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肝切除配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胆结石临床效果论文_刘树国

探讨肝切除配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胆结石临床效果论文_刘树国

刘树国

五常市人民医院 1502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对肝胆结石患者运用肝切除配合纤维胆道镜进行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在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肝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肝切除配合纤维胆道镜施治,同时与其临床资料相结合,进行综合性回顾与分析。结果:本组84例病例均获得满意手术,围术期未见患者肝功能衰竭或死亡,其中共11例出现术后合并症,发生率是13.1%,包括切口感染、肺部感染与胆漏各有4例、5例和2例。随访资料显示,84例病例中,共有6例结石残留,占7.1%,有9例结石复发,所占比重是10.7%。结论:对肝胆结石患者实施肝切除配合纤维胆道镜进行治疗有确切疗效,可尽量避免结石残留与复发,适合在临床加强普及。

关键词:肝切除;纤维胆道镜;肝胆结石;临床效果

肝胆结石是在肝胆系统内部发病的结石统称,其主要有胆囊结石、肝/胆总管结石与肝内胆管结石等几种类型,一经患病,患者通常有腹部不适或绞痛、发热、恶心与纳差等诸多表现,在我国患病率相当高,且极易与胆管狭窄、生理性改变等情况合并出现[1],至今仍是胆道外科临床的一项棘手问题。近年来有临床逐步采取肝切除配合纤维胆道镜技术清除结石,均取得肯定疗效。本研究对我院84例肝胆结石病例应用该手术治疗,总结其对治疗肝胆结石的经验与价值,现报道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4例肝胆结石病例均由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录并治疗,其中男性与女性各有48例和36例,年龄段23~71岁,平均是(43.7±4.8)岁;所选患者均因上腹部痛、体温异常与黄疸等情况到我院就诊,后经MRCP检查、B超扫描或CT平扫后确诊,根据结石位置区分,其中左肝外叶胆管、左半肝内外叶、左右肝内胆管、右肝前叶与其后叶结石者各有37例、13例、7例、17例和10例,84例患者中,16例既往有肝胆手术史,43例伴有胆管狭窄,22例伴有肝纤维化或萎缩情况,3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伴有胆管癌,所选患者均已完成知情同意书的签署,表示自愿配合研究工作。

1.2 方法

本实验患者均实施肝切除配合纤维胆道镜清除结石,其中接受左肝外叶胆管切除术者37例,接受左半肝切除术者13例,经右肝后叶切除术治疗者10例,经右肝前叶切除术治疗者17例,经右前叶与左外叶切除术治疗者5例,经右肝后叶下段与左外叶切除术处理者2例。术中选用取石钳或网篮进行取石,同时给予术腔生理盐水冲洗,部分伴有胆管狭窄者,需选取胆道镜进行扩张再将结石钳夹出。本组84例患者中,72例患者引流方式由T型管操作进行,余者12例实施胆肠外引流。围术期对患者实施积极的抗感染与营养支持治疗,严密监测病情,对症处理合并症。

1.3 观察标准

对本实验患者实施7个月~8年时间随访。术后借助B超、T管造影或胆道镜等对患者进行复查,评定其结石残留与复发情况[2]。①复发:复查提示结石彻底清除,术后1年中自觉症状消失,但1年后再次检出结石;②残留:术后1年中检出结石。

2 结果

2.1 手术结局分析

本组84例病例均获得满意手术,围术期未见患者肝功能衰竭或死亡,手术出血量在150mL至500mL左右,平均是(317.5±48.6)mL。其中共11例出现术后合并症,发生率是13.1%,包括切口感染、肺部感染与胆漏各有4例、5例和2例,经对症用药治疗后好转出院。

2.2 术后病理分析

术后经病理检查,提示患者肝组织均发生炎性病变,部分合并有肝组织萎缩或纤维化病变情况,部分结石位于肝内胆管内,主要呈节段性扩张表现。经病理证实存在胆管癌者共3例,占3.6%。

2.3 随访结局分析

本组84例病例均获得7个月~8年时间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23±0.74)年。术后1年内出现上腹部胀痛、发热等自觉症状者共6例,后经MRCP或B超复查提示结石残留,所占比重是7.1%,有9例在治疗1年后复发,其复发率是10.7%。同时有6例患者在随访期间死亡,病死率是7.1%,包括肝功能衰竭死亡者3例,胆管癌致死者3例。

3 讨论

肝胆结石是现阶段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种常见胆道疾病。常规手术治疗有其重要作用,但手术创伤较大,需要留置引流管时间较长,对于患者术后恢复有很大影响,而且在脏器功能不全、高龄患者中的应用,通常会大大增加手术风险。另外,王烯冬等[2]指出,约27%的患者经常规手术治疗后有结石残留的风险。如何提高结石清除率、避免残留与复发,成为了当前肝胆外科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

肝切除配合纤维胆道镜技术是近年来提出的一项重要治疗手段,在治疗各种胆道结石上有其代表性。其集诊断与治疗于一体,能够在纤维胆道镜的直视下,对结石的位置、体积与分布等进行明确观察,同时可观察到是否有肝内胆管狭窄与新生物等情况,能够帮助术者确定肝切除范围,达到彻底清除结石的效果。詹舜尧[3]研究认为肝切除配合纤维胆道镜技术可实现预防感染、取净结石、解除梗阻和通畅引流的治疗原则,其研究对45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取此联合术式进行治疗,治愈率达到91.1%。罗浏晗[4]报道指出,肝切除配合纤维胆道镜技术与现代医学提倡的微创理念相符合,除了有利于临床医师选择合适的术式施治外,其还可简化操作步骤,使患者尽快完成手术,避免手术创伤。

本研究表明,84例肝胆结石患者经肝切除配合纤维胆道镜处理后均获得满意结局,围术期未见患者肝功能衰竭或死亡,其中11例出现术后合并症患者经对症用药后可好转出院,结石残留与复发者各有6例和9例,其发生率均较低,与相关报道一致[4-5]。说明此术式对肝胆结石的治疗有可行意义。值得注意的是:①肝胆结石多呈节段性分布于胆管内部,行肝切除时尽量严格、完整将病变胆管切除,对提高手术疗效有重要作用;②术后给予B超详细复查,有利于尽早判断有无结石残留,可进一步降低残石率;③围术期加强护理,积极实施抗生素治疗,对促进机体康复、预防合并症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对肝胆结石患者实施肝切除配合纤维胆道镜进行治疗有确切疗效,可尽量避免结石残留与复发,适合在临床加强普及。

参考文献:

[1]梁锋,毕玉梅,施宝民,等.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价值[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0,22(6):473-474.

[2]王烯冬,董宝珠,郑建华,等.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34例[J].河北医学,2012,18(1):64-65.

[3]詹舜尧.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29):81.

[4]罗浏晗.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4):132.

[5]丁国良.肝切除联合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体会[J].医学信息,2010,23(2):92-93.

论文作者:刘树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7

标签:;  ;  ;  ;  ;  ;  ;  ;  

探讨肝切除配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胆结石临床效果论文_刘树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