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现代化:一个历史过程的理论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口论文,过程论文,理论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 C92-03
现代化:概念及特征
1.现代化的概念
现代化指“从16世纪至今人类社会发生的种种深刻的质变和量变”(注:A.R.德赛:“重新评价‘现代化’的概念”,载于塞缪尔、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第26页。)。现代化具有时间限定性,在其起源上有一个历史分期的端点。现代,指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时期,标志着“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注: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49页。)。 “现代”一词还表达了一个新的观念体系的含义,它指“区别于中世纪的新时代精神与特征”(注: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6页。), 这就是现代化概念所蕴含的价值意义。
现代化的内容指现代化进程中所发生的全面性社会变迁。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包容了社会经济、文化、制度、人口及伦理价值观念等方面传统性到现代性的全面转变。因此,现代化概念的内容,指社会全部领域的各种因素和关系的现代转变。由于现代化是一个继续发生着的过程,其内容的扩展及更新仍将继续赋予现代化概念新的社会意义和内涵。
2.现代化的特征
现代化是一个社会发生急剧变迁的过程。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转变的内容,包括了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世俗社会到法理社会等多元社会转变。这些转变构造了现代社会区别于前现代社会的一些本质特征。现代化特征主要概括为经济特征和社会特征两大部分。
经济特征包括发达的市场经济和货币经济、生产组织的合理化、工业化、都市化、科层化及专业化等等;社会特征包括社会分层中的契约关系、社会强度分殊化、个人主义与自由化社会、竞争的多元主义及平等化社会等等(注: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85—86页。)。上述特征实质上是一个高度统一的聚合体的不同表现侧面,它们具有内在价值导向上的一致性。人口现代化正是由上述特征及其体现出的本质关系的一个必然结果。例如,市场经济是有效地引导对稀缺资源利用的竞争机制,它鼓励个人寻找机会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以满足需求。因而,市场经济客观上应激励相应的现代个性及民主自由权利政治环境的发育。开放性的经济机会和市场、通畅的社会结构和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和成就取向,是提高人口地域流动和社会流动的必要条件,也是人口现代化的必然途径。所以,现代社会中的自由竞争、社会平等、社会对个人及团体的成就取向和努力报答的承认与保护、现代契约关系及契约精神等现代化因素,都为人口现代化铺垫了历史进程的必然之路。
人口现代化:概念及内容
1.人口现代化的概念
人口现代化,指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人口发展的关系和性质从传统性到现代性转变的一个特定的历史过程。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主要内容,人口现代化具有与社会总体现代化进程相一致的时间和价值尺度。在时间尺度上,人口现代化指自西欧中世纪封建社会结束以来人口持续转变至今的历史过程。由于现代化是一个持续的未终止的发展过程,人口现代化在时间上仍将延续下去;在价值尺度上,人口现代化的全部特征和社会意义因现代化的“无限性”性质而未能确定,但发展至今的人口现代化的价值目标是非常清晰的。人口现代化是最能体现或最接近人类社会发展本义和终极价值目标的社会体现。社会发展理论的逐步成熟的过程表明,一切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偏离这一目标就不能成其为发展。社会发展是一个包括多方面内容诸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 和环境的复杂系统,而人口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系统的中心内容。理由很简单,人口发展从其关系的性质到系统的功能作用都充分地体现了人类自身发展的程度。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赋予了人口全面发展中心论新的价值内涵。这就是,新发展观否定了追求单一性、即时性生产和消费增长的传统发展观,转而极力地强调人类生存条件的大系统中发展的多元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人类发展的时空边际的扩展进一步强化了人口发展的中心意义。人口是一切社会财富(物质和精神财富)可持续性的唯一载体、也是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利用的价值意义和有效性判断的主体,人口现实的和将来的发展需要的是可持续发展目标选择的一个基本的依据。
2.人口现代化的内容
概括地说,人口现代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现代化(人口数量增长关系)、人口素质的现代化、人口社会结构的现代化。
