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林生产中抗旱造林技术及实施要点研究论文_郭亚江

营林生产中抗旱造林技术及实施要点研究论文_郭亚江

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国有西山林场 山西太原 030100

摘要:我国国土辽阔,地域特征显著,干旱与半干旱土地面积在国土总面积中所占比重约为50%。在工业化发展的态势中,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与污染,全球气候变暖,空气中粉尘含量不断上升,在这样的情况下造林工程建设范畴与进度应该不断拓展。深度研究抗旱造林技术能够推动林业发展进程。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多样抗旱造林技术在林业生产中获得较高应用频率,为林业工程发展保驾护航。本文以抗旱造林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实践应用为论点,做出如下论述内容。

关键词:营林生产;抗旱造林技术;实施要点研究

1导言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中,各类抗旱造林技术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出来,截杆造林技术、覆膜造林技术以及套袋造林这三类技术是极为常见的,它们在林业工程发展中的应用,所取得的成果也是令人惊叹的。在造林生产进程中,相关人员一定要贯彻落实因地适宜的原则,选用最佳的造林技术,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苗木存活率以及林区综合效益。

2正确选择造林树种的方法

选择造林树种为造林全程的首要步骤,会对造林工程发展状况产生极为深刻影响,优质造林树种的选择与应用,能够提升整片林地的生长效果,在强化干旱区域抗旱工作运行质量方面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实践证明,水资源是维持与提升植物存活率的基础,这也是抗旱能力强的植物能够在干旱区域长时间生长发育的内在原因,抗旱造林技术的研制就是以上述机理为依据的。为了确保优质造林树种被顺利选用,有关部门与人员应对那些抗旱能力较强的植物有一定认识,进一步提升植物在干旱区域的生长水平。干旱区域环境最大特征体现在水资源短缺上,这也使抗旱性能良好的品种演变成该区域种植的首选树种。有关人员也应对不同干旱区域地形、水文土质、年平均降水量进行比较,然后科学选择抗旱品种,使林业可持续发展有一定保障。

3常用的抗旱造林技术

3.1套袋造林技术

在山地阳坡中栽种经济林、针叶林时,通常可以采用套袋造林技术,能够取得明显的造林效果。套袋造林技术能够维持袋内的温度和湿度,保持树苗的含水量,促进新梢的成长。套袋造林技术明显提升了造林的成活率,有利于减少树叶水分的蒸腾。有研究显示,套袋造林技术比不套袋能够提高25%的成活率。套袋造林技术栽种时,塑料袋膜制成器皿。根据树苗的高度确定器皿的长度内径。经济林树苗通常60~70cm,针叶林树苗通常35~40cm。树苗根部以上的位置先套袋,捆扎好下部,开始栽培。树苗栽种完成后,也可以在上面的部分套袋。确定树苗的存活没有太大问题,度过干旱期以后,再将扎口解除,卷起一部分套袋,大约通风7d,拿下塑料袋。也可以先损坏上部的塑料袋,等到树苗能够适应环境,再取下塑料袋。

3.2覆膜造林技术

覆膜造林技术可以有效控制土壤水分的蒸发,提高土壤的温度和湿度,改善树苗的生长环境。覆膜造林技术能够提升树苗的地茎直径,提高造林的存活率,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覆膜造林中的地膜宽度需要根据树种、区域特征等进行制作,生态林是0.3~0.4m,经济林是0.6~0.8m。通常农用膜使用0.008~0.012mm的规格。覆膜时首先沿着膜的一侧向中心的方向,剪开1条缝,树坑为凹形,比地面低,然后栽种树苗。栽种结束盖上地膜,地膜的中心有树苗的地径,充实地膜的周边和划破的缝隙,主要用土填上。树苗注意覆土的厚度和宽度,大约4cm。覆土在地膜和树苗根茎的部位需要稍微厚点,大约6cm。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保证湿度,要注意将覆膜构造成倒立的伞状,能够汇集雨水,向土壤渗透,为树苗提供水分,促进树苗的成长。

