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税区竞争力:分析框架与实证检验_保税区论文

保税区竞争力:分析框架与实证检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证论文,保税区论文,框架论文,竞争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5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007(2004)01-0043-05

一、保税区竞争力研究的理论渊源

保税区竞争力属于区域竞争力研究范畴。纵观竞争力研究的基本脉络,它大体走了一条先两头后中间的道路,即首先是大量关于国家竞争力的研究与评价框架,同时是关于决定国家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竞争力的高密度研究,在此基础上,人们逐步把研究视角转向区域和城市间的竞争力研究。

区域竞争力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典学派的国际分工理论,诸如斯密的绝对成本优势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以及韦伯和马歇尔的集聚优势理论等。这些理论框架虽然并未明确竞争力命题,但却清晰地揭示了国际分工体系下国家间绝对和相对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因而被称为市场性竞争力优势理论的经典或基础。其中,对区域竞争力有独特解释力的是集聚优势理论,其古典基石地位集中体现在古典区位论和马歇尔关于产业区的论述上。前者最终形成在实证研究和规划中广泛应用的产业综合体(industrial complex)模型,后者演化成纯经济分析中的产业集聚(agglomeration)模型。

古典区位论从成本的角度分析了工厂定位与原材料地、市场区位以及运输方式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成本最小化和理论最大化为原则发展起了一套定量的工厂区位分析方法,奠定了集聚优势理论中的产业空间分析的数量化基础。德国经济学家韦伯(Alfred Webber)在1909年著作《区位原论》(Reine Theorie des Standorts)的第一部分阐述了产业集聚。韦伯试图寻找工业区位移动的规律,提出了有关集聚因素对产业配置的影响问题,认为,可以通过三种方法获得集聚经济效果:(1)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要素的集聚程度,从而降低产品成本;(2)通过选择与其他工厂紧密相连的配置,获得企业外部的利益,如各企业可以共用专门设备,共同利用劳动力市场等,从而可以降低各有关工厂的生产成本;(3)同一个工业部门中企业之间的协作。韦伯对集聚经济因素的分析,在现代增长和发展经济学中被引申为两个重要的概念,即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产业在地域上的集中,使得社会分工深化、企业联系加强和区域资源利用率提高所产生的成本节约被称为外部规模经济或集聚经济效益。集聚经济的发展使特定产业或产业部门的企业集中在一个有限的地区之中,而且还推进了城市的出现和成长。

马歇尔的经典著作《经济学原理》(1890年)是当今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它所引入的边际分析方法成为现代规范经济学分析的基石。马歇尔把专业化产业集聚的特定地区称作“产业区”(industry district),产业区内集中了大量相关的小型企业,这些中小企业积极地相互作用,企业群与社会趋向融合。马歇尔所定义的产业区不同于一般的经济区,在此产业区内生产活动不是自给自足的,而是劳动分工的不断细化,生产力迅速提高,促使区域与外部经济空间(即本区的供应商与客商)建立持久与广泛的联系。马歇尔还进一步将工业集聚的原因归结为:(1)协同创新的环境;(2)辅助性工业的存在;(3)对有专门技能的劳动的需求与供给;(4)劳动需求结构的不平衡;(5)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6)顾客的便利。

真正在一个明确或特定的竞争力概念下,以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或评价体系来揭示竞争力形成和演变规律的理论,只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逐渐出现。波特(Michael E.Porter)于80年代先后出版的《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两部重要著作,从产业层面系统阐述了行业和企业竞争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为竞争力研究提供了一套中观和微观框架。波特的理论创造,为竞争力研究提供了一套极富操作价值的系统性产业竞争力优势理论。在这个基础上,波特、Sachs和Warner领导他们的哈佛大学研究班子,从国家的角度进行了“增长竞争力”(Growth Competitiveness)、“当前竞争力”(Current Competitiveness)、“经济创造力”(Economic Creativity)和“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与评价工作,并在1990年出版著名的《国家竞争优势》(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一书,标志着竞争力理论研究开始走向成熟。波特竞争力理论充分吸收集聚和产业群集理论,在商务学和产业组织理论的框架下,把竞争力研究引向了一个更“可操作”的方向。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竞争力研究范围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拓展到城市。美国学者彼德在90年代先后发表了《城市竞争力:美国》、《城市竞争力决定因素:一个评论》、《竞争力和城市经济:24个美国大城市区域》等论文,对美国城市竞争力的一些问题作了开拓性的探索。南开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于1997年起开始对中国城市竞争力问题进行尝试性研究(郝寿义,1998;仉鹏飞,2000),并取得了初步研究成果。国内外学者对城市竞争力的研究主要是从两个角度进行的:二是借用国家竞争力的定义,把其用到对城市竞争力的分析上;二是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角度间接地分析城市竞争力,即把城市竞争力作为影响企业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微观经济环境因素进行分析。