人口现代化最具有时代意义的内容首先是人口增长关系的转变。在现代化时期,人类在掌握和理解人口生命自然现象和规律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并有效地减少了人口死亡,提高了人口的生存质量,导致了最初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现代转变。内源型现代化国家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完整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现代转变的历史线索。发端于西欧原初现代化时期的人口自然增长变化,打破了传统社会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的高位平衡状态,导致人口的缓慢增长;工业革命以后,西欧人口增长加速(由人口出生与人口死亡下降速率的差异及人口出生率下降的时滞引起);在本世纪完全工业化阶段,在持续的生育率下降过程中,实现了人口增长的低位平衡。至此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具有完整意义的现代转变。
人口素质现代发展的内容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伦理道德素质。具有综合性意义的人口身体素质指标是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和婴儿死亡率,它们反映了现代人类社会物质积累和营养摄取所达到的高水平,以及医疗卫生发展对人口的生命质量提供良好保障的有效性。因此,通常以这两个指标反映人口身体素质的发展程度。
表1. 1997年婴儿死亡率和出生预期寿命地区间比较
地区别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婴儿死亡率 出生预期寿命年
美 元 ‰
世 界 4920
5966
发达地区 19310975
欠发达地区 1120
6463
资料来源: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 of United States:1997 World Population Data Sheet.*(为1995年的数据)
表1显示出不同现代化水平国家人口身体素质状况的差距。 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经济现代化水平的差距(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表明,欠发达地区缺乏人口身体素质发展所依赖的物质条件。
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获取主要依赖于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人类社会由世俗社会到法理社会的转变标志着人类理性化行为能力的显著提高。韦伯等社会学家认为,现代化就是人类对自己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合理化控制的扩大(注: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5页。)。 人类行为的合理化基于每个社会成员对社会和自然知识的扩展,并由此能在复杂环境中对自身行为作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毫无置疑,现代教育制度是现代知识传播的最有效的途径。
人口的伦理道德素质指现代社会中国民心智及观念意识的基本状况。从历史角度界定,现代社会国民的精神本质是,追求人性的解放和争取自由平等的民主权利。这一价值目标是铸造现代国民心智的脊柱,它引导现代社会人类行为和生活目的的实现。在现代社会中,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制度,国民广泛参与的民主政治,社会契约关系和契约精神等现代制度设置都充分体现了现代精神的本质。因此,社会现代化与人口精神素质现代转变密切相关。没有现代国民心智的成熟化,人口现代化就会因价值坐标的失落而迷失方向。从经济的角度讲,人口素质的精神因素主要通过劳动者在经济活动中的敬业精神,创造性和市场适应能力体现。韦伯曾把资本主义扩张的动力归结为“更重要的是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问题”,并认为现代社会个人价值取向是与传统生活伦理相颠倒的人生观,这种“颠倒的人生观”的本质是现代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注: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7年,第49—51页。)。
现代化是由农村社会到城市社会,由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现代社会是建立在工业生产的高效率、城市的积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新型生活组织和关系对社会成员的激励效应基础上的。因此,为追求和实现现代社会的发展目标,就必须从传统的人口社会结构中解脱出来。人口社会结构在现代化过程中必将发生人口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到第二产业,进而到第三产业的转移;人口就业结构由农业到工业及其它非农职业的转移;人口由农村到城市的转移。在家庭结构上,传统的大家庭、复合家庭向小家庭、核心家庭转变。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发生在社会各个领域,上述过程反映了人类生活方式在现代社会发生的根本转变,体现了人类在现代社会中所依赖的社会物质基础、技术手段、社会组织及关系等现代生活要素的主要内容。
人口现代化:范式及差异性
1.现代化的类型