3.3保水剂造林技术

保水剂造林技术是通过在造林种植穴中施放保水剂后再定植苗木植株的造林方法。保水剂形成凝胶可以在比较长得时间内锁住水分,供应幼苗生长所需水分,提高幼苗成活率。该技术的使用可减少灌溉频率50%以上,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腾,良好的透气性能起到对硬质土壤的调理作用,保护环境,防止土壤干化和地下水污染。造林定植时把泡好水的保水剂凝胶施于苗根部(最好是包住根部),每株苗用500g或每米沟渠用1kg,覆土好,避免阳光直接曝晒保水剂。

3.4截杆造林技术

许多干旱地区为季风气候,春季和冬季的风比较干燥,气温较低,这些地区造林树苗的梢部木质化程度低。栽种树苗后,水分不断减少,就会破坏苗木根系的完整性。由于地区处于多风的气候,土壤的通风性比较强,很难复原根系的结构。地面的蒸发量大,同时水分供给不足,树苗的水分代谢失衡,树苗的成活率低,很容易枯亡。在造林生产中,可以采用截杆造林技术,提高树苗的成活率。截杆造林技术能够减少水分的蒸发量,降低树苗地面部分的蒸腾作用,促进树苗地下根系的发展。截杆造林技术通常使用萌生能力强的阔叶生态树种。在灌木树种的种植期间,也常采用截杆造林技术。造林生产使用的树种中,经济类的采用定杆的方法,不需要截杆。针叶树也不需要截杆,截杆反而影响树种的生长。采用截杆造林技术,通常截杆10~15cm,部分树种需要适当增加高度,比如山桃,截杆20~30cm,为树苗选择最优的条件。应用截杆造林技术,要严禁破坏树苗的茎秆,避免对树苗的拉扯。截杆在外露的茎秆中,需要留出2~3cm的培土堆,防止风干,当幼苗不断生长顶出土,可以将土堆扒开。

4抗旱造林技术的具体应用

4.1科学确定造林时间

以北方局部地域为实例进行分析,最佳造林时间应为土壤开始解冻以后,就可以进行造林。这主要是因为秋末会有一些水分滞留在土壤中,土壤冻结过程中水分存留下来,解冻后进行造林土壤内水分被高效利用,苗木存活率显著提升,生长情况被优化。此外,秋季会有部分植物残枝落叶埋藏于土壤层,使土壤中有机物含量提升,这在提升植物在干旱区域存活率方面发挥的作用是显著的。同时,也应该参照极为干旱少雨区域的天气情况,在短期雨季未来临初期,确保造林准备工作的全面开展。

4.2起苗与运输期间的水分维持措施

在起苗环节中为了防止干旱区域土壤给苗木根须完整性造成的损伤,最好选择无风的阴雨天气或早晚时段进行。起苗前7d应该做好培植土壤灌水工作,使其比例高于60%。通常情况下起苗与挑选工作同步进行,将长势优良的苗木挑选出来,并于阴凉少风地区把苗木细化数个层次。如果苗木运送工作开展的时效性缺乏,那么应及时使用湿润土壤覆盖苗木根部的方法,以达到降低根部的水分散失量的目的。如果苗木运送周期较长,那么为了确保苗木含水量的充足性,可以应用清水浸根、泥浆蘸根等方式去维持苗木水分,结合泥浆蘸根可在泥浆中加入适量的肥料,同时应用优质的保湿材料运送苗木。

5结语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同时生态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峻。环境污染,生态遭到破坏,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加剧,影响着人们的生存和生活质量。为保持良好的生态和环境,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力军,需要加快造林工程的进度,扩大造林工程的范围。现代科技的发展促进了抗旱造林技术的应用,现代化抗旱造林技术有利于提高林木的成活率,促进荒漠化、沙化等土地的治理。抗旱造林技术能够解决干旱地区缺乏的难题,促进干旱地区林木的存活和成长,对造林工作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祥.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J].山西林业科技,2014,43(04):39-40.

[2]王婷.抗旱造林技术与实施对策[J].现代园艺,2014(06):160-161.

[3]王彦.浅谈抗旱造林新技术[J].辽宁林业科技,2012(02):56-58.

[4]吴会平.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研究进展[J].湖南林业科技,2011,38 (03):42-44.

论文作者:郭亚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营林生产中抗旱造林技术及实施要点研究论文_郭亚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