二、保税区竞争力的独特内涵

弄清保税区竞争力的内涵需要从竞争力的一般定义谈起。竞争力一般具有多角度、多层次的含义,其内涵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其要求而不断发展、修正和完善的。从竞争力研究的推进路径、广度和范围看,它大体走了一条先两头后中间的推进路线,即首先出现大量国际竞争力研究,随波特竞争理论的广泛传播,产业和企业竞争力研究逐步达到高潮,此后,区域和城市竞争力也开始引起关注。这种状况导致了对竞争力的不同理解。

从国家角度而进行的竞争力研究是目前最集中也最具影响力的。自从1985年世界经济论坛(WEF)《关于竞争力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到目前为止有关它的概念五花八门。由于不同机构和不同专家群强力度的参与,因而有关国际竞争力尚无一致的、普遍接受的定义。其中,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的定义较具代表性。IMD认为,国际竞争力系指一个国家通过对资产与转化能力的管理,对吸引力与进取开拓,对全球化与本地化管理,并对这些关系进行整合,以形成一种经济与社会模式,来创造附加价值并增加国家财富的能力。这一定义的价值在于它把竞争力的本质界定在创造价值和财富的能力上。

关于区域竞争力,是从揭示城市竞争力内涵开始的。在这方面,国内学者对城市竞争力定义较具影响力,郝寿义(1998)将城市竞争力定义为:一个城市在国内外市场上与其他城市相比所具有的自身创造财富和推动地区、国家创造更多社会财富的能力。其中的关键要素,是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和控制、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这一定义强调了城际间的交互作用,利于我们抓住特定区域竞争的本质特征。从投入角度,它突出了竞争主体的资源争夺能力、动员能力、整合能力、转化能力;从作用方向和过程上,它强调了引进吸收能力、转化提升能力和输出扩转能力。此后,其他学者进一步对区域竞争力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提出了各种富有启发性的定义。杨瑞艳(2000)在其关于区域竞争力的实证研究中,将区域竞争力定义为一个地区与其他地区竞争某种相同资源的能力。

从国家和区域竞争力的概念中可以看出,无论哪一层次的竞争力都必然以产业和企业竞争力为基础。按照波特的观点,一国在某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国家能否创造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使该国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因此,国与国在某一产业的竞争,应是国与国之间在商业环境方面的竞争。

基于上述,可以看出,由于竞争评价的主体不同(诸如国家、区域、产业、企业等),竞争力的定义及其评价指标也必然存在差异。但我们仍然可以推演出一个关于竞争力的一般概念,即它通常是指一个行为主体与其他行为主体竞争某种相同资源的能力,以及由此决定的该行为主体创造财富的能力。

保税区是一个以开展国际贸易、出口加工业和保税仓储等为主的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区和辐射区,因此其竞争力的本质属性在于聚集国际资源、创造财富和展示开放绩效。换言之,一个关于保税区竞争力的较为全面和准确的定义应该是:保税区之间聚集国际资源、创造财富、形成和展示开放绩效的能力。

这一概念包含三个基本因素,即聚集国际资源能力、创造财富能力和形成与展示开放绩效的能力。(1)聚集国际资源能力是保税区域竞争力的核心。它由其特殊功能和战略地位所决定,若不能高速、大规模和持久地吸引国内外资源尤其是国际资本,则不可能有效地发挥其特有功能,执行国家所赋予的特殊使命,因而也就谈不上什么竞争力。(2)创造财富能力反映了竞争力的基本属性。无论考察国家竞争力还是产业与企业竞争力,最终都要看其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的财富创造能力。这种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聚集资源的能力,但并非是聚集资源能力的必然结果,关键是要看保税区运用资源的能力,尤其是要看区内经营主体有效运用资源所创造的制度条件和经营环境。(3)形成与展示开放绩效的能力是上述两种能力的逻辑结果,但也不是自然显示的。由保税区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机制和作为示范区的特性所决定,它必须通过其良好的开放绩效、与区外的产业关联和要素互流、富有成效的投资环境宣传、开放经验的系统总结和广泛传播等,充分展示国家和当地的开放成就,扩大对外经济影响。这也是一种保税区必须具备的形象展示能力和“品牌”铸造能力,从营销学和公共关系学的角度讲,这种能力是不能忽视的。