人口现代化范式与非范式的提出是基于内源现代化与外源现代化在本质特征上的不同。内源式的现代化是由其社会内部发生自主性制度创新和社会变革,在自发的和自下而上的渐进过程中实现的;外源式现代化是在受到外部因素和势力的冲击和压力下,在内部条件不足,自身现代化因素微弱的条件下强制进行社会改造,并由此推动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内源式现代化的动力是内生的,以自主性社会变迁实现现代化目标。这种现代化类型是英法等西欧国家的独特历史过程,其社会现代化及人口现代化都具有完整性,故以范式相称;外源式现代化的动力是外生的,以外诱的社会变迁实施现代化政策,这一类型泛指欠发达国家晚近的现代化。
现代化曾与“西化”(Westerization )和“欧化”(Europeanization)概念混用,很明显, 使用者的意图是把具有独特历史规定性的西方现代化过程视为效法的范式,力图照搬照套,推动本国的社会变革。另外,它也反映了现代化历史的客观过程,证明了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历史经验取得了现代主流文化的地位,借助于其文化强势对外传播和扩张,由此形成了全球性的现代化进程。
但是全球共同行动的基础是千差万别的,在社会文化,历史传统,国民气质等深层社会因素上,范式与非范式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两者间现代化特点及性质的种种不同。
2.人口现代化的范式
人口现代化的范式指西欧国家人口现代化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在其人口现代化的进程中,范式所表明的本质关系是:导致其人口发展由传统到现代转变的动力是内生的,过程和作用是自发的,动机是自主的,社会动员方式是自下而上的。因此,人口现代化过程与整个社会现代变迁具有一致性和相互协调共进性。由于其人口现代化的过程是渐进的,伴随着人口转变必然产生的社会撞击和摩擦并不强烈,产生的人口问题不具突发性,故能较快地被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所化解。但这不应被误解为人口现代化的西方范式不存在问题,在其人口现代化的过程中,人口问题及由人口变动引发的社会问题诸如人口过剩、贫困、失业等一直是人口悲观主义的思想渊源。即便到了高度现代化时期,西方发达国家的新生人口问题也不断地产生,并成为影响其进一步发展的痼疾。诸如人口老年化、城市病以及人口与资源环境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未寻找到现成的途径。
发展到高度工业化阶段的人口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从高位平衡到低位平衡的转变,并长期稳定在一个临界值的增长率上(如表2所示,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率为0.1%);人口素质显著提高,表现在良好的身体素质、高水平的文化教育及符合现代理性的国民精神;合理的人口社会结构,包括人口产业、人口职业、人口地域结构及婚姻家庭结构。这些远不是人口现代化的全部内容和特征,但已经足以以此建构人口现代化的基本框架。在主要指标上,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差距非常显著(参见表2),很难在短时期内克服。 应该指出的是,这种差距并非是单纯意义上的发展阶段和时间距离问题,缩短历史阶段和时间距离并不能全部解决欠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在这里,范式与非范式之间的文化差异与冲突,将导致两者间在诸多现代化特征及内涵上的不可比拟性。实践表明,现代化成功经验应用的最大障碍是发展中国家对异质文化的排斥性,现代化原生地向异质文化区的扩散必然产生文化冲突,并导致现代化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变形。
3.人口现代化的差异性
与内源式人口现代化范式所展现的内生性动力源、自发性作用、自主性行动及自下而上的社会动员方式完全相反,后起欠发达国家的人口现代化道路充满坎坷,人口转变的行进路线常常偏离现代化目标。发展中国家人口现代化的实践,由于各国社会历史文化、国民素质、经济发展水平及制度环境不同,一方面表现出与西方范式的常规转变过程的巨大差异性;另一方面又明显地体现出非范式国家之间不同的特点。但非范式之间的差异小于与范式的差异,并具有高度一致的反范式特征。这就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现代化都具有依赖外生动力源、国家强制推行、被动式行为及自上而下的社会动员方式等基本特点。这些特点也是发展中国家人口现代转变困境的一个共同原因。
表2.1997年世界人口现代化指标比较
人均国民 人口人口
人口自然 婴儿 出生 城市人
类别
生产总值* 出生率 死亡率 增长率 死亡率 预期寿命 口比重
(美元)(‰)(‰)(‰) (‰) (年) %
世界4920
24 9
1.5 5966 43
发达地区
19310
11 10 0.1
975 74
欠发达地区 1120
27 9
1.8 6463 36
西欧
26760
11 10 0.1
577 79
中国 620
17 7
1.0 3170 29
资料来源:同表(1*为1995年数据)
在人口增长关系上,发展中国家人口现代转变的困境,从根本上说是死亡率决定因素上的技术创新的成功应用与生育率决定因素上的技术创新不被制度环境所支持引发的。在发展中国家,生育率决定因素的现代转变未出现相匹配的制度设置,这种制度设置的缺损导致生育率决定因素上的创新技术低效和失效。制度创新缺乏内在社会环境的支持是发展中国家人口现代转变的最大特点。当代社会,发展中国家对提高人口存活率的创新技术的引入及推广比生育控制技术的接受与传播更为快捷、容易,从而导致人口增长加速。人口高速增长的突发性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后果。人口出生率居高不下成为人口现代转变的症结。
