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与社会时间形态的转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化与论文,形态论文,时间论文,社会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正在发生的全球信息化进程将把人类带入信息社会。信息社会同工业社会相比具有全新的社会结构特征。本文作为一种前沿性研究将揭示这样的问题,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作为新型的社会结构的最完整、最系统表达的社会时间,也将具有全新的形态和结构。新的社会时间形态一旦形成,又必将“参与”社会结构的变迁过程中,并将极大地改变社会行为规范和人们的整个生活方式。中国的现代化社会转型将是以信息化为主导的发展过程,在社会生活中也必将经历社会时间结构性的转型。因此考察信息化将引起的社会时间形态转型就具有了理论和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研究的基本视角是,从现实中已显示的趋向入手,在同工业社会的比较中揭示信息社会时间形态的特点和节律。据此我们可以预见,在信息时代,社会的整体时间结构形态将发生如下三方面的变化:
一、时间界线的模糊化
在传统的工业社会,其大工业生产和流水线作业遵从的是线性时间观,工作和休闲被分割成截然不同的两种时间结构,无论从活动的性质、功能上还是从时空分布上看,两者都是泾渭分明的。其中工作时间成了具有强制性和外在规定性的创造物质财富的时间,人在劳动中似乎只具有手段的意义;而休闲时间则相反,是“自由支配的”,对职业劳动具有补偿性活动的时间,是人在受苦受累劳动后得到的报偿。从空间上看,劳动场所和休息、娱乐场所也是分开的,一般的情况是休息和娱乐场所都在工厂车间或办公楼以外的地方;从时间上看,两者的界线更为清楚,手段性、强制性的工作时间之外,才谈得上休闲时间,而休闲时间以及消遣娱乐活动等等又是排斥具有工作属性的活动的。
但在信息社会条件下,这种壁垒森严的界线将被打破,无论从时间界线上、空间分布上,还是从功能和主观感受上看,两者之间都将呈现模糊性、交叉重叠性。当然,由于休闲是一种时间结构、活动结构和心理结构相统一的特殊社会现象,因而工作时间和活动同休闲、家务劳动时间与活动相交叉与重叠的情况即使在工业社会也会存在,比如一边工作一边欣赏音乐,一边打毛衣一边闲聊等等,但只有到了信息社会,工作与休闲之间的模糊性才能成为一种结构化、制度化的典型形式。决定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信息化的生产方式和劳动性质所决定的。
1.在信息社会,工作与休闲两种活动的功能将呈现模糊性。这是因为,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并在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条件下,人退出了机器操作过程,主要从事知识和信息生产,非物质经济、智力的创意甚至能给人带来体验的文化因素等等构成的附加值,将在产品价值中占主要比重。因而社会生产力的最主要动因正是具有创造新知识和掌握信息、具有综合高素质与能力的人,这使未来社会的生产越来越多地具有“人对人的生产”的性质。与此相适应,在未来社会人们的工作时间将大大缩短,而一个人要增长工作能力往往要通过到目前仍被视为休闲时间的那些活动种类来获得,如上网,阅读报纸、杂志、书籍,从事创造性和审美活动等等。因而从事休闲活动的“生活”时间在客观上也成了“生产”人这种最主要的“人力资本”的时间,成了生产“生产”的时间。另外,知识、智力具有共创性和共享性。知识的创造和应用本质上只能是人类的共同活动,而信息技术将以知识为媒介把人们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当网络计算机进入家庭,人们利用互联网同外界联系时,他们不仅在消费、享受信息,而且也在生产和输出信息。因此,当人们在休闲时间从事这种兴趣盎然的活动的时候,很难说不具有“生产”的功能。
2.信息化条件下的工作方式将使未来人们的工作和休闲时间在数量上成为难以计量的事。这种情况在今天已经显现。当今世界高科技和信息产业最集中、水平最高的当属美国的硅谷。1999年12月20日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发表了一篇《世界级的工作狂》的文章,文中描述硅谷人勤奋的工作精神,他们往往延长时间进行工作。其中尤其指出,“从广义上说,工作时间最长的是经理和专业人士,他们往往周工作60小时”。同时作者也指出他们工作的小时数并不能完整地体现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全貌。但是这些硅谷人每周60小时工作的概念是怎样的呢?作者是这样描述的:“当然许多现代经理和专业人士的60小时工作周包括午餐和旅行……某些工作时间最长的行业中,舒适程度也达到了近乎喜剧性的地步。在匹兹堡,迪洛伊特咨询公司设立了一个睡眠室。在旧金山,查尔斯·施瓦布公司的雇员们可以打电话叫服务台服务,预定晚餐或购买礼物。”工作周的统计所包括的午餐和旅行,用传统观点看并不属于工作时间,但这些人员的此类活动可能正是交谈工作的时机,这样就出现了在周工作时数的统计上很难清晰地同休闲式的活动分开的情况。