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咨盛裕交通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100089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取得良好的成果。然而从交通建筑现状来看,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对于一些山区与丘陵地区,由于受到自然环境与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施工存在一定的难度。常见的坡积体路段高填方路基存在的沉陷问题,极大的影响了公路的质量,给人们的出行安全带来不良影响。本文首先阐述了坡积体路段的概念,分析了高填方路段路基的沉陷问题的因素,探讨了坡积体路段高填方路基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坡积体路段;高填方路基;处理措施;探讨
引言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公路、铁路建设进入了黄金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内陆平原地区的交通有了很大提升,但对于一些山区与丘陵地区的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该地段的建设由于受到地理条件与自然环境的影响,施工存在较大难度【1】。其中包括:高填深挖路段多、外业测量与选线时地形条件复杂等。特别是在高填方路段,公路路基时常会出现沉降的现象,导致道路建设的质量出现问题,比如,路面开裂、不平整等。因此,探讨坡积体路段高填方路基的处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1.坡积体路段概述
坡积体在一些山区与丘陵地区较为常见,其主要是山坡靠上部的风化产物,由于受到重力与片流的影响而出现的移动现象,在山坡的中间部位或山麓处堆积而成的物质【2】。坡积体这种现象,尤其在湿润的山区十分常见。所以当我们在进行山区公路建设过程中,坡积体的出现,给建筑施工增加了更高的难度,特别是高填方路基的处理给施工质量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分析坡积体路段高填方路基的处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2.高填方路段路基的沉陷问题的因素
2.1工程地质条件复杂
随着我国公路建筑的迅速发展,山区公路建设数量逐渐增多,由于山区的自然环境因素,该地区的地质条件十分复杂,有岩石有土壤等等不同的地质情况,尤其对于坡积体路段来讲,实施高填深挖路段十分有必要。同时,山区地区还存在着各种不良的地质条件,比如,岩溶地区、滑坡地带等,如果不对高填方路段路基采取有效措施,在修筑公路的过程中,极易出现沉陷的问题。
2.2设计方面的因素
我国虽然建造了许多条公路,但是我们当前的施工设计人员的整体水平还是有所不足,与国外专业施工团队相比还是有不少差距。加之现在更加追求设计标准化,更注重出图的业绩与效率,对设计图的质量与实践效果的审核严重不足,从而导致施工设计质量不符合实际需求。比如,设计人员没有认真分析经济性评价、对高填方路基的设计不科学等,这些疏忽错漏,给实际施工的质量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设计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当地的具体数据等真实资料从而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施工图。
2.3施工方面的因素
施工过程与路基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想减少各种路基病害的发生率,严格把关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3】。但目前,由于各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的技能有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从而给施工质量带来很大影响。对于高填方路基的沉陷问题时常发生,其主要原因有这几点:
(1)对原地地基处理不够彻底
由于高填方路段一般处于山区,其地形、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多变,在具体的施工中,就会碰上各种问题,从而给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而且,某些地区的土壤密度较小,且较短的承载力极易导致路基发生不均匀而发生沉降的现象。还有,如果在施工中,没有处理好松软的沉积土中存在的杂草、树根等有机物,那么路基施工的后期出现沉降的问题也是极其容易发生的。
(2)填料选择不合理
选择路基填筑材料对于整个施工而言也十分重要的,如果施工中,路基用土的质量没有达到要求,那么主要的原因必定是由于填料中混合了其它的劣质土,例如腐殖土、种植土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些劣质填料,由于其具有土壤中有机物含量较多,抗水性较差等性质,在施工后,极易导致路基出现沉陷的现象。
3.坡积体路段高填方路基的处理措施
3.1做好前期地质勘查工作、精心设计
一般高填方地段的土体的重力较大,其对下部地基的承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具体施工前,做好前期地质勘察工作对高填方工作来说,是十分有必要的。其对路基设计带来一定的作用。同时,设计人员也应该在设计之前做好地质勘察工作,考察施工时会遇到的数据资料,并单独设计高填路基,保证断面形式与填料的质量,并对实际施工制定有效的方案与科学的建议。只有经过严格的勘察工作、精心的设计工作,才能给整个工程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3.2提高做好施工方案与施工组织计划,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前,相关人员应科学论证施工方案与施工组织计划,对各项施工的施工具体过程进行合理安排,对于高填方段的施工更应该进行优先安排。同时,在施工中以施工组织设计为依据,还应该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的地质情况,施工问题等情况合理调配施工人员与施工设备。
在路基填筑施工过程中,应根据相关的要求进行施工,在填筑之前,需要将一些影响施工质量的东西清除,比如,地表植被、不良土质等【4】。同时,保证施工中的排水设施的合理设置,防止路基在施工中受到水的浸泡而影响整个施工质量。另外,还需要保证路基填料的质量是属于优质的。最后,采用合适的填筑方法,对分层厚度与压实度的质量严格控制,等到在最佳含水量附近再实施压实工作。在压实工作结束后,检测人员还需要对压实度的效果进行检测,对于监测质量不合格的施工段,绝不允许其进行下一道施工。
3.3采取新工艺与特殊方法进行施工
为提高施工效率,施工单位有必要采取新工艺与特殊方法进行施工,从而提高施工队的工作效率。例如,对于填方高度较大、工期较紧的高填路堤,可以通过采用冲击压实、强夯法等特殊的施工方法,对于防止高填路基沉降问题的发生,则可以采取灌浆或加入固化剂的措施来处理。这两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工程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下面对这三种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强夯法:其主要是采用强夯的原理,即通过重物夯击对路基填料施加较大的外部作用力。通过外界压力,挤压填料中的水分,从而将填料中的水排除,以此降低填料中的含水量,提升其对重物的承载力,以此使路基稳定性有所提高。
冲击压实:该方法是按照动力固结的原理,冲击压路机对路基产生的强烈冲击波向地下深层传播使原土体结构被破坏,细小的土颗粒在较强大冲击挤压力的作用下,使得其中的孔隙被压缩挤密。由于孔压力与之前相比所有增大,导致其裂隙形成树状,原来的土地中的空气与水分被土壤挤压排出,以此降低了地基压缩性,提升了其压实度。在施工后不会出现塌陷的问题。
加入固化剂、灌浆法:这两种方法在处理高填方路基沉降有着良好的效果,其主要将一些化学固化剂灌入到路基内部,在一连串的化学反应的作用下,其最后会与路基填土形成复合土体,使路基的强度得到有效提升,从而能够有效防止路基沉降问题的发生。
4.结语
导致高填方路基沉降的原因较多,为了防止高填方基沉降的发生,首先要找出引发沉降的原因,之后采取有效的措施处理,做好前期地质勘查工作、精心设计、提高做好施工方案与施工组织计划、采取新工艺与特殊方法进行施工,这样才能有效防止路基沉降的发生,减少高填方路基病害带来的不良影响,使高填路基的稳定性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周华荣,孙凯. 高填方路段路基沉降的处理措施[J]. 山西建筑,2011,23:133-134.
[2]王踞峰. 高填方路基病害分析和施工处理措施[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4,03:76-77.
[3]边涛. 影响填沙路基稳定的因素及处理措施[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0:200.
[4]郭志东,杜智超,刘静宜. 山区乡村公路工程高填方路基处理技术措施[J].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2,S2:85-87+60.
论文作者:李文阁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2
标签:路基论文; 路段论文; 填料论文; 措施论文; 山区论文; 质量论文; 固化剂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2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