人口素质提高依赖于社会的综合发展。反映人口素质的指标,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因而,人口素质的现代化水平应与社会现代化的总体水平平行推进。在这方面,发展的差异性是非常明显的。例如,在人口教育方面,欠发达国家居民只能获得非常少的教育机会。由此产生的社会影响是非常深刻的,人们不仅会因缺乏教育而丧失市场竞争的机会和不能充分发展自身的潜力,而且也将影响家庭和成员的生活选择,缩小了行为主体对机会、利益、目标选择的范围。而在现代社会,人们要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要根据自己的判断能力和既往经验作出符合自己利益要求的合理选择,实现这一切,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在现代社会,国民素质的关键内容是由现代教育建构的。
伦理道德是约束人类行为的规范。国民精神素质的现代化的本质是追求平等、自由、民主和个性的解放以充分展现个人自主创造力。在现代社会,现代精神是一切社会生活领域的价值基础。由于社会历史及文化传统与发达国家相去甚远,发展中国家一直难以摆脱传统的束缚和旧制度的约束。进一步说,发展中国家远未具备现代化建设所要求的思想和文化准备。在西欧,思想、心理态度、文化的现代转变经历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历史的长过程。著名社会学家阿历克斯·英格尔斯认为,一个落后国家要转变为自身拥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国家,只片面强调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是不够的,必须从心理、思想和行为方式上实现由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使国民具备现代人格、现代品质。(注:阿列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发展中国家由于没有充分的市场发育、缺乏民主政治体制和大众社会参与以及广泛的社会契约关系等现代社会机制,现代人格和现代品质的发育无由而起。
发展中国家由于不具备足够的工业化基础及推力,传统农业仍然是其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仍然是其大多数人口维持生存的无法割舍的唯一手段。与发达国家相比,社会结构的一些重要方面在发展中国家尤为落后,如人口的婚姻家庭结构、社会组织和关系结构等等因素,仍然与传统社会保持相当紧密的亲合力,现代因素很难全面地进入深层的社会生活领域。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中,现代化因素的微弱与传统性因素的强大都充分地体现在人口社会结构转变的极度困难上。
中国的人口现代化:实践与思考
1.中国的现代化
中国的现代化是外部世界的生存挑战和现代化示范效应的诱发和刺激下启动的。鸦片战争及接踵而至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境地。中国现代化的最初启动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晚清的现代变革经历了自强运动(1860年—1894年)、维新运动(1895年—1898年)和立宪运动(1905年—1911年)。改革的内容和目标分别是“器物技能层次的现代化;制度层次的现代化;思想行为层次的现代化”(注: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72页。)。虽然这些改革相继失败,但现代化思想已逐步地深入中国社会。1927年—1936年,现代化速度加快,形成了10年期的持续发展。被内外战争中断的中国现代化进程到50年代初由新中国政府自上而下地全面推行。高度强化的中央集权、广泛动员的社会群众基础及高涨的建设热情,使中国以自己的方式实践着社会主义现代化。70年代末,对计划体制效率的否定及市场机制作用的逐步认识,使中国现代化之路重新得到了修正,并以奇迹般的速度证明自己的现代化发展能力。从动力机制上探究发展的原因,改革开放的成果可以归结到高度释放的社会自组织力量、个人创造力所产生的现代化推力。人口现代化实际上是人的现代化的社会累积,是人的现代性替代人的传统性的社会总貌的人口反映。
2.中国的人口现代化
在前现代化时期,我国已面临自己独特的人口形势。从17世纪中叶开始,我国人口增长就自行打破了高位均衡上的停滞状态,实现了快速增长。这一增长的动力来自于传统社会内部,由此产生的人口压力并未导致大的社会变迁,证明我国传统社会内部仍然具有一定的化解人口压力的能力。人口增长到19世纪中叶停止,仍然回归在高位平衡上。由于其内容不具现代性,因而不能成为连贯一致的人口现代转变的起点。
1950年以前,中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大约为5‰, (注: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72页。 )本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期(1959年—1961年除外),人口自然增长都超过20‰,这一人口变化实际上反映出新中国政府人口政策的基本倾向。经历了70年代—80年代生育率持续下降后,中国人口进入了世界低人口增长行列。据预测,2025年—2030年我国人口可实现零增长(注:林富德、刘金塘:“中国的生育率转变与人口展望”,载于中国人口学会《第23届国际人口科学大会·中国人口论坛文选》,1997年, 第110页。)。与经济现代化进程和目标相比,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超前,在人口增长上提前实现现代化转变。
