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摘 要:IDC机房即互联网数据中心,随着互联网不断的发展,IDC机房也迅速发展起来,该工程中结构复杂、管线众多,因此其施工要求较高,而BIM技术即建筑信息模型的优势能较好地满足这一施工要求,使IDC机房的施工能够较好的完成。文章从BIM的应用现状及优势出发介绍BIM技术,结合IDC机房建设施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应用BIM技术后带来的诸多优势。
关键词:BIM技术;IDC机房;互联网数据中心;建筑信息模型;施工
一、前言
IDC机房,外文名为InternetDateCenter,又称互联网数据中心。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IDC机房也迅速发展起来,已经成为了新世纪中国互联网产业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技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专门为此发布相关设计规范,对IDC机房的建设施工提出较为严格的要求。再加上其工程结构复杂、管路交错,工程建设难度加大,同时需要施工、设计和其他相关专业的相互协调配合,过去的2D图纸,已经不能较好的满足要求。因此造成实际施工与图纸设计的冲突或施工单位未能对设计的意图充分理解,导致不必要的误工、资源的浪费,各种原因使施工单位面临更为巨大的挑战。然而随着BIM技术即建筑信息模型的在IDC机房的应用,为其施工提供了一系列较为先进且科学的解决途径,文章从BIM的应用现状及优势出发介绍BIM技术,结合IDC机房建设施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应用BIM技术后带来的诸多优势。
二、BIM的应用现状
BIM技术是以3D数字技术为基础,结合建筑工程中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是对工程实体与功能特性的进行数字化表达,其中的信息具有可协调性、一致性和可计算性,除了几何信息外还包括材料、造价、使用等各类信息的存储。日前应用较广的的功能主要包括4D模拟、创建BIM设计模型、空间管理、成本预算、管线综合、碰撞检查、设计协调、施工模拟、成本预算等功能。日前,BIM技术已经成功的应用于中国的很多工程建设中,如:南水北调工程、上海时代金融中心、香港地铁项目、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运村的空间规划及物资管理信息系统、2010年世博会德国国家馆等工程的建设。随着BIM技术在时间长河中应用的证明,在全球诸多工程的建设应用及其研究中,已经被认为建筑行业中的核心技术之一,美国斯坦福大学相关学者研究,依据BIM技术在32个项目中的应用情况,总结了BIM技术具有的效果有:a,可以消除预算外的40%的变更;b,缩短造价的估算时间,降低80%的估算时间;c,在发现和解决冲突中,能给合同价格带来减少10%的效果;d,一定程度上能缩短7%工期。
三、BIM技术为建筑施工中带来的优势
1,快速建立3D几何模型
建筑工程开工前,可以组织建立BIM技术小组,并通过相关施工图纸、招投标文件等相关资料文件,快速建立3D实体模型,在建筑施工初期对整个建筑有个直观的了解,更直观地分析建筑的相关造型,了解其各功能区的分布情况,快速地加深建筑工程的施工、预算等相关工作人员对2D图纸的认识。
2,完善临时建筑规划
建筑工程中的临时建筑及其各类生活设施都是工程呈现出的第一印象,各临时建筑间的美观、和谐、大气的场地规划,一定程度上呈现出该工程的整体面貌。过去的施工初期对临时建筑的场地规划中,通常采用CAD软件画出相应的矩形框的2D图展示各临时建筑的平面布置,不能直观地将各临时建筑的高度比呈现给工作人员。然而通过BIM技术对各临时建筑进行3D建模规划,能更直观真实地反应各建筑的颜色和外性包括其长、宽、高,对临时建筑场地科学合理规划,完善了临时建筑的规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有助于起吊设备位置的选择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如何做好对塔吊、吊机、卷扬机等起吊设备的位置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至关重要,可以通过BIM技术进行相关的3D模型建立,并将起吊设备信息在3D模型中表现出来,能够更为直观地对塔吊等起重设备的准确位置进行更好的设置,完善建筑场地起重设备的布置。
4,有助于施工中各环节的协调
