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连墙施工工艺的控制要点论文_仇涛

地连墙施工工艺的控制要点论文_仇涛

江苏盛华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近年来的不断发展,全国各地兴起地铁热,目前地铁车站大部分采用地下连续墙的方式作为主体的围护结构以及明挖区间的围护结构,本文扰地连墙施工期间期间应该注意的各项控制要点进行简单论述。

关键词:地连墙;施工;控制要点

1 施工工艺及流程

1.1施工原理

地下连续墙是基础工程在地面上采用成槽机或者气举反循环设备,沿着开挖工程的周边轴线,在泥浆护壁条件下,幵挖出一条狭长的深槽,清槽后,在槽内吊放钢筋笼,然后用导管法灌筑水下混凝土筑成一个单元槽段,如此逐段进行,在地下筑成一道连续的钢筋混凝土墙壁,作为截 水、防渗、承重、挡水结构。

1.2施工流程

地选墙的施工过程主要有以下几点:导墙制作、钢筋笼焊接、泥浆制备、机械成槽、刷壁清槽、钢筋笼吊装、锁口管及导管安装、混凝土浇筑、锁口管起拔。

2 控制要点及性能参数

2.1导墙制作

导墙顾名思义为引导墙,其作用是地连墙的定位怍用。在测量放线出地连墙的设计轴线后,在轴线两侧施工做导墙,一般导墙为“┓┏”型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即施做完的导墙可以有效控制成槽设备的起始位置,成槽设备只要控制好成槽过程中的垂直度就可,便于后期施工。因此导墙施工要严格控制设计轴线位置保证墙内的净空尺寸。

2.2钢筋笼焊接

按照图纸要求将钢筋焊接成双层网架式钢筋笼,焊接顺序依次为下排钢筋、桁架筋、上排钢筋、吊筋、预制埋板。

桁架筋要保证其平直度且高度要相同, 检查焊口质量不能出现因电流过大而产生的“咬肉”现象。

上下排筋的连接图纸一般为梅花形点焊,但为保证安全起见建议全部点焊,

2.3泥浆制备

地连墙槽段一般为5~7m长,厚度为 600~1200mm。成槽过程泥浆对槽壁起到护壁作用,能防止土的侧压力引起的坍塌。泥浆比重一般为1.04~1.15(用比重仪测),泥浆比重过小槽壁内外侧压力不均匀容易坍塌,过大则泥壁过厚不利于清理。泥浆粘度20~30s(用粘度仪测)。泥浆PH值8~10.5.泥浆含沙量< 4%(用含沙仪测),含沙量过大泥浆出现离析起不到护壁作用。 因此泥浆的性能指标决定着地连墙安全及质量。

2.4机械成槽

现阶段的地连墙施工成槽一般采用成槽机,其特点为噪音小,效率高;缺点是受槽段限制。成槽机抓斗一般为2.8m,以 6m长、800mm厚槽段为例,考虑锁口管外放400mm,即该单元槽段需要实际挖6.4m,单抓2.8m 需要3抓才能完成,那么就有三抓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操作为“先两侧后中间”,这样中间来抓取的土可以起到支撑作用防止塌陷。如遇到异型槽段成槽成槽机无法成槽时。此时可以采用气举反循环设备完成成槽。气举反循环以压缩空气注入钻杆内孔至一定深度与冲洗液混合形成低密度(小于1) 的气一液混合液,使钻杆内外液体密度产生差异,其压力差造成冲洗液反向循环的钻进。其优点为不受场地及槽段限制,可任意成孔:缺点是引孔繁琐、成槽速度慢。

上述两种成槽方式都要在成槽过程中控制槽段的垂直度,防止出现倾斜,因成槽机设备自带垂直检测仪,故在控制槽段垂直度上有较大优势,因此使用广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 刷壁清槽

刷壁即采用特定设备将上幅地连墙侧壁因泥浆护壁产生的泥皮刷去,保证两幅槽段接缝无夹泥,该过程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大多数的接缝渗漏均因该项不当操作而产生,刷壁次数宜在20次左右且刷至无泥皮为止。因成槽过程有泥渣掉落,在成槽后再采用气举反循环设备将槽底泥渣清除。此过程能有效防止钢筋笼在下方过程由于底部淤泥过多阻塞而无法下放到位,产生质量事故。