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不可否定的。在一个人口如此庞大的国家,1995年人口的文盲率下降到16.48%(注:国家统计局:《1995 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年。), 成绩斐然。但作为一个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家来说,这一进步是很难令人满意的。清朝时期,中国男性人口的30%—45%,女性人口的2%—10 %具有识字能力(注: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46页。)。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 我国传统教育系统是开放性的,虽然受教育有一定的社会限制,但教育的权利分配不是垄断性的,这提供了“迅速实施普及教育,组织和动员民众以响应政府开创新局面的基础”。(注: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46页。)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 传统时代与现代时代的教育仍具有一些相似性,女性受教育平等权利仍得不到有效的社会保障。1995年中国人口文盲率,男性为8.98%,女性高达24.05%;(注:国家统计局:《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 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年。 ) 1990年分性别的受教育年限,男性平均为6.096年,女性平均为4.027年;性别差距随教育程度的提高而扩大, 小学生性别比为104,初中146,高中224,大学高达280。(注:邬沧萍等:《转变中的中国人口与发展总报告》,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第45页。)
改革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的主题是社会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城乡关系僵局被打破,农村人口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寻求“它业”的就业权和“它地”的流动及定居权,但至今为止,农村人口的城市化和非农化程度很低,实现转变的人口,在一定程度上仍属于“边缘人”的性质。长期以来,社会结构流动是以户籍定社会身份,由此限定可选择就业和居住地的范围。农村与城市的二元格局形成的原因、内涵及关系,严格地讲,并非是刘易斯二元模型所能解释的。从根本性质上探究,它属于户籍管制制度的产物,是“身份”社会结构的象征。这种社会机制对人口现代化存在着非常大的负面影响。1990年,我国就业人口的产业结构,第一产业为73.30%,第二产业为15.32%,第三产业为12.38%,就业结构仍然是传统性的。城市人口比重低于欠发达国家的水平(见表2 )。
3.一些思考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一些经验教训尤为值得汲取。以现代教育制度的转变对现代化的作用为例。1905年,清朝废除了科举制度,现代教育制度迅速地建立起来,新学替代了旧学,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了现代知识积累和人才培养的社会基础。
现代教育是获取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和伦理道德等现代要素的基本途径,是现代社会精英阶层的摇篮。但在我国的现代化实践中,现代教育的作用曾经被严重歪曲。很多年以来,知识分子、学者专家、科技人员成为政治斗争的对象,受到社会政治的冲击,社会地位一贬再贬。在以阶级成分定社会政治身份的环境中,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是依附性的,社会地位由此飘忽不定。现代科技、知识被打上阶级烙印,有着丰富内涵和表现形式的现代精神素质被单一的政治信仰所取代,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成为社会改造对象。
改革开放以后,重新通畅的实现个人成就取向的现代教育之路,既由于教育体系的金字塔结构而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又因人力资本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未能正确和充分地表达(甚至是扭曲的,如收入上的脑体倒挂)而泯灭了最有效的经济激励机制。从这一角度理解,教育的失误是我国现代化实践的最大失误。这也是人口现代化滞后于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根本原因。现代化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现代生活方式取向并付之于行动的结果,因此,它依赖于受现代因素高度激活的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创造力和能动性。而实现这一点,不能不从现代教育中汲取养分。
人口现代化只能在通畅的个人成就取向的现代途径中实现。对此目标政府行为不可能一包到底。政府的作用应当着力于建构有利于个人成就取向实现的社会环境,以法律保护个人努力的成果不被侵害。人口现代化是置身于现代社会中的人的行为方式转变的历史积累,人口行为发生转变的社会基础取决于人类对现代生活方式的不断追求。无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人口素质的提高,还是人口社会结构的变化,都是现代社会中人类在新的利益刺激下,被高度激活了的社会自组织利益及个人成就取向追求的结果。只有如此,社会才能形成可持续的发展能力。因此,激发每一个社会成员、组织的社会财富创造力和成就进取精神,保护努力及努力的成果,扩展社会活动的空间和机会,才是具有持续发展潜力的人口现代化之路。WW肖芒
标签:现代社会论文; 中国的人口论文; 社会结构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制度文化论文; 发达国家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