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转轨后国民工作的几点思考_经济论文

关于经济转轨后国民工作的几点思考_经济论文

经济转轨后对民族语文工作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论文,民族论文,经济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效益优先的原则渐渐为人们所接受。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按经济效益来决定资金流向,并据此配置资源(这包括自然资源与人才资源)。经济效益显著的地区或部门,很容易通过各种渠道获得资金和人才,因而其经济发展的速度更为迅猛,效益更加突出。效益优先的效应就是锦上添花。这与“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古训很合拍。然而,伴随这效应而来的,便是少数民族地区形成两个恶性循环的反差怪圈:

越贫穷落后,越没有余钱存放银行,缺少存款自然就没有信贷。因此发展生产就紧缺启动资金,无法上马改变全局面貌的大工程项目,生产上不去就更加贫穷。这是经济循环的怪圈。

由于贫困,教育方面的投入自然减少。劳动者得不到足够的教育,其文化素质必然低下,劳动者的素质低,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必然小,因而生活环境便无法改善,人们只能在低水平的生活环境中徘徊,这是文化循环的怪圈。

本来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经济不发达,财政条件先天不足,各方面发展显得相当滞后。从计划经济转轨到市场经济后,很多基础性的重要的长线建设项目一直展不开,得不到相应的重视和扶植。许多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部门立即陷入了困境。因而这种反差呈现逐渐加大的势头。贫富地区之间的差异,不单引发贫困地区的人才流失,而且还伴生社会治安、经济纠纷等等不安定因素。少数民族地区多数地处国家边陲,这种不安定因素的滋生,对维系国家安定团结大局面实在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影响。

要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落后状况,唯一的出路自然是发展生产搞活经济。扶贫是一个巨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其中最重要的是人才和资金两个要素。要打破上述怪圈,国家除了要从信贷、专项基金、投资项目等等方面给予优惠外,还要从政策、从人才培养等根本方面给予扶植。人才的培养有赖于教育环境的改善。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强调的就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长期性。现在流行“十年前的教育是今天的经济,今天的教育是十年后的经济”等口号,也辩证地说明了教育的基础性和人才培养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少数民族教育事业要发展,要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劳动者的文化素质,除了师资、学校设施等外部条件外,教学体制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我认为,民族语文在民族教育体制上可以发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与作用。

首先,在基础教育方面,民族语文是双语教学必不可少的工具。缺乏汉语言环境的少数民族儿童,入学前一般都以自己的民族语言为母语。汉语文知识以及使用汉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入学后才慢慢培养的。这些地方的小学课程若不以双语教学来进行,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接收简直就是竹篮打水。事实上,在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阶段,老师授课时不论自觉与否,均要实施双语教学活动。用民族语言对应讲解课文内容的,是补助型的双语教学;民汉两种文字同时并举,用两种语文工具来学习文化知识的,是双轨型的双语教学。无论是补助型或者是双轨型,均离不开民族语文这一思维工具。壮族地区民族中小学利用壮、汉双语文进行教学而取得成效的,有不少事例。

其次,在专业教育上,民族语文可以培养能在民族地区扎根的大量实用人才。广大民族地区因为生活环境艰苦,缺医少药,教育条件差,很多医师、教师、干部,特别是学有所长的专业技术干部,都不愿长期扎根在那里。人才流动到富庶地区,使贫困落后的民族地区更加缺乏经济竞争力。倘若用民族语文作为专业教育手段,为民族地区大力培养紧缺的农、林、牧、工、商、师范等大量人才,这些民族人才生于斯,长于斯,学成之后服务于乡亲父老,他们必能造福桑梓。广西壮文学校及四所民师毕业的双语文兼通的师范生便是成功的范例。内蒙和吉林延边的这方面更是做得好。用双语文培养人才要面向民族地区,为少数民族服务。

再次,在成人教育上,用民族文字来扫盲和进行实用科技再教育,它更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民族文字是记录民族语言的符号,基本上是文言相符。对少数民族来说,民族文字易学易懂易用。据以往的工作实践,成年人学壮文通过200个课时的教学一般即能脱盲,用壮文写信、 记事,读壮文报刊一般不成问题。至于用民族文字普及实用科技知识,少数民族更容易接受。在农民夜校里讲授卫生知识或农科技术,用汉语远不如用民族语文授课的效果好。

