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素质教育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发展性思维。随着时代发展,创新意识越来越受到重视,它逐渐成为培养新时代人才的基本要求。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在教学中,要与生活接轨,搭建桥梁,让学生想创新;轻松环境,营造氛围,让学生敢创新;提出问题,引导质疑,让学生会创新;体验成功,激发兴趣,让学生爱创新。
关键词:创新意识 引导质疑 体验成功
一、联系生活,搭建桥梁,让学生想创新
1.捕捉“生活现象”,引入新知。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师要能将生活片段结合教学情境,整合教学资源,服务于课堂教学。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我向学生提问道:“你们知道一个人身上都有哪些比吗?” 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的比大约是11;身高与双臂平伸长度的比大约也是11;脚底长与身高的比约是17…… 通过让学生了解身体上的比,激发他们探究兴趣,从而引出比例。
2.返回“生活天地”,体验价值。如在学完圆的有关知识后,教师对学生说,科学家伽利略说过:“自然界以数学的语言讲话”这语言的字母是“圆、三角形以及其他各种数学形体”,并让学生运用这些物体描绘其他东西。学生很感兴趣,通过自己的想象,创造其他物体,让他们从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二、轻松环境,营造氛围,让学生敢创新
1.鼓励求异思维。在小学生的精神世界里,都有一种特别强烈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大胆设想,对同一问题去探寻多种不同的解题方法来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那种强烈的创新欲望。
例如,在计算54+37时,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方法不尽相同,教学中教师要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开放教学,鼓励新思想、新方法。
2.鼓励性评价。任何一个学生都想成为学习的探索者和成功者,这在低段学生上表现得更为明显。作为教师,针对这一点可以多给学生提供数学实践和交流的机会,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时,教师对其学习结果进行“个性色彩”的评价。例如,有位教师上“十几减8”这一内容。临近下课时,一个学生问:“老师,13减8,3减8不够减,我是倒着减的。先用8减3得5,再用10减5得5,因此13-8=5,这样做行吗?”话音刚落,就引来了一片反驳声。这时,这位教师不但没有否定他的回答,而且对他积极思考、勇于回答的表现给予了表扬。这位教师的做法没有当头一喝的棒打学生,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而是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给予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极大增强了学生回答问题的自信心。
三、提出问题,引导质疑,让学生会创新
1.动手实践。《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探索实验验证,并运用到生活中去。例如进行《组合图形周长》这一内容的教学时,先引导学生回顾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利用小组合作的优势,提出计算组合图形周长的方法,通过全班交流,优化算法,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自主操作,提高合作意识,同时掌握知识。小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获取的感性知识和得到的结论,是他们心灵智慧碰撞出的火花,也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
2.引导质疑。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出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提问,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氛围,让学生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比”的后项为什么不能为零?为什么异分母分数加减时要先通分……通过这样的提问,极大提高学生探索、思考的积极性,在利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设计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开放性的问题极具挑战性,适合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要使每个学生成为一个有独立性和创造性的人才,教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长期训练。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教师要在平时的训练中帮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对于采用与众不同的方法的学生给予及时表扬,鼓励学生创新。
总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初步的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作为一名教师,要努力开拓自己的视野,从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做起,真正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融入到每一堂课中,激发他们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合作、创新的氛围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感受生活、领悟生活,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做一名新时代的接班者。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2。
[2]童子双 周佩青 钱丽华 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与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
[3]陈英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贵州教育,2003,(4),39。
论文作者:柳顺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11月总第28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创新意识论文; 数学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这一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11月总第283期论文;