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_经济论文

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_经济论文

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经济效益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乡镇企业论文,经济效益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乡镇企业以其适合中国国情和现阶段生产力水平而势如鲲鹏展翅冲天而起,成为振兴农村经济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力量。1990年~1994年,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从9581亿元增加到68,000亿元,从业职工由9264万人增加到1.32亿人,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部分的50%来自乡镇企业。“八五”期间,乡镇企业新安置劳动力5500万人,用于补农建农和农村各项建设的资金达1000多亿元,全国工业增加值净增量的50%来自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提高了我国经济总体实力。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乡镇企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矛盾、困难也日益明显和突出起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促进乡镇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总体要求,今后一个时期乡镇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注重质量效益,坚持发展提高。也就是以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促进乡镇企业高效、持续、快速、稳定、健康发展。

一、当前乡镇企业存在的经济效益滑坡现象

近年来,虽然各地乡镇企业取得长足发展,通过技术改造更新了设备,提高了技术水平,扩大了规模,但由于国家实行持续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乡镇企业自有资金流动不足,人才、资源紧缺状况仍未改观,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等因素,许多企业经济效益出现下滑趋势,停产、半停产企业愈来愈多,亏损额大幅度增加,经济效益受到广泛关注,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宏观形势的负面影响。首先,金融体制改革,商业银行出于资金盈利性,安全性、流通性的考虑,贷款倾向于产品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投放,而不少乡镇企业属小、微、亏企业、很难得到足够的流动资金贷款。由于流动资金匮乏,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活动和经济效益的增长。另一方面企业资产负债率高,又使其与宏观调控不相适应。企业负债经营是发展资本经营的一种选择,但是高负债必须以更高盈利和不超过负债的临界点为前提。经验表明,如果负债率超过50%,企业的大部分利润就要被资金成本吃掉,纯利润所剩无几;如果负债率达75%,利润就是负值。高负债经营导致企业易被“三角债”困扰,企业信誉下降,企业难于承受随社会环境的变化、市场变化的风险等弊端。目前全国乡镇企业负债率达66%以上,个别企业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其次,原有的“粗放型”机制导致乡企经济效益下降及其生产上的低水平重复。在卖方市场的情况下,由于市场需求的强有力拉动,很多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但产品质量差、品种单一等弊端被掩盖了。一些地方为了求发展,往往不顾资源约束和本地实际,重复配置已受制约的项目。近三年来,乡镇企业在资金投入上竞相向当时收益率高的轧钢、水泥、电缆、果茶等产业,产品拥挤,造成目前不少企业开工不足,销售降低。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必然导致资金、资源的浪费和经济效益的低下,如果没有进行适应性、开发性的调整,乡企就面临严峻考验。

再次,各种增本减利因素不断增加,企业生产和经济成本刚性增长。一是原辅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扬直接加大企业成本;二是职工工资增加减少了一部分利润;三是利息支出多,相应加大企业成本。

2.结构差异导致经济效益提高减缓

(1)企业结构调整不善。数量扩张在乡镇企业发展初期的必要性及其作用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不能不看到,在乡镇企业高速增长的背后,产值大、利润小,企业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资金含量低,潜伏着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和生命力日趋减弱的危机,经济效益与产值规模不相称,因此结构调整是势在必行的。但在企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组建企业集团有些却仅是很多企业的简单相加,缺少核心的主导产品和名牌产品或优势企业,而且在调整过程中的人事关系、产权关系的调整存在不同程度的弊端。

(2)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造成生产能力闲置、资金沉淀。如辽宁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愈来愈趋同于全省的传统经济结构,而形成了一种高度依赖城市工业提供原料的产业结构。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乡镇企业机制相对退化,竞争能力下降,或原料紧缺或销售不畅,使形成的生产能力不同程度放空,而且乡企产品中初级加工品较多,科技含量高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少,说明乡镇企业发展仍未摆脱高投入,低质量、低产出、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模式。

(3)产品结构不合理和市场疲软,销售严重受阻,产品大量积压,产品资金占用率增高。不合理资金的高额占用带来诸多问题: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无法实现,一部分效益实际上被产成品的长期积压所抵销,而且随着积压时间的延长,这些产品自身的价值还会逐渐减少。

3.企业经营管理粗放,缺乏科学有效的制衡机制,使各种消耗不合理增长,导致部分经济效益和集体资产流失。近年来,乡镇企业确实不同程度地存在管理不善的现象。具体表现为:①企业领导者文化素质较低,没有接受到较高的文化教育,用科学的方法观察、预测和分析经济发展趋向的能力不强,容易造成决策失误。②管理方法陈旧,治理企业手段非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朝令夕改,因人而异,造成企业管理松散,不能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③财务管理混乱,帐目设置不全,费用开支随意性大,核算不准,资金漏损较多。产生这些情况,有先天不足的原因,但主要是乡镇企业忽视管理工作的加强和提高的结果。部分企业重生产经营、轻内部挖掘,导致企业管理水平下降,对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质消耗,提高经济效益缺乏有力有效的措施,致使本能够实现的效益流失,并且企业产品质量下降,消耗增长,又使企业经济效益相对滑坡。