除了教育方面,民族语文在许多领域还可以发挥其不可取代的作用。

如对民族地区农村进行时事政策宣传,倘若使用汉语文,其功效将会大打折扣,因为真正能听懂看懂的人不多。若是使用民族语文,少数民族人民就能很快接受,并贯彻实行。

文艺演出和影视节目演播也是如此。凡是用民族语言演出或播送的节目,少数民族同胞就觉得亲切。容易理解,因而喜闻乐见,要是节目内容既反映民族风情,并且又用民族语言演播,老百姓更是倍加欣赏。如今电影电视虽然相当普及,但节目多是用汉语演播,民族地区老百姓真正理解的恐怕还不到一半。

在继承优秀民族文化遗产方面,民族文字也有其不可取代的作用。比如民间文学的搜集、民族古籍的整理,没有本民族文字,就很难保持文字的原貌。用其他民族文字来记录、翻译、整理,民族文学作品的原汁原味以及语言风格、情感格调甚至思想内容多少都要打折扣而有所损失。

在科研方面,民族语文也有它独到的功能。涉及民族医药,如果不懂民族语言文字,要整理出很好的药典、医案恐怕十分费事,也许根本办不到。可以入药的动植物中,有大量的东西只有民族语言名称而无汉语名称。若用民族文字来梳理这些药物、单方,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研究民族历史、文物、风俗习惯或地名等等,民族语文更是大有用武之地。对民族语言研究来说,有无本民族文字,其间的差异简直是天远地远。

民族语文在民族平等方面还有着非常敏感而且不容忽视的作用。少数民族人民过去长期处于不平等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连自己的语言文字都被统治阶级所蔑视、歧视。解放后党和国家实行民族平等政策,语言文字平等便是其中主要内容之一。少数民族人民对自己的语言文字是非常珍惜和热爱的,民族语言文字是民族团结的凝聚剂。能否自由充分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是关系到少数民族是否能真正当家作主、平等行使国家赋予自己权利的根本大事。“民族、宗教无小事”,这正是要害之言。

上述的教育、文化、宣传等等,都可以归结入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而民族语文能在这些领域里起到不可取代的巨大作用,这说明它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一项十分艰巨的重要工作。这项工作做好了,对维护国家安全和安定团结局面、对繁荣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均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民族语文工作很重要,也有很实在的社会作用,但由于它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而且还需要很大的投入,更何况民族地区又是比较贫困落后,经费不充裕,因此这项工作往往陷入“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其实这也是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表现。

民族语文工作历经五十年代的兴盛,六七十年代的中断,到八十年代开始恢复与繁荣,而如今却在部分地方又出现了跌落低谷徘徊不前的局面。这种现象导致了人们对民族语文工作的重新思考,也引出了人们的种种看法与疑虑。下面三种持否定态度的就颇具代表性:

一是认为少数民族普遍会说汉语了,学习民族语文纯属负担,无此必要。现在提倡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而搞商品经济当然得学普通话,学外语才有出路。民族语文出了自己的地界便毫无用处,对学龄儿童来说是多余的包袱,不如直接学习汉语外语省事。

二是认为民族语言多数没有形成自己的经济文化中心,没有形成民族的书面共同语。民族语言的方言差别大,文字代表的语音范围小,学习很困难。民族文字的交际范围狭窄,社会功能及应用领域不大,因而民族语文作为全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没有多大的社会现实意义。

三是认为民族文字历史短,是靠政策人为创制出来的,并非历史文化发展自己形成的。尤其是解放后国家给南方少数民族新创制的拼音文字,因其与汉文化的方块文字体系不吻合而被视为没有文化根基,进而被认为没有推行使用的价值。

其实这些都是片面的看法。少数民族人民如果真的能普遍会说汉语,那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社会进步,说明少数民族的整体文化素质已经大大提高了。问题在于实际情况远非如此。民族地区依旧是民族语言的一片汪洋大海。除了学校课堂里可听到读书声外,能张口就说比较流畅的汉语,除了干部是没有多少人的。

另一种看法把学习民族语文的困难过于夸大,进而否定民族文字的作用,这也很不对。世界上不存在方言差别的语言是比较少的。多数语言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方言差异。记录本民族语言的文字无论如何也不会比非母语的语言文字难学,民族文字的扫盲经验普遍地证明了这一点。

