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演变看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所有制论文,看我论文,发展趋势论文,结构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所有制问题,改革事业的每一次深入都是从所有制领域实现的。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无疑,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也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完善的所有制结构。从目前看,我们对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已经有了比较一致的看法,然而,在所有制问题上,并没有形成完全统一的认识。因此,在对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迁作简要回顾的基础上,对其发展趋势进行简要梳理,有助于更深入地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所有制问题。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所有制结构状况
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见,在未来社会中,自由人联合体将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或者说,生产资料将为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只实行全民所有制。这一结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必然。马克思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理论为基础,预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他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1](P831) 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取代,并且,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几个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因为这些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最高,社会生产力的多层次特征较不明显,实现单一的全民所有制是具有物质基础的。
历史的发展有了新的变化,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相对落后的俄国取得胜利。然而,20世纪30—40年代的苏联,不顾本国国情,试图建立起马、恩所设想的单一的公有制结构。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这种所有制结构的弊端不断暴露出来并表现得日益严重。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斯大林提出,由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多层次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完善性,公有制还存在着全民所有制(或国有制)与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这在所有制结构的理论探索中,可以说是第一次突破,对于相对落后的国家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所有制结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这一理论也存在严重的缺陷,它认为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并存是社会生产力多层次性与公有制本身不够完善的表现,集体所有制是低级形式。这为在社会主义实践中搞“穷过渡”,集体所有制经济在经营管理方式上向全民所有制经济趋同,提供了思想与理论依据。这种斯大林主义观点成为1949—1978年间中国主流经济思想的基础。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30年中,基本上沿袭了苏联模式,在理论上,全盘接受斯大林设想的所有制结构模式,在实践中,盲目追求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形式,急于从集体所有制过渡到全民所有制,导致集体所有制经济出现全民所有制化。所有制关系曾一度严重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时期,如果说有什么突破的话,那就是刘少奇允许并在一定的程度上鼓励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的存在与发展的思想;以及陈云在中共八大的发言中提出的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三个“主体”和三个“补充”的重要思想。这些思想在1949—1952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0—1962年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得到了一定的贯彻执行,在1979年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得以继续贯彻执行,并得到发展。
二、改革开放后所有制结构的演变
1.公有制经济为主体,非公有制经济为补充的所有制格局。
随着对商品经济认识的深化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所有制结构得到了连续调整。20世纪80年代初相继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1993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的方针;1995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而且,还以宪法的形式确立中外合资企业、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法律地位。僵化的所有制形式的教条逐步被抛弃,所有制结构有了初步调整。铁板一块的纯公有制结构逐步吸纳了非公有制成分,两种所有制关系处于共存状态。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恢复性发展。但该时期在对待非公有制的态度上,仍是微观上鼓励、宏观上限制,“崇公”“恐私”的潜意识依然存在。尽管如此,非公有制经济还是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发展,其经济形式逐步多样化。
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有制结构理论得到了重大突破。江泽民在这次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中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种提法,实现了我国所有制改革的历史性突破。第一,突破了传统的“补充论”。党的十五大改变了过去“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国有经济为主导,以非公有制经济为补充”的提法,而是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依法保护各类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长期并存、公平竞争、共同发展,是符合中国经济发展需要的,也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第二,突破了单纯的“数量论”。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此外,十五大报告还提出:“就全国而言,将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但“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自然资源状况、经济技术基础、历史文化传统、与国际市场的联系等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所有制结构也就不可能完全相同。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各经济领域的产业性质、企业规模、技术特点不同,对不同所有制经济的适应性也各不相同,对各种所有制经济成分所占比重的要求就不可能完全简单划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不一定要以公有制主体,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因此,我们必须实现所有制结构的区域定位及其与产业结构的耦合,从而形成在全国既定的所有制结构条件下,不同区域所有制与产业所有制结构局面。
