郭常瑞.马普托大桥南锚碇复杂地层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J].公路交通技术,2016,32(1):67-69.
[2]赵煜成,杨新湘,刘武.大倾角破碎岩层葫芦形嵌岩地连墙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湖南交通科技,2016,42(3):120-125.
论文作者:尹航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7
标签:导管论文; 地下论文; 注浆论文; 混凝土论文; 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钻机论文; 《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