问题的症结在于民族文字未能完全在相应领域里充分发挥其社会交际工具的职能,于是人们就误解为它没有多大用处。未能发挥作用不能等同于没有用处。

就壮文而言,它是国家解放后给少数民族创制的第一种拼音文字。这个文字方案是相当科学的。它基本上能反映壮语大部分地区的语音实际面貌。用它来标记壮语,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成问题的。民族拼音文字虽然历史短,但它是记录自己民族语言的符号,它以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化作为存在的基础。只要语言不消亡,文字的文化基础就不会崩溃。当今时代是高科技的信息时代,而拼音文字在信息处理方面更具有便捷的优势。壮文在计算机应用上就显示了它的优越性。

民族语文工作虽然遇到了暂时的困难,但不能因困难就放弃它。对广大民族地区儿童而言,目前要想完全脱离民族语言而直接去掌握汉语文,这如同蹬自行车上月球。即使在以后市场经济十分活跃发达了,民族语文与汉语文依然也还是互补关系。两者各有各的用场,不可妄言偏废。

民族语文工作最现实的直接困难是经费不足。但考究起来其深层的原因则在于思想认识上,在立法问题上。民族文字能否充分发挥作用,问题不在文字形式。一种语言文字能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的社会声望自然就高。而民族语文要进入各个领域,关键在于政府如何制定政策和法律、法规来使用它,如何制定计划来提高它的声望地位。特别是在升学和就业这两个焦点问题上,如果民族语文能在这上边发挥作用,其声望地位自然不存在疑问。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蒙文和朝文的推行工作得到借鉴。

我区民族语文工作考察团曾到内蒙和吉林延边考察,蒙朝两个兄弟民族的语文工作确实做得很出色。所到之处,目光所及,皆能见到民汉两种文字。那里使用民族文字的氛围十分浓郁。两地虽然相隔数千里,但他们工作上都有明显的共同特点和宝贵的成功经验:

(一)党政领导重视,列入议事日程经常抓。两省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十分重视民族语文工作,把这项工作当作党的民族平等政策及精神文明建设的大事来抓。乡级以上党政领导机关都把它摆上党委和政府的议事日程,重在真抓实干。做到布置工作,有民族语文工作的任务;检查工作,有民族语文工作的要求:总结工作,有民族语文工作的情况;表彰先进,有民族语文工作的典型模范。呼和浩特市和延边州这方面的经验尤为丰富。

(二)两个民族都有强烈的民族意识,非常珍惜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蒙、朝两族人民都把能否自由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当作是否能享有民族平等权利的标志。民族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都把民族语文当作团结人民教育人民的重要工具,并身体力行,从重要场合演讲,到日常工作乃至生活中,都带头讲本民族语言;发至民族地区乡以上机关的文件,都使用民汉两种文字。

(三)民语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素质高,战斗力强,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对自己的语言文字工作极为负责。他们上下拧成一股绳,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以优异的工作业绩赢得了党政主要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从而提高了民语部门的威望。

(四)蒙朝两个民族崇文重教,文化教育事业发达。蒙、朝两种文字都有自己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中专、大学,都有配套的师资、教材和相应的教学规划、体制。他们均把民族语文当作发展教育、提高民族整体素质的首要工具,并且利用这一工具大力培养本民族各级各类的大量人才,扩大就业机会。民族语文应用领域广阔,社会地位及声望就不断提高和巩固。朝鲜族已经基本无文盲,蒙族青壮年中文盲比例也很低。朝鲜和蒙古两个民族按人口比例,文化构成在全国56个民族中居于第一、第二位,每万人口中拥有的大学生比例也远高于其他民族。

(五)民族语文立法工作成效显著,民族语文工作上了制度化、法制化轨道。为了搞好蒙文、朝文工作,保障少数民族的权益,真正实现民族平等,内蒙、延边的各级人大和政府制定了相应的法令、法规和有关政策,规范并鼓励人们学习和使用民族语言文字。有了法律依据,民族语文工作机构依法对语言文字推行使用实施强而有力的管理,同时也树立了民语部门的权威。