党的十五大将非公有制经济由制度外纳入制度内,从基本制度上保障和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经济所有制结构的多次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两种所有制竞相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公有制经济为依托,公有制经济以非公有制经济为参照,相互吸纳共存共荣。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产权基础,以自身的优势形成两个层面的融合:在宏观层面上两种所有制共栖于同一社会所有制结构中,互为参照,取长补短;在微观层面上两者以不同的主体共存于同一财产组织形式之中。社会主义的社会所有制结构历经沧桑,由单一的公有制发展为多元的公有制和多元的非公有制经济共存共荣的所有制结构。中国共产党十五届四中全会在继续强调“积极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增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控制力,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和共同发展”的同时,又重点提出了“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要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结合起来,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使得所有制改革进一步向纵深方向发展。
3.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所有制结构的变革继续深入,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党的十六大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关系上,十六大提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样的定位,大大地促进了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得多种所有制形式出现了融合的趋势——即混合所有制,因此,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值得我们注意的是,2004年3月14日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修改为:“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把保护非公有制经济上升到根本大法的高度,充分表明了国家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信心。
三、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发展趋势
1.所有制结构多样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形式也越来越丰富。
不同所有制并存、互动导致了所有制形式之间的界限终将被打破,多种所有制形式相互渗透将成为我国所有制社会结构和财产组织形式演化的一种趋势。表现为:第一,不同所有制竞相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公有制经济为依托,公有制经济以非公有制经济为参照物,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第二,所有制结构按照效率原则的要求调整和发展,实现不同所有制之间的自然转换,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不符合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所有制形式自然会退出其所在的领域。第三,不同所有制之间相互融合,彼此动态开放,相互渗透,融合生长,混合发展,共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2.混合所有制,将成为未来主要的所有制形式。
首先,作为混合所有制形式之一的股份制经济,创造了一种超借贷关系的资本运动,从而形成了动态的产权制度,各种不同所有制形式在股份制形态下表现为高度的同一性,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所有制高度复合化,为多种经济成分平等竞争,共同发展提供了一个载体。其次,股份制经济中的公有经济成分是最能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公有制形式,为使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必须大力发展以股份制为主的混合所有制形式,使其成为我国所有制结构中起主导作用的所有制形式,成为推动我国所有制配置效率不断提高的财产组织形式。混合所有制在我国的兴起,不仅使我国的所有制格局更加复杂和多样化,更从制度属性上,提高了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市场化程度和经济活力,从长远看,混合所有制形式将成为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一个极富活力的生长点。
3.利用所有制结构与市场结构、产业结构彼此之间的反馈机制,促使它们互动发展。
我国未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结构的合理化也不再可能依靠国有经济自身的改组完成,而必须要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相配套。因此,我们必须将所有制结构调整寓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市场结构的动态变化之中,形成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随市场变化而自行调整的机制,建立一个与产业结构变化自动耦合的所有制结构模式。
首先,依照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明晰产权主体活动的产业领域与市场结构,哪一种所有制形式最适合在某个产业或市场结构中发挥作用,效率最高,我们就允许该形式在该产业或市场结构中生存,反之则反是。其次,通过竞争实现所有制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所有制结构与产业结构合理化路径的选择是建立产权市场,促使所有制结构存量市场化,使其沿着“合辙”路径发展,实现诸结构关系的合理化。
4.以资本国际化推动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以所有制结构调整促进国内资本国际化,寻找外资资本和民族资本之间的新的平衡点,让民族资本走向国际舞台。
首先,外资资本进入的加快将起到“助推器”和催化剂的作用,促使我国按统一的市场规则进行所有制结构调整,使国内资本与外资资本在按新的“游戏规则”竞争中既占优势,又共存共荣,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良性发展。其次,把所有制结构调整同资本运作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形成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内资与外资之间相互渗透交融的格局,促进国内资本国际化,使国有资本与其它资本一起在市场环境中追求自身价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最后,中国改革的结局应该是,让中国民族资本在中国市场上取得基本地位,能和外资资本抗衡,并把中国的民族资本推向国际化,在国际舞台上与国际资本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