三、保税区竞争力分析的“鼎立”框架

从上述保税区竞争力的定义出发,我们构造出其竞争力分析的“鼎立”框架,即由基础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等三类因素所构成的综合能力体系。其中,基础竞争力因素包含区域自身竞争实力、所依托的母城竞争实力和要素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因素由产业竞争实力、产业竞争优势和企业竞争力等因素所构成;环境竞争力因素则涉及开放绩效、行政管理、基础设施、区位力等四个分因素。

(一)保税区基础竞争力因素分析

顾名思义,基础竞争力因素在“鼎立”框架中处于基础地位。它反映保税区总体经济实力、母城经济实力及其基本竞争条件,既是其业务繁荣、持续增长和综合竞争力的基础,也是发挥集聚和扩散功能的前提。基础竞争力一般由区域综合经济实力、母城经济实力和要素竞争力等三类因素构成。

综合经济实力是保税区以往业绩的积淀,它一方面表明特定保税区总体发展已达到的水平、层次,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其未来发展的平台基础。综合实力越强,区域内产业、企业、开放度等的竞争力层次越高,进而越有利于开放区竞争力在更高层次上发展。一般可以通过GDP和投资总额等总量指标来反映。

保税区不是“飞地”,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区域,而是依托经济实力比较强的沿海开放域市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与母城经济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母城经济实力与发展程度对保税区聚集资源和创造财富的能力有着重大影响;反过来,作为母城经济中最具有开放性、最富活力的部分,它的发展对于强化城市经济实力尤其是国际竞争力,起着特殊的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国经济开放程度不断加深、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程度日益加大的形势下尤其如此。

要素竞争力是保税区实现三种能力的基础条件,一般由经营成本、人力资金和金融条件等因素构成。(1)经营成本要素反映保税区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所付出的成本大小,它是保税区聚集资源和创造财富能力的基础条件。保税区经营成本要素一般包括劳动力的平均价格、对企业收费项目总额、区内水电气热及土地的价格、物流成本等。(2)人力资本是区域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需要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来考察。(3)金融条件主要反映一个区域金融业的规模和金融服务水平,它为企业创造价值提供着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环境支持。主要表现为保税区拥有、控制或可利用的金融资本的数量、便利性、成本以及金融产业发展状况等,其中即时融资能力、融资的便利性和选择性更为重要。

(二)保税区产业竞争力因素分析

在一个国家内,不同区域的竞争力差异往往直接表现为其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前景,因为各种资源配置最终必须落实到各个产业部门,并形成强弱不同的产业整体竞争力,进而决定其创造财富能力的大小和开放绩效的高低。保税区产业竞争力与一般区域不同,往往受其主体功能制约,主要表现为在出口加工、国际贸易、国际物流等主导产业上的独特能力。主导产业作为区域经济系统的主体和核心,具有驱动作用,能够带动区域内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这就要求主导产业与区域内及其毗邻地区的其他产业必须有较强的关联性,这种产业关联愈广泛,愈深刻,则主导产业的发展就愈能通过聚集经济和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因此,对保税区产业竞争力的分析的重点是其主导产业。此外,在讨论保税区产业竞争力时,也必须考虑母城的产业发展状况,保税区产业的成长及其竞争力的演变与提升,必然受母城产业竞争力和产业结构演变等的影响。当然,相应地,保税区产业的发展也会经由产业关联、扩散和示范效应,反过来促进母城产业结构和产业竞争力的升级。

产业是由企业集合而成的,产业竞争力归根结底要落实到企业竞争上。因此,企业竞争力是产业竞争力的基石,对保税区竞争力起着核心作用。而衡量一个开放区域的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最主要的是要看在这个区域内企业的数量、规模和效率。需要指出的是,开放的使命要求保税区在吸引外资上业绩突出。因而,外资企业数量及规模对于保税区竞争力来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保税区商务环境竞争力因素分析

