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扎根理论编码方法的核电项目全面风险识别论文

基于扎根理论编码方法的核电项目全面风险识别

周伟

(云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4)

摘要: 全面风险识别是实现核电项目风险通盘管理的关键。在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的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CNKI上以“核电项目”“风险”为主题的69篇文献进行扎根编码,最终归纳构建出包含1个核心范畴、3个主范畴、11个副范畴、34个初始范畴、58个概念的核电项目全面风险因素体系,为核电项目各方开展风险管理、做出相应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核电项目;全面风险识别;扎根理论;扎根编码

0 引言

由于社会对能源需求的增长及对能源清洁性要求的提高,核能作为储藏量大、温室气体排放量小、投产后受燃料价格波动影响小的一种世界公认的经济、绿色、低碳的高效能源,其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核电厂在运行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多种放射性辐射,核电项目潜在的安全风险不容忽视。此外,核电项目是一个具有高技术特点的系统工程,不仅在技术上涉及多个专业的配合,而且工程的大小作业、各种接口不计其数,在设计、采购、建造、安装、调试等一系列过程中技术复杂性大、管理难度高。同时,大型核电厂的投资强度大、建设周期长,建设的全过程面临诸多不确定性。这些决定了核电项目的进度控制与投资控制比一般工程项目复杂得多,风险高很多。综上所述,对于核电项目这样复杂且各方面潜在风险巨大的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 文献综述

1 .1 研究背景

学者对核电项目风险的研究按其关注的风险范围,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类:

(1)核电项目的单一风险研究。例如:李新从项目总承包管理的角度对核电地下工程的施工风险进行了识别与分析[1]。邓渠成等对广西核电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了识别和评价[2]。邓理峰对核电在社会接受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实质上也是分析核电项目的社会风险[3]。牛雁翎通过分析EPC模式下核电工程总承包合同的计价条件, 对核电项目合同条款、价格等方面的风险进行了研究[4]。方芗等通过对核电站周边居民的访谈,在此基础上对核电站的环境风险进一步分析讨论[5]

(2)核电项目的综合风险研究。例如:胡国峰对在建项目突发问题的解决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相应的机制,旨在降低核电项目风险[6]。于美借鉴了系统工程的霍尔三维结构模型理念,对海外核电项目 EPC 风险从知识维、逻辑维、时间维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建立了海外核电项目 EPC 风险地图三维模型[7]。梅旭东以卡拉奇核电站为例,通过风险识别、评估、控制、监控等过程的研究,对项目风险的控制进行了分析[8]。朱志权等从燃料处置、人才、邻避效应、安全监管、核电消纳等方面分析了存在的风险[9]

佛山海事局南海九江海事处副处长周龙腾表示,渡船的安全监管一直是海事监管的重中之重。几年来,佛山政府在不断加大渡船更新改造的同时,我们海事部门也一直不断地在优化监管模式,在提升监管效能上下功夫。很荣幸,海寿渡口能够作为样本渡口来接待来自东盟多国的专家代表参观交流。区域非公约船舶安全管理培训为我们交流渡船安全管理提供了平台,这将进一步凝聚合作共识,共同推进中国和周边国家在非公约船舶领域的合作。

学者对核电项目潜在复杂多样的风险基本形成了共识,并围绕核电项目单一风险和综合风险展开了诸多研究,在单一类别的核电项目风险研究方面,学者多是以其从事的岗位及个人认识,选取较为突出的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并对风险的影响因素、风险评价等方面较为关注;在核电项目综合风险的研究上,学者多是从核电项目的不同相关方角度出发,对各方业务范围内的风险进行综合识别与分析。总的来说,多数研究者根据自身工作和学习经验,从不同的视角、立场对核电项目的各类风险进行研究,但由于个人、专家对核电项目的工作范围界定不同,对各类风险的关注程度也各不相同,因此所识别出的核电项目风险在完备性、系统性上存在一定的局限,而风险识别作为风险管理的起始环节,是后续风险分析、评价、应对等管理工作的基础,直接决定着风险管理的成败。因此,需要更加全面系统地识别核电项目风险。

1 .2 归纳评述

依据《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要求,对完成数据链接的地图工程,首先需要人工进行注记整饰、图廓制作以及图面要素的缩编;然后,将整饰完成的各乡镇的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批量输出,即运用Python语言调用Export Map模块实现多个地图工程的批量输出。在编写语言过程中,必选参数是地图文档的名称和路径以及输出文件的名称,输出存储的图片格式通常为JPEG。运用Python语言如下:

2 研究设计

2 .1 理论依据

根据目的性抽样(Purposeful Sampling)方法, 在样本选取上只选择具有最大化信息表征的样本,在中国知网(CNKI)检索平台上围绕本研究主题,检索出主题中包含“核电项目”和“风险”的文献。相对于学位论文,期刊论文的前瞻性及实践性更为突出,因此本研究以期刊论文为主,对检索结果的主旨性及文章质量进行再次筛选后,最终确定69篇文献作为构建核电项目全面风险因素体系的样本。

(1)风险管理的全面性,即要囊括所有风险,包括不同种类、不同区域、不同参与方及利益相关者的项目风险。

开放性编码阶段需要逐词、逐行、逐句地进行初始编码,定义核心概念的类属;通过整理、分析使用最重要的或出现最频繁的初始代码,对大部分数据进行分类、综合、整合和组织。由于本研究是对主题文献进行扎根理论编码,研究者基本已经对核电项目的风险概念进行了定义,只需要通过NVivo进行文本查询,以“风险”为字根进行检索并将结果拓展至大范围临近区,再对结果中的相关概念进行逐一编码。通过对55篇文献进行开放性编码,共得到85个概念标签。

图1的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样本文献发表年份涵盖2010—2019年,参考文献覆盖1984—2017年,样本时间跨度较大,丰富的样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研究的信度。此外,在2015—2017年间样本量占比大,时代性较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研究的效度。从样本文献的发文机构统计(图2)中可以看出,约40%的文献来自于核电公司的工作者,约60%的研究来自其他机构,包括研究所、高校等机构的研究者,说明样本内容兼具研究性和实践性,能够较好地展现核电项目中各方面的风险问题。

2 .2 研究方法

基于范畴之间的潜在逻辑关系,按照因果、事件先后、语义、情景、相似、差异、对等、类型、结构、功能、过程、策略等关系原则,挖掘初步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逐步发展出主范畴及其相应的副范畴。根据上节得到的初始范畴之间的关系,从项目目标、项目全过程以及项目系统3个维度,共归纳出3个主范畴、11个副范畴,并在此编码体系下,对预留的14篇文献进行编码,没有产生新概念及新范畴,说明由编码体系构建的理论模型饱和度良好,整合全部样本文献的编码节点体系,见表2,其中,参考点数指该副范畴及其子概念在样本文献中出现的频次,材料来源指出现该副范畴及其子概念的样本文献篇数。

2 .3 样本选择

全面风险管理(Total Risk Management)理论是指组织在特定环境下、在完成预定目标过程中对组织内各层次业务单位、各个风险种类的通盘管理,对项目风险进行系统、动态的把控,降低项目全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10]。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包括两个基本内涵:

(2)风险管理的整体性,即强调从项目整体角度对风险因素进行全面整合。虽然项目各参与方的利益诉求各异,进行风险管理需要与其目标相结合,但对于大型核电项目,只有从全面风险管理的角度对项目风险进行系统的识别与整合,各相关方才能准确、全面地开展各自的风险管理工作。

图1 样本文献总体趋势分析

3 基于扎根理论的核电项目全面风险识别

基于扎根理论构建核电项目全面风险因素体系,需要对样本文献进行研究,按照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的步骤,分析和审查文献中对核电项目风险的归纳与表达,借助质性研究软件NVivo的编码功能,将样本文献进行统计整合实现编码,达到对大量文献高效、深度学习的目的。为了保证所构建理论的饱和度,对55篇样本文献(80%)进行编码,同时预留14篇样本文献(20%)用以进行饱和度检验。

过滤后的热榨汉麻籽油外观颜色为深墨绿色,油脂透明,有香浓油味;冷榨汉麻籽油外观颜色为浅墨绿色,油脂透明,有清香的油味。从图1汉麻籽油刚压榨后过滤的照片看出,热榨油比冷榨油颜色深,可能的原因是热榨油压榨条件温度较高,油脂中含有较多的有色色素。同种榨油方式在不同储存条件颜色不同,可能的原因是油脂中含有色素的物质发生了变化。笔者将低温避光作为其他储存方式的对照,原因是低温油脂较稳定。

3 .1 开放性编码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在企业竞争的同时,需要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为了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不仅要及时的开拓市场,更要坚持创新,挖掘游泳的人才,因此激励员工成为一大难题。采用柔性管理的方式,可以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员工在一个良好的企业环境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劳动质量和数量。根据相关实践表明,柔性管理方式的使用,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的认同感,从而为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提供动力,有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由于初始编码得到的概念标签之间存在交叉,因此需要根据概念标签之间存在的属分、同意、相关等关系聚集同一类属的概念,进而提取初步范畴,将规范化后彼此相关的概念综合到一大类属,这样最终共形成了34个初始范畴,58个概念,结果见表1。

