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网点布局对城镇化的影响探究
——以项城市为例
崔晓莉 信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霍娇娇 项城市第三高级中学
摘要: 教学网点布局能够影响一个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是城镇化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对项城市区及其所辖乡镇教学网点布局的调查,分析项城市教学网点布局变化现状及成因,进一步探究教学网点布局对城镇化的影响,以期为同类城市发展提供参考路径。
关键词: 教学网点;城镇化;影响
一、概念界定
(一)城镇化
城镇化不是简单地城镇发展,而是城镇人口比重增加和城镇人口规模扩大的过程[1]。新型城镇化是村民变为市民,公平接受服务的过程。其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2]。
(二)教学网点
教学网点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在地理空间上的位置,而教学网点布局是以贯彻落实义务教育为目的,在国家干预下,对教学网点数量、规模等进行调整,以达到教育资源的最优配置。
在临床中,急性颅脑损伤诊断难度较大,在诊断的过程中应加强对以下三点的注意[2],其一,在分析颅骨骨折成像时,应加强对颅骨断裂程度的辨别。与此同时,区分间接征象。其二,在诊断硬膜下血肿和硬膜外血肿的过程中,同硬膜下血肿相比,硬膜外血肿范围相对较小,在影像资料显示过程中,通常形状为梭形,而且不在颅骨分析之间跨越,通常情况下,同骨折合并在一起,与暴力撞击有着密切关系;而硬膜下水肿在图像中以新月形呈现,能够在颅骨缝隙间跨越,而且其覆盖面积要比硬膜外血肿更为明显,对于其中的大部分不会与骨折合并的。其三,以不同MRI成像为依据,对血肿以及病变状况进行分析。
二、教学网点布局与城镇化关系
作用于城镇化的因素是多元的,教学网点布局也是影响城镇化的因素之一。本文以人口迁移为中介、以“推拉假说”为依据分析教学网点布局与城镇化关系,得出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如图所示)。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民工进入迁入地,受到迁入地价值观念的影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好教育、获得好发展,而农村中小学校教育设施差、教师水平低等原因推动学生到城镇学校读书,推拉力共同作用,使大规模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国家为了优化教育资源,实行并点撤销,减少乡村学校数量,导致求学半径扩大,家长考虑到农村地区教育设施不好、孩子上学不方便等因素,会把学生送到城镇去读书,同时为了陪读方便,有经济能力的家长会在城镇买房,导致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进城人员给城镇带去劳动力、技术,同时带动城镇消费,加快城镇化进程,这又使得农村教学网点减少,如此循环,加快城镇化进程。
教学网点布局与城镇化关系图
三、项城市教学网点布局变化现状及原因
(一)教学网点变化状况
近年来,项城市政府积极落实国家教育政策,调整教学网点布局,撤销部分乡镇学校,增加城区学校,以实现教育资源合理配置。2014 年项城市在校学生220452 人,各级各类学校(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总有501所,其中小学302 所,初中62 所,高中4 所,幼儿园130 所,特殊教育学校1 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 所[3]。到2018 年在校学生196750 人,学校总量有392 所,其中小学164 所,初中56 所,高中4 所,幼儿园164 所,特殊教育学校1 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所[4]。全市学校总量减少了27.8%,小学减少了45.7%,初中减少了9.7%,高中未变,幼儿园增加了26.2%,特殊教育学校未变,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增加了1 所。2014 年,新建2 所城区幼儿园,10所乡镇中心学校,2015 年项城市城南新区中小学建成招生,小学开始建设,建成8 所公立幼儿园。
国家作用是影响教学网点布局的主导因素。因为农村人口大规模迁移,农村学龄儿童减少,导致部分农村地区出现空巢学校、学校学生少等现状,国家为了贯彻落实农村中小学生义务教育,优化教育资源,方便集中管理学生,撤销部分农村破败学校,扩大现有学校规模,导致农村教学网点减少。
(二)教学网点变化原因
家庭是影响教学网点布局的另一重要因素。家庭成员的地区迁移、价值观、个人主体意识都决定了家里孩子上学的地点。我国为控制人口,在20 世纪80 年代强制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家庭成员数量急剧减少,因此家长更注重孩子的教育问题。而乡村地区教育服务设施差、教师水平低,家长会把孩子送到城镇读书,首选就近的城镇入学,还有些家长把孩子带到打工地入学,农村学龄儿童向城镇转移,导致农村学校形同虚设,国家不得不撤销部分学校。
由以上数据可知,学校数量减少最多的是小学,其次初中减少,幼儿园的数量大幅增加。据访谈得知,减少的小学大部分都是农村小学,城区小学基本上未变,幼儿园增加也是由于城区幼儿园增多占大部分。因此,项城市教学网点整体减少,其教学网点空间分布由农村逐渐向城镇集聚,农村减少,城镇增多。
鉴于土塞效应情况复杂,目前的受力分析主要基于简化为各向同性假定、采用一维竖向平衡的研究方法。如图1所示,将土塞视作由一系列厚度为的水平薄片组成,针对水平薄片建立竖向平衡方程为:
那时候,我有两个选择,猛扑上去尖叫着分开他们或是泪流满面闭门而逃。可是,我忘了该有的反应,只能全身瑟瑟发抖地僵在那里。
2.4.1 NDVI与降水的相关性 从图7看出,整个研究区域植被覆盖与降水的平均相关系数为0.26,其中各生态区植被覆盖与降水都呈正相关。 内蒙古高原中部-陇中荒漠草原生态区(Ⅱ-2)植被覆盖与降水的相关性最大,平均为0.37,表明该地区的植被覆盖对降水的需求以及依赖程度十分明显。要提升其植被覆盖,降水是关键影响因素。 祁连山森林与高寒草原生态区(Ⅲ-1)植被覆盖和降水的相关性最小,为0.041。因为在祁连山地区多森林和高寒草原分布高山积雪融水提供了补给水源,因而相关性较小。
1.社会因素
2.家庭因素
四、教学网点布局对城镇化的影响
教学网点布局的变化对城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促进作用上,具体表现如下:
(一)城镇人口集聚
教学网点布局调整的原因是农村人口减少,农村中小学形同虚设,人员外流,政府为合理分配资源撤销部分农村中小学学校,反过来,农村中小学学校减少迫使人员外流。在这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必然有人员的流动,而且是城镇人口逐年增加的过程。
(二)提高人口素质
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而人的城镇化发展依赖于人口素质的改善和提高,一方面,政府通过调整教学网点布局,撤销部分低效益学校,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教学设施、建设优质学校。另一方面,迁移到城镇的农村居民受到迁入地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影响,他们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发生变化,改变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方式。
(三)促进城镇消费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需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物质消费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精神文化需要在消费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教学网点布局变化可以在多个方面刺激消费,如人口迁移过程中对交通工具需要,加速交通运输行业发展;人口在迁入地集中,推动服装业、食品行业、服务业等行业增长。
参考文献:
[1]周一星.关于我国城镇化的几个问题[J].经济地理,1984(2):116-123.
[2]肖金成.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本质[J].探索与争鸣,2013(11):16-19.
[3]周口市统计局.周口市统计年鉴[M].周口:周口市统计出版社,2014.
[4]周口市统计局.周口市统计年鉴[M].周口:周口市统计出版社,2018.
中图分类号: F291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1001-828X(2019)022-0496-01
标签:教学网点论文; 城镇化论文; 影响论文; 信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论文; 项城市第三高级中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