另外,从工作条件上看,即使在工作时间也享受到高水平的休闲消费服务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情景,从事高科技产业的人往往需要“头脑碰撞”,他们有时身兼公司经理,需要经常参加各种科学讨论会、学术沙龙、产业展览会,以及举行鸡尾酒会、午餐会、去咖啡厅等等,经常出入这些场所已成为他们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正是通过这些看似休闲性的活动,人们交流了信息,获得了新知,产生了创意,因此这些活动已成为他们做好业务工作和取得事业成功的一种重要形式。很明显,这些休闲时间也成了个人“生产”社会资源(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系)、文化资源(掌握立足于社会所必须的知识和信息)和经济资源(产生创意和商务活动)的时间,但它们同时又是以休闲活动方式实现的,具有休闲功能。所以这种由一个个活动时点构成的模糊时间结构,是很难在统计上把工作时间和休闲时间计量清楚的。
3.从休闲作为一种心理结构的角度看,未来社会中的工作和休闲将进一步发生融合的趋势。在传统的工业社会,人们从事职业劳动主要还是出于一种谋生的考虑,因此迫于生计的外在压力,许多人不得不从事简单、单调的劳动。而在信息社会,众多从业者将主要从事智力的、创造性的、同丰富的信息打交道的职业活动,甚至要从事“梦幻”、“体验”、情感产品生产的职业活动。从事这种活动虽然离不开商业、效率的考虑,但劳动毕竟将会因满足人的高级创造性需要和情感需要而变得富有意义和使人产生满足感,工作“为人们提供了身份、自尊、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的潜在源泉”〔1〕。 人们因而可能从劳动活动中获得高级享受和乐趣。同时,在休闲活动中也将更多地从事一些自己动手制作活动和第三部门的社会志愿者之类的活动。因此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和体验的角度看,在未来的社会不但“休闲越来越像工作”,而且“工作也越来越像休闲”。
二、时间结构的弹性化
未来人们生活时间结构变化的另一个特点是将更富于弹性,形成更加灵活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模式。这种时间结构特征的形成,既是由信息社会同工业社会不同的生活方式决定的,同时又反映了人们新的生活方式及价值追求。
如果说20世纪占主导地位的工业文明是以大机器生产方式为特征的话,那么借用托夫勒的说法,这种文明形态奉行的是标准化、专业化、同步化、集中化、好大狂、中央集权化“六大原则”。这些原则反映在工业生产的工时制度上则具有刚性和连续性的特点。一个人要在大工厂、大企业里工作,必须遵守极其严格的上下班作息制度,以便使各个生产环节能协同一致,否则生产过程就无法正常运转。因此,适应大机器生产的需要,发展起了严格的劳动纪律和劳动伦理,甚至为了协同一致,许多工厂严格规定工人每分钟必须完成多少动作。
但是在信息社会情况就不一样了。首先,随着生产过程的信息化、自动化,在传统制造业中工作的人数将大大减少,劳动大军的职责也在迅速转变,由直接操作生产产品转向以管理信息为主。据美国学者预测,在2005年以前,在工厂车间劳动的美国工人将减少到占美国总劳动力的12%以下;到2020年,仍在工厂车间中劳动的工作将下降到只占总劳动力的2%。 这一情况与今天美国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所占总人口的比例相似。而在21世纪经过了1/4世纪之时,人们将会看到蓝领工人(即在装配线上工作的普通工人)几乎消失的情况。我们且不说这种预测是否十分准确,但至少反映出一种迅速变化的趋势,即在未来可预见的时期内,全球在传统大机器工业部门就业的人数将大为减少,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工作的白领阶层、知识工人的人数将大大增加。由于通过信息网络工作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化的工作条件和工作方式大大增加了工作时间的柔性和弹性,反映在未来的工作制和工时制上,势必引起不同于大机器生产工时特点的变化。
其次,在未来的社会中人们的价值取向也更趋多元化。比如,有的人愿意多从事些职业劳动,以便获得更多的报酬;有的人愿意有更多的闲暇时间,以便为个人精神生活和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等等。但总的趋势是同经济收入的因素考虑相比,人们将更加注重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因此人们将更加注重对于时间的自由灵活的支配,从而使弹性工作制成为未来的人们首选的工作制形式。这种趋势在当今发达国家已经出现。美国网上职业登记机构1999年对3000名大学生和新近毕业的人进行了职业目标调查,当问及最想得到何种福利时,35%的人说“灵活的工作时间”。