3 .2 主轴编码

本研究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为项目风险识别提供了依据,历史资料包括项目参与者的经验总结及各类项目历史文档。此外,学者、专家运用专业理论对核电项目风险的研究同样是一种重要的风险识别依据,尤其在核电项目风险研究上,许多学者不仅具备理论知识,而且同样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单一的研究在风险识别的完备性及系统性上有一定的局限。因此,需要对大量核电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文献进行整合与深度学习,借鉴社会学的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构建核电项目的全面风险。扎根理论是通过系统的资料收集和分析,从资料中发现、发展和检验理论的过程[11]。在本研究中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即从相关研究文献这一经过总结、归纳的历史资料出发,通过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以及选择性编码程序,不断对比、分析、思考,转换经验资料,形成概念,最终构建核电项目的全面风险因素体系。

谈到研究会的发展离不开航天710所(以下简称710所),因为710所是研究会的发起者、建设者和研究会重要研究活动组织者、参与者及资源的提供者,研究会是710所面向社会经济领域重要窗口和科研平台,710所是研究会依托单位。

图2 样本文献机构分布分析

表1 初始范畴及概念类别统计

表2 主范畴及其副范畴统计

3 .3 选择性编码

通过分析各个主范畴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挖掘核心范畴,根据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归纳提炼出核电项目全面风险因素体系这一囊括所有研究结果的核心范畴。将通过扎根编码得到的69篇样本文献、58个概念、34个初始范畴、11个副范畴、3个主范畴、1个核心范畴连接,梳理构建出核电项目的全面风险因素体系,见图3(由于篇幅关系,理论模型图中仅展示至初始范畴)。

4 结语

鉴于核电项目参与方众多、资金投入大、工期长、技术要求高等特点,核电项目的风险管理尤为重要。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理论,通过目的性抽样后对69篇以“核电项目”“风险”为主题的文献进行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及选择性编码等扎根理论编码分析,最终构建出核电项目全面风险因素体系。一方面,借鉴社会学的扎根理论方法,丰富的项目风险识别的方法论;另一方面,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深度学习,充分发挥了业内经验丰富的专家对核电项目风险的认识与评价,并且通过整合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单一学者、专家在核电项目风险问题上各有侧重的局限性,再进行二次归纳和提炼,这样所构建的核电项目风险因素体系的全面性、系统性较为完备,能够为核电项目各方进一步开展各自的风险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图3 核电项目全面风险因素体系

基于本文所识别出的核电项目全面风险,未来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项目各参与方的管理目标,细化识别自身参与项目的风险,有针对性地展开对风险的评价研究以及应对策略研究。在风险多样化和参与主体多元化的前提下,各方在自身利益诉求的基础上相互博弈与合作,但谈判筹码不等,在项目中的地位也就不等,最终表现为各个风险之间依然存在主次与大小,通过风险评价,找出主要、重要的风险首先加以应对,再根据应对措施成本决定次要风险的应对策略,这是今后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李新.核电地下工程施工风险管控及应对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6,30(1):109-113.

[2]邓渠成,尹娟,许桂苹,等.核电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J].广西科学,2016,23(6):555-562.

[3]邓理峰.核电风险之协商治理的几个问题与对策[J].中国核电,2018,11(3):307-310.

[4]牛雁翎.EPC模式下核电工程总承包合同计价条件的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6):175-176.

[5]方芗,张晓超.与核电生活在一起:环境风险治理中的信任逻辑研究[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7(3):22-31.

[6]胡国峰.核电项目突发问题解决机制探讨[J].核科学与工程,2018,38(4):679-682.

[7]于美.基于风险链和风险地图的海外核电项目EPC风险识别与分析[J].核科学与工程,2019,39(1):155-163.

[8]梅旭东. M公司卡拉奇核电站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18.

[9]朱志权,陈倩.我国核电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风险及其对策[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6(4):318-321.

[10]胡杰武.工程项目风险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11]GLASER B G, STRAUSS A L .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J]. Nursing Research, 1968, 17(4):364.PMT

收稿日期: 2019- 08- 26

作者简介:

周伟(1995—),男,研究方向:建筑与土木工程管理专业。

标签:;  ;  ;  ;  ;  

基于扎根理论编码方法的核电项目全面风险识别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