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县人民医院 411228
慢性盆腔炎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CPID)是一种反复发作,盆腔腹膜及其周围结缔组织和女性内生殖器发炎的疾病,女性内生殖器包括输卵管、卵巢和子宫[1]。一般是由于慢性盆腔炎长期未能治愈转化而来,临床表现是下腹部疼痛、白带多、月经多、内分泌紊乱等,对患者的家庭生活和身体健康均有极大的负面影响[2]。一般的药物,例如抗生素等,对慢性盆腔炎疾病的治疗状况显示疗效不是特别理想,复发率很高。所以,本研究选择了2015年01月至2016年01月的13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观察组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观察效果较好,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研究的138例患有慢性盆腔炎的患者(均无严重心脏、神经、消化等疾病以及排除了妊娠期、哺乳期等患者),经过常规检查和B超检验等均符合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年龄28-51岁,平均年龄(38.03±3.87)岁,临床现象均患有不同程度的月经不调、下腹部有坠胀感等。随机将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69例患者),并且两组患者在年龄、病史及其病情等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用药包括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等,根据不同患者病情适当调整具体的用药量。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加服用中药治疗,主要是桂枝茯苓汤剂治疗,配方主要是:桂枝10 g,茯苓 10 g,木香 10 g,甘草 10g; 丹皮 15 g,赤芍 15g,桃仁 15 g,加水 500mL,煎煮,1 日 1 剂,1 日 2 次口服,1 个月为 1 个疗程。
1.3 疗效评估方法
1.3.1 计算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有效率(患者的慢性盆腔炎症状完全消失,指标均为正常,为显效;症状有所改善,指标部分为好转,为有效;症状和各项指标均无改善或者有加重迹象,为无效,总有效率 = ( 显效患者数 + 有效患者数) /患者总数 ×100%)[3]。
1.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2(IL-2)等体内含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9.0 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以( ±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有效率比较分析
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治疗之后,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患者为68例(98.55%),无效1例(1.45%),然而对照组的总有效为60例(86.96%),无效为9例(13.04%),如表1。明显看出,观察组的总有效相对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有效率[例(%)]
3 讨论
有关研究显示,最近几年慢性盆腔炎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这对患者的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家庭生活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甚至未婚女性的发病率也呈上升的趋势,及时有效的治疗会使该病得到很好的控制和治愈[4]。反之,则会给患者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然而,根据本研究显示,主要表现在血清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2,前者作为反映机体各种感染以及非感染性炎症的敏感指标,后者在免疫调节,介导T、B细胞活化、增殖与分化及在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2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相对西医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对缓解患者病情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罗琼英,陈淑芳.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0,34:145-146.
[2]林新秀.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82例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3,02:154-155.
[3]马利行.慢性盆腔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3,03:370-371.
[4]张尊祥,石镇东,孙金凤.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3,11:1008-1009.
[5]张颖,杨金芬,周文涛,田萍.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4:184-186
论文作者:刘旭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7
标签:患者论文; 盆腔炎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西医结合论文; 疗效论文; 两组论文; 症状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