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根据经营发展战略和企业内外条件,按现代企业运行规律,通过生产诸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以实现工程项目的合同目标、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建筑市场逐步对外开放,在日益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创新的必然。本文根据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的必然性,阐述了创新的原则,论述了创新的要点,指出了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是提高施工管理水平、保证施工质量的途径。
关键词:工程施工;管理;创新
1.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的必然性
首先,创新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在招标承包制下推向了市场,人们的思想观念、经营意识逐步转变,市场观念、竞争意识逐步形成。建筑施工项目能否全面、顺利实施,解决好项目与企业的关系是关键,项目与企业间责任不明、关系模糊、激励不够、约束不严、不确定因素过多等严重影响着项目施工管理的正常实施,必须通过创新才能使项目施工管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其次,创新是建筑市场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的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投标中存在的过度竞争,相互压价、低价中标,仍然是普遍现象。业主由于处于买方市场,合同中不合理的要求、不平等的条款,使业主摆脱责任,而承包商地位十分被动。设计和监理不能很好履行职责,也难以履行职责,职能错位常常不自觉地发生;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与集体、个体企业存在着不正当竞争,影响公正、公平的实现;行业保护、地区保护仍然较为严重,建筑市场行业、地区间的壁泉,阻碍和影响着市场的健康发展。建筑市场存在种种问题,但无论怎样市场经济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建筑市场的逐步完善和国际化要求我们的项目施工管理不断创新来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再次,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就是要求我们将不断进步和日趋完善的管理科学的理论及时运用于项目施工管理和企业管理当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如何将其及时有效地运用于企业的管理、生产实践当中,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关键是结合项目施工进行创新。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现状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仅要对施工技术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还要按照国家出台的相关方针和政策,根据系统、科学的技术管理体系和方法,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人员组织、资源调配、质量管理和技术管理中所涉及到的人、物以及各种生产活动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其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计划决策、控制调节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从而达到对建筑施工技术和生产工期、成本、质量、安全达到辩证统一的这一目标。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在现如今还是停留在粗放型的管理层面上,并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只是单纯的依靠质量管理工作和文件归档进行施工技术的管理。并且因为工程在中标后是进行的分包施工,在分包施工过程中,中标的企业并不能对分包的企业进行很好的技术管理,这也导致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很难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严重的影响了施工技术管理的科学开展。最终导致施工技术管理实施不能到位、施工过程中技术管理工作不能为质量、成本等管理提供较好的基础,阻碍了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的正常开展,影响了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和发展。所以,对于我国如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所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加以警醒,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加快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分析和研究,提高企业对技术管理的认识,从而促进施工企业技术管理工作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3.创新原则
3.1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要适应市场的需要
市场是动态的、变化的。只有适应市场的创新才能有所作为,才能获得效益。良好的社会效益是企业占有市场、开拓潜在市场的关键。如果所施工的工程质量不好,进度滞后,那么企业产品形象将会受损,获得市场就很困难。项目是指建筑施工企业与业主签订合同项目所规定的范围,从市场的角度,我们应把项目延伸到市场,即从市场中得到项目,在市场中执行项目,在项目的执行中增强竞争力,然后参与新一轮的市场竞争。所以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从广义上,是使项目的内涵前后延伸,在深度上,能更好地建设好项目,处理好企业与项目的关系,增强适应市场的竞争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项目施工价理的创新共有利于
企业文化及品牌效应的提升只有高素质的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才能及时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才能够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要求,才能在市场中生存、发展。否则,市场已经变化了,你还没有弄清楚,不能具备应变能力,这样的企业就会迅速被淘汰出市场。所以在进行项目施工管理创新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如何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文化及品牌效应这一重要问题。
4.创新要点
4.1高度重视技术创新
市场竞争优势中最具实力和最有生命力的优势的是技术优势,施工企业必须重视和加强技术创新。要善于抢占行业技术制高点,燕得技术先机,形成竞争优势。要加大对技术创新的各种投人,加大新技术、新工艺、新工法的开发研究和应用力度,储备雄厚的技术力量。要装备技术性能优越的施工机械,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施工企业技术创新更要注意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不仅依靠自身力量,更要吸纳外部相关资源优势联合开发,与有技术实力的院校、机构开展合作,结成技术联盟,优势互补,共同创新,提高技术创新层次和绩效。
4.2大力加强人才培养
人才是企业的重要资源,是企业无可替代的财富,拥有优秀的人才就拥有了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要不断优化内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管理机制。增强人才凝聚力,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根据企业发展需要研究制定人才培养规划,通过委外送培、岗位培养、自学成才等多种形式,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各方面优秀人才口要重点加强专家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专业技术工人队伍建设,尤其要树立专业技术工人也是人才的观念,建立起门类齐全、优势互补的多层次人才队伍。
4.3积极推进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是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增强企业活力、提升持续发展优势的根本途径。要根据市场变化和持续发展需要,优化人员结构,精干管理机构,整合内部资源,达到管理组织机构扁平化。要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促进企业管理现代化。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实现内部运作市场化,推行项目法施工等先进的施工管理方法,理顺管理层、作业层、劳务层之间关系,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4组织机构创新
建筑施工企业走过了几十年的历史,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为国民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在项目施工管理中,把项目定义为合同签订后,合同明确的范围作为项目,然后对此项目进行管理。项目经理部随着合同的签订而诞生,随着合同的终止而完结。项目部代表建筑施工企业,但它本身又并不是企业,无法承担这一明确的有界限的责任,项目部在工程施工中往往只考虑自身的局部利益,不能将项目部的运作与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给企业留下了潜在的隐患;项目经理拥有人、财、物的处置权,拥有指挥、决策权,企业对项目经理有责任书,但缺乏有效的制约;建筑施工企业一般同时进行着数个项目的工程施工,企业与项目、项目与职工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很难协调,这些都是需要不断创新来加以解决的问题。
5.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现代管理意义的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模式,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创新,逐步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模式,以适应生产力发展,适应市场经济需要,从而改变建筑施工中很多问题,最终达到提高施工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铁楠,康成瑞.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要点分析[J].大观周刊,2012(16):105-105.
[2]申玲玲,吴福来.高层建筑土建工程施工管理的要点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189-189.
论文作者:李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8
标签:项目论文; 市场论文; 企业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施工企业论文; 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