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水电灌浆施工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身为施工人员应具备熟练的灌浆施工技术,能够根据施工地区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正确的灌浆施工技术,以此来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本文提出了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探讨了施工注意事项。
关键词:水利水电;灌浆技术;应用
前言
灌浆就是将某种具有流动性和胶凝性的浆液,按一定的配比要求,通过钻孔用灌浆设备压入建筑物或其基础部分缝隙中的措施。灌浆又称注浆,其实质是使浆液在被灌载体中渗透、扩散、充塞,经一定时间后凝固和硬化,从而达到加固载体和抗渗防水的目的。水利水电灌浆施工过程控制是一个复杂的控制系统,涉及到方方面面。要作好灌浆过程的施工,首先要做好一系列的施工控制,且在施工过程中选取具体的参数、控制手段和方法,才能使灌浆这一隐蔽工程作到可控,从而达到预期的灌浆施工目的。因此,对水利水电工程灌浆的施工技术进行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1 灌浆的概念
灌浆的概念就是把某种具有流动性以及胶凝性的浆液,按照一定配比的要求,通过钻孔使用灌浆设备将之压入建筑物或其基础部分缝隙中的措施。灌浆又被称为注浆,在实质上就是让浆液在被灌载体中渗透、扩散、充塞,同时在经一定时间后他就可以凝固以及硬化,并可以达到加固载体以及抗渗防水的目的。
2、灌注施工的技术要点
2.1水泥浆质量的控制要求
常用的水泥浆材料包括了:水泥、粉煤灰、外加剂、水。施工中应当对水泥浆进行检测,即利用试验法,预制试验件,按照标准进行养护,测试其强度是否满足需求。水泥浆应具备较好的可泵性、保水性、和易性等,泥浆不应过稠,会造成分布的不均匀,导致渗透性差;而过稀则会出现干缩现象。因此在施工中为了保证适度的可泵性,可以在水泥浆中添加膨胀剂。流动性是影响灌注效果的重要因素,流动性高则灌注的施工越方便。由于在当前的规范中没有特别明确的参照,因此可以利用水泥浆稠度试验漏斗进行检测,按照水泥浆完全自由流出的时间来测定流速,以此作为泥浆制备的参考数据。在标准下,不同的材料的比例就会形成性能各异的水泥浆,而不论哪种配合比例都需要良好的流动性能。根据实际的经验,不惨减水剂的泥浆流动速度应大于16秒,掺和减水剂的增应大于12秒。流动度最大不能超过26秒。因此在施工中采用的流动度都在20-26秒之间,否则会产生泌水情况。
2.2灌浆的方式选择
灌浆的方式有纯压灌浆和循环灌浆。纯压灌浆:这种灌浆方式是指单纯的将泥浆加压灌入成孔中,没有循环过程。这种方式应用在裂隙较大的岩层,以及孔深较浅的情况下,孔深通常不超过12m。主要利用的是浓度较高的泥浆进行灌注,这就产生了一个负面的影响,浓度过高的泥浆不容易渗透到较细小的裂隙中,这样就会影响灌注所期望达到的设计标准,控制渗漏的效果会下降。
循环灌浆:这种方式主要有孔口循环和孔内循环,通常情况下泥浆杂孔口循环的即为孔口循环,也可看做是一种纯压循环。而孔内循环则是在内外两个导管之间进行循环,并返回到孔外。循环灌注的优势是在灌注中泥浆在孔中能够形成流动,从而减小了颗粒沉淀,提高了灌浆的比例。
2.3灌浆的顺序控制
灌注的顺序可以分为:一次性灌注;上而下分段灌注;下而上分段灌注。一次性灌注即将孔一次钻至设计深度,在沿着钻孔进行整体灌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方法往往应用于孔深10m以下的工程,同时岩层的裂隙而且透水的情况不严重。否则应采用分段灌注。
上而下的灌注:这种方法是采用较高的灌注压力,以此来达到提高灌注质量的目的,从而减少施工所产生的不必要的事故。同时,在岩层倾角发育明显或者岩层破碎情况明确的区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在施工中应首选这种方式完成灌注。当钻孔深度到达3-5m的时候就可以进行冲水和灌浆,当灌浆凝固后再进行下一步施工。因此这种方法耗时较长,主要是需要多次钻进和钻机迁移。
下而上的灌注:这种方法和自上而下的灌注相比较,成孔而一次钻进到设计标准,然后进行分段灌浆,顺序为自下而上,每段长度为3-5m,在灌注的同时将每段灌浆通过分段塞孔的方式进行分隔,下段施工完成后方可进行上段施工。这样的方式可以节约时间,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效率。
3水利水电工程的几种灌浆施工技术
3.1无塞灌浆方法
无塞灌浆方法原本又称“自上而下、循环式、不待凝、孔口封闭灌浆法”,它的主要特点是应用了无塞灌浆技术。所谓无塞灌浆技术就是要钻一个比帐幕灌浆孔径大二十毫米即孔径需要七十六毫米的孔,这个孔的长度须在一百五十厘米至二百五十里面之内,只下入一根钻杆或者无缝钢管来用作射浆管,用钻杆和位于L壁之间的孔隙作为循环灌浆的回浆管。其它施工灌浆流程与常规帐幕的孔口封闭灌浆方法一样。每一段灌浆结束,就可以把钻杆提出来,然后换上钻具进行下一灌浆段的钻孔与灌浆,而不需要等待凝固。无塞灌浆施工技术方法具有一系列的优点。因采用“无塞”灌浆,相比常规帐幕上采用灌浆塞而言,无塞灌浆可以很大程度上缩短施工的时间,从而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无塞灌浆施工还能提高帐幕灌浆的质量,灌浆后压水检查结果,可以发现它比常规帐幕灌浆要高两倍至十倍,并且防渗能力连续。
3.2混凝土裂缝灌浆技术
混凝土裂缝灌浆施工技术最开始应用在坝工构筑物上,之后才被应用到建筑工程上来。这种施工方法经过许多年的实际应用,也已经得到了证实,环氧灌浆方法修补混凝土裂缝不但在技术上可行而且在经济上也是比较合理的。在水利水电工程当中,环氧灌浆为修补工程混凝土裂缝开发了新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在建筑桥梁、小型水坝等地方应用越来越多,并且不断在应用中得到改进与完善,它成为现今混凝土构筑物加固与堵漏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方法。
3.3诱导灌浆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灌浆设计中,依照工程不同的要求来创造条件进行设计,既能阻挡来自泥土的侧面压力而且能防止灌浆帐幕工程渗漏,还能设计出控制浆液流动的范围,有助于对工程的加固,这种技术方法就是诱导灌浆技术。广义上的诱导灌浆施工技术包含的内容更多比如电渗化学灌浆等灌浆方法都在之内。
4 结语
在水利工程灌浆施工中,要针对在漏水现象基础控制的前提下,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充分研究基础灌浆技术的不断优化,做到技术上的全面升级与优化,突出整个程序的指标应用,形成规范化、技术化的运用,更好的实现整个工程的整体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明显.浅谈水利水电工程的灌浆施工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3):144-145.
[2]魏庆军.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措施分析[J].科技传播,2013(3):27-28.
[3]谭伏龙.浅析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灌浆技术[J].中国城市经济,2011(14):223-224.
论文作者:刘鑫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8
标签:水泥浆论文; 泥浆论文; 帐幕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方法论文; 浆液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