(六)拓宽应用领域,服务于少数民族,提高民族文化。蒙、朝两个民族地处边疆,各级领导尤为重视拓宽民族语文应用领域为当地少数民族服务。电视、电影、广播、报刊杂志等新闻宣传媒介都充分利用民族语文这个工具直接向群众传播,所以这两个民族自治地方的文化生活相当丰富,精神文明建设出色。尤其是用民族语言演播的影视节目、文艺晚会,其质量要比周边国家的水平高。外蒙、吉尔吉斯、哈萨克斯坦和南北朝鲜等乐意收看内蒙、延边电视台的节目,这又提高了蒙、朝语言文字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七)协调管理工作做得好,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蒙文朝文的工作开展得好,除了政治、历史、地理等条件外,他们还善于把方方面面的有利因素调动起来,为推行使用民族语文共同出力。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协调。蒙文有八协办,朝文有三协办,这些跨省区的机构并非虚设。他们在协同工作上被赋予极大的权力,如学术交流,术语规范管理,科研项目管理,中长期发展规划,这些大的方面都有人负责协调,然后各省区分头实施。除了地域之间语文机构的协调,当地教育、出版、广播、影视、新闻等部门之间的协调协作也很密切。另外,蒙、朝都是跨境民族,他们还把民族语文协调工作做到国外,并得到了国外的关注和支持。

(八)重视语文科研,长远工作基础好。这两个民族的语文科研工作都受到高度的重视,科研力量相当强大。科研工作有不少是超前性的,所以工具书门类多。各方面研究比较深入,术语标准化及语文规范化管理比较科学。科研基础扎实,因此他们的民族语文工作发展很有后劲。

(九)民族出版发行工作做得好,民族文字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内蒙全区性的蒙文公开报纸有16种,刊物48种;内部报11种,内刊21种。延边大学出版社仅一家就办有12种刊物。学术专著和各种图书的出版,每年都有上百种。出版发行量大,知识传播面宽,读者必然就多,文字的影响力就大。文章发表的园地多,能团结的作家群就大,文字的社会声望无疑就高。

除了这些成功之处,内蒙、延边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总的说来,民族整体文化素质高了,社会发展就易于趋向良性循环。推行民族语文,最显著的优点是文言相符,容易提高教育质量。文化程度高,劳动力素质好,创造的社会效益就大,而收入就会大幅度提高。生活好了追求的目标层次就高。这两个民族普遍不愿多生孩子。朝鲜族不论干部农民,就是给指标也只愿生一个。他们乐意在教育方面作更大的投入,把孩子教育成才。同时,人的素质高了就会自觉遵纪守法,社会治安也好管理。其他地方最头痛的计划生育、社会治安、扫盲三大难题,对蒙朝两个民族来说几乎不成问题。这就是推行民族语文提高民族素质所带来的社会综合效益。

回顾壮文的发展历程,我们也曾经有过极好的机会。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未能把握好时机,没能充分利用壮文来建立民族人才的培养体制。比起蒙、朝两个先进兄弟民族来,我们已经落后了一大截。壮文要发展繁荣,我们还得急起直追,主动努力工作。

蒙、朝语文成功的宝贵经验对我们有如下启发:

(一)壮语文工作要加强领导。民族语文不仅是民族工作,也是社会工作。壮族地域如此宽阔,语文工作的社会复杂性如此大,这就决定了壮语文工作必须列入有关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加强领导,作出规划,狠抓落实。同时语文工作经费要列入各级财政预算。

(二)壮语文工作要加强立法。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出台前,要加强同有关部门联系,积极反映有关壮语文法规方面的意见或条文,尽可能把我们的意见、要求列入自治条例之中。同时积极主动争取法制部门尽早把制定民族语文工作条例列入规划。其他单项法规和民语管理办法、规范等要抓紧组织有关人员着手起草。

(三)壮语文工作要加强协调。要加强同教育、宣传、文化、影视、新闻、出版等部门的联系,密切协同,充分调动这些部门的积极因素,从而调动整个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促进壮语文工作持久健康地开展。壮文要力争进入影视领域,要在文化、宣传阵地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在文学作品和宣传阵地中占领一定地位,使文字起到教育民众、加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提高壮语文的地位和声望。

(四)必须重视壮语文科研,切实搞好几项能带动全局工作的基础项目。要加强壮语文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作,对重要的科研项目政府要给予经费扶持。一些根本性的基础项目工期长,没有超前意识,等急用了才要搞,往往是粗制滥造或错漏百出,根本不能顶大用。

(五)要加强民族语文人才的培养。要培养一批热爱民族语文事业、意志坚定、能艰苦奋斗的人才,尤其要加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工作。任何事业要兴旺发达,没有人才绝对不行。民族语文事业只有多出人才,多出成果才有感召力和吸引力。

标签:;  ;  

关于经济转轨后国民工作的几点思考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