二、增强乡镇企业经济效益的战略思考

针对上述问题,从以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我们拟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1.改善宏观政策环境,增强政策服务功能,促进转变。从历史过程考察乡镇企业的发展,一般可以从资源、技术、制度三个基本方面入手。而这种考察的核心,必然首先围绕乡镇企业的发展政策和制度因素展开。因为政策和制度环境的任何变化,都将影响到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变动、技术选择和技术变动方向、资源条件与发展战略的选择等方面,终将引起乡镇企业发展的起伏波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要为乡镇企业建立一个消除地方割据、地方保护和地方的产品替代政策,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在信贷、资源、产业选择、企业组织上形成公平、统一、开放的全国性政策环境,并且要保持政策的有效性、规范化和协调一致性,在改善宏观环境的同时,各级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增强协调、监督、服务功能,引导企业加速实现“两个转变”,进一步深化改革,转换经济机制,加强行业间的协调服务和指导,要利用综合部门联系面广、信息渠道多的特点,帮助企业开展产品调研,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带来的损失和浪费。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发展适销对路,高效节能、技术含量大、附加值高的产品上去,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同时要帮助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促销、限产、压库活动,把精心组织生产、调整产品和产业结构、开拓市场扩大营销结合起来,以提高乡镇企业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2.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导向调整乡镇企业的产品、产业结构,并且靠科技进步,促进企业的规范化、外向型发展。运用产业政策对经济运行结构和企业行为进行指导与调整,是实行市场经济国家的通常做法。而我国产业政策正逐步取代指令或指导性计划,成为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实行间接调控的基本方法。这就要求乡镇企业必须彻底摆脱对地方政府保护的依赖,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制定投资决策,调整自身的经营目标和投资方向。投资主体在决策投资前,要切实考虑产品市场需求量和资源供给对企业的制约影响,同时要以科技兴企为重点,抓好产品开发性调整,有目标有层次地开发技术密集性产业,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技术精致化的基础上,更要向企业集团化、国际化方向纵深发展。要严格按照规模效益的要求,充分挖掘现有资产存量的潜力,以乡镇企业骨干企业或名优产品(技术)为核心,跨乡镇、跨地区、跨行业组建经济实力强大的乡镇企业集团,加强产业关联度,使以往“小而散小而全”的乡镇企业在集团内部实行高度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增加产品设计、开发、创新能力,从而大幅度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这样乡镇企业才能在国内、国际市场上较为稳健地持续发展。

3.多渠道筹集乡镇企业发展资金。一是要增强企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合理确定企业税后利润分配比例,保证留给企业的部分不少于60%,其中绝大部分要用于扩大再生产。二是建议每年按照乡镇企业计划发展速度安排相应的乡镇企业贷款增长幅度,并真正落实到位。三是鼓励有条件的省市区、设立乡镇企业发展基金。四是建议尽量多地争取外资投入乡镇企业发展。五是进一步扩大信贷参与程度,强化银行监督。乡镇企业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将转变企业单纯依靠银行贷款解决生产、建设资金的倾向,既可多渠道解决乡镇企业资金不足问题,又可较少受制于国家信贷宏观调控作用的影响,增强企业自我调控能力,使企业能够在国家信贷规模变化的情况下保持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4.加强管理,挖掘内部潜力,是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要根据明确、科学、适用的原则,把各项基本制度和工作标准健全起来,使每一个岗位上的每一个职工都能明确权、责、利,从而规范行为、提高效率、增加企业效益。乡镇企业改革的成果需要通过加强管理,具体化为一定的管理制度才能得以巩固和实现。在科技进步中,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益来;相反没有严格的管理,技改步子越大,设备越先进,投入越多,经济效益差的问题就会越突出,科技进步反而有可能变成沉重步伐。加强管理首先要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加快转换经营机制步伐,走从粗放化向集约化过渡、外延内涵并重的发展路子。在管理中,要突出重点,在最影响效益的薄弱环节和最能出效益的关键方面组织突破,采用先进技术和手段,尽快把财务为中心的全面管理、以资金为中心的营销管理、以效益为中心的成本管理、以质量为中心的生产管理切实加强起来,围绕减债增资、减本增效、减人增产,大搞增产节约,挖掘增效潜力。要努力完善管理体制,巩固管理基础,改进管理手段,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5.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目前我国一些重要资源已相当紧张,耕地、水、矿产等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对不足,大量资源、重要原材料的需求不仅使建设资金难以保证,而且将造成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消耗,加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形成恶性循环,可持续发展将难以为继。因此乡镇企业贯彻执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不能仅从局部的经济效益出发,必须十分注意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保护耕地,保护环境。对于企业,要建立设备强制淘汰制度,定期公布限制、要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设备,逐步淘汰落后设备,严格限制或禁止能源消耗高、原材料浪费大、污染严重的产品发展,大力发展科技先导型和资源节约型的产业和产品。对于小电镀、小造纸、小炼焦、小制革等污染严重、资源利用率低的企业,不能只看眼前的经济效益损失,而应从长远的经济效益看,下决心“关停转”一些企业,推广清洁技术、工艺,从源头控制污染,减少资源浪费。

标签:;  ;  ;  

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