这种更重视时间支配自由的职业价值选择已成为许多公司雇主们接受的事实。他们认为,人们把时间看得比金钱更重要将是美国这个公司国家不得不接受的“消费心态”。被《福布斯》杂志评为美国最赚钱的银行田纳西第一国民公司,90%的员工实行弹性工作制。美国的休伊特同仁人力资源咨询公司提供了这样的数据,1990年大约有一半的雇主提供了不同形式的弹性工作制,到1999年这一比例已上升为76%。
弹性工作制在慢慢地取代传统工作周的情况在西欧发达国家也已存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西欧各国已有1/3的工薪者实行弹性工作制。在英国,这一比例已高达51.8%。除此之外,“半工制”(弹性工作制的一种形式)也逐渐增加。例如,在欧盟15国中,“半工”已达到2100万人,占全部职位的15%。“半工”在北欧国家增长更快,在荷兰已占全部就业人口的34.8%,丹麦占24.1%。德国《时代周报》1999年1 月31日以《灵活的工作时间——沙漠中的绿洲》报道了勒施纺织公司实行弹性工作制的情况。该公司320名员工中有99 个不同的工作时间模式,其中42人执行的是非全日工作制。灵活的工作制适用于公司所有的人。
上述种种情况表明,工作时间从刚性到弹性化变化的动因,并不是单纯出于对工作效率的考虑,而恰恰是由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提出来的。它表明,未来社会人们的时间结构将由劳动时间“轴心化”变为工作与休闲的“双论化”结构,人们注重获得一种更加平衡的生活方式,休闲在人们的全部生活中将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可以预见,随着信息化的进程,这种情况在中国也将发生。
三、时间制度的即时化
无论是农业社会还是工业社会,大体是按着昼行夜息的时间制度安排人们一天中的各种活动的。在农业社会,“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人们随着日夜的自然节拍年复一年地度过时日,很少变化。在工业社会,人们的作息时间制度是由生产线规定的,除了特殊岗位人员和倒班人员外,大部分劳动者白天工作,夜间休息。适应此种时间制度,1884年对全球进行了时区划分,不同时区都是按着当地白天工作、夜间休息的常规划定的。
但因特网将打破这种昼行夜息的作息制度化常规,取而代之的是“因特网时间”。因特网时间的特点是具有“即时性”,24小时都在工作,它不受时间从何时开始的限制,一个人什么时候工作或浏览都可以从“不变的现在”开始。这就是说因特网使时间具有了互换性,任何时间都可以与其他时间进行互换。可以想见,这种因特网时间所具有的即时化的特点将大大改变人们工作、休息和从事其他活动昼行夜息的时间节律,而成为一种新的时间制度。人们将在循环往复的24小时内进进出出,停停干干,灵活地安排自己的时间,从而可能成为一种符合个性的作息制度。在未来,由于使用电脑工作的人可以实现工作“在家化”,在家做的工作要比在班上多,这就为更灵活地安排工作和休闲及家务等各种活动创造条件。
“因特网时间”也会改变各种社会机构的作息时间。 “每周营业7天,每天营业24小时”将成为一种新的作息制度。24小时营业的市场,将使股市“收盘价格”成为过时的概念。可以预计上海、深圳、北京的金融街将成为一些白天黑天连轴转的行业。在未来,商业、餐饮业、交通业的时间安排都将因此而发生变化。比如,马来西亚吉隆坡的里茨—卡尔—顿饭店实行的计费标准是,客人随便什么时候到饭店,停留满24小时都算是住了一天,不让客人费心地去确认当地时间。这种计算费用的办法正在亚洲各地饭店扩展。未来的餐馆也可能同时准备有早餐和晚餐,以适应不同人的生活节律。据美国人口普查局调查,在美国,目前有不足1/3的美国人每周按早9时晚5时的标准工作日上班,而且这个比例还会缩小,究其原因,一是在各种服务业就业人数的比例大增,二是使用因特网工作的人数也大增。可以预计,随着我国城市人口中进入网络中的人数成番论倍的增加,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发生这种变化。
但是,“因特网时间”所形成的“即时化”时间制度也会带来新的社会问题,它会使人们共同的日常作息制度受到冲击,并可能发生以下情况:(1 )如果邻里之间的作息制度不同,那么人们将更加缺少社区的人际交往。也许交往更多的是“网中人”。毫无疑问,缺少人际交往会使人们产生孤独感和削弱社区凝聚力。(2 )时间限制的消失会对公共秩序造成冲击。由于各种社会机构的作息制度不同,便会使人们的办公时间和地点无所不在。于是难免会出现这样的情景:人们把移动电话或笔记本电脑带进音乐会、会议室、报告厅等公共场所,随时接起电话办起公务来。这样做显然会对公共场所的活动带来干扰,但当事人可能认为是出于无奈,或者认为及时获得一个重要信息和处理一件商务,毕竟损失要小些。(3)给商业、服务业和公共部门的业务安排带来难题。时间限制的消失意味着上述部门必须实行“全天候”的营业时间,而营业时间的延长未必意味着有更好的生意。那时公司经理人员一定会抱怨:“24小时营业让人没有余暇坐下来休息,思考问题!”
依据上述可能发生的事情,人们甚至担心未来是否还存在共同的作息制度,而一旦失去共同的作息制度是否会出现社会秩序受到动摇的情况。但不管怎样,新的时间制度将逐渐形成,人们应当做的是不断调整自己生活节律并躲过新技术所设下的陷阱。到那时,如果谁仍然企图固守传统的作息制度,一定会被视为无能和不合时宜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