传统的图纸通过2D图纸对建筑信息进行二维平面展示,相关技术工作人员对图纸中的细节问题很难发现,如土建方面的柱、梁、楼梯的错位细节;安装方面的机电管线与建筑结构间相互干扰,机电各系统的管线之间相互碰撞,诸如此类现象将导致频繁的返工和相关资源的浪费,甚至严重影响总工期。通过BIM技术对工程的土建、管线、工艺设施进行综合协调布置,基本上可以避免因设计原因而引起的干扰。同时,在3D模型的建立过程中,也能对图纸中设计模糊的部位清晰化,给施工带来了便利。
5,立体化施工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要求每次施工前,对相关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技术交底,过去的施工交底,主要通过平面图纸、技术文件及相关的口头说明进行,较为模糊,导致一些施工人员对图纸理解不够清楚,经常出现施工错误、频繁返工。然而通过BIM技术的3D模型,对关键节点直观可视化,使施工人员对相关的施工内容理解更为清晰,对其认识更为深刻,有利于现场施工技术交底,确保施工质量。
四、IDC机房施工出现的问题
IDC机房存在建设周期长、投资大的特点,同时还具备技术要求高、用途固定、维护部门专业等其他普通建筑所不具有的特点,而且大部分IDC机房的建设方就是建筑竣工后的使用方,所以整个建设工程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和连贯性。IDC机房在后期的维护或相应的升级中都需要各专业间协调配合,并需要详细地掌握各方面的相关数据,所以IDC机房的建设存在如下一些问题:设计方以图纸及部分效果图向建设方介绍设计方案,建设方能快速理解的效果较差。若出现信息的遗漏或误解等沟通障碍,都会对后期施工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设计方需要召开多次专业间协调会议,以减少各专业间的冲突,相应地增加了设计周期,降低了设计效率。施工阶段也时常出现设计上欠考虑的细节,对工程的工期及造价产生不利的影响。
五、IDC机房应用BIM后的诸多优势
BIM应用在IDC机房施工后,具有如下优势:
1,提高工作效率
提过BIM技术的使用后,从设计角度可以进行管线的碰撞检查、设计错漏的检查,在工程初期就大大地降低了各专业间的错误出现情况。同时因其信息的同步及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其性能化、可视化的设计能力。
2,降低工程成本
BIM具有强大的成本控制管理功能,能满足从初期到完工过程各阶段的实时成本计算。采用BIM技术后,通过设计模型及施工模拟可以避免设计或施工中的可能出现的一些错误,起到对整个工程的预演作用,降低整个工程的成本。
3,有助于使用方的后期管理
IDC机房的建设方在运营后需花费更多的精力对整个建筑及内部进行运营维护管理,后期管理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BIM的信息能随时更新,运营方可通过相关信息模型对整个建筑进行整体而细致的了解,而且不同专业的维护人员也能够从中获取所需要的相关信息,对维护或扩容改造给予了很大的保障。以此同时避免建筑、电气、无线、传输等各专业间信息的分散,根据需要提供不同信息,有助于使用方的后期管理。
4,有助于信息资产管理:
通过BIM技术,能够对信息资产的管理提高帮助,快速对IDC机房的维修、重建或改造等对整体工程的影响进行相应的评估,提高相关决策的效率。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应用在IDC机房施工中不仅能够发挥以往的优势,解决其施工遇到的困难,更能促进IDC的发展。随着BIM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推动现有施工管理的创新,提供一种全新的施工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闫力,梁伟奇,和嘉良等.BIM技术在IDC机房施工中的应用与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1):113-113.
[2]金大鹏,王柏成,翟佳琪等.数据机房工程4D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2016,47(2):109-111.
[3]刘绪磊.基于BIM的标准设备机房管道模块化预制与装配[J].建筑安全,2016,31(5):26-30.
论文作者:岳利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4
标签:机房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论文; 图纸论文; 模型论文; 信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