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论文_俞海琳

俞海琳

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妇科 225400

【摘要】目的 研究盆腔炎疾病治疗中采用护理干预的具体效果。方法 对2014年1月~2016年1月间本院住院部收治的盆腔炎患者88例进行分组研究,分为研究组44例与对照组44例,以数字随机法作为分组依据,均行常规护理,并对研究组加以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护理前的生活质量相近,P>0.05,无统计学意义;经过护理干预,研究组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各为(56.43±4.25)分、(45.19±4.32)分,研究组明显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面且优质的护理干预可实现对盆腔炎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提升,适合普及应用。

【关键词】常规护理;生活质量;盆腔炎

前言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法是临床治疗盆腔炎的主要方法,不耐受、刺激较大是治疗会对患者造成的影响,此外,患者的个人生活习惯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治疗与预后的效果[1]。因此,要想保障疗效需实施高质量的护理。2014年1月~2016年1月间本院将护理干预应用于盆腔炎治疗中取得了较好成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4年1月~2016年1月间本院住院部收治的盆腔炎患者88例进行分组研究,研究满足医学伦理学要求,患者均对研究知情同意。所有患者均满足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存在腰骶部酸痛、下腹部坠胀感与疼痛感,检查发现子宫活动受限或压痛,存在可触增厚附件,伴继发性不孕、血象升高、白带增多、月经失调。排除哺乳期与妊娠期妇女,对相关药物过敏,意识障碍、语言障碍以及认知障碍,梅毒检查为阳性,存在严重器官功能障碍,盆腔脓肿患者。将88例患者根据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为44例。研究组年龄20~57岁,平均(32.88±4.26)岁;本科及以上学历为7例,高中及以上学历为19例,初中以下为18例。对照组年龄21~57岁,平均(32.65±4.44)岁;本科及以上学历为9例,高中及以上学历为18例,初中以下为17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如给予患者卧床体位方面的指导,注意清洁患者的外阴部与皮肤,说明饮食注意事项,对其症状体征进观察,如有异常及时上报等。

研究组:在上述方法上加以护理干预。①掌握患者婚否、年龄、入院时间、发病时间等信息,通过健康知识问卷掌握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以此为依据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以一对一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同时采取其他方式如定期开展讲座、下发宣传册等,增强患者对疾病基础知识、保健知识、常见与主要症状等的认知;结合患者的家庭状况、文化水平、病情等情况,给予患者健康指导,使其明确生活中哪些因素会对疾病康复造成不良影响,提高健康指导的针对性。②了解患者的兴趣爱好,以患者感兴趣的话题调动其情绪,了解其心理状态,以患者具体的心理障碍与特点为依据实施心理干预,不可谈论令患者不适的话题,认真倾听其诉说,诚恳的与之对话。③指导患者进行冥想训练、深呼吸放松方法,或以分散注意力等方法降低其疼痛感受。了解患者饮食喜好,并结合病情特点完成饮食计划的制定,保证合理饮食。

1.3观察指标

以QOL生活质量评定表为参照判定两组患者护理前与护理后的生活质量,主要调查患者对日常生活、健康情况以及生存质量等方面的感受,总分为60分,得分低于30分代表差,得分在30~39分之间为一般,得分在40~49分之间为较好,得分在50~60分之间为良好。

1.4统计学方法

在SPSS18.0统计学软件中录入研究所统计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的表示与检验分别使用(n,%)、X2,计量资料的表示与检验分别使用 ±s、t。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护理干预后,对照组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均出现了明显提升,其中,研究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更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与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对比( ±s,分)

3.讨论

女性生殖道与周围组织是盆腔炎发生的主要部位,该病包含了多种组织炎症如盆腔腹膜炎、子宫内膜炎等,最常见的是卵巢炎与输卵管炎[2]。患病后不但会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同时也会极大的影响其生活,且迁延不愈以及病痛等也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负面作用,上述因素均会对临床治疗造成一定的阻碍。在治疗方面,患者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以及个体差异均会影响疗效,而生活中的高危诱发因素又进一步阻碍了康复进程[3]。为保障该病的疗效与预后,实施护理干预十分必要。

近年来,围绕患者这一中心,从社会、心理以及生理等多个方面入手的整体医护操作已然成为医学模式的一大发展趋势,这一模式有效满足了新时期人们对医护工作的需求[4]。因此,现代临床护理需兼顾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对患者多个层面合理需求进行满足,保证服务的优质、舒适。本研究以常规护理为基础采用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疼痛护理等护理干预,规范、科学、系统、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可帮助患者充分认识相关的知识,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理解与认同程度,消除其顾虑。出院后,患者的自我护理、自我保健能力对于盆腔炎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采用健康教育方式强化患者意识,给予其指导,确保患者在出院后能够约束自我,养成良好的习惯[5]。与此同时,心理干预以及疼痛护理等措施保证了患者住院期间的舒适程度,从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参考文献】

[1]谭艳辉,陶柏霖,刘倩.中药灌肠配合护理干预对盆腔炎性不孕症疗效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5,28(06):139-141.

[2]黄秀英.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盆腔炎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4,27(02):391.

[3]尹玲玲.康妇消炎栓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及护理[J].中国药业,2015,24(16):136-138.

[4]贾红亚.护理干预在盆腔灌注治疗妇科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08):235-236.

[5]崔静.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盆腔炎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J].河北医学,2014,20(03):521-523.

论文作者:俞海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2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6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在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论文_俞海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