2.6钢筋笼吊装

一般采用八点吊装,W由两台履带吊(一台主吊,一台副吊,吨位数由地连墙钢筋笼的重量而定)分别停放于钢筋笼的两侧,每台吊车下放四个吊点,配合起吊。

起吊需两台吊车配合作业,主吊提钩后副吊缓慢松勾,整个过程要保证钢筋笼 的稳定且不能拖地。待钢筋笼直立后副吊卸钩由主吊移动并下放钢筋笼入槽。入槽过程吊车要与槽段段保持安全距离防止因产生侧压力出现塌孔。

2.7锁口管及导管安装

锁口管的安装有很多种方式可先于

钢筋笼吊装也可启子钢筋笼吊装,但要保持锁口管的垂直并背后回填密实,锁口管深入槽底30~500mm。在钢筋笼焊接过程时就己预留导管仓,两导管距离不应大于3m,导管距墙幅边不应大于1.5m,导 管组装前要进行密闭试验,确保导管接口 处密闭,不至在浇筑过程无法顺利浇筑砼产生断层现象。每次使用完要对导管进行清理避免下次使用接口处有杂物影响密封性。

2.8混凝土浇筑

因地连墙浇筑为水下浇筑与灌注桩类似,故要控制好导管的起拔速度及混凝土塌落度,导管下放至距槽底300~500mm处开始浇筑。浇筑过程导管理深2~6m,起拔过快宜产生断层,起拔不到位混凝土由于 压力过小无法浇筑。混凝土坍落度保持在180 20mm, 且要保持混凝土的和易性及流动性。

2.9锁口管起拔

因混凝土浇筑延续时间长,也就是上层混凝土刚浇筑完下层混凝土己快达到初凝,因此锁口管起拔时间尤为重要。太早则造成混凝土侧流,太晚混凝土初凝后对锁口管产生包裹力及摩擦力,导致锁口管无法起拔就会产生严重的质量事故。在浇筑完成后 3~4小时内,毎隔十分钟就松动一次锁口管可以有效避免上述事故。

3 风险源的发现补救措施

根据地连地施工经验,宜产生的风险 源及补救措施主要为以下几点:

3.1钢筋笼焊接及吊装

钢筋笼的焊接质量直接决定着吊装安装及地连墙的质量。如果焊接不当在吊装过程则会出现大量零件散落甚至出现钢筋笼整体散架,这样不单影响工期及成本而且对社会影响产生不利作用。因此严格把控钢筋笼的焊接质量尤为重要。在钢筋笼的焊接过程逬行动态控制。发现问题及时修正。在钢筋笼吊装时在吊车作业半径疏散人群,由信号工及指挥缓慢入槽。吊装要一次到位,避免钢筋笼在10~80 角的情况下时间过长,因上述角度为钢筋笼最不稳定时期容易造成散体。钢筋笼下放时如遭遇阻塞应重新清槽不得使用机械拍压入槽。

3.2机械成槽

因城市道路管线复杂,在成槽至2m左右时易碰触未知管线,故在成槽初期应减缓速度,进行探挖。成槽过程要控制好泥浆的比重,避免出现塌方将成挖机抓斗埋入槽内。如发生塌陷现象应立即组织撤离槽段附近的大型机械设备避免产生侧压力,同时将槽段回填压实后从新开挖。

3.3锁口管安装

锁口管安装工序简单但其对地连墙的质量非常重要,在锁口管就位后要用石子将其背后回填密实,避免因浇筑过程混凝土侧压力改变其位置。在浇筑过程背后回填石子会因绕流由背后流入槽内,因此在浇筑过程要关注锁口管的变化,及时向背后回填石子防止槽内外压力不均。

3.4墙缝渗漏

因地连墙施工工艺决定,两幅墙之间的接缝为冷接缝。在基坑幵挖后接缝处因刷壁或浇筑不当易产生渗漏现象。这种漏一般为线漏,整条接缝出现滴水现象。这时可考虑采用聚氨酯发泡设备在墙体钻眼后注射聚氨酯发泡剂,发泡剂在遇水后迅速膨胀起到隔水效果。如果水流速度快则 采用墙外注射双液浆达到隔水的目的。

4 总结

随着地连墙工艺在城市中不断的应用, 人家对地连墙的认程度及质量控制水平也不断提高。上述内容为作者认为在地连墙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控制的几个要点,不当之处望各位读者踊跃指导批评。

参考文献

[1]陈哲,李冬凌•地下连续墙施工监理要点和体会,山西建筑,2007.2: 9-92,

[2]徐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管理制度,2016.4

[3]许建安地下连续墙的没计施工与应用 2001

论文作者:仇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9

标签:;  ;  ;  ;  ;  ;  ;  ;  

地连墙施工工艺的控制要点论文_仇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