保税区商务环境竞争力通过影响投资决策和运营效率而发挥作用,一般包括如下因素:(1)开放度与开放绩效。开放是保税区的本质属性,是保税区商务环境最鲜明的特征。很显然,面对国内对外开放中“争夺”国际资源的竞争,保税区要把政策意义上的高度开放性转换为现实的开放绩效,必须竭尽全力吸引国际物流和外资,努力改善其商务运营环境。开放度与开放绩效主要表现在保税区吸引外资额、进出口总额、贸易依存度和进出区货物总值等指标上。这些指标的数值越大,说明保税区开放度越大、开放绩效越显著、开放气氛越浓厚,区域商务环境越有吸引力。(2)行政管理及其效率。保税区实行与国外自由贸易区接轨的特殊管理体制,较之区外具有明显的行政优势。随着经济发展、体制变迁和竞争的加剧,各保税区都积极借鉴国外经验,努力构造国际仿真的行政框架,并通过“一站式服务”和“备案制”等创新形式,营造宽松、灵活、高效的商务环境。(3)基础设施。IMD认为,现代基础设施应当包括交通设施、技术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和环境基础设施,因为它们能够反映保税区的开发程度和间接资本水平。保税区基础设施完备且匹配合理,可构成完整的国际物流和生产服务体系,将为保税区贸易活动和产业发展提供充足、适宜的载体和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区内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效率。(4)区位优势。作为保税区竞争和发展的初始条件,在保税区发展的初期,有利的区位可能是竞争力的唯一或主要的来源。有利的区位吸引着更多的货物、资金和劳动力等要素资源,而这些因素又进一步提高保税区的区位优势度。有利的优势区位与各要素资源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循环、互动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但区位优势在本质上是一种潜在优势,区位只有结合其他条件被产业所运用,才能成为保税区产业价值的现实源泉。

四、保税区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一)保税区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根据上述框架,我们建立了保税区竞争力评价的如下指标体系:

上述指标设定充分考虑了数据的解释力和可得性的结合。通过保税区和母城的常规统计系统,就可以获得绝大部分的评价数据。

(二)评价方法(工具)及数据处理

由于所收集的各项指标数据的量纲不同,不便于比较,所以在分析之前,需要采取标准化处理的方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具体方法是,对某一指标的五地保税区数据求均值及标准差,然后,用每个具体的指标数据减去五地保税区数据的均值再除以五地保税区数据的标准差,然后得到一个数值,这个数值就是可以用于比较的无量纲的标准化值。

基础竞争力指标(A1)

 产业竞争力指标(A2)环境竞争力指标(A3)

B1保税区GDP

  B9保税区工业总产值

 B15保税区进出口总额

B2保税区人均GDP B10母城工业总产值

 B16外贸依存度

B3保税区海关征税

B11保税区全员劳动生产率  B17利用外资额

B4母城GDP

B12入区企业数

 B18母城实际利用外资

B5母城人均GDP

B13三资企业数和销售额   B19单位面积基础设施投资额

86母城税收收入

B14内资企业数和销售额   B20自然区位交通便利指数

B7经营成本

 B21母城在区域中的优势度指数

B8区域和母城金融条件

 B22保税区综合行政效率指数

构造保税区竞争力指数的基本程序为:首先,运用SPSS软件编制的主成分析法的程序,输入保税区竞争力的指标数据。然后,通过软件进行运算得出保税区竞争力各一级指标项下各分项指标之间的相关矩阵,通过相关矩阵得到特征值和累计特征值,及主成分的载荷。根据最初的几个特征值在全部特征值的累计百分率大于或等于某一个百分率的原则,选定主成分的具体数值。将某个保税区经过标准化后的各分项指标数据的具体数值代入方程,可得到Z1、Z2……Zm数值,然后根据m个主成分的对应的特征值进行加权累计即构造出一个保税区竞争力指数。数学表达式如下:

Ei=[βi1Zi1+βi2Zi2+……+βimZim]

其中,Ei为某保税区其竞争力一级指标指数,βi1……βim为前m个特征值。

通过以上的计算,可得出每个一级指标在五个保税区的竞争力指数,再根据这些指数的数值,我们便可以进行实证分析。竞争力指数的数值越大竞争力越强。需要注意的是,利用主成分分析构建的竞争力指数有一部分为负值,它说明保税区在被选的保税区中处在平均水平之下。

(三)对五个保税区竞争力的评价

按照上述指标体系和方法,我们选取大连、天津港、上海外高桥、青岛和深圳福田等五个有代表性的保税区,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和排名。所采用的数据以2001年为主,个别指标采用2002年底数据。

运用SPSS软件的主成分析法程序,得出五个保税区竞争力的指标值和排名。从总的排名情况来看,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的各项数值均排第一,天津港保税区综合排名为第二,深圳福田保税区排名第三,大连保税区排名第四,青岛保税区排名第五。这一竞争力排名的基本特点是,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竞争力指数数值遥遥领先,大大高于平均水平。天津虽然排名第二,但与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的差距仍较明显。从发展潜力来看,天津港保税区优势明显,因为其以国际物流为基础的产业竞争条件已经比较成熟,持续提高开放绩效的空间很大。

中国保税区当前竞争力的综合排名

收稿日期:2003-08-15

标签:;  ;  ;  ;  ;  ;  ;  ;  ;  ;  ;  ;  ;  ;  

保税区竞争力:分析框架与实证检验_保税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